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澳] 黛博拉·阿德莱德 页数:355 字数:170000 译者:韩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德丽雅是个文艺女青年,从斯宾塞那里知道了马尔维,对艾略特和狄兰·托马斯信手拈来。她同时也是一个读者问答专栏作家,一个家庭主妇,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她善于观察,没有耐心,是个家庭操纵狂。简而言之,她是每个女人的点滴集合。 她被宣判癌症晚期。 本书穿插着德丽雅读者问答专栏的片段以及随后《死亡居家指南》的引言,同时贯穿着她对书籍、音乐、烹饪、园艺的喜爱,渗透着她对人生幸福、困境、死亡、关系等的思考,语言沉静幽默,故事感人至深。 这是一段交织着爱与失落,温情与痛苦的人生旅程。照亮旅程的,不是彼岸的光芒,而是人心的爱与希望。
作者简介
黛博拉·爱德莱德(Debra Adelaide)
澳大利亚知名女作家、图书评论家、编辑和学者。曾获悉尼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悉尼科技大学高级讲师,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的副教授,教创意写作课程,
已出版两本小说,《信天翁旅馆》和《撒旦达斯特》,均获得出版评论界的好评,
章节摘录
春天,意味着隔壁的兰伯特先生开始严格执行修剪草坪的常规活动了。他每个星期一的早上都要给门前草坪除草。我不出家门、不隔着栅栏看也知道他在做什么:趴在草坪上,拿着个旧削皮刀挖野生植物。蒲公英、蓬蓬草,还有其他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草就这样几日一除。兰伯特先生是个退了休的税务员,我相信他打理草坪同对付一栏数字一样严肃而精确。整个夏天,草坪始终保持着最平整的草层所能拥有的青绿色。也许他有他的道理,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他要选择鹿蹄草做房前地面的草层,因为鹿蹄草天一冷颜色就容易褪去。也许是因为这是一种极为柔顺的草,不像那些随着小鸟和微风飘到这里寻求避难所的野草。自从兰伯特先生几年前搬到这里,他就开始清除围在房屋四周的植物,不允许有任何反抗。先是那些棕榈树,树籽常常散乱地飘到各处、腐烂时发出难闻的气味。随后是栅栏上诸如牵牛花、毛茉莉、马铃薯之类的攀缘植物。还有灌木和银桦。还有后院参天的樟树。所有这些都被伐倒,劈开,剁碎,盖在土壤上做肥料,然后移走。 曾经有个兰伯特太太的,后来去世了。兰伯特先生对此从不会多谈,除了告诉我说他有一个儿子,还有孙子孙女。看得出他们很少来看他。不知道若是他的妻子几年前没有去世的话,他对花园的态度是否会和善些。但是既然对他的妻子不熟悉,也不好说什么。这么多年来,兰伯特先生只同我说过几次话,最近则从未说过。不过有一次他告诉我,自己不喜欢树木。太脏乱了。他把房子前面的金合欢换成了月橘,让一簇孤单的百子莲鬼鬼祟祟地在门阶游荡。花园扫荡的最后一步是把房前草坪全部翻一遍,换上鹿蹄草。他怜爱地手捧草种亲手种下,着了魔一样给草种浇水,先是用喷雾枪,这样就不会冲走地里的草籽,然后用喷壶。没几个星期,鹿蹄草便长得如同淡绿色天鹅绒地毯一般。 阿尔奇这个草坪专家,观察了这一过程的始终,又是羡慕,又是怀疑。草坪要是有意使用的话,其实很有用处。若是有水源来浇灌,则更有用处——这个年头谁有浇灌草地的水源啊。孩子们可以在上面玩耍,夏天可以在后院用餐,或者也可以就那么坐着盯着一片养眼的绿色。然而,兰伯特先生的草坪,大得几乎同小房子不成比例,却从未受到过主人的注视,除了他料理草坪的时候之外。前窗卷帘大部分时间都关得严严实实。他从不坐在整洁的门前走廊上,从不在草坪上休息。但浇水却从未间断。限制用水时他就用手洒水,在草坪到水龙头间来回不停地穿梭,要让每一厘米土壤都湿透。