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10月1日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任啸科 主编 页数:429
Tag标签:无
前言
有些知识对个人而言,多则有益,少亦无碍。但世界地理知识不是这样,缺少它不仅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障碍和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当你迷失在亚马孙的原始丛林中时,当你感叹金字塔的壮观却对它的悠久历史所知甚少时,当你漫步佛罗伦萨的街道却难以理解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时,当你俯视科罗拉多大峡谷却不知道它的地貌成因时……这一点你会深切地体会到。我们中国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常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句话,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国人对地理知识的重视。然而一个人掌握知识的能力(包括精力、理解力、时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普通读者,如何在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掌握必需的地理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的编写目的正在于此,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使读者在短时间内纵览世界锦绣山河、全球风土人情,同时了解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本书具备体例简明、信息丰富、轻松阅读、手头必备的鲜明特点,真正做到了一册在手,世界地理知识全知道。本书由近30位长期从事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联合精心编撰,他们以其渊博的学识及不懈的探索,科学、严谨而又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丰富多彩的世界地理知识。全书共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地球的结构及四大洋的基本概况,后五部分则分别对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和欧洲予以简述,然后以国家为单元,以生动流畅的语言、科学翔实的数据,辅以“国家概况”、“历史年表”等相关列表,详细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世界各国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可以说,这是一部便捷实用的世界地理百科全书。同时我们也没有忽视本书的审美要求,力图把它打造成一部艺术性与知识性相融合、包罗万象的工具书和优秀的旅游指南。因此,在配图方面,我们精心选取了4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景色怡人的自然奇观、文化厚重的历史遗迹、宏伟壮丽的都会名城、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等等,结合新颖时尚的版式设计和简明科学的体例,全方位展现各国地理的丰富多彩,使读者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加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部分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最新公布的各项数据资料,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广征博引,融知识性、实用性及科学性于一体,图文并茂、蔚然大观。它可读、可藏、可用,能使您轻松获取地理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同时得到更广阔的审美感受和愉快体验。
内容概要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全书分为宇宙与地球、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6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并设置“国家概况”、“历史年表”等相关栏目,对世界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同时,本书配入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精美图片,通过与版式的有机结合,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轻松获取世界地理知识。
书籍目录
