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书籍目录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诗歌的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致词、总结 摘编 毛泽东诗词与人格化的“大我”——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境界和精神品格 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性思维 毛泽东诗词和中国现当代诗词的发展创新——在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上的讲话摘要 毛泽东诗词的情趣和理趣 光辉的历程壮丽的史诗 试论毛泽东诗词在诗词审美史上的地位 试析毛泽东诗词的地理属性 毛泽东诗词的历史情怀 论毛泽东诗词的时空描写艺术 学习毛泽东诗词的时代精神 论毛泽东诗词对中国诗歌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谈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诗词 毛泽东诗词是当代诗词创新的典范 流韵壮东风——略论毛泽东诗词与当代诗词复兴 “喜闻乐见”、“民族风格”、“中国气派”——从毛泽东诗词看毛泽东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毛泽东诗词简论——《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序 毛泽东诗词:承前启后的不朽之作——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上的发言 附录 毛泽东致臧克家等 毛泽东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的批注 毛泽东《词六首》引言 毛泽东对《毛主席诗词》中若干词句的解释 毛泽东致陈毅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南岭又称五岭,即对秦岭而言,秦岭又称北岭,解放后的地理教材中注明:秦岭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又是华中和华南气候的分界线。”19世纪30年代民国地理教材中的第八章名为“南岭山地”,其中描述“南岭山地蔓延数千里,随地异名……南北交通,限于曲折之河道,即为崎岖升降之山路,其艰难险阻,莫可想见”。 因此,五岭不是山脉,它没有统一的走向,只是一片“破碎的山地”。红军当年就是在这样的山岭中运动,穿越湘桂走廊,那里群岭兀立,形状各异,各不相连。50年后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说这种景致有几分肃穆,“沿岸石山林立,有如徘徊的鬼魂……”从五岭进入云贵一带,有北盘江、乌江、金沙江等大江大河,高山峡谷,险滩密布。从江西出发,红军连一份像样的地图也没有,毛泽东虽然熟读史籍,但所到的区域是化外之地,不仅史书鲜有记载,就是文学的脚步也未必到达。一切的地理问题都有待于重新认识发现,从识图的等高线到实际翻越,从山岭的体宽,单架还是多架,到渡口的反复选择;从地图上的行军箭头到实际走过,再到纠正地图误差,走过去再折回来,迂回,探险开路,寻找地图上不存在的密径;从走弓弦还是走弓背的争论到沙窝会议上西向还是东出的分歧。这都是在最复杂的地理区域里,遇到的最复杂的地理识断问题。笔者曾乘车走过长征路线,知道今天的踏访者根本无法复制红军当年走过的路径,笔者在赤水走过一段当年的险径,全身绷紧,神经紧张,没人帮扶不能通过,几里下来都不行了。而有些地域因险峻干脆被封闭,如著名的越城岭的雷公岩。更多的险径,今天当地人走过的几乎没有,连一个向导也找不到。 面对一系列地理问题的毛泽东,把这种感受的超越表达在《七律•长征》中。在诗中几乎感受不到这是一次军事行动,“远征”的对象即是“万水千山”。诗人写下开首两句的时候,眼前不知掠过了多少奇山异水,地理秘境,高度浓缩的后面,就是两万五千里这样一个背景。 因此,“……走向不一”,“破碎的山地”,大瑶山,苗岭,湘桂走廊,丹霞地貌,熔岩山势,无数的地理表象,像翻腾的细密波浪;……进入横断山脉,湿冷雨雾,踏着原生林丛开辟的泥泞小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两个大地理区的交错处,横拦竖截的高山大峡迎面矗立,更迭不停,诗人却想到了湿滑小径上无数脚步踩踏出的泥丸。艰苦跋涉的观感都进入了诗歌的视界,地理发现的累积产生超越的审美想象,因此,一个全景式的形象写照产生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编辑推荐
《中华诗词研究丛刊:毛泽东诗词专辑》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