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 傅雷 华文出版社 (2013-01出版)
Tag标签:无
前言
二十五年前,当我写这本小小的《贝多芬传》时,我不曾想要完成什么音乐学的著作。那是一九○二年。我正经历着一个骚乱不宁的时期,充满着兼有毁灭与更新作用的雷雨。我逃出了巴黎,来到我童年的伴侣,曾经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我的贝多芬那边,寻觅十天的休息。我来到波恩,他的故里。我重复找到了他的影子和他的老朋友们,就是说在我到科布伦茨访问的韦格勒的孙子们身上,重又见到了当年的韦格勒夫妇。在美因兹,我又听到他的交响乐大演奏会,是魏因加特纳指挥的。然后我又和他单独相对,倾吐着我的衷曲,在多雾的莱茵河畔,在那些潮湿而灰色的四月天,浸淫着他的苦难,他的勇气,他的欢乐,他的悲哀;我跪着,由他用强有力的手搀扶起来,给我的新生儿约翰·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礼,在他祝福之下,我重又踏上巴黎的归路,得到了鼓励,和人生重新缔了约,一路向神明唱着病愈者的感谢曲。那感谢曲便是这本小册子。先由《巴黎杂志》发表,后又被贝玑拿去披露。我不曾想到本书会流传到朋友们的小范围以外。可是“各有各的命运……” 恕我叙述这些枝节。但今日会有人在这支颂歌里面寻求以严格的史学方法写成的渊博的著作,对于他们,我不得不有所答复。我自有我做史家的时间。我在《韩德尔》和关于歌剧研究的几部书内,已经对音乐学尽了相当的义务。但《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的。它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在苏生与振作之后感谢救主的,我知道,这救主已经被我改换面目。但一切从信仰和爱情出发的行为都是如此的。而我的《贝多芬传》便是这样的行为。大家人手一编地拿了去,给这册小书走上它不曾希望的好运。那时候,法国几百万的生灵,被压迫的理想主义者的一代,焦灼地等待着一声解放的讯号。这讯号,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了,他们便去向他呼吁。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谁不记得那些四重奏音乐会,仿佛弥撒祭中唱《神之羔羊》时的教堂,——谁不记得那些痛苦的脸,注视着祭献礼,因它的启示而受着光辉的烛照?生在今日的人们已和生在昨日的人们离得远远了。(但生在今日的人们是否能和生在明日的离得更近?)在本世纪初期的这一代里,多少行列已被歼灭:战争开了一个窟窿,他们和他们最优秀的儿子都失了踪影。我的小小的《贝多芬传》保留着他们的形象。出自一个孤独者的手笔,它不知不觉地竟和他们相似。而他们早已在其中认出自己。这小册子,由一个无名的人写的,从一家无名的店铺里出来,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去,它已不再属于我了。 我把本书重读了一遍,虽然残缺,我也不拟有所更易。因为它应当保存原来的性质,和伟大的一代神圣的形象。在贝多芬百年祭的时候我纪念那一代,同时颂扬它伟大的同伴,正直与真诚的大师,教我们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师。 罗曼·罗兰 一九二七年三月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译者:傅雷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以及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傅雷(1908-1966),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译作三十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书籍目录
译者序/001 原序/001 初版序/001 贝多芬传/003 贝多芬遗嘱 贝多芬遗嘱/053 海林根施塔特遗嘱/054 书信集 贝多芬致阿门达牧师书/061 贝多芬致弗兰茨•格哈得•韦格勒书/064 致韦格勒书/068 贝多芬致韦格勒书/075 致韦格勒书/077 贝多芬致莫舍勒斯书/078 思想录 关于音乐/081 关于批评/085 参考书目/089 附录 贝多芬评传/093 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110 一、贝多芬与力/110 二、贝多芬的音乐建树/117 三、重要作品浅释/126 论莫扎特/150 编者后记/173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给我的兄弟卡尔与约翰•贝多芬 噢,你们这般人,把我当做或使人把我看做心怀怨恨的,疯狂的,或愤世嫉俗的,他们真是诬蔑了我!