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传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华文  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  页数:513  
Tag标签:无  

前言

埃米尔·路德维希(EmlILudwlg)的《拿破仑传》(Napoleon)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将史实与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作者在后记中称.此书意在“描写拿破仑的内心历程”,但为了避免因此而产生虚构之嫌,他在写作时“始终忠于史实”,追求“真实”。第二,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路德维希是作家而非史学家,而且他把善于刻画传主性格的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作为效仿的楷模,这就决定了其传记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该书于1925年首版后,很快由EdenanaOedarPauI译成英文,该英译本在1927年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列第二。路德维希1881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今属波兰)。他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法学,后来却做了作家和记者。1906年他移居瑞士,并于1932年获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任《柏林日报》驻维也纳和伊斯坦布尔记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传记作品如《歌德传》、《拿破仑传》、《米开朗琪罗传》、《林肯传》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1940年,路德维希流亡美国,直到二战结束后才返回瑞士。1948年,他在瑞士去世。

内容概要

  《拿破仑传》中的拿破仑给出了答案。这部由著名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撰写的《拿破仑传》是拿破仑传汜中的经典之作,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路德维希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依循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讲述了拿破仑从1779年10岁入军校,以少尉军衔毕业;到1799年发动政变,而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再到1815年退位,被放逐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的传奇经历和心路历程。通过深刻描写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军事英雄风云变幻的一生,将拿破仑这个世界性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和文治武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该书白1925年首版后,各国译者争相翻译,其英译本曾位列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一个人凭借自信与勇气、激情与想象、勤奋与意志,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埃米尔·路德维希 译者:周何法 梁锡江 龚艳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作家,以撰写脍炙人口的名人传记而享誉国际文坛。他在大学时攻读的足法律,25岁后,开始创作诗歌和剧本。1906年移居瑞上,并于1932年获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柏林日报》驻维也纳和伊斯坦布尔记者,继续从事文学创作。1920年,因推出《歌德传》而一举成名,开创了传记文学写作的新流派。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拿破仑传》、《米开朗琪罗传》、《林旨传》等传记作品。1940年,他流亡美国,直到二战结束后才返回瑞上。1948年,在瑞士去世。路德维希所写传记强调人物个性,着重描写传主的心路历程及性格分析,被称为“新传记派”,他的主要作品还有《俾斯麦传》、《人之子》、《兴登堡传》、《克娄巴特拉:一个女王的故事》、《罗斯福:命运和权力的研究》、《三幅画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贝多芬传》、《奥瑟罗传》等,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岛1.科西嘉的抗战2.出生3.独来独往的军校生4.喜欢阅读的少尉5.大革命的战鼓6.回科西嘉组织革命7.古罗马英雄的特质8.暴动失败9.逃离科西嘉10.土伦之战11.入狱12.失业的将军13.命运的转机14.与约瑟芬结婚第二章 溪1.进军意大利2.成功的因素3.专制的将军4.妻子的不忠5.战地情书6.捍卫指挥权7.外交手腕8.发号施令的天性9.塔列朗出场10.坎坡福米奥和约11.施泰尔夫人的评价12.进军埃及的计划13.军舰上的科学院14.在狮身人面像前15.金发的埃及艳后16.阿克要塞17.返航18.约瑟芬的婚姻保卫战19.雾月政变20.吕西安的出色表演第三章 江1.拿破仑法典2.马伦哥之战3.“终身执政”4.圣诞夜的暗杀5.无子的遗憾6.处死当甘公爵7.“法国人的皇帝8.母亲的告诫9.加冕典礼10.再度迎战欧洲敌国11.奥斯特里茨战役12.封赏家族成员13.击败普鲁士14.波兰情人15.与沙皇的和约16.“上帝在人间的化身”17.渴望继承人18.奇特的离婚计划19.坐满国王的剧院20.与歌德会面21.被教皇逐出教门22.再婚第四章 海1.幻想与理智2.未来蓝图3.普鲁士与俄国4.俄国荒原上的李尔王5.莫斯科6.时代双雄7.逃亡的冒险家8.正统主义的诅咒9.家庭10.“我的棋局乱了”11.莱比锡之战12.“一切都面临崩溃”13.阴谋与背叛14.退位15.厄尔巴岛16.东山再起17.忧虑与困境18.滑铁卢19.黯然离去20.英国与“永远的耻辱”第五章 岩1.肉体与神经2.三种动力3.革命与正统4.充沛的精力5.将军与国王6.与人奋斗7.欧罗巴合众国8.女人与爱情9.命运与生死10.圣赫勒拿岛11.英国人的残酷12.消磨时光13.脱逃计划14.持犁的皇帝15.自我批判16.最幸福的时刻17.海岛上的浮士德18.遗嘱19.长逝20.复活后记附录:拿破仑年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岛在我看来,拿破仑的童话恰似《约翰启示录》,每个人都感到其中还隐藏着一些东西,只是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歌德1科西嘉的抗战一个少妇身裹毯子坐在帐篷里,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听着远处的轰隆声。太阳都下山了,难道还在交火?会不会只是秋天的雷雨声在这布满岩石的荒山里回荡?或者是风吹过四周狐狸和野猪栖身的原始森林,使冬青栎和松树发出阵阵涛声?她坐在缭绕的烟雾中,披肩半掩着白皙的胸脯,看上去像一个吉卜赛女人。今天外面的战况如何?她猜测着,却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突然,一阵“嘚嘚”的马蹄声向帐篷靠近。是他吗?他说过要来的,可是这儿离战场那么远,而且现在雾气弥漫。帐篷的门开了,一名男子带着一阵清新的空气踏了进来。这是位20多岁的贵族军官,穿一身彩色军服,扎着带羽饰的头巾。他体形瘦长,动作敏捷,亲热地向少妇打招呼。少妇急忙站起身,把婴儿交给女佣,端来了葡萄酒。然后,她摘下头巾,走到他的面前。只见她栗色的鬈发下露出光洁的额头,一张漂亮的嘴巴急切地提着问题。

后记

描写一个人的生平或一个时代的历史,是两件在意图和技巧方面都不相同的事。有人曾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结果枉费心机。普鲁塔克放弃了后者,卡莱尔。放弃了前者,两位大师因此幸运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普鲁塔克的榜样尚未发现效仿者——自他以后,还没有人把依据严格的史实为伟人立传作为自己坚定的任务。这一工作并不属于历史学家的研究范围,因为探寻真相需要的才能不同于描写。有的作家采用了自由的表达,将历史人物戏剧化,有的陷入了“历史小说”这一误区。正如歌德和拿破仑所说,这样做只会把一切都搅乱。当一个人的人生里程碑不是由著作,而是由行为构成时,为他写传最为困难。恺撒、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都是靠战场的胜利称霸天下的,但恰恰是这些战役对后世显得越来越陌生:法萨卢斯战役、罗斯巴赫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如今只对军事院校还有些历史意义。如果这三人只是军事统帅,他们对后世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吸引力,便不会超过克拉苏·赛德利茨和马塞纳。是政治天才使他们卓尔不凡。因为当政治家处于事业的顶峰时,他们承载着人类的命运。天才和性格的交汇处,便是探究伟人心灵的传记作家关注的焦点。本书试图描写拿破仑的内心历程。由于他的政治生涯的每一步都体现出他的个性,因此,他作为国家缔造者和立法者的思想,他在革命与正统问的态度,以及他对社会、对欧洲问题的看法,便成了重要的描述对象。我们觉得,拿破仑历次征战的经过,欧洲各国当时的局势,它们之间如气候般无常的联合和敌对,都是无足轻重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除了内心独白,本书没有一个字是虚构的。我希望这本传记得到歌德对布里昂的《回忆录》那样的评价:“记者、史学家和诗人带给拿破仑的种种光环和幻象,在此书揭示的可怕事实面前统统消失了。但英雄并未因此而变得渺小,反而显得更高大了。”这首由命运创作的史诗,耽于幻想的人无从领会,只有热爱真实的人才能一窥究竟。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是一部能够公平、公正地解剖拿破仑个人生平的全新传记,获得了“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的佳绩。  ——美国《纽约时报》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地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  ——(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

