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段军龙 页数:192
内容概要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始终是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因素。一部世界战争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了解战争的历史是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了人类社会中战争的发展简史,从冷兵器时代到火枪大炮和帆船时代,从科技革命下的东、西方世界到高科技战争,囊括了人类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具体涉及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武器变革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作战方式、作战理念的变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军事家以及他们卓越的军事思想、作战理论;同时还对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大战役进行全景式再现。在编写过程中,本书既注重用准确且通俗易懂的文字阐释战争的内涵,又注重用生动的相关知识链接拓展其外延。通过阅读本书,青少年不仅可以从一个崭新的层面了解战争的历史,而且能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第一节 东西方世界充满神奇色彩的战争 《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计 东方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战蚩尤——涿鹿之战 第二节 “以礼为固"的早期战争 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夏商周时期的兵制 商朝在战车下败亡——牧野之战 中规中矩——早期古希腊战争 第三节 战术思想开始盛行 “兵以诈立”——春秋战国军事 骑射用于实战的开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成列而鼓”与“出奇设伏”——长平之战 东方迎战西方——波斯战争 希腊化时期的海上霸主——三层桨战船 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战 罗马军团的”滑铁卢”——坎尼之战 共和与专制的斗争——罗马内战 第四节 城堡要塞的修筑 长城万里雄关险——春秋筑城、要塞防御及雄伟的万里长城 “永久”战争机制——罗马军事设施 “火药革命”遭遇“大炮要塞”——意大利式的防御 第五节 骑兵兴起的时代 悍马铁蹄时代——汉与匈奴的战争 铁马冰河入梦来——魏晋南北朝的重甲骑兵 短暂接敌、高速突破——轻骑兵的崛起 西欧诸国的肇端——查理大帝时代 中世纪的浪漫思潮——西方骑士的神化第二章 火枪大炮和帆船时代的东西方战争 第一节 火器出现的时代 中国献给世界的战争利器——火器时代的到来 保得半壁江山——南宋水军 千帆过尽——中国航海的盛与衰 中国长技,火器为最——戚继光的鸳鸯阵与火龙阵 弓箭和战船大发神威——英法百年战争 来自东方的样本——火药、火器西传欧洲各国 火绳枪炮冲击——西欧军事革新 第二节 火器的盛行与改进 “师夷长技”——晚清军事的一曲挽歌 开发新大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侵略 争夺欧洲霸权——穷兵黩武的路易十四时代 将俄国拖离黑暗时代——彼得大帝新的战争模式第三章 科技革命下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工业化带来的革命 开炮即被葬送的舰队——北洋铁舰的全军覆没 莱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 征服欧洲的“荒野雄师”——拿破仑称雄的时代 靠铁和血崛起的欧洲大国——“铁血宰相”俾斯麦 科技的魅力——克里米亚战争 第二节 笼罩在世界大战阴云下的欧洲 列强在东亚的不义之战——日俄战争 摧毁欧洲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下的法西斯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日本铁蹄下的旧中国 “闪击”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战争史上的绝笔——太平洋战争 悲剧终落幕.正义获伸张——法西斯主义的败亡第四章 有核时代的高科技战争 第一节 两极格局下的美苏争霸 援助朝鲜,保家卫国——中国抗美援朝的胜利 现代启示录——美国在侵越战争泥潭中挣扎 背后是大国利益的角逐——中东地区的石油战争 第二节 多极格局下的反恐与强权主义 假”保护人权”之名——科索沃危机 向恐怖主义宣战——美国发起的阿富汗反恐战争 为寻找“大杀伤武器“而出兵——美伊战争