他用液体肥料施肥,用奇特的滚动耙给草坪松土。他趴在草坪上拔掉每一棵可疑的杂草,滚压草坪就像在打天然保龄球。这片九米长、七米宽的草坪,是我和阿尔奇见过的最漂亮的草坪,但它的主人对此却从来都不以为然。我从未见过有什么东西,对一个人的生活是那么必需,同时又那么毫不相干。 我想兰伯特先生的后院儿仍然是一小片布满卵石的荒地,这里那里堆着些塑料家具,他让那些家具向前倾,然后盖上塑料布。对此我并不确定,因为现在已经无法隔着栅栏望到他那边了,他用洁面恒丽板挡住了任何窥视者的视线。他甚至拔出了活动晾衣绳,换上了一排可以整齐得折起来的围墙。前几天,我们家的龟背竹长到了围墙的另一边,他便把那些大胆妄为的叶子齐头剪掉。阿尔奇发现剪下的叶子还被丢到了我们这边,我恳求阿尔奇别再把叶子丢回去了。对一棵无辜的植物施以暴行,阿尔奇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其实不久前,我也会把叶子丢回到围墙的另一边,让愤怒指挥丢的方向。最后阿尔奇决定把叶子梗插在围墙上,这样即使叶子干枯了至少也可以算是在指责我们那位邻居。 这样美好的一天,应该在花园里随意漫步,而不是努力回忆做水果蛋糕的步骤。蛋糕我闭着眼都可以做。写步骤的话,我要回忆所用的原料和方法,这对我来说有些难,因为我都是凭直觉做的。从来没有写过食谱,更不要说精确的重量和测量方法了。这种蛋糕我做了那么多次,可是果脯用了几公斤呢?葡萄干、提子干、杂果皮、果仁儿,它们的比例应该是多少?我加樱桃了吗?是两瓶白兰地还是一瓶白兰地一瓶朗姆酒?这种回忆即使换作健康的人也颇费脑筋。把工作推到一边,我打扫了一下工作室,然后走到窗前,把窗户尽可能大的打开。我深吸着瑰丽的味道,肺里充盈着栅栏边泛起的毛茉莉初开时惬意的温暖,还有正缤纷盛开的金合欢那辛辣的气味。紫藤花顺着藤茎倾泻而下。 紫藤。当然。我找出记婚礼准备用的记事本,在“地址”旁写上“植物园”。紫藤在那里会非常灿烂。黛西会像天使一样美丽。淡雅的礼服衬着她那波堤切利式的头发——礼服是粉红色,柠檬色还是薰衣草的颜色呢?草坪充满了绿色的生机,天空湛蓝湛蓝,整个环境同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几乎陷入了幻想之中。25岁左右的黛西,也许会把头发削得短短的,染成靛青色,除了黑色工装裤、有意划开口子的T恤,其他什么都不穿。我可爱的小女儿,曾经那么迷恋洋娃娃、宠物和所有带绒毛的东西,要是我允许的话仍会搂着小鸡凯蒂睡觉;和她的三只宠物老鼠玩过家家的游戏,还总是把其中一只装在口袋里。那个总是央求买小鸭子,用洗澡时玩的塑料鸭子玩具就可以哄好的女孩子。毫无疑问,二十多年以后,她会找到真正的性,会爱上一个爱尔兰男人,有个非常要好的爱尔兰女友,与之分享在身体上穿孔、秀宠物狗、板球单日比赛。但是对婚礼上餐桌装饰和座位安排做得越详尽,就越觉得这一喜事不会发生。这更像是一个承诺在先的仪式,也许会在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地方举行,比如殓房站或是情人港的HungryJack's快餐店,还要带上戴蝴蝶结的宠物狗(都是毛绒玩具)。但是如果真的有婚礼要举行的话,确实需要列一张写有基础知识的单子。万一黛西真的想结婚,那我的努力也就派上用场了。 我思考着做了多年的蛋糕,记起白兰地和朗姆酒各用半瓶。但是除了买配料,把它们混合起来然后冷冻,再做其他的就真的像阿尔奇所说的,我成了操纵狂了。我宁可留下婚礼蛋糕配料,从脑海里勾勒出蛋糕的样子,然后恰当地写下制作过程。顺便也可以给那位新娘母亲看。我把配方搁在一边,开始做正经事。除了新娘母亲来信提到的要求,还有十封左右的电邮要回。亲爱的德丽雅: 还记得我前些日子曾经写过一封关于购物单的信吗?我和高尔夫球友看了看你提到的碧顿女士写的书,觉得也许给家庭生活做个目录会是个不错的主意。家用纺织品,陶器,还有首饰、编织,可以留给孩子和他们的后代。当然,也是一种保险。 质疑者亲爱的质疑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你还告诉我你和朋友都65岁了吧。