编辑推荐

《拿破仑传》特点:影响历史进程的书,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法国《读书》杂志推荐阅读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拿破仑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我的失败是咎由自取。我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命运的始作俑者。
       这句话是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说的,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忏悔自己的一生。作为一个戎马天涯的军人,他立下了无数的辉煌,然而在政治道路上他却没有那么顺利。军人就是这样,一个失败就会导致无法料想的后果。拿破仑大起大落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小个子伟人的传奇。
      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即使最伟大的人也无法逃脱死亡,有的人死的平凡,有的人却死的惊天动地。
  •     这两天我读完了《拿破仑传》,这样,今年我读完了古今中外四位对历史影响极大的独裁者的传记《毛泽东传》《张居正传》《希特勒传》《拿破仑传》。关于前三本,我已经写过书评,今天,在2013年12月29日,给我这一年的读书做一个收尾吧。这篇文章主要谈论拿破仑。
      
      在《希特勒的图书馆》这本书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统治者自身的知识体系会影响他的眼光,进而影响他的所作所为,进而改变国家的方针政策。希特勒本人由于读了大量关于种族歧视以及德国的文章,所以变得特别偏激。尽管他本人是疯狂地热爱着德意志民族,但终究毁灭了它。拿破仑也一样。拿破仑天资聪颖,对于很多学问都很精通,甚至对于数学都有很深的了解,但是,他对于经济知识的缺乏,让他在国家由于常年用兵而国库空虚之时,下令封锁海岸,拒绝与英国进行贸易。拿破仑的国家政策很有法西斯的味道,以对外战争转嫁内部矛盾。
      
      拿破仑与希特勒有很多共同点。第一,对于他们统治的国家来说,他们本身都是外国人。拿破仑本身是意大利人,却统治着法兰西。希特勒本身是德意志人,却统治了德意志。第二,他们都是军人出身,都曾在对外侵略之前令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第三,他们极盛而衰的转折都是因为俄罗斯。两人都在对俄宣战中被俄罗斯的严寒天气打败,最终走向了灭亡。然而两人毕竟是不同的。希特勒穷兵黩武,想要灭亡犹太人,所以最终成为天下所畔。而拿破仑打着自由的旗号,解放了全欧洲。两人的结局也是不同的。希特勒选择了自杀,拿破仑则在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的六年中,展现了不屈的高贵灵魂。正是这六年的囚徒生涯,让我们看到了以前被荣华富贵掩盖的伟大灵魂,正是这段最后的岁月,迸发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最终征服了我。
      
      拿破仑的前期,在打天下的过程中,集中表现出的是自己的优点。他尊重民众的意见,对于征服者并不采用残酷的统治而是给予充分的自由。拿破仑相当尊重科学与艺术,对于大科学家,如蒙日、拉普拉斯,都敬重有加,这群人才也对他忠心耿耿。拿破仑与歌德等大文学家也有很深交情。当他第一次失败时,黑格尔、歌德和谢林三位德意志大哲学家都表现出同情。前期的拿破仑,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对于敢于直言极谏的人,更是表现出极大的容忍。在军事方面,更是绝无仅有的天才。在他担任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时期,国家蒸蒸日上。
      
      然而称帝是拿破仑命运的转折点。虽然他仍在努力工作,但有些东西不由得变了。从此,一代帝王耽于建立欧洲大帝国的幻想,甚至想要统一世界。拿破仑说的不错,欧洲的联合是大势所趋,今天欧盟的成立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全世界的统一也是大势所趋,但现在不是成熟的时机。正如作者所说,拿破仑在法国实行军国主义,无异于为自己埋下了定时炸弹。恢复帝制,同样是个错误。成为皇帝后,拿破仑不由得被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束缚,不再像从前那样自由。加冕礼上,拿破仑可以推开罗马教皇而自我加冕。但成为皇帝后,却不能迎娶心爱的瓦莱夫斯卡伯爵夫人。留下终身遗憾。拿破仑若无其事的把重如千斤的皇冠戴在了自己头上,最终不由得感叹:“世界在我肩上,不堪重负啊!”
      
      作为一个“人”来说,拿破仑是个好丈夫,好兄弟,好儿子,好朋友。他并不因为称帝而抛弃结发妻子约瑟芬,最终因为生育问题两人最终离婚,但拿破仑的感情并没有改变。临死前,拿破仑仍然对约瑟芬念念不忘。拿破仑对瓦莱夫斯卡,更是痴情一片。对于自己那群无能的兄弟姐妹,拿破仑算是仁至义尽,大行分封。然而正是这帮挥金如土的人最终背叛了他。骨肉未必可靠。拿破仑在后期的任人唯亲,对于舆论的高压统治,以及不顾实际的穷兵黩武,最终导致了灭亡。
      
      其实早在俄罗斯战争之前,称帝之后,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已经隐隐能够感受到帝国已经危机四伏了。
      
      拿破仑对于欧洲各国民族的本性掌握的是很好的。他看出了法兰西人身上具有的古代高卢人好斗虚荣的特点,制定了荣誉军团政策。但他没有看出西班牙人对于外敌的仇恨以及德意志人虽然严谨务实,感情却容易被煽动的特点(这一点后来又被俾斯麦和希特勒证明了),令他在东西两线受挫。
      
      拿破仑在用人方面,最大的失误就是信任了塔列朗和富歇两个奸诈小人。如果这是一个剧本,在最终的结尾处没有看到这两个小人受到命运的审判,真是一种遗憾。
      
      拿破仑或许应该研究一下中国历史,这样他就不会在对待家人等方面出现失误了。对于罗马教皇,如果拿破仑知道齐桓公或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或许在对抗历史的时候会更加游刃有余。
      
      拿破仑的失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弓拉得太满了,自己断了。”然而,拿破仑两次流放的生涯中,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英雄本色。
      
      在流放厄尔巴岛时,拿破仑操练了一千人的军队,在国家危难时节,他重新回到法国。并受到人们的衷心拥护。在面对波旁王朝派来剿灭自己的第五军团,自己原来的老部下时,拿破仑不想看到流血,而是下马上前,敞开灰大衣,喊道:“第五军团的士兵们!看看我是谁?如果有人想要杀死帝王,那就上来吧。我,就在这里!”一阵沉默之后,士兵们高喊:“陛下万岁。”全部倒戈归于拿破仑麾下。就这样,在返回巴黎的过程中,拿破仑没有费一枪一弹,就集结了大批军队,赶走了路易十八,建立了百日王朝。但最终由于国家常年征战,已经极度空虚,兵败滑铁卢。
      
