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慧立法师 页数:328 译者:赵晓
Tag标签:无
前言
佛教肇始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代印度,之后历经数百载,佛教开始逐渐传人中国,其最早当在两汉期间。由于佛教的教义倡导以戒、定、慧三学修身治心,近则惩恶以劝善,远则革凡而成圣,与儒家之崇尚礼乐、穷理尽性、克明俊德,以及道家之崇尚无为、离欲清净、忘形保真,既能相望相资而又可以相得益彰,所以佛教一经传人,很快便为国人所接纳,并在中国根深蒂固地定居下来。至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已在全国各地区普遍传播,使中国佛教从移植时代,转向成长发展时代。到了隋唐,佛教已是进人鼎盛阶段,其时十宗并弘,文物灿然大备,圣贤彦哲出兴,高僧硕德辈出,而其中最为举世瞩目的当推孤身犯难前往西域取经的玄奘大师。 后世人们称誉玄奘大师为中国佛教界空前之伟人圣哲,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家、哲学家、语言家、教育家、翻译家、旅行家、地理学家、探险家,不仅是世界文化的奇才,更是一位可以垂范千古的完人。然而像这样一位具有如此崇高荣誉的圣僧,我们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他的伟大事迹和他不凡的经历,如果单读一部传奇小说《西游记》,或者看看近人改编的电视剧,那就有可能让人对一代圣僧多少有些失望了,所以我们需要尊重史实。历代保存于史书中有玄奘大师的记载,详略不一,多至数十种,其中以玄奘大师的门人慧立法师所撰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简称为《玄奘大师传》)最为详备,全书共十卷。作为对玄奘大师一生的研究,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因而自古以来,不仅中国学者乃至全世界各国学者都对这部不朽的著作给予极高度的评价和尊重。梁启超先生曾赞叹说:“《玄奘大师传》是世界上写得最成功的一部传记文学。”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把这部传记仔细读过,你就会认同梁先生所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可遗憾的是现代的年轻学子,究竟有多少人能读懂这部典雅精炼的文言著作呢? 为了让后代人们普遍能够真正认识并缅怀这位中国佛教历史上的精神导师、世界历史上的文化巨人,莆田广化寺普泽法师特邀请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士赵晓莺女士,将这部传记直译为白话文,然而要将这样一部穿插古代异国风土文化及蕴涵佛学名相义理的著作,译成现代通俗读物,殊非易事,赵老师勤于笔耕,亦历时一年宝贵光阴,方告完成。又为了使读者在阅读本传记的同时能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普泽法师经过多方搜罗,取得了许多珍贵的图片和资料,拟与本文相链接,辑成一部极为雅致的文学作品。其苦心经营,实为可嘉可叹。 在此,还要奉告诸君读者,读这样一部记述千古一人的圣哲传记,其中必有许多精妙绝伦处、拍案惊奇处、可歌可泣处、动人心魄处、沁人肺腑处、警人迷梦处、濯人尘累处、激顽起懦处、奉为圭臬处、视为楷模处,通篇犹满汉全席,尽是珍馐;似龙宫宝所,焉有弃物?倘若只是当作一般传奇小说来读,草草浏览,那就难免如临甘泉而受渴,人宝山而空回,岂不可惜哉?所以读此传记不妨随文作观,伴随大师的足迹,亦步亦趋,与大师一起成长,一起向道,一起求学,一起不畏艰辛、冒险犯难,踏上茫茫取经路,一起随大师默念《般若心经》、观世音菩萨圣号以求加持,勇闯险境,一起遍求名师,一起朝拜圣迹,一起满载圣典凯旋而归,一起为佛教千秋事业立下不朽功绩。这样一段一段慢慢地诵读,一句一句细细地品味,宛如俯拾琼枝,寸寸是宝;入旃檀林,片片皆香,你就会觉得身心俱蒙圣洁光辉的净化,从中获得无尽的受用,充满无限的喜悦。 是书付印在即,普泽法师嘱我作序,自愧才疏学浅,何以为文?然以景仰之心久萦在怀,因而勉为其难,写几句随喜赞叹的话以塞,不敢称序。 释演莲书于福建佛学院 2008年11月18日
内容概要
盛唐是中国古代文明全盛之顶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为辉煌的时期。