这个年纪上,你真的愿意让案头工作搅乱自己的生活吗?在阿米塞斯特的第二天,我待在汽车旅馆里。外面的天气甜美而诱人,北方的秋天是如此的爽朗。不过,我花了很长时间洗澡,用尽了旅馆里少得可怜的洗发液和沐浴液。用其中两条浴巾擦干后,我用第三条遮住身体,没有穿浴衣。我躺在床上浏览当地的各种宣传小册子和干洗店、中式快餐店、宝石矿一日游的广告单。我突袭至微型酒吧,想要一小杯巧克力,但却点了杯袋装茶叶泡的茶,之后是一杯速溶咖啡,掺着存放已久的牛奶,然后把这两样东西都倒进了洗手间的水池。同我想的一样,它们味道很难喝。最后我穿好衣服,拿上一瓶矿泉水到阳台去,那里可以俯瞰开满睡莲的池塘,还有围在栏杆里的游泳池。旁边有空地和狗屋留给那只恹恹欲睡的拉布拉多犬。 我必须要想想如何去米切尔露营车公园,回到我的大篷车去,不过我要一步步来。我坐下来,脑海中回忆着路线,那里我住了8年,随后14年没有再见过它。我要从这个汽车旅馆开车出去,向左拐,向右拐,之后再向左拐。直直走,不到五分钟就能到那儿。那里会有一个标志——“阿米塞斯特露营车公园”,也许招牌已经褪去了颜色。之后要穿过前门的篱笆,穿过碎石路,经过米切尔曾用来做办公室的屋棚,我要沿着棕榈树林的边缘到洗衣服的地方。 就停在那里。不再向前走了。 我又拿了一瓶水和巧克力薯片味饼干。吃了其中一半,另一半丢给了拉布拉多狗。住在那里的时候,我非常喜欢那个洗衣池,虽然它很古旧。其他的住户中,那对老夫妇在车房后装了个胡佛双缸洗衣机,退休的理事会成员每两个星期便把要洗的衣物带到自助洗衣店。一群从马戏团分流出来的年轻人,总在到处游走,晚上睡在露营车公园,平日用马戏团的洗衣机。所以,除了游客以外,我是惟一使用洗衣房的人,而且我把它视作自己的领地。我把衣物泡在其中一个筒内,用一个旧木勺来回捣,漂洗过后用手拧干。要是衣物太脏,我就点燃铜丝,放入木料和旧报纸,整个地方看上去感觉像个实验室,强力的液体嘟嘟冒泡,化学烟雾围绕其间。我成了巫师的徒弟。自己对付这些物件,谁知道能做出什么来? 当然是干净的衣服了。生下桑尼后,我常把他放在门前的篮筐里,迭样太阳就可以亲吻他的脸蛋了,而我就在一边又洗又搓又拧。那时我一洗就是几个小时,床单、婴儿毯子晾在洗衣房后面的旧衣绳上,太阳落山前收起一堆堆吸满阳光味道的衣物,铺开旁边的熨烫板,熨好床单、茶巾之类不必要熨烫的东西。我知道这很无聊——好像一个婴儿也会在乎自己的东西是否好好熨过似的——但我每次都这样。桑尼的棉布围嘴儿和草地围垫我熨起来比真丝衬衫或长裤还要仔细。似乎这样做很重要。就像他再大些时,出门不能光脚也很重要。我从来不会让其他人误认为我是开垃圾车的,也不要谁对我或我的处境产生怜悯。也许正是因为熨衣物这样下工夫,米切尔开始让我做清洁员、管理员、全天候看管人。他在城里做起了新生意,总是长时间在外。或者也许他观察力更敏锐。 今后不容易啊,只靠着单身母亲那点补助。我生产几个月后他这样说。 补助刚开始发,因为我住的偏远,而且政府效率低也是常事。当时每两周的周四我都在城里的邮局等支票,第一个到银行里排队。桑尼大了,除了牛奶、婴儿服还需要其他东西,这些花费我想都不敢想。 就算我帮点忙,米切尔说,我们两个都假装不把它看作是慈善的救助。 米切尔没有告诉我他雇了个人修整露营车公园的草坪。一天早上,桑尼在我旁边的婴儿车里,我跪在门前除杂草,在这样一个暖湿的季节,它们似乎一夜之间就顺着小道溜了进来。我在洗衣房里找到了一把发钝的整枝剪,没用十分钟就满头大汗,双手发酸了。这时一个开着草坪车的男人停了下来。他走出来看了看我,然后拿出了一把长手桶的大剪刀。 这个更好用些,他说着把剪刀递给我。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竟然有这样题材的一本书!我们早该谈谈死亡了,不是从哲学、心理学、医学角度,而是从文学和诗意的角度。不管怎样,支持这本书,我保证我身边的朋友也肯定狠感兴趣。 --豆瓣网友追随你的身影 我喜欢这本书,不要被书名误导,这个小说其实是讲用力地活着。小说主人公德丽雅就要死去的事实,其实更加强烈地表达出了对她而言,活着什么最重要。 