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华文 作者:黄嘉颖 页数:262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2010年年初,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高级指挥官马哈茂德•马巴胡赫,在迪拜一家高级酒店客房之中被人暗杀。杀手们的行动,被迪拜发达的监控系统一一记录,整个凶案细节事后被拼凑成型,仿佛一部真实版的007暗杀大片:隐藏、易容、跟踪、偷袭、下毒、暗杀,然后成功逃脱。在暗杀过程中,不仅杀手表现得冷静机智,凶狠毒辣,即便被杀者马哈茂德•马巴胡赫,同样表现出了一个“老江湖”出色的自我保护能力。可惜的是,由于势单力薄,终究没能逃过群狼般的杀手,命丧迪拜。监控系统记录下来的暗杀过程惊心动魄,真实可信,马巴胡赫被刺的过程被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宗被“实况录播”的暗杀行动。凶案发生之后,迪拜和哈马斯方面便立即将矛头指向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这一事件是一向喜欢以暗杀来解决问题的摩萨德的又一“杰作”。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之后,迪拜警察局甚至公布了一个20多人的杀手名单。警方不仅有他们的照片,还有他们伪造的证件的详细信息,他们有的来自英国,有的来自法国,有的来自爱尔兰,还有的来自澳大利亚……但是其实他们都是以色列摩萨德特工,他们盗用他人护照进入迪拜,前来实施暗杀任务。迪拜警察局局长说,他们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就是摩萨德策划了凶杀案,而英国政府官员更是毫不隐晦地声称:他们确信马哈茂德•马巴胡赫被杀是摩萨德所为。以色列摩萨德再一次“名扬天下”。摩萨德,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1951年,它在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亲自指挥下宣告成立。在全世界谍报机构中,摩萨德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五处、苏联克格勃一道,被称做世界谍海四强。以色列弹丸之地,四周强敌环伺,不得不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和一支能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情报组织,这都是生存的需要。实际上,以色列情报组织并非只有摩萨德一家,除了摩萨德之外,还有负责国内安全事务的辛贝特和负责搜集和分析国外情报的阿穆恩,以及搜集世界政治外交情报的外交部情报研究司、负责国内反敌反特的警察总局调查处。但是这其中摩萨德风头最劲,知名度最高,被“曝光”的次数也最多。以色列建国60多年来,风云变幻的中东经历了5次大战,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的众多阿拉伯国家却被小小的以色列占尽上风,这其中摩萨德功不可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没有摩萨德,以色列早已亡国。无论是在历次中东战争中,还是在以色列发展的关键时刻,无所不能的摩萨德总是挺身而出,赢得了整个以色列人民的尊重和喜爱。对于以色列官方来说,摩萨德不但能担当起暗杀、偷窃、渗透这样的实际任务,它的残忍和狡猾的名声也是一种宝贵资产,对阿拉伯人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为了维护摩萨德在阿拉伯世界狡猾残忍的名声,任何对于摩萨德的挑衅就绝对不能被容忍。马巴胡赫被杀后,以色列则和以往一样采取“模糊”政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这就是震慑阿拉伯人态度的直接反应。如果这还不能说明的话,那么以色列贸易部长本•埃列泽的话就近乎赤裸裸的恐吓了——他对以色列电台说,他不清楚马巴胡赫死于谁手,但他的死向哈马斯表明,“他们任何人都不是遥不可及的,都能被触及”。暗杀并非是什么光彩的行为,尤其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暗杀是野蛮的一种行径,一直被各国所不齿,但是以色列却是公开实施暗杀行动的国家,摩萨德的特工更是惯于通过暗杀这种将成本和舆论影响都尽量降低的方式来消灭敌人。