唐代高僧玄奘正是此时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佛教文明在东方复兴的重要使者。玄奘为了“去伪经,求真经”,孤身西行印度求法,一路上他历尽艰辛,忍受饥寒,越沙漠、度雪岭、斗盗贼,可谓九死一生。他用自己的双足,开创出了一条从中国经西域、波斯(今伊朗),到印度全境的文化之路。
作者简介
慧立法师,唐代高僧、文学家。俗姓赵。天水(今属甘肃)人。生卒年不详。15岁出家于昭仁寺,法名子立,后改慧立,一作惠立。曾为慈恩寺翻经大德、西明寺主管全寺事务的维那及太原寺主。
慧立是玄奘的弟子。他“博考儒释,雅著篇章”,擅长文学,传述玄奘一生的活动业绩,著有《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赵晓莺毕业予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一直致力于教育工作,闲暇之余,亦勤耕于文坛。
书籍目录
序1
序2
自序
第一卷
果问:出家意何所为?答: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果深嘉其志,又贤其器貌,故特而取之。因谓官僚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
第二卷
僧称法师叹赏无极,谓众人曰:此支那僧智力宏赡,顾此众中无能出者,以其明懿,足继世亲昆季之风。
第三卷
坐讫,问法师从何处来。报曰:从支那国来,欲依师学瑜伽论。闻已啼泣,唤弟子佛陀跋陀罗(唐言觉贤),即法藏之侄也。法藏语曰:汝可为众说我三年前病恼因缘……
第四卷
法师谓曰:小乘诸部三藏,玄奘在本国及入迦湿弥罗已来,遍皆学讫,俱悉其宗。若欲将其教旨能破大乘义,终无此理。奘虽学浅智微,当之必了。愿诸德不烦忧也。
第五卷
报曰:此国是佛生处,非不爱乐。但玄奘来意者,为求大法广利群生。自到已来,蒙师为说《瑜伽师地论》……诚不虚行。愿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有缘之徒嗣得闻见,用报师恩。由是不愿停住。
第六卷
帝曰:法师夙摽高行,早出尘表,泛宝舟而登彼岸:搜妙道而辟法门。弘阐大猷,荡涤众罪。是故慈云欲卷,舒之荫四空;慧日将昏,朗之照八极。舒朗之者,其唯法师乎。
第七卷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第八卷
有玄奘法师者,寔真如之冠冕也。器宇凝邃,若清风之肃长松;缛思繁蔚,如绮霞之辉迥汉。腾今照古之智,挺自生知;蕴寂怀真之诚,发乎髫龀。孤标一代,迈生、远以照前:迥秀千龄,架澄、什而光后。
第九卷
帝曰:法师津梁三果,汲引四生;智皎心灯,定凝意水。非情尘之所翳,岂识浪之能惊。
第十卷
帝曰:玄奘法师九生已来,备修福慧两业,生生之中,外闻博洽,聪慧辩才,于赡部洲支那国当为第一,福德亦然。其所翻译,文质相兼,无违梵本。由善业力,今见生睹史多天慈氏内众,阈法悟解,更不来人间。
编后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据说在佛陀降生以前,曾有一位牧牛人,每天放牧数百头牛于此林中,任它们自由吃草。其中一头牛时常离开牛群,直到日落时才归队。牧牛人觉得很奇怪,因为每次它回来时,毛色总显得特别光润,吼声也分外宏亮。于是便暗中跟随,随牛来到一个石洞口。他跟进后,大约走了四五里,忽然眼前一亮,只见洞内别有天地,犹如仙境。此时牛在一处树下吃草,草色柔润,也是人间所没有的。牧牛人见树上果实赤黄如金,又香又大,便乘牛吃草时,偷偷摘下一颗。虽然很喜欢,但因为害怕,也不敢吃,就把它放在怀里。不久牛吃饱了,他就跟着它准备离开。但谁知走到洞口时,忽然窜出一个恶鬼,将他怀中的果实夺回。牧牛人回家后,将这奇遇告诉一位名医,名医嘱咐他最好先别吃,应该设法拿一颗出来研究。第二天,牧牛人又随牛入洞,摘了一颗藏在怀中准备回去,在洞口又遇恶鬼抢夺,他就把果子藏在口中,谁知守洞的恶鬼竟扼住他的咽喉,令他不慎将果子吞进肚子里。牧牛人吞了果子以后,身体开始变大,最后整个身体都陷在洞里出不去,只剩头能伸出洞外。后来家人前来找他,见到他变形的身体,大家都很惊惧。当时他还能说话,说出事情的缘由后,家人就回去请来了很多大力士,但是依旧无法动弹。国王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也派人来挖掘,但也没有结果。随着日子久了,牧牛人渐渐变成石头,但仍保有人的形状。后来又有一国王,知道他是食仙果所变,就对侍臣说:“他既然是因药身变,那么他的身即是药。