      在流放圣赫勒拿岛时,拿破仑发现英国报纸说他藏匿了大量财产,又惊又怒,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器宇轩昂的说道:“想知道拿破仑有多少财产吗?没错,多得数不胜数,但是,并没有人藏匿它。安特卫普和弗拉兴海港,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即使是冬天,也可以使用;敦刻尔克,哈佛和尼斯的水利工程;瑟堡的巨型船坞;威尼斯的码头,谁人能比?还有,安特卫普到阿姆斯特丹的达到,比利牛斯到阿尔卑斯山,帕玛到斯庇齐阿,萨沃纳到皮埃蒙德的大道,那个不震惊世界?新的卢浮宫,巴黎的水利工程,塞纳河沿岸的码头,等等。拿破仑用三百万法郎赎回唯一的王冠宝石,为了扶植农业,回去了数百万法郎……拿破仑的财产都在这里!资产超过数十个亿,并将经久不衰,万古长存!”此话掷地有声,历史将证明。尤为难得的是,这些丰功伟绩都是在战争年代里做出的,而且没有欠债。
      
      拿破仑到了晚年,十分关心身边的人,甚至会跪着照顾自己的晕倒的侍从。他死后,被安葬在一个幽谷中,旁边有两棵垂柳,还有清泉。1840年,奥尔良王朝的亲王,在拿破仑去世十九年后,将其遗体接回法国。同年12月15日,九十万巴黎人民,冒着严寒,来到塞纳河畔,迎接曾经的帝王。历史和人民记住了拿破仑的丰功伟绩,并将永远铭记下去。
  •     原本是看英文版用来练英语,刚看了一章就被法国意大利地名人名给玩残了,去图书馆另借中文译本,对比着看。
      
      之前看过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完全看不懂,硬着头皮看,索然无味;现在回味,入木三分,有机会得重读。
      
      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不是奇迹,是必然。波拿巴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与其说他是军事天才,不如说是努力的天才,也是励志的典型。全书最后一章是精髓,实地总结,有理有据,堪称成功学范文,比励志鸡汤强得多。
      
      纵观全书,真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翻版:被坑的拿破仑的一生。正坑反坑滑翔坑,信任谁,谁就背叛他。被前妻坑,被皇后坑,被岳父坑,被亲兄弟坑,征埃及被海军坑,枫丹白露被大臣坑,滑铁卢被元帅坑。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驱;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呜呼哀哉,如是而已。
      
      
      列出有意思的章节
      
      P79 "征服者的逻辑"
      
      P145 "合法的雾月政变"
      
      P149 " 我们要住进卢森堡宫"
      
      P332 "喜获皇太子"
      
      P522 最终章"山岩"
  •     末日审判到来之时,英雄拿破仑最终站在上帝的王座之前,魔鬼条陈波拿巴家族的斑斑罪状。圣父抑或圣子从王座上大声呵斥:莫用此般德意志教授的腔调,在神的双耳边聒噪不休。只有敢于向他发起进攻,才能将他送入地狱。
  •     最近颇为郁闷,方读《拿破仑》传记,豁然开朗。
      
      拿破仑出身科西嘉破落贵族,后换得赴巴黎学习机会,在校期间,刻苦攻读。和我一样,自命不凡,但现状都是不如人意,他因身高和贫穷一直被歧视。我的青春或许还有点美好的回忆,拿破仑的青春恐怕只有伤感和自负。
      
      毕业之后授衔,他本想会科西嘉组织暴动,结果失败,全家被逐。最后土伦一战成名,本以为青云直上,结果又被诬下狱,后来侥幸赦免,然后再立军功,才算彻底翻身,从此开始自己的传奇之路。
      
  •     简述科西嘉小伙拿破仑从反抗法国侵略者到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中低砥柱,并在前五次欧洲反法联盟中为法兰西帝国赢得荣誉并且称帝的光荣历程。
      
      在第六次反法联盟战争中,由于战略失误,巴黎被联盟军攻占,由于亲妹夫、那不勒斯国王缪拉的背叛,被迫放弃帝位,成为这块只有3千余人小岛的领主。时隔一年之后,拿破仑偷渡法国边境,凭借昔日的荣耀以及法国人对波旁王朝的憎恶,不费一兵一卒再次称帝。此时,反法势力被震惊,第七次反法联盟成立,在滑铁卢会战中遭遇失败。拿破仑祈求和谈以及摄政体制,均遭拒绝。在英国军舰的阻挡下,逃美计划失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度过余生。19年后,法国旗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气派军舰到圣赫勒拿岛接回了拿破仑的遗骨。从此,拿破仑的遗愿得到了实现,他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安息在塞纳河畔。
      
      拿破仑说过:“我的帝位不是生下来就有的,通过不断地征战,我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法兰西帝国皇帝。如果没有了荣誉,那么我的帝位将不再稳固。”我想这是他不断征服欧洲的主要原因。他的为荣誉而战的精神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丝启发。
  •     Oracle的CEO读的书籍是文森特的拿破仑传
      我倒是没有找到这本书,不知道是采访记者/译者的翻译错误,还是怎么样
      有人知道内幕的不?
      
      吐槽一下
      --- 分割线 ---
      写的评论太短?!
      多长才算可以呀?
      实在太无语了--~
  •     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与毅力,凭借勤奋与努力所能得到的东西,拿破仑全得到了。 在所有的西方人中,唯有他曾翻天覆地,掀起了更为迅猛的狂澜,并为之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巨人”“行动的巨人”。也有人冷评拿破仑,对其恶语相加,但我相信,更多的人看到的却是拿破仑乐观的一面,并以此对自己的生活造成更加积极的影响。毕竟,历史总是经得起考验的,它总会给这个神话般的战神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供世人瞻仰,借鉴。
      
      
      “你们的君主,生下来就占有王位,即使是20次战败,仍然可以回到自己的都城。我却不行,因为我是士兵出身的暴发户。一旦我不再强大并且不再收到敬畏,我的统治也就完了。”面对由俄、奥、英、普组成的反法联盟,他们不惜代价,仗着优势的兵力,想要把拿破仑这个“盖世魔王”拖垮。面对这样的严峻的形势,拿破仑仍然不接受议和的条件。他宁愿不做皇帝,也不要一个只有旧界的帝国,于是才会有了他曾对梅特捏说的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历史记载,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更有人为他作诗:“又是风雨夜阑珊,寒风怎知赤子愿;待等学识武成仑,必定重整旧乾坤!” 。今天,在这信息分秒刷新、世事瞬息万变的时代,锦绣前程又展现在才能卓越者面前,热血 青年难以找到比拿破仑更伟大的榜样和更可借鉴之镜!
      
      但依然有人冷品拿破仑说他只是军事的巨人,但却是道德的侏儒。说他是投机分子,是骗子,是暴君,说他虚荣,说他野心勃勃,说他的天才智慧成就了拿破仑,也毁掉了拿破仑。说是拿破仑离开埃及时对克莱贝说的那句话“我征服埃及的荣光已成为过眼云烟。”但我相信,更多的人看到的却是拿破仑乐观的一面,并以此对自己的生活造成更加积极的影响。
      
      1.科西嘉意气的拿破仑“你只是比我勇敢!”
      
