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美)房龙 著,汝敏 编译 页数:357 译者:汝敏
Tag标签:无
前言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I-I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著名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科普作家和文学家。 房龙于1882年1月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幼年时期的房龙由于家庭暴力而感受不到温暖,8岁就进人寄宿学校,10岁就迷上了史学。20岁以后,房龙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求学,获得博士学位,但他并没有成为书斋里的学究。他当过编辑、记者和老师,屡经漂泊,同时苦练写作。房龙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从小就对历史、地理、船舶、绘画和音乐感兴趣,而且终生未曾放弃。他能用10种文字写作并与人交流,还拉得一手很好的小提琴,善绘画,他著作中几乎所有的插图都是自己绘制。 1921年,房龙出版《人类的故事》,使他一举成名,从此迎来了创作的丰收期。之后,《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美国的故事》、《房龙地理》(又名《人类的家园》)、《人类的艺术》、《宽容》(又名《人类的解放》)、《与世界伟人谈心》、《伦勃朗传》、《荷兰共和国兴衰史》、《太平洋的故事》等几十部著作陆续出版,几乎本本畅销,饮誉世界,许多国家都翻译出版了他的作品。可以说,房龙一生出版的30余种著作,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了一遍。 房龙在学问和文学上坚持人文主义的立场,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他认为:“凡学问一到穿上专家的拖鞋,躲进了它的‘精舍’,而把它鞋子上的泥土作肥料去的时候,它就宣布自己预备死了。与人隔绝的知识生活是引到毁灭去的。”因此,深入浅出地将艰深枯燥的学问化作轻松风趣的精神食粮,成了房龙作品的显著特征。
内容概要
《圣经的故事》是美国著名通俗作家房龙的名著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传读不衰。房龙对人生和事物有着积极、深刻的理解。《圣经的故事》就是既忠实于原典,又有自己朴素的声音。虽是以《圣经》为蓝本讲述故事,却并不拘泥于原著,而是将所谓的神迹、民族传说、历史故事与近代历史、考古发现相观照,以客观、冷静的视野探本溯源,时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摒弃无知、偏执、倡导宽容、善良的健全理性。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他善于用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历史、文化、文明和科学等方面的通俗著作,一生出版了三十多种著作,单枪匹马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一遍。其代表作《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几乎本本畅销,影响了几代人。
房龙的作品基本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问题,向人类的无知和偏见挑战,将知识和真理普及为人所共知的常识。
郁达夫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魅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书籍目录
1.一部文学遗产2.创世记3.先行者4.继续西行5.暂居埃及6.逃脱奴役7.旷野漂泊8.寻找新牧场9.征服迦南10.路得的故事11.犹太王国12.内战13.先知的警告14.沦陷与流亡15.重返故园16.杂书17.希腊人登场18.犹大,一个希腊行省19.革命与独立20.耶稣诞生21.施洗约翰22.耶稣的童年23.门徒24.新导师25.宿敌26.耶稣之死27.思想的力量28.思想的胜利29.教会的确立
章节摘录
1.一部文学遗产 《圣经》是犹太人的作品。早期的犹太人和其他居住在叙利亚土地上的众多部族都属于闪族人。犹太人最早的祖先可能住在阿拉伯沙漠,不知何时离开故乡来到西亚肥沃的平原。他们漂流了几个世纪,竭力想拥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但他们漂流的路线已经无人知晓。犹太人在某个时期跨越了西奈山的沙漠地带,在埃及住过一段时间。然后,犹太人离开埃及,在沙漠中历尽艰辛,合并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并征服了一个叫巴勒斯坦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为了独立而展开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战争,然后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吞并,之后又变成大罗马帝国一个小省的一部分。 不过,“圣经”这个词直到公元四世纪才由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约翰·克里索斯托发明。他把犹太人的圣书汇编称为《圣经》,也就是“书”的意思。 《圣经》的篇幅持续增加了1000年之久。除少数章节外,基本用希伯来语写成。但到耶稣出生时,希伯来语已不再是口头语,取代它的是阿拉米语,《旧约》中有几章先知预言就是用阿拉米语写的。 每个犹太小村庄,每座犹太小神庙,都有一些关于其历史的记载,一些热心此道的老人将它们记在兽皮或埃及莎草纸上。有时,人们会把各种律法和预言编成小册子,方便来神庙朝拜的人随手取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