以色列在暗杀方面表现得如此特殊,是由于犹太民族的历史以及它所处的位置决定的。一言以蔽之,它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的安全感,它时刻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消灭。“二战”时犹太人被纳粹屠杀以及历史上历次的创痛已经成为了以色列无法忘怀的梦魇,他们决心不再让历史重演。历史的创痛和被阿拉伯国家包围的现状让以色列缺乏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的直接后果就是它经常会采取外人难以理解的安全政策和军事行动,最为常见的就是遏制敌手和“先发制人”。为了不让自己的敌人有成长的机会,它往往舍弃外交,而直接使用暗杀这种极端的手段。摩萨德的准则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种凶狠的行动理念,加上能和美国中情局以及英国军情五处相媲美的高超间谍技能,摩萨德特工成为世界情报界“没有最狠,只有更狠”的角色。摩萨德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的,它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在摩萨德成立之初,草创的情报机构与新生的以色列一样,开拓精神占主导地位,人的作用被视为最重要因素。“摩萨德之父”伊塞•哈雷尔奠定了摩萨德的基础。作为一个崭新的情报机构,摩萨德缺乏老牌情报机构所拥有的经验和传统,但他们敢于去摸索经验和创造自己的特色:“如果你被扔出了门,那就再从窗户钻进去。”正是凭借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年轻的摩萨德初露锋芒,并逐渐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到20世纪60年代时,摩萨德完成了从人工情报向现代化情报工作的转变,开始采用更专业的招募和训练方法,并引进了计算机和其他技术手段。之后,美国大型企业的管理方式被引入摩萨德。摩萨德的海外情报搜集和特工活动步入了正规化的轨道。 摩萨德拥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它一方面要打击以色列的敌人,侦察、获取敌方的机密,并且在阿拉伯国家之间挑拨离间;另一方面,它还要打破其他国家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孤立,并进行渗透。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摩萨德不择手段:暗杀、劫持、破坏、利用外交手段搞恐怖活动……特殊的招聘机制加上严密的组织机构,摩萨德不但拥有不少传奇的特工,更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被称为“西方佐尔格”的伊利•科恩,曾以归来的阿拉伯大亨的身份只身潜入叙利亚,广泛结识军政要员,出入于政府首脑机关,窃取了大量绝密的政治、军事情报。他不但是叙利亚最高领导人的密友,还一度被提名担任国防部长助理,甚至被认为是未来叙利亚国防部长的人选之一。由于拥有了科恩提供的大量绝密情报,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大胜叙利亚。摩萨德特工沃尔夫冈•格茨,被称作“养马大亨”。他潜入埃及,在埃及军方高层如鱼得水,窃取了大量绝密情报,以至于他落网之后,以色列愿意用包括9名将军在内的5000名埃及战俘来交换格茨及另外9名以色列人。摩萨德特工还使用美人计,将伊拉克王牌飞行员穆尼尔策反。穆尼尔驾驶一架苏联援助伊拉克的米格-21战机,瞒过苏联顾问,径直飞往摩萨德总部所在地特拉维夫。以色列方面在对该战机研究了一个月后,随即将这架飞机送往美国五角大楼。这是西方世界得到的第一架米格-21战机。即使对“盟友”,摩萨德也毫不手软。摩萨德特工曾经成功策反一名瑞士工程师,取得幻影战机图纸,并依葫芦画瓢研制出“狮”式战斗机。法国方面直到“狮”式亮相才知道图纸被窃。摩萨德最擅长的是暗杀,并且以此名震世界。1972年,极端组织“黑九月”在慕尼黑屠杀以色列运动员,制造轰动一时的“慕尼黑事件”。之后摩萨德特工开展“上帝之怒”行动,以牙还牙。“慕尼黑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其后的数年间一一死于摩萨德的清除行动。摩萨德最血腥也最令人震惊的一次暗杀行动是刺杀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副总司令、阿拉法特的亲密助手阿布•杰哈德。