      我们都知道,科西嘉岛,是一个使法兰西变得很伟大的小岛,因为天才伟大的拿破仑·波拿巴就诞生在这个小岛上。即使很多人都用“科西嘉人”“科西嘉冒险家”’科西嘉怪物”“科西嘉吃人魔鬼”“头发弄得土里土气的科西嘉岛人”这些来称呼拿破仑,以示他的低贱、卑微。但是这依然无法掩饰不了拿破仑的光辉,他仍然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顶礼膜拜的最强者。
      
      小的时候,拿破仑的思想就很深邃、固执、寡言,但他的心中自有主张,做事也是我行我素的,天生就有一种“霸王”的味道。
      
      他不爱学习,只是喜欢组织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而且乐在其中。即使是小小的孩子之战,拿破仑的表现都很是积极勇敢、绝不手下留情。每次被战败的孩子,多是身伤挂彩的到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亚面前告状,在大人们的印象里拿破仑是一个野蛮的孩子。他一直很是顽皮,直到七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彻底的改变了他的观念。
      
      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是个爱学习的人,功课一直很好,常常会在拿破仑的强势下替他完成作业。有一天,他考了拿破仑一道很是简单的数学题,而一向嬉戏玩耍,荒于课业,一时答不上来。而约瑟夫忌惮于弟弟的拳头,并没有责备什么,只是淡淡的说句:
      
      “你只是比我勇敢!”
      
      就是这句话,使一向好强的拿破仑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征服”约瑟夫,他仍然没有得到别人应有的尊敬。从此以后,他迷上了学习。即使他的身高只有159cm,但是仍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布里埃纳军校。同时他以出色的军事天才潜质被校方保送到巴黎王家军校深造。
      
      按照军校的规矩,一般的学生通常需要花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才能通过考试,然后才可以获得军官的资格。但是拿破仑却因为拼命地用功学习,在第一学期就通过了军官的职务考试。
      
      当时校方是这样鉴定的:“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奋、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象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可以看出他的个性很强,日后一定会有出头之日。
      
      1785年,他获得炮兵少尉的军衔,那年他刚好16岁,他自己认为那是他最骄傲的一刻,正由于此,他的激情与辉煌才在那一刻点燃,使他的生命航船渡入腾达的航线。
      
      “他回来了,正在向维也纳进军!”。1814年6月,就是这样一个消息,强烈的震撼着整个法国大陆和整个欧洲。这位下了台的法国统治者,仅仅是回到了法国,欧洲的封建统治者们如此的震惊、谈虎色变。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在欧洲人的心中,拿破仑还是那个摆布世界,就像洪默尔摆布他的钢琴一样。他能够在一刹间决定整个欧洲大陆的命运,他似乎永远是不可战胜的胜利之神、天才的智者。
      
      从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到1815年滑铁卢之战的失败,短短的十年时间,拿破仑可以说确实是开创了一个杰出的时代——拿破仑时代。在他活着的短短五十几年里,直接影响着整个欧洲大陆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在他去世之后,无论是功绩昭彰的伟人如歌德、拜伦、黑格尔、普希金等,还是臭名昭著的希特勒和被称为是“中国的拿破仑”的蒋介石等等,都成了他的偶像和效仿榜样。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在全世界几个洲纵横驰骋而又不可一世,并且频频创造惊人奇迹的拿破仑。
      
      这就是拿破仑,一个自强一是深入骨髓的人,不甘受屈,在命运的起伏跌宕中,正确的选择自己的奋斗道路,并一直坚持下去,这为他以后的军事胜利奠定了基础。在他的生命里,战争变成一种真正的科学,从而造就了他的不朽传奇。
      
      2.歌德与拿破仑英雄相惜
      
      歌德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的一生就像一个迈大步的半神,从战役走向战役,从胜利走向胜利。可是说,他的心情永远是爽朗的。因此,像他那样光辉灿烂的经历是前无古人,也许还会是后无来者的。”
      
      1913年1月,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遭受惨败。歌德在50m外的魏玛家中仍然对拿破仑给予高度的评价,感叹其为创建法兰西共和国事业遭遇了太多的艰辛,在他的心中无论成败,拿破仑都是无可争议的英雄。或许,在拿破仑身上歌德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可是他的创造性只是体现在思想领域,他无力改变死气沉沉、老态龙钟的德国。在拿破仑身上歌德似乎看到了德国的希望,也就是说在歌德对拿破仑的推崇上透露出歌德对德国鄙陋、昏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德国资产阶级的不满。他尊崇拿破仑,就像是尊崇自己的思想一样,不舍得任其逐流。
      
      拿破仑礼贤下士、思贤若渴也是闻名于世的。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便是最好的证明。
      
      歌德也曾骄傲的对爱克曼说:“可是你得向我致敬。拿破仑在行军时所携带的有什么书?有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爱克曼回答:“从他在埃尔富特的那次接见中,可以看出他对《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仔细研究过的。”拿破仑也曾夸赞过这么神交已久的朋友,说歌德“真是个人物!”。当然,对歌德来说拿破仑不仅只是皇帝和政客,更是天才和英雄。他真心诚意的夸赞过拿破仑不少的话,可是他说“拿破仑使我们无法模仿的人物,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最富有创造力的人。”这句评价是极高的,因为他没有把拿破仑置身于神灵之上,只是用一个平凡人的眼光去看待拿破仑作为人的性格优势与天才智慧,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个人觉得不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甚至歌德毕生的心血创造《浮士德》都深受拿破仑精神的影响。有专家也曾说过从《浮士德》中可以解读到歌德的精神自传,书中浮士德依然是个追逐的形象,他和魔鬼靡非斯特打赌,如果他对现实的社会满足了,难么他的灵魂将被魔鬼靡非斯特所支配。基于此,他只有以一种永不满足的姿态在人世间穿梭,即使他最爱的女人甘泪卿,最美的海伦女人,以及享用不尽的财富,至高无上的地位仍然无法使之动摇,使之驻足。直到看到自己一直梦想过的新世界的曙光,美好世界的大好景象才惊叹自己的内心彻底的得到了满足,从而渴望时间的停留。不可置疑,拿破仑精神的对其影响至深。就像文章文章前面的那话,拿破仑自称自己就是个暴发户,只有不断地征战、不断地扩张,才能把法兰西公共过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传播、渗透到那些更是落后的民族,才能获得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由此可见,两人交情非一般。
      
      拿破仑礼贤下士、思贤若渴也是闻名于世的。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便是最好的证明。
      
      3.屈从政治的爱情和婚姻
      
      拿破仑在1804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中》中关于婚姻家庭制度的规定,可是说是很详细的,多达三百多条,从它的内容来看也是极其明智的。在夫妻关系上它规定“男女平等”“协议离婚”;在父子关系上“亲权受法定限制”“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平等”。由此可见,是相当民主和明智的。
      
      罗曼﹒罗兰曾评说拿破仑说:“总之,一个活在梦里的大梦想家。”当然,一个大梦想家,对于婚姻,也会寄予很美好的期望。虽然,骄傲的拿破仑并不承认这些,甚至说:“学校里是没有爱的,得到爱需要时间。”“工作是我的一切,我生来就是为了工作。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即使我所有的业绩全部毁灭,我的勤奋和我的荣誉,在我死后仍将足以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
      