虽然表面上看是石头,其实身体终究有神灵,应该派人凿取少许来。”于是臣子奉王命,带着工匠前往,尽力镌凿,但凿了十几天,却不得一片。所以该人头形石至今仍然完好。自此东行四百余里,到了羯末嗢祗罗国(今拉吉马哈尔以南附近),寻礼圣迹,寺院六七所,僧徒三百余人。再从这里向东渡过恒河,行六百余里就到了奔那伐弹那国(今孟加拉国境内),寻礼圣迹,寺院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小乘兼学。城西二十余里有跋姑婆寺院,台阁非常壮观,有僧徒七百人。旁边有一塔,无忧王所建,是昔日世尊在此三月说法的地方,多次放出光明。不远又有过去四佛经行之迹。旁边还有一座精舍,里面供奉着观自在菩萨像,据说只要至诚祈请,无愿不遂。
后记
去年,承蒙学诚大和尚信任和厚爱,安排我到广化寺流通处负责管理工作。这期间,得闻流通处编辑室周士湘居士正排版、校对《玄奘大师传记》一书,甚是欢欣随喜。然不久此事因涉及著作权等问题而中途停辍,此书无法出版。一片苦心、几番辛劳付之东流,周居士的无奈和遗憾令我不忍,周居士的悲心弘愿更激励了我,我想,任何障碍都不足隐没玄奘大师茂德徽范和尊为民族脊梁的光辉,任何困难都无法动摇我们要彰显大师功德的信心。因此,我决定由流通处编辑室组织人员翻译出版玄奘大师传记。虽知此举犹蜉蝣撼树,但不弃微诚。 经披阅诸多古籍,多方抉择比较,为求传记翔实,最终选定慧立法师所著《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译白是为令读者易于阅读,希望今天的读者能够跟随玄奘大师的一生行程,触摸那段遥远而真实的历史,感受玄奘大师蹑霜碛漠,餐风雪岭的心路历程,体会这位圣贤伟人铄古耀今的不朽功勋。为更好地达此心愿,随文插入相关图片,力求图文相衬。同时随文链接与传记相关的佛教知识,以方便读者阅读。 此中,集众人之善心善力,共成此殊功。在此,一一表示感恩。 首先,感恩译者赵晓莺老师。于繁忙的教务中拔冗翻译,历时一载,终成译稿。让本书的出版善愿成真。 感恩福建佛学院灯云法师为本书作最后的审定。 感恩福建佛学院演莲法师鼓励后学,不吝提携,为本书作序。 感恩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温金玉教授为本书作序。 感恩福建佛学院的照明法师为本书题字,令本书更添光彩。 感恩福建佛学院的法空法师、演悟法师,陕西法门寺的贤空法师,西安的孔居士,洛阳的王居士等,为本书提供了精美的插图。 感恩福建佛学院2008级研究班同学为本书校对。 感恩北京屈雪松、皮宏锋同学为本书装帧设计及排版制作。 感恩周士湘居士,没有他当初的发心,就不会有今天本书的出版。 最后感恩上师三宝的加持,令此书在制作过程中呈现种种善缘,顺利出版。 因末学学行空疏,识浅心拙,且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诸多错误,不足之处恳请诸位法师,大德方家和读者朋友慈悲指正。 普泽 2008年11月19日于南山广化寺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该书是世界上写得最成功的一部传记文学。 ——梁启超玄奘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读此传记不妨随文作观,伴随大师的足迹,与大师一起成长,一起向道,一起求学,一起不畏艰辛、冒险犯难、踏上茫茫取经路……一段段慢慢地读诵,一句句细细地品味,宛如俯拾琼枝,寸寸是宝;入旃檀林,片片皆香,你会觉得身心俱蒙圣洁光辉的净化,从中获得无尽的受用,充满无限的喜悦。 ——释演莲今天重温玄奘法师的情怀,回顾法师走过的路,缅怀法师的法乳深恩,就是为了回,应法师“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悲心切愿,为今天的和乐人群、报恩社会而精进不懈。 ——温金玉(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我用柔软的心将此书译出,令我们更为真切地去贴近千年前玄奘法师的温暖。 ——赵晓莺(译者)一僧一佛国,一人鉴千古。玄奘法师用自己的生命、西行取经的艰难经历,谱写出了千古敬仰的佛教精神。《玄奘法师传》展现了佛法的力量和光辉,是学佛者的一本生动的教科书。 ——学诚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编辑推荐
《大唐慈恩寺:玄奘法师传》是一本记述千古一人的圣哲传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