以色列出动了9名杀手组成的暗杀小组,冲进杰哈德办公驻地,杀死警卫后,向阿布•杰哈德疯狂扫射,阿布•杰哈德身中70余弹当场身亡,杀手们却全身而退。……这次迪拜马巴胡赫被刺事件之后,摩萨德再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以往由于技术不够先进,加上摩萨德严格的保密工作,所以作风精干、办事凶狠、行动缜密的摩萨德一直没有得到全面的“曝光”和阐释,与以往捕风捉影式的报道不同,全程监控拍摄下来的此次暗杀事件真实地反映了摩萨德行动的全过程。以此为引子,我们可以全面地考察摩萨德的成功之道,在曝光、解密、破译摩萨德的经典案例和经典人物的同时,解剖摩萨德在谍海恶战中取得惊天业绩的背后所隐藏的成功规律,揭去笼罩在其身上的神秘面纱。
内容概要
《斩首:摩萨德之怒》紧扣“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成功之秘大析底”的主题,追根溯源地曝光、解密、破译了摩萨德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和经典人物,全景呈现了摩萨德在谍海恶战中的种种不俗表现,对其成功背后所隐藏的规律进行了深入剖析,还对它的失误与未来之路进行了评析。 《斩首:摩萨德之怒》特别突出了类似“哈马斯”军事领导人马巴胡赫迪拜遇刺等摩萨德最新案例。
作者简介
黄嘉颖,青年评论家、作家、出版人,作品《新同居时代》、《少年特工》、《罗马的精神》等深受读者关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哈马斯高官命丧沙洲 马巴胡赫最后一瞥 马巴胡赫何许人 不看海景的房客 答案在风中飘 电话永久停机 马巴胡赫之死 醉翁之意不在酒 暗杀之外 秘密战争 暗杀本•拉登 以杀止杀摩萨德 摩萨德的陷阱 以色列人民信任你们 幕后策划者 “以色列之王”和“贝鲁特屠夫” 达甘的“心病” 以色列不能承受之重 “不安全”心理 炸还是不炸,这是个问题 以色列面临外交纠纷 权衡利弊 古老暗杀行动的终结 第二章 间谍鼻祖:以色列人 寻找天堂 以色列人的第一次间谍行动 以色列人的第二次间谍行动 以色列人的第三次间谍行动 巨人之死第三章 以色列不能没有摩萨德 第一个为犹太复国牺牲的女间谍 以色列立国靠摩萨德 以色列充当英法急先锋 摩萨德指东打西 美国人也被骗了 “迷雾行动”赢得西奈战役 阿拉伯人是否真的还想打仗 全看美国了 美国:祝你们好运 摩萨德立下头功 西奈大捷背后的战斗 摩萨德的英雄们 抓捕间谍 层出不穷的移民间谍 和平间谍 第四章 摩萨德历程 摩萨德成于叛乱 半吊子情报人员 战略家罗文•希洛 “摩萨德教父”哈雷尔 身先士卒阿米特 摩萨德的今天第五章 摩萨德惊世之举 一个屡次被残杀的民族 复仇者 犹太人的头号公敌 艾希曼在哪里 发现艾希曼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摩萨德不会半途而废 把他弄到以色列来,活的更好,死的也行 守株待兔 把艾希曼挫骨扬灰 追捕艾希曼的真正目的 国家的复仇 “黑九月”的由来 奥运会上的恐怖事件 复仇计划 第一个被暗杀的“黑九月”成员 电话暗杀 汽车炸弹 处决库拜西博士 直捣“黑九月”总部 弹簧炸弹 复仇行动的终结 谁赢谁输 原子弹之梦 以色列的原子弹梦想 偷美国人的铀 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 大卫的原子弹 中东只能有一个核国家 吓坏以色列的伊拉克 以色列惶惶不安 成功策反 凌晨爆炸案 暗杀核专家 成功爆炸 异国机场大营救 劫机事件层出不穷 空中客机被劫持 人质滞留机场 临阵磨枪 再造奇迹 第六章 摩萨德——无与伦比的组织 像招聘员工一样招聘特工 招聘不拘一格多种多样 思想、专业、技巧、心理,一个都不能少 残酷的身体训练 这是一个圈套 秘密和掩护 睡眠杀手 人是决定因素 忠诚第一 你并不孤独 不抛弃任何一个以色列特工第七章 谍海名鲨 从亚历山大到大马士革 在敌营中的岁月 扎赫雷丁的到访 和敌人交朋友 如鱼得水 总统的朋友 明星陨落 世纪大营救 绞刑架上的“西方佐尔格” 养马大亨 养马人洛茨 将计就计 家庭酒会 牧场情报站 “误”入导弹基地 被发报机“出卖”了 阴差阳错意外获释 意外车祸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刺手的仙人掌 可怜的波拉德第八章 谍海四强大P “超级恐龙”——美国中央情报局 曾是“国家的栋梁”——苏联克格勃 “神秘老字号”——英国谍报机关 第九章 摩萨德何处去 不许提起的“苏珊娜行动” 谍中谍 误杀服务员 局长成为替罪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特工提供假情报 摩萨德江河日下 后记
