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胡全福 页数:342
内容概要
8月下旬的气候,在山西高原已表现着充分的秋意。但在公元1937年的这个时候,人们的议论中心再也不是围绕着庄稼长势和年成的好坏。一切人的谈话无不围绕着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命运…… 革命领袖的经典著述,老革命家们的深沉回忆,亲历者们对战争风云的真实写照,报刊工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生动记录,史学家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客观评述,历史档案材料和各类文史资料的陆续面世,无一不是这部作品的中坚支柱。
书籍目录
一 为要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的大抛必定要把“分”久的局势尽快“合”了起来。毛泽东把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作为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第一块“试验田”立见奇效二 为建立华北抗日前哨阵地,一场威武雄壮的东征战斗打响了——这是中国革命大开展的号炮,由此开始中国革命战争的新纪元三 当抗日民族统一战绩政策在东北军中有所突破之后,与陕北一河之隔的山西,能否获得同样的效果?毛泽东对此,颇有信心四 毛泽东向往日的仇敌伸出合作之手。到蒋介石终于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毛泽东高兴地说:“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五 1937年的中国,可谓生死攸关。阎锡山却暗暗倡导:抗日不要忘记和曰,拥蒋不要忘记拒蒋,联共不要忘记防共六 阎氏所谓“御敌于门外”,一语双关,似在抗御日军,实则把拒蒋军入晋也包含其中。其导演“大同会战”的真谛,谁人能识破?七 曾经策划“九·一八”事变和“满洲独立”的板垣,咬定“制服山西即可制服华北,制服华北即可制服全中国”的策论不放,其胸内骚动着狼子野心,一刻也没有停息过八 周恩来会晤阎锡山。经过第一轮会谈,阎锡山的幕僚告诉他:“你今天在周恩来面前,第一个回合便败下阵来”九 再度会谈结束后,梁化之嗟叹:山西局势全由共产党所左右,往后的日月要姓“共”了!阎锡山却不动声色,还让周恩来为二战区拟定对日作战方案十 晋绥军第61军广大爱国官兵,率先于山西北大门出演了天镇抗战壮烈的一幕,谁曾想,这会是李服膺遭厄运的开端十一 雁北大撤军,全国舆论大哗。但不谴责阎锡山,却说“李服膺的一段长跑,致晋绥大局色变”十二 报国之时已临,杀敌之机难再,第73师师长身伤四处,犹坚持不退;团长竟以身殉;一战士引爆手掷弹,与三名寇兵同归于尽……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