我是黛博拉的粉丝,而这本是她三本小说中最好的,强烈推荐! --美国亚马逊读者KarinaF.Kelly 黛博拉·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人,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很陌生,不过看完这本书后,我会持续关注她了。这本书里,主人公德丽雅就要死了,她试图去面对,请去寻找人生的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最重要的,如何面对旧有的恐惧。我花了好几周读它,不是因为难读,而是因为我需要时间去消化每一个篇章。每个人都会死去,但是没人愿意谈到这个话题。德丽雅给了我一个契机去内视自己。小说的写法风趣又严肃,不乏尖刻反讽的笔调,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五颗星推荐这本书,我已经把它加入了我的永久收藏中。 --Librarything网站读者ccqdesigns 我发现我完全沉浸在这个小说中不能自拔,小说的写作方式、故事情节的铺展方式,还有人物的描写,都让人爱不释手。 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触及到了每个阅读者的内心,但小说又没有过度伤感。因为偏见,不是每个人都能读这本小说,但是如果你读完了,我相信你会收获很多。 --英国亚马逊读者MichelleMoore 我爱这本书!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情节,非常好玩。要读澳大利亚人写的小说,这本是首选。 --澳大利亚Bookcrossing网站用户J4shaw
编辑推荐
☆2009年女性文学“柑橘奖”入围作品 ☆2008年法兰克福书展热门图书 ☆电影《附注:我爱你》原著作者超爱的小说 ☆英国《卫报》、《出版商务周报》隆重推荐 ☆澳大利亚才情女作家倾心五年心血之作 ☆还未上市,豆瓣网友想读预定已过千人 ☆以“死亡”为名,讲述深沉的爱和诗意的生命 ☆当想到人生的尽头,你是不是也需要这样一本指南 ☆语言沉静、诗意、故事感人至深,万千读者翘首以待的年底新作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我们只是牵挂那些未完成的,爱与事 特别的题材、幽默、加上一些伤感主义,让这部小说毫无疑问地取得了评论界和商业上的双成功。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 小说以家常的口吻,写了一个特别的题材。虽然结尾优雅甜蜜,但作者若即若离的叙事风格和非常规的时间线安排,让整个故事感人至深。 ——《出版商务周报》(Publishers Weekly) 我是流着泪读完这本书的,庆幸着自己的状态,想着自己走向终点的道路会是怎样的:是否会有告别的时间,是否自己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 ——澳大利亚书评家 尼古拉·沃可 很让人热情振奋的小说,写得华美,情节完全引人入胜,并有着慑人心魄的温柔。我超爱主人公德丽雅,从故事可爱的开始,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自始至终我都被深深吸引。 ——西西莉雅·艾亨 《附注:我爱你》作者 通过《死亡居家指南》,黛博拉提供了一个让人不忍卒读的文学点心——在德丽雅性格上,轻盈和沉实漂亮结合,她风趣、好玩,又好强、勇敢,很多面的一个角色,我想你会爱上这个讲述生命的小说。我也是。 ——维利·拉姆 小说《当我开始相信》作者 这个小说让人神魂颠倒,阅读时很享受,读完后它的意味还会长久回荡的内心深处。德丽雅充满魔力、水晶般的嗓音让我热忱地期待她是真实存在的人,我想认识她。 ——帕特丽夏·伍德 《彩票》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