      至于拿破仑的感情来说,上天总是不会让一个人完美。有资料说拿破仑和他的初恋情人小欧仁妮(德蕾茜﹒克拉里)他们一生都在爱着对方,小欧仁妮在拿破仑心中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也只有欧仁妮一直深爱着拿破仑。拿破仑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黛丝蕾·克来雷是他的第一个爱人”,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在一起。
      
      
      拿破仑的第一任妻子是约瑟芬﹒德博阿尔内,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后。她的前夫亚历山大因为在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被雅各宾派拘禁,不久被控叛国罪判处死刑。她因丈夫的原因受到牵连,亦被拘禁,后因热月党人让-兰贝尔·塔里昂的干预被释放。1795年热月党颁布新宪法,她丈夫的遗产得以归还。她保命后,以美貌才智及极佳的交际手腕成为巴黎社交界名媛。后经权势大臣介绍,嫁给拿破仑。1796两人结为夫妻,拿破仑对约瑟芬的感情热烈而真挚,1804年被拿破仑加冕为后,1809年拿破仑以无嗣为由休之。
      
      
      
      约瑟芬娇柔、纯洁、善良,深得拿破仑喜爱。在拿破仑给她的情书里可见拿破仑对其爱的至深。约瑟芬与拿破仑结合的最大不幸是没有孩子,拿破仑一心想的是称霸欧洲,因此他们的分离似乎是注定的。拿破仑的爱情是现实的,也是残忍的,即使他爱她,但是他的命运要高过他的意志,他的爱情也必须让位给法国的利益。于是,1809年12月16日,拿破仑与约瑟芬正式离婚。继而,迎娶了年轻美貌、能给他提供极大帮助的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
      
      
      
      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心理学教授熊哲宏等人在进化心理学研究里都坚持性、爱情和婚姻的模块理论,说这三者是可以相互分离的,正由于此,拿破仑的爱情、婚姻似乎变得到了广大的认同和理解。尼采也曾经说过:“拿破仑是最现实的动物”。或许,政客都是现实的,而拿破仑也不例外,因为他的现实,他可以得到无数个女人,但他难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因为他的现实,他把15岁的欧仁妮带到了天堂,但又把她推进了地狱;因为他的现实,他娶了当时对他很有帮助的约瑟芬,而将欧仁妮抛之脑后;因为他的现实,他将无法生育、无法再给他帮助的约瑟芬休弃,继而迎娶了年轻美貌、能给他提供极大帮助的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
      
      
      
      拿破仑利用他的婚姻当跑板,从而实现他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些正应证了他自己的一名话:“在政治上没有良心而只有头脑”。 他将婚姻逐渐变成实现目的的手段,将女人视为他手中的一张纸牌,他凭着自己的目的,也凭着法兰西帝国的需要取舍她们,他总是残酷地将自认为无用的打出去,而换回自认为有用的一张,直到他最后,他才不免遗憾,但为时已经太晚。
      
      
      拿破仑在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傲慢、孤寂而绝望的拿破仑轻唤着一位女人的名字,离开了人世。她就是约瑟芬,拿破仑钟爱一生的结发妻子。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平凡人的幸福,也是拿破仑一生的遗憾。
      
      
      1821年5月5日,年仅51岁的拿破仑病死在圣赫勒拿岛。一个巨人的时代结束了。
      
  •     
      “欧洲不过是鼹鼠堆起来的一个土丘罢了!”
      在打下维也纳后,拿破仑如是说。
      在拿破仑高傲的心里,欧洲如个小小的鼹鼠丘,他的敌人们像一群鼹鼠,而他,是睥睨整个草原的欧洲之鹰。
       纵观这个骑马的矮个子的一生,就像一只雄鹰那样充满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科西嘉岛,在土伦战役展露军事 头角,平保皇叛乱成为政坛新星,征服意大利。远征埃及,第一执政,加冕称帝,颁布法典。多次打退反法同盟。远征俄罗斯失利元气大伤, 反法同盟趁虚而入被迫退位。不气馁重建百日王朝,失时机兵败滑铁卢。错投英国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含恨驾崩。
       为什么我称他为鹰?鲁特维克把他归为:自信,精力和想象力。他永远都不会疲倦,永远保持百分之一百的自信,眼光锐利,如一只翱翔的鹰一般,看着全欧洲。或许,这是他的命运,让他成功,也带来最后的失败。
       他曾经自比于凯撒,亚历山大大帝,这些征战一生,主宰欧亚大陆甚至是非洲的命运的人。他也做到了,生平六十余次战斗,他的号角长鸣在埃及的尼罗河谷,普鲁士的森林 ,俄罗斯的冰原。他征战毕生,为了他的梦想,欧罗巴合众国。
      “是谁让他成为国王?
       唯有胜利给他加冕
       征服者的名号不足慰藉
      他还想当上和平缔造者“
      从这里我看见了一只鹰的目标,别人看不见也无法看见的目标,这就是猎鹰的眼。他从来不疲倦,尽管面临家族,婚姻,反法联盟的各种阻挠,他仍毫不懈怠地完成他未竟的事业,甚至到了厄尔巴岛上,所有人都认为他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仍然没有放弃,最终回到法国执掌政权。
      这让我想起了鹰的重生:如果一只鹰选择了重生,它要忍着饥饿和疼痛,在岩石上敲打它的喙,直到脱落。必须更为决绝的用新喙将磨钝的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把羽毛从翅膀上一根根拔掉,好让新的羽毛长出来。记得很多次,无论是在雾月的巴黎,埃及的阿克,或是在莱比锡,在斯摩棱斯克,厄尔巴岛,甚至在英国人的船上,圣赫勒拿,他从未放弃过,一次次绝决地为了未来牺牲自己,“我有些累了“,但他从未放弃,他的自信一直陪伴着他,就如鹰永远都不会与鸟雀为伍,正如他自己说道:”我孑然一身,凭借一己之力来实现世界的和谐和安宁。’这就是拿破仑。
      写读后感的时候顺便发上来的,写的不是很好。。。
  •     在单位值班,辗转反复睡不着,索性起来。艾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因为人名和地名实在繁琐,看的比较吃力,陆陆续续看了两三个月。
      拿破仑一生就是一个英雄悲剧的一生。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品质、旺盛的精力和非凡的军事才能,冒险主义色彩是他成功的原因,也是他失败的宿命。有些冒险使他以少胜多,有些冒险明显是缺乏理智的,留的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当不能取胜时,战略性撤退或议和,至少能保存现有的实力和今后的希望,可是他没有,打光自己手中所有的牌,不论是好牌或是差牌。雄心和妄想成就了他,也最终毁灭了他。征服欧洲,做最有权势的人,成为亚历山大,恺撒,查理曼大帝这些历史上的伟大征服者是他的目标。不断的战争,不断的扩大法兰西的版图似乎成了他唯一的乐趣和证明自己价值的所在。300百万人的死去和他的失败成为了最终的代价。穷兵黩武,四处树敌,众叛亲离,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最后那些敢于直言并且他能听进去的挚友的逝去是他的不幸。
      一将功成万骨枯,拿破仑是法兰西的骄傲或是不幸?
      
