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华文 作者:张军//唐本富 页数:577
Tag标签:无
前言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2000多年封建帝制,创建中华民国,正值华夏历史之关节点。之后的30多年间,中华大地内忧外辱,政党林立,战乱频仍,在探寻富国强兵之路上举步维艰,在传承继往之间举目迷茫。这是一段惊心动魄又壮怀激烈的历史,不应虚无,也不能遗忘。 历史人物是解析历史的最好切人点。国民党高级将领就处在这样一个政治、军事斗争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被历史推向冲突的最前沿。本书遴选国民党中将以上高级将领170名,其中包括特级上将1名、一级上将22名、二级上将38名、上将61名、中将48名,通过他们来让读者了解民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民国之举首先起于兵戎之学:北洋武备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一所所新式军校应运而生,现代军事思想得以扎根蔓延。民国之兴再发于革命之秋。辛亥革命战争、反对张勋复辟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批批军事英才在血与火的磨炼中脱颖而出。民国之落终止于战火之乱。 本书收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或起自草莽,或出身名门,或合生取义,或独善其身。他们在磅礴奔放的大时代中叱咤风云,各领风骚。既有携手合作、共同讨伐北洋军阀的壮举;又有同赴国难、浴血抗击日寇侵略的灿烂业绩;也有充当反共反人民马前卒、在内战中同室操戈的不光彩一幕。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客观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迹、活动,对人物少作定性评论,多以事实说话,对他们的功绩不渲染,过失不粉饰,力求功过分明,实事求是。通过揭示其人生轨迹,再现纷繁复杂的民国历史,使读者对民国时期政治、军事的内幕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内容概要
本书遴选国民党中将以上高级将领170名,其中包括特级上将1名、一级上将22名、二级上将38名、上将61名、中将48名。他们或起自草莽,或出身名门,或舍生取义,或功罪难分,他们在磅礴奔放的时代风云中,有的携手合作、有过共同讨伐北洋军阀的壮举;又有的勇赴国难、有过浴血抗击日寇侵略的灿烂业绩;也有的充当反共反人民马前卒、在内战中有过同室操戈的不光彩一幕。通过《国民党高级将领花名册(上下)》,可以让读者对民国时期政治、军事的内幕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书籍目录
特级上将·蒋介石
一级上将·白崇禧
一级上将·陈诚
一级上将·陈大庆
一级上将·陈济棠
一级上将·陈绍宽
一级上将·冯玉祥
一级上将·顾祝同
一级上将·桂永清
一级上将·何应钦
一级上将·胡琏
一级上将·黄镇球
一级上将·李宗仁
一级上将·刘湘
一级上将·钱大钧
一级上将·宋哲元
一级上将·唐生智
一级上将·薛岳
一级上将·阎锡山
一级上将·张学良
一级上将·郑介民
一级上将·朱培德
一级上将·朱绍良
二级上将·陈调元
二级上将·陈仪
二级上将·程潜
二级上将·邓锡侯
二级上将·冯钦哉
二级上将·傅作义
二级上将·韩复榘
二级上将·何成浚
二级上将·何键
二级上将·黄杰
二级上将·吉星文
二级上将·蒋鼎文
二级上将·蒋经国
二级上将·李烈钧
二级上将·李品仙
二级上将·林蔚
二级上将·刘镇华
二级上将·刘峙
二级上将·龙云
二级上将·卢汉
二级上将·罗奇
二级上将·潘文华
二绂L将·商震
二级上将·孙立人
二级上将·孙震
二级上将·唐式遵
二级上将·佟麟阁
二级上将·万福麟
二级上将·卫立煌
二级上将·徐永昌
二级上将·徐源泉
二级上将·杨爱源
二级上将·杨虎城
二级上将·于学忠
二级上将·余汉谋
二级上将·张发奎
二级上将·张治中
二级上将·周斓
上将·蔡廷锴
上将·陈安宝
上将·陈铭枢
上将·邓宝珊
上将·范石生
上将·谷正伦
上将·郭忏
上将·郝梦龄
上将·何柱国
上将·贺耀组
上将·胡宗南
上将·黄百韬
上将·黄琪翔
上将·黄绍蚣
上将·蒋方震
上将·蒋光鼐
上将·李汉魂
上将·李济深
上将·李家钰
上将·刘戡
上将·刘和鼎
上将·刘汝明
上将·刘文辉
上将·鲁涤平
上将·鹿钟麟
上将·罗卓英
上将·马步芳
上将·马鸿宾
上将·马鸿逵
上将·马占山
上将·毛人凤
上将·庞炳勋
上将·秦德纯
上将·邱清泉
上将·饶国华
上将·萨镇冰
上将·沈鸿烈
上将·盛世才
上将·孙连仲
上将·孙良诚
上将·孙蔚如
上将·谭延闽
上将·汤恩伯
上将·万耀煌
上将·王陵基
上将·王铭章
上将·夏斗寅
上将·夏威
上将·熊克武
上将·熊式辉
上将·许崇智
上将·杨杰
上将·杨森
上将·张钫
上将·张灵甫
上将·张荫梧
上将·张自忠
上将·赵登禹
上将·赵恒惕
上将·赵家骧
上将·周至柔
中将·蔡文治
中将·誓·陈长捷
中将·陈继承
中将·陈明仁
中将·戴安澜
中将·戴笠
中将·邓文仪
中将·上董钊
中将·杜聿明
中将·范汉杰
中将·冯安邦
中将·冯治安
中将·关麟征
中将·韩德勤
中将·何绍周
中将·贺国光
中将·贺衷寒
中将·侯镜如
中将·黄维
中将·康泽
中将·李弥
中将·李默庵
中将·李仙洲
中将·李延年
中将·廖耀湘
中将·刘斐
中将·卢浚泉
中将·鲁道源
中将·罗历戎
中将·裴昌会
中将·上官云相
中将·沈醉
中将·宋希濂
中将·孙楚
中将·孙殿英
中将·孙渡
中将·王东原
中将·王家烈
中将·王靖国
中将·王耀武
中将·文强
中将·吴奇伟
中将·吴铁城
中将·徐庭瑶
中将·俞济时
中将·曾泽生
中将·张轸
中将·郑洞国
章节摘录