章节摘录
不看海景的房客 虽然使用了化名,但从EK912起飞起,马巴胡赫就已经在摩萨德监控之中。一个在地面上监控飞机起飞的特工,很快就用据信是一个奥地利注册的预付费手机向远在迪拜的行动组发出了信息:目标已经上路。 马巴胡赫还在路上,迪拜就已经张开了一张死亡之网,等待着他的到来。1月20日下午2点半,马巴胡赫身穿黑色立领风衣,拎着一只小巧的行李箱走下飞机,这只小巧的行李箱一直寸步不离他的视线。这里面有着哈马斯至关重要的文件。他刚经历了一段旅行,显得有些疲惫。从叙利亚到迪拜之路并不漫长,但他却绕道欧洲而来。 多年的斗争经验让马巴胡赫非常的多疑,他并没有马上离开机场。而是选择了在机场大厅转了几圈,他在试探自己是否被人跟踪。在确认了自己是安全的之后,马巴胡赫终于来到出租车停靠站。人到中年已然发福的他,在悠闲的散步中,忽然灵巧而快速地钻进汽车,幽灵一般地离开了这个人多眼杂的是非之地。虽然马巴胡赫已经足够小心,但是他的一切行动都已经被附近一个30多岁的欧洲面孔的女性看在眼里。她用短信的方式,将马巴胡赫的行踪报告给了早已等待在这里的“暗杀小组”。马巴胡赫在迪拜机场打了一辆出租车,去的是机场附近的布斯坦•鲁塔纳酒店。这是一家可以看海景的超豪华酒店。马巴胡赫穿过人群,走到前台,告诉服务员自己预订的房号。出乎服务员的意料,跟大部分客人不同,马巴胡赫没有选择可以观看迪拜美丽景色的海景房,而是选择了一个没有阳台没有窗户的房间。这似乎有点不合情理,但是却符合马巴胡赫的本性,作为一名在世界各地为哈马斯奔波的高级指挥官,他要处处小心,没有阳台,也没有窗户的房间才不至于被敌人轻易进入。见多识广的服务员懂得尊重顾客的需要。她并没有像个廉价旅馆的推销员那样,喋喋不休地乘机吹嘘一下迪拜的美景,以及布斯坦•鲁塔纳酒店的豪华海景房间。负责登记的女服务员确认了马巴胡赫的预订信息后,不禁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个身材高大、不善言谈、留着小胡子的普通阿拉伯人面孔没有给她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作为旅游胜地的迪拜,不会也不大可能关注哈马斯指挥官,尽管他是马巴胡赫。女服务员给了马巴胡赫房卡和一个礼节性的微笑之后,就请排在他后面的欧洲客人办理住房手续。布斯坦•鲁塔纳酒店的电梯离前台并不远。马巴胡赫快速地走向了电梯,和他一同走进电梯的,还有几位客人,其中的两人和他前后脚走出电梯。这两人看起来都是网球迷,一路上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大满贯赛事,甚至差点错过了楼层。这也难怪,随着多年来欧美人的趋之若鹜,迪拜的网球运动越来越普及。布斯坦•鲁塔纳酒店就有好几块标准的网球场,方便给入住的客人提供运动服务。但是马巴胡赫可没有打网球的雅兴。虽然他中年发福的身材确实需要一些运动,而他也刚好处在事业有成,可以享受的年龄。但是“全世界为哈马斯买军火”的职业生涯让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做任何运动。旅程就是他唯一的运动。马巴胡赫开门进入房间后就将门反锁了起来。此后的一段时间,他的房间里面寂静无声,没有人知道他在里面做什么,也许是旅途劳累在休息,也许是他那沉默深思的习惯让他在面对重要任务时在做习惯性的思考。总之,寂静的房间让他的对手非常的怀疑。不久,马巴胡赫对面房间的门被人打开了。作为旅游胜地的迪拜似乎从来不用担心缺少房客,即便崩溃的楼市都不会影响人们旅游的心情。布斯坦•鲁塔纳酒店的生意真是不错,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马巴胡赫对面的房间就又住上了客人。马巴胡赫对面房间的房客正是他在电梯里遇见的那两个网球迷。这个时候是1月20日的下午3点半。答案在风中飘 晚饭的时间到了,布斯坦•鲁塔纳酒店的大堂人声鼎沸。在旅游中,吃饭既是一项必需的生理需要,同时又是旅途中必要的乐趣。这个时候,马巴胡赫的房门开了,但是他看上去并不像要去吃饭,吃饭的人不会是他那样的打扮。他仍旧穿着那件在机场出来时候的黑色风衣,急匆匆的步履也没有用餐客人的那种悠然自得。马巴胡赫下了楼,请酒店的服务员帮忙,将一些文件锁进了酒店的保险箱里。然后出了酒店,叫了一辆出租车,像一个要去寻欢作乐的游客那样,安静地离开了布斯坦•鲁塔纳酒店。当然,马巴胡赫不会真的去寻欢作乐,他没有那般的闲情逸趣,他此行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他将去和最重要的人见面。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去见了谁,他们谈了些什么内容。