你们不知道在那些外表之下的隐秘的理由!从童年起,我的心和精神都倾向于慈悲的情操。甚至我老是准备去完成一些伟大的事业。可是你们想,六年以来我的身体何等恶劣,没有头脑的医生加深了我的病,年复一年地受着骗,空存着好转的希望,终于不得不看到一种“持久的病症”,即使痊愈不是完全无望,也得要长久的年代。生就一副热烈与活动的性格,甚至也能适应社会的消遣,我却老早被迫和人类分离,过着孤独生活。如果有时我要克服这一切,噢!总是被我残废这个悲惨的经验挡住了路!可是我不能对人说:“讲得高声一些,叫喊罢;因为我是聋子!”啊!我怎能让人知道我的“一种感官”出了毛病,这感官在我是应该特别比人优胜,而我从前这副感官确比音乐界中谁都更完满的!——噢!这我办不到!——所以倘你们看见我孤僻自处,请你们原谅,因为我心中是要和人们做伴的。我的灾祸对我是加倍的难受,因为我因之被人误解。在人群的交接中,在微妙的谈话中,在彼此的倾吐中去获得安慰,于我是禁止的。孤独,完全的孤独。越是我需要在社会上露面,越是我不能冒险。我只能过着亡命者的生活。如果我走近一个集团,我的心就惨痛欲裂,惟恐人家发觉我的病。 因此我最近在乡下住了六个月。我的高明的医生劝我尽量保护我的听觉,他迎合我的心意。然而多少次我觉得非与社会接近不可时,我就禁不住要去了。但当我旁边的人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听不见”时,或“他听见牧童歌唱”而我一无所闻时,真是何等的屈辱!这一类的经验几乎使我完全陷于绝望:我的不致自杀也是间不容发的事了——“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这样我总挨延着这种悲惨的——实在是悲惨的——生活,这个如是虚弱的身体,些许变化就曾使健康变为疾病的身体!——“忍耐啊!”——人家这么说着,我如今也只能把它来当做我的向导了。
后记
先父十九至二十三岁留法期间,接触到罗曼·罗兰的众多作品,第一部作品就是《贝多芬传》。一九三四年三月三日致罗曼·罗兰函中曾谈到初读感受:“偶读尊作《贝多芬传》,读罢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自此奇迹般突然振作。此实余性灵生活中之大事。” 《贝多芬传》于一九三一年春即译出,后应上海《国际译报》之需索,节录精要,改称《贝多芬评传》,刊于该译报一九三四年第一期。 一九四二年初,中国正处于阴霾蔽空、精神压抑的时代。为了给世人以坚韧,奋发,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的精神支持;特别要警示当时有志于音乐艺术者,切勿“忘记了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为此,父亲特重译《贝多芬传》,并撰写了《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由上海骆驼书店出版。这部译作给当时处境险恶的人们,带来了力量和光明,扶植了他们在人生战斗中的意志,施影响于他们灵智的成长。 一九四九年后,父亲一直认为,《贝多芬传》是他青年时期的旧译,尽管一九四二年重译过,但“文白驳杂,毛病不少”,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这部译作始终没有再版。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分别收入《傅译传记五种》(三联版)和《傅雷译文集》(安徽文艺版)。一九九六年还出版过插图本《贝多芬传》。 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在这一版本中,对父亲的译文以及他撰写的《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的行文中,一些常用的人名、地名、曲名和一些音乐术语,均根据父亲在世后期的译法或现行的译法,加以统一;音乐文献方面亦根据《新格如夫音乐大辞典》作了校订。对个别文字误植之处也作了校订。 最后,本版《贝多芬传》还附有一九五五年父亲翻译的罗曼·罗兰《论莫扎特》一文。 上述各篇的注释部分,除译者或编者注外,均系原注。 明年是父亲一○五冥寿,谨再版这部旧译,表示对他青年时期译作的由衷礼赞! 傅敏 二○一二年九月三日 父母蒙难四十六周年祭日
编辑推荐
《贝多芬自传》编辑推荐:文史学家朱东润先生推许它为世界三大传记之一。罗曼•罗兰笔下的人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更多的是作为普通人的贝多芬。作者更关注那些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在这部传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也会经历生活磨难的贝多芬。可以说,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