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同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13师团第19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l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四—二”政变,在各地“清党”,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1931年“九—八’’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中共红军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采纳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由于国民党未能履行《停战协定》、《政协与中共会谈纪要》,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国共内战开始。蒋介石指挥80CI万国军与解放军作战,并且组织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1948年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1949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与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士林官邸去世。征j基从戍赴|1留学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生于奉化县溪口镇武岭玉泰盐铺内之祖宅。蒋家世代务农,直到蒋介石祖父蒋斯千成为盐商时,家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才渐亨。蒋介石7岁开始在私塾读书。1905年赴宁波,在箭金公学随顾清廉读周秦诸子、孙子兵法和中国的哲理著作,遂立志要当一名军人。20岁时,入奉化龙津中学学习了3个月,随后在家庭资助下前往日本学习军事,但因非公费派遣,不能入军校,只能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于年底回国。此时恰逢袁世凯的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在浙江招生,蒋介石投考被录取,在学校期间深受校长和教官的赏识,第2年就成为了第一批派往日本深造的4人之一。 1908年至1909年,蒋介石在日本东京振武军事学校学习炮科,并结识了张群、陈其美。此后,陈其美成为他在政治上的良师益友。经陈其美介绍,蒋介石于1908年加入了同盟会,参与反清革命活动。1910年,蒋从士官学校毕业,和张群编入日本陆军第13师团第19联队当士官候补生。其时适值天气寒冷,驻地积雪数尺,早操刷马,晚归刮靴,所服苦役,一如新兵,日本军队严厉作风对蒋的影响深远。辗转革命黄埔起势 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回国,受已任上海都督的陈其美的派遣,率先锋队百余人赴杭州,参加光复浙江的战斗。随后任沪军第5团团长,与陈其美及师长黄郛结拜为把兄弟。1914年,孙中山在东京宣告成立中华革命党,蒋专程赴日本向孙中山宣誓效忠,并受命前往上海、哈尔滨,协助陈其美从事反袁世凯的革命活动,但均告失败,于是又返回日本研读王阳明、曾国藩、胡林翼的著述,研究军事战略。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华革命党解散,蒋居上海,同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等有来往。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第二年,蒋受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半年后调任福建长泰任第2支队司令。因受排挤回上海,与戴季陶等合伙成立一家商品交易所,因深谙投机之道,1年时间赚了100万元,为孙中山筹措到一笔活动资金。1922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在永丰舰避难。蒋闻-讯赶到广州登舰护P40余日,得到孙中山的信任。1923年2月,蒋出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参谋长。8月赴苏联考察,回国后满口革命词句,得到孙中山的器重。1924年,孙中山任命蒋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校长上任至第一次东征的8个月中,给黄埔学生作了46次演讲,以“左“的面目谈了学校的使命,枪、饷的性质和军校学生的奋斗目标,大批学生成了他的支持者和他控制下军队的主要骨干。同时,又在军校秘密组织“孙文主义学会”,监视共产党,培养右翼政治势力。1924年,蒋介石组织领导黄埔军校师生参加镇压广州商团叛乱、东征讨伐陈炯明等战斗,获得声誉。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把黄埔军校的2个团学生军组成国民革命第1军,自任军长。10月率师进行第二次东征,歼灭陈炯明叛军。第二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兼任国民革命军总监。蒋羽翼丰满以后,向汪精卫表示要制裁共产党。同年3月制造“中山舰事件”,5月提出“整理党务案”,打击和排斥共产党人。该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任总司令。在共产党的推动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国民革命军打垮了军阀孙传芳和吴佩孚的部队,光复湖南、湖北、江西、福建4省,并继续向浙江、江苏,安徽、河南进军。 P2-4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