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国城市 作者:杨友亮 页数:248 字数:201000
前言
名字是一个人的称号,有的人你可能没见过面,但是却知道他的大名。一个人无论是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首先被人知道的就是他的名字。因此,拥有一个好名字,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一个好的名字,传递着期望,蕴含着深意。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几乎都不是自己取的,但是一生中总有几次取名字的机会,比如: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亲戚朋友托你给他们的孩子取名字等等。而中国人取名字要比外国人取名字难得多。所以,每当遇到取名字的时候,可能都令你感到头疼,难免为如何取一个响亮、寓意深刻的好名字而发愁。要想取个好名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了解取名历史。中国取名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也曾毫无例外地被打上社会等级的烙印。翻开史册,我们看到,在奴隶社会,奴隶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是没有名字的。而在封建社会,一般的女性也是没有名字的。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名字已基本丧失了它的代称、符号的意义,异化成了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只有在平等、自由的现代社会,名字才真正恢复了它本来的意义,成为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的权利。第二,掌握取名习俗。尽管现代人取名时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要遵循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但还是要掌握一些取名习俗为宜。例如,有些大户人家讲究家谱和字辈,在给孩子取名字时,要查家谱,和同辈的孩子相一致,通过名字就能知道这个人在家族中的辈分。而一般人家取名字往往更重视名字的象征意义,能够给自身以激励作用,给别人以深刻印象,争取达到说一遍就能记住的效果。第三,学习取名技巧。那些初为父母的年轻人,在取名字方面没什么技巧,所以往往为给孩子取名大伤脑筋。其实,取名只要遵循一些原则,并不是什么难事。给孩子取名要有创意,独具一格,减少和别人重名机率,尽量少取单名和过长的名字。在用字方面,应该注意声、韵、调的协调,形、音、义的和谐,字形组合美观匀称,简便易写,避免用生僻字。给孩子取名还要注意性别,男孩不要取过于女性化的名字,这样会缺少阳刚之气;同样,女孩也不易取过于阳刚的名字,从而失去女性的柔和之美。另外取名还有一些禁忌,尽量不要以国家、官职、山川、疾病、牲畜、货币等命名。第四,借鉴取名经验。取名时,还可以借鉴古今中外一些取名的经验,古人虽然大多以生辰八字取名,应该予以摒弃,但仍有大量丰富的取名经验可供借鉴。对此,正确的做法是采取“扬弃”态度,即“弃其糟粕,用其精华”。借鉴一些取名的经验,是通过对汉字的字形、音调、音韵、字义、字形组合等方面进行深入、科学的比较、筛选和研究,从而总结出一套实用、与时共进、绝少重名又不乏激励作用的好名字。第五,搜集取名资料。还可以从各种途径,搜集和掌握一些取名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为我所用。本书在充分研究和吸收前人的经验基础上,以科学、缜密的态度,从取名源流、取名习俗、取名原则、取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如果你想给孩子取个好名字,这本书应该不会让你感到失望。
内容概要
名字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好的名字寄托着理想,抱负和志向,能够帮助一个人树立起人 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含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 号,它对人的情绪、智力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取名是一种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名字不是好名字。因此,要想取一个好名字,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人有佳名声自远,名为人本,好名伴一生,有其名必有其实,世间唯名不可欺,朗朗上口的名字容易被记住,还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姓名源流 1、姓与名的含义 2、名字的关系和类型 3、百家姓的由来第二章 取名习俗 1、名字的功能 2、家谱与字辈第三章 取名原则 1、创新意识 2、独具一格 3、声韵调协调 4、字形组合美观 5、取名禁忌第四章 取名方法 1、传统取名十三法 2、实用取名四法第五章 十二生肖取名附录 取名常用字表附录 中国人名趣谈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姓名源流1、姓与名的含义中国人对姓名是非常重视的,而这种重视也伴随着人的一生,并由此产生了一门学问——姓名学。一般来说,每个中国人对这方面的知识都应该有一的了解,知道姓名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只有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在取名过程中游刃有余,从而取个好名字。(1)姓氏起源姓名作为每个人的标记符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一个称谓,同时,也含有一定的寓意与文化内涵。一个人的姓名由两部分组成,即姓和名。对现代中国人来说,姓一般是继承父姓得来的,代表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家庭血统,即:“姓”是家族记号。而“名”,则是个人的记号,带有很鲜明的个人色彩。姓与名组成一个用来区分和呼喊的符号,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身份证上,最重要的一栏便是姓名,与姓名相对应的是出生时间、出生地点,以及相貌等。所以,姓名,常常与一个人的身份属性直接相连。
编辑推荐
《好名好运伴一生》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