直到他死后,英国警方曾经声称哈马斯知道马巴胡赫去见了什么人,以及所谈的内容。但是哈马斯对此保持了沉默。他们只是一再声称要为马巴胡赫复仇。哈马斯当然知道马巴胡赫去见的人,以及所谈的内容。但是他们必然不会对公众说明,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晚上8点多,马巴胡赫重新乘坐出租车回到了布斯坦•鲁塔纳酒店。回来之后的他又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房间。他锁上了门,既没有像那些千里迢迢来到迪拜的游客常见的那样,做个当下流行的泰式按摩,也没有趁机去布斯坦•鲁塔纳酒店顶层欣赏一下迪拜著名的夜景。尽管他经过了长途旅行之后,真的很需要一个很好的放松。他的警惕性让他不仅放弃了一切娱乐,并且尽量避免出现在公共场合。那对于他来说,着实太危险了。从始至终,马巴胡赫都极其小心。从最初的用假护照进入迪拜,到特意挑选了一间窗户密封且没有阳台的房间,以防他人潜入,再到外出时将一个装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寄存在酒店的保险柜中,他已经做到了尽可能做的一切。甚至,他在酒店的整个期间没有喝过一口水,因为害怕会有人在水中下毒。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恐惧和付出多少代价之后才能够做到在生活中时刻保持如此警惕?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美国民谣教父鲍勃迪伦那首唱遍整个世界的著名的《答案在风中飘》一样: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将其称为好汉?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道海,才能在沙滩上入眠? 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将其永远禁锢? 朋友,答案在风中飘摇,答案在风中飘摇。 一座山峰能屹立多久,才会被冲刷入海? 那些人还要活多少年,才能最终获得自由? 一个人能多少次扭过头去,假装他并没有看到? 朋友,答案在风中飘摇,答案在风中飘摇。 一个人要仰多少次头,才能望见苍天?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民众呼号? 多少人死后他才知道,无数人的性命已抛? 答案在风中飘摇,答案在风中飘摇。这首《答案在风中飘》像是专门为马巴胡赫写的一样,当然,这也是为千千万万像马巴胡赫一样的人写的。 但是,无论马巴胡赫如何的警惕,他都将命丧迪拜的这间著名的酒店,从他在大马士革的登机开始,他就已经开始了一场死亡之旅。他在机场的一举一动都在以色列的摩萨德特工监控范围之内,当马巴胡赫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手续时,至少有一名特工站在他附近,以便听到他的房间号。另外,我想大多数读者都能猜测得到,那两名跟着马巴胡赫进入电梯里,并且忘乎所以地谈论网球,以致差点错过楼层的男人,也是摩萨德的特工,他们在确认马巴胡赫入住的房间是否和登记的相一致。当确认了这一点之后,他们选择了一个和马巴胡赫对面的房间,他们监视马巴胡赫进入房间后的行动,并随时准备着通知其他的伙伴。摩萨德的特工们分成了数个小组执行这次暗杀使命。有些人负责监视,有些人负责放哨,还有一些人负责下手。他们全都改变了身份,并且通过戴假发和频繁换装来伪装自己。马巴胡赫面对的是一整支训练有素的职业特工,这是一群被号称为和美国中情局、苏联克格勃、英国军情五处并列的世界上最为强悍的顶级特工——以色列的摩萨德。这是一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队伍,一支屡次执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队伍。在这支队伍面前,马巴胡赫除了死亡之外,几乎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后记
