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九戒居士 页数:22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生快乐与否,全在于你对人生所持的态度。你做你的富贵梦,我有我的穷开心,不和别人比,只求心自安。人如果都能这样活着,还能不快乐么?心中有阳光,生活便处处都灿烂,心中有爱,世间便处处有温暖;心中有善,处处是善;心中有佛,处处是佛。愿这本《给大忙人看的快乐佛法书》能帮助各位大忙人,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美好居所,让生命回归本真,让生活充满快乐。
作者简介
九戒居士,懂禅学,喜欢文字,贯通儒释道三学,主要从事禅宗史研究,尤其重视佛法对人生解读、对平日生活的研究。倡导以持戒心待自己,以慈悲心待一生,以平常心待生活,活出真性情,领悟大智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般若之心
远离颠倒梦想第
天下本无事第
看破诸法空幻,放下妄?执著第
看破无常无我第
知足则快乐常存第
第二章 禅定之心
了解自己第
关注心灵,勤拭尘埃第
看重自己第
循序渐进,戒浮戒躁第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第
且做世间自在人第
第三章 持戒之心
常以戒为师
制怒
善心即天堂
淡泊
贪欲
一念成佛,一念为魔
第四章 忍辱之心
一忍天下无难事
受苦即修持
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不一样的境界,不一样的世界
第五章 布施之心
布施不倦,求善不厌第
生爱心,善待一切第
人越善,与佛越近第
第六章 精进之心
生活即修行第
学佛法,用佛法第
一切皆由心生第
活出精彩第
章节摘录
名利皆须放下 《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两千多年后,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船来船往,人声鼎沸。感慨地问:“来来往往这么多船,他们都在忙什么?”和珅伶牙俐齿答道:“在奴才看来,这穿梭不息的运河里,无非只有两条船,一条是名,一条是利。” 对于常人抓抢还惟恐不及的名利,佛陀劝人“放下”。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一人高的花瓶,前来献佛。 ……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于是婆罗门就把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在地上。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右手拿的那花瓶也放了下来。 佛陀又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世尊,我已经两手空空,把两个花瓶都放下了?”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佛陀的真意,赶紧顶礼。 中国禅宗说到所有的佛法只有一句话:“放下。”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能够放下世间一切假象,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 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功名利禄在人心上的压力,岂止是黑指婆罗门手上的花瓶? 不妨放下 幸福和痛苦,快乐和烦恼,都是人心的一种感觉。人如果死守着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其实只要换个想法,调整一下态度,放下心中的包袱,就能让自己有新的心境。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 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被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 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这样滋润了心灵,也让他尝到了快乐的滋味。 佛认为人生有八苦,如果说生、老、病、死、五阴炽盛是因为看不透的话,那么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就是因为放不下:放不下爱、放不下恨、放不下得失。在人们越来越习惯动辄高呼残酷竞争时,学会“放下”的意义就越大。 不执著于私利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无相禅师照实的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农夫不满意地说:“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娇弱的,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就好,不要回向给其他的众生。”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的开导道:“回转自己的功德以趣向他人,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是个很讨巧的修持法门,回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内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众,就如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不仅光亮增加百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仍顽固地说道:“这个教义很好,但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赵,他对我可说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人性之自私、计较、狭隘,于这位农夫身上可以完全看出。只要自己快乐,自己所得所有,管他人的死活?殊不知别人都在受苦受难,自己一个人怎能独享?众生平等,一灯照暗室,举室通明,何能只照一物,他物不能沾光? 懂得一切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舍弃一个,就是舍弃一切。舍弃一切,人生还拥有什么?
编辑推荐
佛法不在庙堂,也不在某个僧人处,而是在佛教经典里,在人的内心深处,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僧俗二众应该把学佛落实在做人做事当中。这样,信仰才有根底,学佛才有落实的地方。幸福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愿这本《给大忙人看的快乐佛法书》能对您有所帮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