宇宙与地球 简述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非洲 概况 埃及 利比亚 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 毛里塔尼亚 塞内加尔 马里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 塞拉利昂 利比里亚 科特迪瓦 加纳 尼日尔 尼日利亚 喀麦隆 赤道几内亚 乍得 中非 苏丹 埃塞俄比亚 索马里 肯尼亚 乌干达 坦桑尼亚 卢旺达 刚果(金) 刚果(布) 加蓬 安哥拉 赞比亚 莫桑比克 马达加斯加 塞舌尔 毛里求斯 津巴布韦 博茨瓦纳 纳米比亚 南非 斯威士兰 莱索托 厄立特里亚 圣赫勒拿 留尼汪岛亚洲 概况 中国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老挝 越南 柬埔寨 缅甸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尼泊尔 孟加拉国 印度 巴基斯坦 阿富汗 伊朗 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 巴林 卡塔尔 阿联酋 阿曼 伊拉克 叙利亚 黎巴嫩 约旦 以色列 塞浦路斯 土耳其 乌兹别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大洋洲 概况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图瓦卢 萨摩亚 汤加 巴布亚新几内亚 所罗门群岛 瓦努阿图 斐济群岛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基里巴斯 新喀里多尼亚 瓦利斯和富图纳美洲 概况 力口拿大 美国 格陵兰 墨西哥 危地马拉 伯利兹 萨尔瓦多 洪都拉斯 尼加拉瓜 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 古巴 牙买加 海地 多米尼加 波多黎各 圣基茨和尼维斯 安提瓜和巴布达 多米尼克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巴巴多斯 格林纳达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开曼群岛 美属维尔京群岛 英属维尔京群岛 安圭拉 蒙特塞拉特 瓜德罗普 马提尼克 荷属安的列斯 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 圭亚那 苏里南 法属圭亚那 厄瓜多尔 秘鲁 巴西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 巴拉圭 乌拉圭欧洲 概况 挪威 瑞典 芬兰 丹麦 冰岛 法罗群岛 爱尔兰 英国 比利时 卢森堡 荷兰 德国 法国 摩纳哥 瑞士 列支敦士登 奥地利 匈牙利 捷克 波兰 斯洛伐克 西班牙 葡萄牙 安道尔 意大利 圣马力诺 梵蒂冈 斯洛文尼亚 马耳他 克罗地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马其顿 黑山 塞尔维亚 阿尔巴尼亚 希腊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白俄罗斯 乌克兰 摩尔多瓦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俄罗斯
章节摘录
插图:交通运输非洲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比较落后的一个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系统(尤其是铁路)主要是为重要产品出口而建设的,而非用做国内各地区间的交通。非洲经济的发展严重受到交通状况的制约。非洲的主要天然资源大都藏于内陆,若没有铁路运输系统,很难开发。然而在非洲大陆建设铁路,必须克服非洲特有的险峻坡度及湿热气候,这些特点使得建筑铁路既困难且昂贵。除了非洲最南部,非洲是世界少数几个铁路系统不足的地区之一。公路非洲的公路系统也不发达。许多道路,不是崎岖小道便是黄泥小径,在雨季里根本无法通行。目前发展的目标便在于减少维修黄泥道路方面所花费的金钱和人力,而增加更多的资金、人力以兴建柏油路、混凝土路或其他材料所铺成的道路。另一目标是发展支线,以消除乡村间的隔阂。水运非洲内陆的水路利用率不高。非洲为高原地形,近海岸处遭海水侵蚀,情况严重,因此河道下游产生了不少的急流和瀑布,再加上降雨量变化莫测,使水位波幅很大,限制了河流的利用。非洲的海港较其内陆运输系统优越,好几个比较好的都在南部非洲,如西海岸的洛比都和东海岸的马布多。洛比都有铁路与内陆的铜、钴矿中心相连,马布多也有铁路与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工业区相连。马布多和开普敦之间的南部海岸的港口天然条件不很好,港口扩建尤其是建造大型防波堤则需要庞大的资金,而西非和东非的南部地区拥有一些优良的天然港。空运非洲的航空事业和空运系统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发展,并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进一步扩充,以弥补铁路、公路系统的不足。人口非洲人口2005年已达到8.5亿。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整块大陆有30%是人烟稀少的沙漠,而大量人口则集中在尼罗河谷下游地域、维多利亚湖附近和几内亚海岸中部。另一方面,撒哈拉南部与林波波河北端就很少有人口密集的城市。西非的尼日尔河湾带和濒临几内亚海岸的约鲁巴兰有密集的传统都市,其聚居年代较欧洲人的到达早好几世纪。而其余各地,人口大举迁至城市则是近年来的现象。传统非洲主要是由定居于小村的村民、游牧与半游牧民族构成的。非洲的总人口密集略高于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可见非洲并非人口过多,但因许多地区土地贫瘠,加上雨量不定,限制了土地的功能,因此无法满足人口增加所需的生产力。