就在本书成稿之后的5月份,英国媒体报道说,英国在3月份驱逐了一名疑为情报人员的以色列外交官之后,不再允许以色列再派新人接替他的职位。原因是以色列情报机构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暗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高官马哈茂德·马巴胡赫时,使用了伪造的英国护照,而遭到驱逐的那名外交官就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驻伦敦分支机构的负责人。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英方要求以方给出书面承诺,保证以方情报人员今后在类似的行动中不使用英国护照。不过,这一要求被以色列拒绝,因为以色列认为,如果按照英国方面要求的那么做,就意味着以色列承认了要对暗杀行动负责任。以色列还是希望遵照自己一贯的掩耳盗铃式做法,既不承认又不否认,既起到恐吓对手的效果,又不用为暗杀买单。 但是,傲慢的英国人显然不喜欢和以色列人玩这种捉迷藏的游戏,所以英国的要求一天得不到满足,就一天不让以色列派新人接替遭驱逐的外交官。以色列人现在开始真的担心了,英国在这一事件中的强硬立场可能会引起其他遭伪造护照国家效仿,而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摩萨德的行动能力在欧洲就会大打折扣。实际上,摩萨德的这次暗杀事件已经为自己惹上了麻烦,随着监视系统的普及和身份识别技术的发展,摩萨德也将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甚至有人认为,摩萨德的这次暗杀行动也许标志着这类暗杀行动的终结。这次,摩萨德虽然成功地暗杀了马巴胡赫,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摩萨德的这次行动是成功的。因为摩萨德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是他的26名特工的照片也因此被公之于众,摩萨德更被怀疑伪造友好国家的护照,引起了外交纠纷。这并非摩萨德一贯的专业水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摩萨德在执行任务时屡屡失手。1992年,在刺杀萨达姆的“荆棘行动”演习中,5名摩萨德特工身亡,行动被迫取消;1997年,摩萨德特工企图用毒针刺杀马沙勒,结果却被约旦警察抓获,最后摩萨德不得不交出解药,并释放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等人;1998年,摩萨德人员在瑞士准备一次特种行动时被瑞士警方发现,一名特工被判刑,导致当时摩萨德局长亚托姆被迫辞职……而且由于近年来年轻人热衷于商业,喜欢去跨国公司工作,越来越少的人会对成为摩萨德特工感兴趣,摩萨德面临招聘的困难。从2002年开始,以色列以发布招聘广告的方式吸收新血液。迪拜暗杀案被曝光之际,摩萨德的官方网站上,登载了一则招聘广告:“你将有机会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如果你有胆量、智慧……”而在另外一则平面广告中,天蓝色背景下,画有以色列国徽的深蓝色大门敞开着,广告词称,“摩萨德的大门向你打开”。以色列不仅通过招募新人输送新血液来改善摩萨德,而且近年来也对摩萨德进行了各种重大的改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重振摩萨德昨日的辉煌!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以色列现在陷入了恶性循环。以色列的鹰派越是认为外界仇恨他们,就越是先动起手而后再盘问。如此一来,它就会发现全世界都充斥着敌人。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它(摩萨德)的情报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以色列国家的生死存亡。从立国开始,以色列就生活在一个高度的敌对的环境当中。周围的对手,对以色列实际上实施了是一种非对称战略,对于这种手段,以色列实际上也采取一种非对称的手段回应,这就表现为一种特种作战或者说特殊使命,包括政治暗杀。 ——资深军事观察员 朱克奇 如果说以色列是一只凶猛而灵敏的战狼,摩萨德就是狼身上的利爪。 ——凤凰卫视主持人 卢琛
编辑推荐
《斩首:摩萨德之怒》曝光·解密·破译·探究:摩萨德成功之秘究竟何在?!《斩首:摩萨德之怒》一书力图揭去笼罩在摩萨德身上的神秘面纱,以客观理性的分析揭示摩萨德“神秘光环”所依托的客观真实的历史大趋势和其成功之秘。通过捋去“神秘迷雾”,使普通读者更加“客观、公正、理性”地看待摩萨德。《斩首:摩萨德之怒》一书大量采用最新摩萨德案例,突出了时代感,如用数万字报告文学手法讲述“哈马斯”军事领导人马巴胡赫迪拜遇刺一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