章节摘录
千帆过尽 ——中国航海的盛与衰 明代中期,中国的远洋航海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当时,中国工匠制造的远洋型海船船首前端如楔、底部削如刀,在深海中破浪航行,阻力较小,船体普遍设有舭龙骨以减少风浪中的摇摆,船舷还有几道木枞增加纵向结构强度,设置多道水密隔舱来提高战船的抗沉性。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并发明了著名的“牵星过海术”等海上导航办法。 在明朝初年,由著名航海家郑和所率领的“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涛,若履通衢”的强大远洋舰队曾在明成祖朱棣的支持下,先后7次下西洋。郑和舰队出航时乘用的各式战舰多达百余艘,舰上官兵多达2.7万余人。其中有张挂12张巨帆,由指挥官乘坐的主力战舰宝船,有装备着大型发贡10门、大佛朗机40座、碗口铳50个,以及大量喷筒、鸟铳、火箭、火砖的战船。主要搭载两栖部队的坐船,用来运送马匹、物资的马船,还有运送粮食和淡水的粮船和水船等。该舰队的规模,舰船吨位、航海技术和海上作战能力在当时上堪称是世界第一流的。 虽然中国的海上力量在之后逐渐走向衰微,却仍有部分力量活跃在辽阔的远东海域。戚继光水师在抗倭战争中取得长沙、横屿、南澳战斗的胜利,中朝联军水师给予入侵日军以歼灭性打击,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一系列成功战例,写下了中国古代海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明代著名的海船除了郑和使用过的宝船,还有主力战舰——广船、福船,中型海战船——草撇船、海沧船等多种。广船以坚固致密的铁力木建造,上竖两桅,船体上宽下窄,适于近海航行,装备有大发贡、各式佛朗机和火球等火力较强的武器装备。作战时,通常是站在船桅顶望斗里观望敌情的士兵首先发现敌船,随后船以大发贡进攻敌船,击碎敌船舷、船板;两船距离较近时,以各型佛朗机炮射击,击毁敌船船具并杀伤其船上人员;两船相距百步之内时,则以弓箭射杀或用标枪投掷敌人;与敌船相接时,用船体将其撞碎,并派士兵跃登敌船进行拼杀。由于广船造船木料昂贵,船形也不适于在风浪较大的外海交战,所以明代海军使用较多的是福船。福船底尖上阔,收昂尾高,旁护以板,不仅耐风涛,还有防火设施。船分4层,最下层装土石压舱,第二层是士兵饮食歇息的地方,第三层为操作甲板,最上一层设木女墙和炮床。船上所配备的武器大体与宝船相仿,加上士兵随身携带的刀剑等,形成了冷兵器与火器相结合的多层次武器杀伤系统。作战时,该船主要是配合主力战舰进攻和追击敌人。既可用船上的冷兵器和火器击毁敌船,也可以用船体撞击小型敌船。 由于上述战舰只能活动于深水或近海海域,靠风力航行,无法进入内河及近岸航行,明朝水军还装备了一些适宜在近岸、内河水域、无风条件下航行的轻便小船,如鸟船、苍山船等。鸟船只在船中部竖立大桅,辅以四桨一橹划行,船速快,机动性好。风潮顺逆皆可行驶,尤其适宜内河作战。苍山船头尾皆阔,竖一个桅杆,同时还在船体两侧各安5支船橹,它与鸟船一样,在近海作战中方便机动,可以往返游击,斩杀落水之敌。此外,明朝还出现了一些特种战船:仿葡萄牙战舰制成,配有佛朗机炮的多桨蜈蚣船;便于机动的车轮舸;船体无尾首之分,两头都安有船舵,可以随风向变换使用的两头船;将两艘战舰用活扣并联的双体战船——鸳鸯桨船;大船包小船的子母船等。都可以在战斗中发挥各自的特殊性能和作战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水军已经注意到在战斗中合理编排战船,发挥不同战船的作用,并注重冷兵器与火器相结合,作战时往往先以鹰船突入敌舰队之中,接着无防护装置的沙船尾随而入,迅速与敌舰展开接舷战,最后是福船、广船等主力战舰加入激战。远处以摧毁威力大的大发贡射击,近处以佛朗机射击,以火箭、火球、喷筒焚烧敌船,初步减杀敌船的机动性和战斗力,为冷兵器在最终的接舷战中歼敌获胜创造条件。这一新的战法突破了古代海战接舷战、冲角、火攻、拍击等传统战术模式,显示出向近代海战技术发展的趋势。 然而,中国在航海技术上的辉煌时期并没有维持多久。这是因为虽然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曾孕育出灿烂的海洋文明,但作为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其海洋经济始终处于从属地位。除了岸边可以生产的盐、近岸建海地区可以捕捞的海产品外,海洋经济中获利最大的海上运输和海外贸易却并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运输和捕捞业的抑制政策具有明显的“重农抑商”色彩,使曾经十分发达的造船技术迅速落伍,中国的海上商业船队极度萎缩,海洋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这一切都给明清时期的海上力量建设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