      “不可能”这句话,是懦弱者的幻影,是胆怯者的隐身符。拥有权力者如果说这句话,等于承认自己的无能。 ——拿破仑
      
  •      第一次读《拿破仑传》的时候,我还是什么都不懂,只会玩玩游戏王和梦幻西游的小学生。所以当我翻开它的时候,看到——"不可能"这句话,是懦弱者的幻影,是胆怯者的隐身符。拥有权力者如果说这句话,等于承认自己的无能。就被这厚厚的书吓到了
      
       波拿巴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神话般的一生艾密尔用岛 湍 河 海 岩来划分他的人生。我不懂这除了与他的人生起伏暗中契合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寓意。
      
       而且,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我忘记了书中很多重要的情节。还好,我并不需要复述《拿破仑传》。其实全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拿破仑一生挚爱一个并不爱他的女人——约瑟芬,二是书中青年时期的拿破仑曾喜爱研究地图,他最后标记的地方,正是他最后陨落的地方——圣赫勒拿。我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作者为了丰富故事而编造的,但我愿意相信,一切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其实我想说的不是这本书的内容,而是它对我的影响。除了认真学习这种无趣的事情外,我也曾在玩dota队友跑光的时候告诉自己,老树没爆我就不会退,这才是真男人·····
  •     这本书是除拿破仑的回忆录之外我看的最多遍的书,这本书不仅用清晰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拿破仑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更重要的是深入他的内心分析,从里外两方面展现了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拿破仑。拿破仑是我从小崇拜的英雄,不仅仅是他的绝世的军事才华,还有他的无双人格魅力。此书必读!
  •       ATV-马鼎盛讲军事16集中讲到:
      
       “古今战役”今天我们讲“滑铁卢战争”,这一仗真正的核心其实只有一天,在这天之前两军是势力悬殊的,联军号称60万,包括英国、普鲁士等好多杂牌军,这边只有法军,号称15万,其实真正投入战场那日只有7万人,另外还有2万人被带去游花园未参加。而联军方面真正投入战争的英军是6万人,普军6万人。这样大概加起来法军是劣势,但拿破仑运用他的传统优势——迅速、机动和主动,一开始就将英普联军切成两截,将普军赶走然后主力去攻打英军,想一口击溃英军,再回头来收拾普军,就能打赢这一仗。其实这一仗是很惨烈的,即使拿破仑打赢,他不被布鲁歇尔最后包围、消灭,也是损伤惨重,连他的老近卫军都拿去战场。那么,双方200多门大炮对200多门大炮,死伤是非常惨重的。而拿破仑经过了八次反法联军的削弱,十几年的战争,法军已是强弩之末。
      
       先来了解一下拿破仑打仗的特色,他有两个最著名的做法都在这场仗用上了,第一个就是顶住对方,用中央和其中一翼盯住对方几乎整个军队,接着用剩下一翼去包围、追击——这就是法国对付普鲁士军队的例子,而另一个拿破仑的拿手绝活就是,他可以用内线的方法,就是把两军分隔,左右开弓。由于滑铁卢是比较丘陵的地带,法军通常有的是加农炮,它是直射的,但榴弹炮不多,可以打到山后曲线。随意威灵顿就很聪明的,射到山坡后面,让你射来射去都射不到自己,之后等你来攻他。他的阵营为什么会比较厉害呢,就是比较薄,但比较长,所以他们的火力比法军强很多,而法军一冲锋上去,可能对方一行有500人,你只有80-90人,这样对射就很吃亏,接着又用骑兵和其他东西令你溃走,这就是拿破仑的做法。所以为什么后来也投入了拿破仑的近卫军团,也不能击破英军的防线,这就是主要原因。
      
       “最后五分钟”是拿破仑的名言,他说战争的胜负就决定在最后五分钟,他看到威灵顿已经濒临崩溃,又听到敌人侧翼有枪声,以为自己的援军来了。谁知道他把近卫军全部投入做最后一击时,其实英军已经开始崩溃了,谁知道来的不是法国的援军,而是拿破仑的死对头布鲁歇尔。拿破仑的指挥没有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消息,是信息。为什么格鲁希和拿破仑的主力相差只有3小时的行程,其实就是10英里,步兵行军3小时就到了,骑兵1个小时可以到,但格鲁系带着2万人在那里无所作为,整个滑铁卢战争的一天他都在徘徊。这就是使得全世界都问,为什么拿破仑会用一个如此无用的将军,但是大家不知道,当时拿破仑经过1814年那次退位之后,他的很多勇将对他都很失望,他这次带的兵是法国的老兵,或者就是很年轻的,15-16岁的,而将领就没什么可选择,只有格鲁希。所以,很多人都说这一仗败在一个无用的格鲁希手上。
  •     拿破仑,一代枭雄,具有天才的军事领导才能。书里总是出现“磅礴”、“恢弘”和“大气”,也正是他的映射。我想,拿破仑之所以至今仍拥有强大号召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他精神上的某种特质,换句话说,是他出众的人格魅力。“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词典里才有”、“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进无退”。这些都是拿破仑的语录,而他正是这些话的最好实践者。
  •     他就像是一只雄鹰,在欧洲的天空上自由飞翔。可是莫斯科之战就像他的巨喙被折断,反过来深深的插入了自己的脑袋,他被迫退位。但是在法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人们的权利遭到践踏的时候,他站了出来。这一次他不再一心想着当皇帝,他想到是自由,人民的自由,国家主权。可惜的是他那些得力的将军们不是老了,战死了就是背叛了他。关键的滑铁卢战役上帝的天平没有偏向这只巨鹰。最后病死在英国人为他安排的孤岛上。可是法国人民永远记得他!
  •     一个有野心的人的光荣史,从一看是的破落贵族的生活,在法国军校的歧视,讽刺,但就是这着一个人成就的18世纪的霸王,法兰西的统治。但推翻帝王制,但还立自己为帝王,思想还是封建,所以一个帝王都有许多家人,就是这个原因让着一个庞大的帝国的经济体接近崩溃,统治后期拿破仑兵败英吉利海峡,但入侵俄国那是很顺利,攻占现首都莫斯科。但在拿破仑的宫廷却矛盾激化,妻子的背叛,大臣的矛盾,使拿破仑的的性情开始烦躁,杂乱,使整个法兰西陷入混乱,直到最后日升帝国开始日落。
  •     拿破仑传这本书还是比较好看的,可惜看到中间就又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了,没耐性了,略过,看了个大概的情节,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太久的时间了,每次时间都看不长。现在做个了结吧,写一下对拿破仑的印象。
      事业上,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他作为科西嘉的岛民,从反抗法国侵略者到成为法国的拿破仑一世,中间曲折倒是有点符合那些传播规律。刚开始小胜小败,随着某个机遇坐到了某个位置,就开始爆发性前进,当上皇帝就是高峰了,以后,除了被打倒,真没有出路了。拿破仑所处的历史环境,周围的阻碍特别多,督政,元老会等,以及后面他领导权的丧失,他本身的身份也不那么高贵,为此还稍微改动过名字。
      整个故事还是很励志的,他比较专一,对约瑟芬的感情保持了那么久,而约瑟芬又那么浪荡,真是个窝囊的好男人。他身高不高,但别人说话握手时都需要弯下腰来,反而成为他的优势,他身体健康,能吃能睡,才能打赢艰苦的战斗,后来的失败与年事已高不无关系,他任人唯亲,兄弟姐妹都高官厚禄而不知足,他性格高傲,不是被放逐就是成为皇帝。总之,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从一个被法国奴役的小岛民,到法国的统治者,虽只有10年且最终失败,但没有白来世间一趟,名留史诗其实与他广泛结交诗人,作家也是有莫大的关系啊。
      我原来不喜欢看人物传记,觉得那是别人的故事,可现在慢慢觉得人物传记其实比只看历史更有乐趣和收获,有机会还是要多读点。
  •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不了解相关史实,读起来真费劲暂时去读美国人写的哪本传记,也许国外的传记拿过来就是这么个味儿,读不惯即便是歌德的句子读着也是那么别扭,这可能跟国内意者的水平有关 就像看央视引进的电影屏蔽英语自己配上音 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      大多数人谈论起拿破仑都会感慨他的军事天才,但是以下告诉我们,没有人是生来知之的,天才出于勤奋。
      
