伤寒论纲目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学苑  作者:沈金鳌  页数:557  译者:张金鑫 注解  
Tag标签:无  

前言

  学苑出版社已将影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清代御医薛福长批阅句读)刊行于世,今又将《伤寒论注十人书》出版,此实为中医学界之兴事也。余不才,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任教二十余年,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对医圣之书略晓一二,受益颇多。值此之际,不揣冒昧,赘言几句,与同道共勉。  《尚书》言: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余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言医之大道也。后世学者将此三书尊为中医学之经典,崇仲景谓医圣,恰当至极也。仲景在其大论中,创六经辨证之法,将疾病系统化分类定位:总摄八纲,寓卫气营血及脏腑经络辨证之端倪以定性;撰用《黄帝内经》之理、《神农本草经》之药用,集中医理法方药之大成,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大论中有方百一十三首(佚一方,实存百一十二首),剂型上有汤、丸、散等之分,方药上有随证加减变化之异,兼详明煎服方法及治禁,实为方书之祖。

内容概要

《伤寒论纲目》为清代名医沈金鳌撰著。本书内容以仲景原文为纲,选取历代医家经典论述为目,间附己见。全书分十六卷,卷首为总论,分述六经主证、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卷一至卷十五为六经内容,作者未遵原文次序,以六经症状分篇归类加以论述。卷十六包括阴阳易、瘥后劳复食复、妇人伤寒等篇,且附入《金匮》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四篇内容。十六卷卷末为平脉、辨脉篇内容,作者仅取魏荔彤《伤寒论本义》加以诠释。全书经纬分明,条理清晰,言语中肯,大有裨于《伤寒论》的研究学习。

作者简介

沈金鳌,字芊绿,号汲门,晚号尊生老人,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卒于乾隆四十一年。沈氏早年习儒,博览典籍,涉猎广博,兼通医学.由于屡第不中,四十岁以后遂潜心医学.研习《灵》《素》、仲景之学及仲景以下历代名家,临证各科,均甚精通。后勤于著作,著有《脉象统类》一卷、《诸脉主病诗》一卷、《杂病源流犀烛》三十卷,《伤寒论纲目》十六卷、《妇科玉尺》六卷、《幼科释谜》六卷、《要药分剂》十卷等.总称《沈氏尊生书》。

书籍目录

自序凡例卷首 总论 脉症总论 六经主症 阴阳  附录:楼氏节候用药  附录:李氏大法 表里  表症  里症  半表半里症  表里俱见症  无表里症 传变 愈解卷一 太阳经症 太阳经脉  附:东垣辨脉 风伤卫寒伤营  附录:胃风论  附录:伤风见寒、伤寒见风论 发热卷二 恶热 恶寒 恶风 振战傈 身热恶寒身寒恶热 热多寒少 下之热不退 头痛项强 头眩郁冒 摇头直视  附录:伤寒看目法 目中不了了卷三 身摇 身痒 身疼 百节疼痛 筋惕肉瞒  附录:筋骨四肢辨 胁痛 结胸 脏结……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

章节摘录

  卷三  身摇  【纲】仲景日: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目】喻昌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塞涌于膈,所以起则头眩,脉见沉紧,明系饮中留结外邪。若但发汗以强解其外,外虽解而津液尽竭,反足伤动经脉,有身为振摇之患。盖人身经脉赖津液以滋养,吐下而津液一伤,发汗而津液再伤,令经脉失养而身摇。故遇此等症,不得不重在表,此症外邪已散,止存饮中之邪,故以桂枝加入制饮药内,俾之邪尽散,津液得以四布,而滋养其经脉,千百年来,孰窥其批欲导寂之妙乎!  魏荔彤日:沉则为里,紧则为寒,是里虚阳微而阴邪为患也。原在经络之症,误吐误下,乃为在脏腑之症矣。复不从里治,而又发汗以伤动其经络之表,卫外之阳亦自汗出而虚,身为振摇,亡阳之兆也。仲师以苓桂术甘内治其沉紧,阴寒上逆之邪可除;外治其振摇,表虚恶寒之象可止,四物俱投阳分,治表里阴邪至当之剂也。方喻皆谓挟饮为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伤寒论纲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伤寒论纲目——伤寒论注十人书值得学习
  •   看看沈金鳌是怎么认识《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的……
  •   伤寒论注十人书,,太值得珍藏啦!
  •   这本书是我师傅的吐血推荐,清代沈金鳌的书。值得学习伤寒的人去看
  •   开一卷而知诸家,非常精辟。
  •   个人超喜欢这样编排伤寒 以症类方 集千古名家
  •   作者很用心,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对学习有一定帮助;但此书实用性不大,偶尔可能会有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