到了20世纪,生态学的节育无法遏止不断上升的人口数量,1960年后,人口增长速度之快更是超过了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造成大规模的贫穷,婴儿死亡率高出世界数据4090,平均寿命仍只有50岁,国民平均生产总值不超过世界的1/4。如果非洲的人口增长不加以节制,而继续以每25年增加2倍的速度增长,那么非洲将面临空前的赤贫和动乱。种族与民族非洲大陆有许多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首推次撒哈拉非洲的“纯种黑人”,即森林地区尼格罗人。他们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头发呈黑色且卷曲,鼻子宽扁,嘴唇外翻,身高差异颇大,但都高于150厘米。常被归为森林地区尼格罗人变种的是尼罗亚种,身材较为高瘦,鼻子较窄,嘴唇较少外翻;他们主要居住在大湖和东部苏丹区,经常与邻近的森林地区尼格罗人混居。在赤道非洲森林区内与森林地区尼格罗人混居的是匹美人,他们与森林地区尼格罗的主要差异是平均身高低于152厘米。另一个种族是西南非的布希曼人种(亦称开普人种),人口较少,以桑人(亦称布希曼人)和科伊科伊人(亦称何坦托人)为代表。桑人平均身高略高于152厘米,皮肤微皱,肤色呈较深的黄褐,头发短黑且相当卷曲。大部分北部非洲人的体型属高加索人种体型。次撒哈拉非洲的高加索族近代才自欧亚移入,仍不能视为土著。有许多非洲人,如西非撒哈拉南方的富拉尼人与承继尼格罗和高加索祖先特征的索马里人,他们可能完全被视为混血种族。语言非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多的大陆,根据各种权威的估计,独立的语言约为800至1000多种,主要分为4种语族,即亚非语族、尼尔一科多芬语族、尼罗一撒哈拉语族、科伊桑语族。北非语言比较统一,从埃及到毛里塔尼亚都是阿拉伯语居统治地位。最重要的方言分界线在埃及一苏丹方言诸变体与马格里布方言诸变体(利比亚往西)之间。与马格里布诸方言混杂在一起的有柏柏尔诸语言,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向东分布到埃及西部的锡瓦绿洲,往西到塞内加尔一毛里塔尼亚边界,南至撒哈拉南部边缘。撒哈拉南部的非洲语言情况更为复杂。除最南端的科伊桑诸语言(布须曼语和霍屯督语)外,整个非洲南部的1/3地区都是密切相关的班图诸语言。班图语和非班图语交错分布在班图语区以北,从喀麦隆经萨伊北部,再穿过乌干达到肯尼亚地区。在英语、法语以及少部分葡萄牙语被多数非洲人引用为第二种语言之前,有些非洲地区就已添进了外来语的惯用法,这些语言统称为“洋泾浜语”,有利于大地区中商业和其他沟通的进行。斯瓦希里语为其中一支,隶属刚果一科多芬语系中的班图语。其他地区的语言,如彭巴语、恩加拉语、刚果语(赤道非洲的班图语支系)、豪萨语(西非的亚非语之中乍得支系的一支)、曼丁哥语等也都属于洋泾浜语。宗教非洲土著宗教的第一个特征是多样性,这远超过它的语言。在非洲,几乎每个部落都发展出自己的信仰体系和礼教,且无法刻意向其他社会流传,这与它们特有的文化息息相关。不过在许多地区,这些体系已被源自中东的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所取代。非洲宗教的第二个普遍特征是造物主的信仰。人们用各种仪式、祷告和祭祀去取得造物主的关心与帮助。由于宗教深入社会和人民生活,且是日常活动极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少数社会有类似教堂的组织,专任牧师与布道亦不多。牧师、预言家、造雨者、治疗者通常只是世系或社会上获特殊宗教技能的成员。有些社会里,他们可能就是国王或酋长,而其他的社会里则是由专业人士各司其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非洲均有很长的历史,信仰人数也不少。根据《世界基督教百科全书》的计算,非洲约45%人口属基督徒,42%为伊斯兰教徒,12%坚信“部落的”宗教。但在任一区或国家内,其比例可能与整个非洲大陆比例相差很大。在三大宗教传统中,伊斯兰教似乎是最占优势的,因为它并不要求彻底改变人们的传统人生观。再者,鉴于基督教主流难以脱离与殖民主义息息相关的“欧洲宗教”的影响,伊斯兰教就更能获得非洲人的支持。文化艺术非洲大陆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中,勤劳的非洲人民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由于非洲地域辽阔,居住着众多历史、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民族和部落,因此,他们创造的艺术作品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总的来看,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一带,其雕刻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中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而非洲黑人部族创造的面具、岩画、壁画以及建筑、乐器、舞蹈等,更是充满原始性与神秘性,给人无尽的遐想。我们甚至可以用激情奔涌的热烈、恣肆率性的强悍、天真自然的朴拙、神秘莫测的深邃和酣畅明快的显达,来描述包括绘画、雕塑(陶塑、铜像、木雕、牙雕等)、面具以及建筑、匠心独运的实用造型和装饰图案在内的整个非洲艺术的感性魅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