       拿破仑同学,1769年出身
      
       1779年,拿破仑进入军校学习。在军校,他作为享受“国王赐予的全额奖学金”的学生,并没有使他和另外109名学员有何不同,因为有一半学员都享有同等待遇。但是,他那矮小的个子、他那有限的并带有浓重科西嘉口音的法语、他那傲慢好斗的性格以及对占领他亲爱祖国的法国人的愤怒使他鹤立鸡群。由于骄傲、暴躁、有时凶悍并始终自知自己是圈外人,他没有真正的亲密朋友;连可以交谈一下的人也屈指可数,路易·德·布列纳⑥是其中之一。生性孤僻的拿破仑现在越发孤独,因此,不可避免地成了所有寄宿学校都能找到的那种备受欺凌的对象。考虑到在家时性情温和、谦逊、平易近人的哥哥约瑟夫总是让他三分,在这里他偶尔卷入恶斗就并不奇怪了。这是地地道道的军营生活。
      
        但是,撇开这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布里埃纳军校的确为拿破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在科西嘉所无法企及的世界。除了数学、古代史、地理、拉丁文学(多半是法文译本)、德文和自然科学外,他还要学习社交礼仪和舞蹈音乐课,这是他感到最受拘束的课程。和军校的其他少年不同,拿破仑深知离开了自己的努力,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一无所获,他的成熟远远超过他的年龄。虽说他父亲现在已经是科西嘉驻凡尔赛的代表,但依然囊中羞涩。
      
        幸运的是拿破仑对个人财富并无多大兴趣。相反,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决定回去将科西嘉从法国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甚至在那时我就相信我的意志力注定会使我成功的。”他这样说道,早在9岁时他已经是一个热情追随英雄保利的热忱的爱国者了。为了取得成功——他毫不怀疑自己将取得成功——他需要充分利用军校提供的一切优越性,无论多么谦卑也在所不惜。
      
        拿破仑的法语需要特别辅导,命中注定他的法语总是带有不协调的科西嘉口音,他沉迷于古代史,如饥似渴地阅读西塞罗⑦、维吉尔⑧、泰西塔斯⑨、斯维托尼亚⑩、贺瑞斯和普罗塔克生平的译本。“拿破仑和我分享他的读物。”他的哥哥约瑟夫谈道,“他读的总是有关古代和现代历史问题的书籍。虽然我读的书不如他的严肃,我还是在信中告诉他我读的书籍。”约瑟夫喜欢读史诗以及关于高卢之战和国内战争的《恺撒纪事》。拿破仑还热衷于两门学科:地理和数学,这两门成绩他都超过他的哥哥。拿破仑的一位数学教师是个严格的人,名叫让·夏尔·皮什格鲁,他没过几年就投笔从戎了(大革命期间,他指挥军队攻占荷兰,后来荷兰由拿破仑交给他的二弟掌管)。除了每年应邀到布里埃纳城堡庆贺国王的生日之外,拿破仑很少离开军校森严的石头高墙。在充满敌意的法国,他也无意外出。他只是埋头苦读。
      
        法国少年们奚落拿破仑,讥笑关于他的每一件事,包括他古怪的名字。拿破仑,在法语中其读音类似“lapaille-au-nez(鼻子上的稻草)”,于是他们一连这样叫了他好几个月。然而,他付之一笑,并不计较,却更加发奋苦读。他也不和抓住一切机会嘲笑他的少年们玩耍。“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法国人付出代价的!”他总是以牙还牙地挥动他小小的拳头,这只能使少年们更加起劲地奚落他。他在班上常常无礼而直率。有一次,拿破仑因不服从管教受到教官处罚,命令他脱下制服,换上一身褴褛的衣衫,当着109名嘻嘻窃笑的同学跪在地上吃晚饭。拿破仑不从。“我要站着吃,先生,绝不下跪!”他抗议道,“在我家中,我们只对上帝下跪!”他顽强地站着,一顿暴打使他顿时鼻青脸肿、浑身发抖、失去控制地呕吐起来。校方领导撤销了处罚,亢奋的拿破仑被带回了寝室。后来他又遭到过许多比这严重得多的袭击,特别是在他精疲力竭和异常紧张的时候。
      
       1784年,15岁的“拿破仑·德·波拿巴先生”进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他脱下了旧制服,换上了袖口绣有银条纹并有红色衣领的新军装。现在,他是“军官候补生”并开始了真正的军训生活;两年后,这将使他成为为国王效忠的皇家陆军军官。
      
       军官学校是由陆军大臣指挥的,和布里埃纳相对松懈的生活比较而言,这里的生活确实严格。每一名军官学校学生在东方破晓之际便要匆匆离开修道士般的单间——勉强放得下一张铁床、一把木椅和一个衣柜——6点要在小教堂做祈祷和弥撒,每次用餐前则有更多的祈祷。晚上8点半,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学生才能回到寝室。这是多么艰难的一天啊!4名教官和8名操练军士使这些年轻学员得不到一刻喘息的机会。拿破仑发现每天在石头大庭院里的操练是最不堪忍受的事,教官和军士为了他的松懈惰怠和无精打采不时冲着他大声咆哮,他的思想却始终不在操练上。至于兵器教范,也令人生厌,每周拿破仑都要受到个别处罚。别的学员在做“举枪致敬”时,拿破仑会做“枪放下”,别人做“枪放下”时,他却在做“举枪致敬”。“驯化这个危险的岛民!”操练教官对拿破仑少有的几个朋友之一、亚历山大·德·马吉斯命令道。这是个难办的差使。
      
        拿破仑除了对德语厌恶到几乎学不下去的地步外,对其他课程则有相当大的兴趣。除历史、地理、文学和德语,他还要学习高等数学、物理、防御工事构筑和制图课程以及法律和哲学。在这些课程中,拿破仑最喜欢的是数学、防御工事构筑以及炮术。
      
       沉默寡言、勤奋好学,学习是他心甘情愿的惟一乐趣。他乐于读好作者写的书,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他安静而孤独,反复无常、目中无人,令人吃惊地以我为本。在班上他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其他场合则具有巧妙快捷的应答才能。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负不凡。这个年轻人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
      
        皇家军校的检察官一年一度检查每个学生的学科成绩,检查结果将决定少年们的前程。有关拿破仑的报告各说不一。一份报告称他“在数学方面……成绩不凡”但“社交技能奇缺”,并举荐他从事海军军官职务;另一份报告称他“专横、傲慢而固执”。
      
