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非典"自我按摩保健法

出版时间:2003-4  出版社:魏慧<王强>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05出版)  作者:魏慧  

内容概要

  自我按摩保健是提高免疫力的首选。提高自体免疫力是预防[非典]的根本。  在预防包括非典型肺炎在内的传染疾病的措施中,提高自体免疫力,尤其是改善呼吸道的微循环及提高呼吸道的健康水平,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根本性预防保健措施。《预防“非典”自我按摩保健法》根据传统医学及中国新型按摩的有关理论,有针对性地介绍了一套自我按摩保健法。简明易做,科学新颖、图文并茂,通过提高自体免疫力,改善呼吸道微循环及提高呼吸道健康水平,不仅有助于抑制或灭活引起“非典”的不明或已知致病微生物,且有保健、美容和养生之效。  《预防“非典”自我按摩保健法》可供一般读者阅读、使用,亦可供医学院校师生、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魏慧,主治医师。1941年出生。祖籍江西金溪县。国内外知名的按摩、针灸、导引专家,新世纪医学模式的奠基人、倡导者,21世纪前沿交叉学科“全国无创痛穴疗”学组的专家成员兼顾问,中国医疗卫生对外技术合作公司医疗项目专家顾问。魏慧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卓著的理论建树完美结合。他创立的中国新型按摩,能使患者舒舒服服、无任何毒副作用地痛减病除,并通过提高自体免疫力,预防疾病,且有美容、养生之功效;他倡导的新世纪医学模式,强调要从有病治疗向无病保健转变,要由被动的治疗向被动治疗与主动治疗结合转变,充分调动自体的健康潜能.魏慧的医术和理论写在他自己身上,年逾耳顺之年仍乌发童颜、身健神铄;写在独具创见的180篇学术论文和8部专著中;写在无数患者的心里。魏慧的理论和实践,无疑为预防包括“非典”在内的各种疾病,开阔了思路,增加了方法,丰富了内容,提供了启示。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预防“非典”自我按摩法第一节 自我按摩保健法的发展简史第二节 中国新型按摩简介第三节 自我按摩保健法的机理初探第四节 自我按摩保健法的主要特点第五节 自我按摩保健法的注意事项第六节 自我按摩保健法的常用手法第七节 自我按摩保健法的取穴方法第八节 可供借鉴的新预防感冒操第九节 科学新颖的鼻部保健美容法第十节 美容益寿的颈部保健美容法第十一节 舒胸健肺的胸部保健美容法第十二节 强身健体的自我按摩法第二章 预防“非典”自我保健法第一节 预防“非典”等疾病的电吹风法第二节 预防“非典”等疾病的艾灸法第三节 预防“非典”等疾病的火罐法第四节 预防“非典”等疾病的盐包按摩法第五节 预防“非典”等疾病的导引运动法第三章 “非典”与新世纪医学模式第一节 新世纪医学模式简介第二节 新世纪医学模式与“非典”等疾病的预防第三节 新世纪医学模式与“非典”等疾病的治疗附录“非典”概述一、“非典”的定义二、“非典”的潜伏期有多长三、“非典”的主要诊断标准四、“非典”的传染源是什么五、“非典”的流行环节与传播途径六、“非典”的流行特点七、防治“非典”基本方法八、“非典”的一般治疗方法九、“非典”的康复标准十、“非典”的预后十一、如何自我预防“非典”十二、群体如何预防“非典”十三、预防“非典”的清毒措施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秦汉时代按摩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且有了专门的按摩人员。常用来治疗“瘘厥寒热”、“筋脉不通”、肢体麻痹“不仁”。寒湿所致“肌肉坚紧”(《素问·调经论》)及“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素问·举痛论》)而致疼痛等症。有关按摩的著作已经出现,如《汉书·艺文志》载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这可能是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可惜因年代久远,原著已亡佚。从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导引图》和竹简书《十问》,有各种不同导引图式,还有“以志治气,目明耳聪,皮革有光;百脉充盈,阴乃口(滋)生”等记载,这些都是我国自我保健、美容与养生技术具有悠远历史的佐证。此后,自我保健、美容与养生技术较前更为盛行。三国时,名医华佗倡导了能防病治病、健身、美容与养生的五禽戏。魏晋隋唐时期已开设有按摩专科,有了按摩专科医生。晋代的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遐览》中载有《按摩导引经十卷》,隋代巢元方等编《诸病源候论>每卷病候之末多附有保健、美容与养生的锻炼方法。如后者载有:“摩手掌令热以摩面,从上下二七止,去肝气,令面有光。又摩手令热,令热从体上下,名日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病皆愈”。现在看来,它对自我按摩面部、全身的保健、美容与养生方法、主治、效果及机理的描述仍是生动而准确的。直至今日对我们都是很有启发的。直至近代,保健、美容与养生科学继续向前发展,一些著作也相继问世。但因受到统治阶级的蔑视、排挤和摧残,而只能在民间流传。

编辑推荐

《预防"非典"自我按摩保健法》是自我保健是提高免疫力的首选,提高自体免疫力是防(非典)的根本。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预防"非典"自我按摩保健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