       1785年,刚满16岁的拿破仑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提前毕业。他在皇家军校的庭院里接受了炮兵少尉军官的军衔,在包括他的朋友德·马吉斯和路易·德·菲利波在内的56名学员中他排列第42位。11月6日,他和德·马吉斯来到他们的第一个岗位、位于瓦朗斯的拉费尔炮兵团。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生涯就此开始了。
      
       “ 即使是在我完成了工作、无事可做的时候,我始终隐约感到时间在飞逝,我不能让任何一点时间白白流过。”他后来回忆道。确实,自少尉拿破仑来到瓦朗斯之后,他很少有时间看看兵团外的世界。在兵团紧张的5年期间,他的头脑里日夜考虑的只有4件事情:他炮兵军官的事业,自父亲去世后一直困扰着他母亲和家庭的经济问题,他的继续学习深造和将科西嘉从法国人的枷锁中解救出来。他的确追求过一位少女,结果是无功而返。于是,他打消了此念,致信母亲道:“母亲大人的花费已经够多的了,我不能再让您雪上加霜,我不能效仿我的同事在这里寻欢作乐的愚蠢行为。”从另一方面说,他没有合适的“前程”,贵妇们不可能选他作为将来的女婿。就这样,由于没有背景,他决定结束企图与富家千金结为伉俪的白日梦。除了炮术训练之外,从1785年11月到1786年9月,拿破仑在瓦朗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他居住的咖啡馆楼上那间吵闹的斗室里度过的。
      
       "长年孤独,在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到了自杀。”他写道,想到的不是他父亲的死而是他自己。“是什么情绪竟使我想到了自我毁灭的欲念?”他扪心自问道。“无疑是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上看不到自己的位置吧?”这是许多像他那样的年轻人都会自问的问题,同时也是答案。但对拿破仑而言,对前程完全失望使他心灰意冷。作为贵族阶层的最下层,同时又是一个外国人,他深感自己在法国军队里的事业前程渺茫。
      
       但是拿破仑没有向死神屈服,相反,他被自己内在的驱动力、过人的天资和追求问题答案的好奇心所拯救。接下来的几年,他不仅继续贪婪地阅读,写满了几十本读书摘要和心得,而且后来他还要将它们付诸行动。
      
       拿破仑废寝忘食地博览群书。考虑到他的家庭背景和缺乏正规的扎实教育,他反复熟读的许多书籍、写下的厚厚一叠读书笔记以及所涉及的科目也许是任何一个法国军官都望尘莫及的。他研究了18世纪英国首相沃波尔的著作,写出了对拉费尔军团彻底改组的意见;他写了4篇有关现代炮兵技术及其发展的论文,包括对他的指挥官的建议;他分析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他深入研究了古代波斯政府;他更多地研究了古希腊的地理、历史和政府,包括战役和其他。然后,他又不知疲倦地转而研究古埃及、迦太基乃至亚述,同时没有忘记写下了《欧洲在东西印度群岛的商业发展的哲学和政治历史》的论文。拿破仑对英格兰有浓厚的兴趣,对其研究的时间相当长,对其历史和立宪过程的了解和领悟令人惊叹(“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是多么不同啊——他这样记道)。他对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总是充满热情,对18世纪的著作如阿伯·马里尼(AbbeMarigny)的《哈里发治下的阿拉伯历史》和阿莫莱特·德·拉侯(AmelotdelaHoussaie)的著作《威尼斯政府》进行了分析研究,他详细地研究了马基雅维利,包括其著作《佛罗伦萨史》。拿破仑继续研究贵族历史,甚至研究梭尔邦一个设立于13世纪的古老神学院。由此得到灵感,他写下了一篇论文《我对原始状态的思考》,其中对“快乐”及其象征进行了分析。他似乎无止境的好奇心没有丝毫减弱,他又转而研究印加帝国以及科尔特斯对蒙提祖马的征服,读书笔记写满一本又一本,最后总是回到对希腊的研究,特别是希腊大政治家阿西比亚德的主张,当然还有亚里斯多德。
      
       在1786年到1791年期间,他写了无数文章,包括对诸如巴隆·德·泰尔等各级将领提出的有关改进炮位和弹道的有数学计算依据的详细建议。
      
        拿破仑还研究了降低军火库之间炮弹运输费用的方案。泰尔对这位与众不同的下级军官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对他再也不会忘记。
      
        就这样,当其他军官在楼下的咖啡馆里或是在军团驻地酗酒、赌博和嚎叫时,拿破仑却在挑灯夜读。他斗室里的灯光似乎从不熄灭,同时他第二天仍然有充沛的精力。他研究了瑞士的地理和土耳其的历史、印度的政府和阿兹台克的宗教。他对知识的渴求真是欲壑难填。
      
       自从拿破仑离开皇家军校来到瓦朗斯以来,他一直过着最简朴的军团生活。他要扶养现在带在身边的13岁的弟弟路易,还要给母亲寄钱——剩下的一点钱也统统花在了购书和文具上。至于一日三餐,面包和奶酪足矣。难怪劳拉·佩尔蒙焦虑地发现他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苍白和瘦弱。
      
       但是,这并不妨碍拿破仑参加题为《论为使人类幸福所必备的真理和情操》的征文比赛。这是他最后一次花费他宝贵的时间进行哲学冒险了。他不再沉迷理论学说,他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青年时代”。
      
       天才如何诞生?是他22岁就掌握了常人30年40年都可能掌握不了的知识。此后拿破仑的生涯和其青年阶段所学所看所建立的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没有拿破仑这10年的知识积累,就没有其后来的一鸣惊人。
      
       理论基础已打好,万丈高楼才可平地起啊。。
  •     在看这书的时候,几次都想写书评,那个激动啊,拿破仑一生用只"传奇"两字形容也对不起他的名字 本书作者没有用过多笔墨,去交代他的个人情感生活,书中的他就象一个不知疲倦的理想践行者,不断受挫.理智和梦想的碰撞,让人动容~他是我所见的最为克制的独载者和立法者,30岁他想着统一世界,45岁便感叹自己老了,让人唏嘘岁月的无情,他从厄尔巴回到巴黎一路人心所向让我激动不以,再次被流放圣赫勒拿的6年岁月,让我几次流泪,可他一生遭尽各种人物的背叛,却受到人民和士兵的爱戴,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楼主说话要有理有据啊
  •   真男人!
  •      ATV-马鼎盛讲军事17集中又讲到:
      在以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制海权,大国崛起就无从谈起。你看拿破仑多么善战,也被困在西欧一隅,出不了海,等于是用一国之力跟全世界作战——输定了。
  •   我一直觉得自己起步、开窍的太晚了太晚了。
    把年少的时间都浪费在了疯玩上了....
  •   摸摸乃头,不晚不晚,人姜太公七老八十才开窍捏。。
  •   这种万中无一的才华,数学,文学
    除了惊人的智力以外,还有孜孜不倦学习的热情和刻苦。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成是早晚的事情,只不过大小有别。
    另外,时势造英雄。
  •   拿破仑喜欢研究亚里士多德。
  •   默默点赞
  •   额,书真的好墨迹,所以看网上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