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顾雪松
内容概要
《传媒新论丛•旅游传播与少数民族乡村的变迁:对西江千户苗寨的多维度研究》以传播学为切入点,以外来游客与少数民族东道主的交往为研究核心,以实证研究为依托,对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的传播环境、信息接触状况、主客交往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考察,探讨了旅游传播对少数民族乡村产生的传播效果。希望《传媒新论丛•旅游传播与少数民族乡村的变迁:对西江千户苗寨的多维度研究》的出版能为传播学、旅游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生和学者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顾雪松,1964年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市一个教师之家。1980年~1984年在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完成本科学业;1986年~1987年在吉林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助教进修班修完文艺学硕士课程;2007年9月起,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学习广告学专业博士课程,2010年7月获广告学专业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贵州财经大学,任贵州省政协委员。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电视节目的双构思维与多重关联》等论文二十余篇,参编教材三部,与他人合著专著一部。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民族村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及贵阳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贵阳城市品牌建构与城市形象传播》。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与社会发展。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研究的起点和问题的提出 一、关注游客与少数民族东道主的交往 二、探寻旅游传播的规律 三、研究的主要观点及意义 第二节本书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针对性理论综述 一、国外研究的线索与现状 二、国内相关理论的论述 第四节相关概念界定 一、旅游 二、旅游传播 三、少数民族乡村 四、少数民族乡村旅游 第一章 旅游传播的理论朔缘 第一节文化圈理论:从核心到边缘 一、文化圈层结构、文化的接触与混合 二、自然空间、传播空间与文化研究的空间化 第二节人际沟通理论:游客与东道主的相遇 一、从“镜中我”到“符号互动” 二、“人际需求”与“社会交换” 第三节跨文化传播:与陌生人对话 一、文化的多样性互动 二、跨文化传播的国际与国内场所 三、后殖民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 第四节社会变迁的原由:差异即动力 一、扩散与传播 二、接触与涵化 三、冲突与调整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旅游传播——意义与关系的建构 第一节旅游者:信息与媒体的有机体 一、历史上的旅游者 二、现代旅游的大众化 三、旅游者:集信息媒体于一身 第二节游客与东道主之间的符号互动 一、旅游:不同文化背景的符号互动 二、旅游活动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情景 第三节游客与东道主——关系与意义的构建 一、旅游为传播实践提供了交际场景 二、游客与东道主之间发生了交际行为 三、旅游成为游客与东道主的交际事件 四、游客与东道主构成了相互关联 第四节旅游活动中信息传播及影响 一、人际交流带来大量信息 二、价值观的影响 三、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文化习俗的调适 五、冲突效应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地理区位与民族习俗背景下的传播环境 第一节西江千户苗寨的自然地理和历史环境 一、西江千户苗寨的地理区位 二、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巫文化与寨老议事制度 一、巫文化及信息传播特点 二、寨老议事制度的仪式 第三节苗族族内传播的基本形态 一、苗语是主要的交流工具 二、苗歌的传播功能 三、物质媒介与事件传播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西江千户苗寨居民媒介接触条件与现实状况 第一节信息时代中的少数民族乡村居民 一、少数民族乡村:曾经的大众传播的信息死角 二、少数民族村民:信息贫困户、低保户 第二节大众传播与西江千户苗寨居民 一、电视基本普及,成为千户苗寨接收信息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二、受访者与广播和报纸的接触极少 第三节西江千户苗寨居民使用互联网与手机的情况 一、受访者接触互联网的情况 二、手机拥有率较高 第四节西江千户苗寨居民与旅游者接触情况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进入西江千户苗寨的参与型、体验型、研究型旅行者 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7年的自助游、背包族与采风的学生 三、2008年旅游开发大会以后有组织、大规模的休闲娱乐人群 第五节李老师客栈及苗家旅游接待户 一、网上品牌——李老师客栈 二、客栈经营与主人的受教育程度 三、女主人人际沟通能力的作用 第六节千户苗寨一天的日常生活 一、打米不如等游客 二、关于吊脚楼的经济学理解 第七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游客与东道主: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易的联动 第一节旅游传播的基本形态 一、人际传播是旅游传播的主要形态 二、与游客的接触搭建了山村社会与外界交往的桥梁 三、东道主与游客的互动交往形成少数民族乡村的社会化过程 第二节旅游传播突破传播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一、交往过程的偶发性和不可重复性是旅游传播的特点 二、高频度直接互动的传播效果 第三节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易的互动 一、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建构全息式传播 二、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易的联动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旅游经济驱动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混合 第一节空间的跨越 一、地理空间的跨越 二、文化空间的跨越 …… 第七章旅游传播——乡村变迁的起搏器 结语:游客与少数民族乡村的明天 参考文献 附录一:贵州少数民族乡村信息获取与利用调查问卷 附录二:西江千户苗寨居民信息接触调查数据及分析 附录三:网络媒介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 后记:做有生命的学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也在不断拓展和进步。在西方,比较显著的旅游事件有古希腊的求知之旅——哲学家的旅游,哲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都游历过埃及;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访问过小亚细亚。古罗马人是最早的娱乐旅游者,他们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去矿泉浴场、海滨避暑,还看戏剧表演、举行庆祝会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与社交活动。中世纪时期以后,男人们出国打仗或是走上了基督教传教之旅,然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漫游者,他们的探险活动激发了那些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强的人士。当时,“无论是哪一个社会地位的游客,只要他们到来,都被迎往城堡或私人家里去住。人们欢迎这些客人的到来,因为他们可以带来其他地区的消息”。 马可•波罗跨国旅游,大大扩展了欧洲人的精神视野,对于摆脱原有的地域限制和中世纪的狭隘眼光,起到了启蒙作用。日本学者三浦清史说:“马可•波罗不仅是一个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而且可以说是一座历史上连接中世纪和近代的宏伟桥梁。” 在东方,早期如印度和中国的旅游者,他们出行目的也是出于货物的交易。在中国,后来又出现了各种不同目的的游历活动。有帝王的巡游,这是最高统治者对自己的国家领土的巡视、游览活动。民间有关“康熙微服私访”、“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都直接关系到两位皇帝的出游。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的游学和游说之旅,在所到之处对所见之人发表的言论,产生极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等的审美之旅,尤其是他们留下的文学作品,更是脍炙人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逐渐成为了中国士人们的追求。 我国历史上的产生较大影响的出游有张骞出使西域、唐僧取经及郑和下西洋等行动,对所到之处都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西汉初年的历史名人张骞是汉武帝时的郎官,他追求一种通过艰险的经历,创建奇功异勋的人生,在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恰巧武帝召募去大月氏的使臣,张骞不顾一切应召前往,过后7年,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又派张骞出使乌孙,从此西域各国与中国相通,形成“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互惠,共同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三藏法师玄奘(俗名陈祎)为了弄清楚佛经的教义,决心到天竺(印度)去取经,他花了17年时间,走了几万里路,经历了千辛万苦,取得了600多部梵文(印度古文字)佛经回国。由于唐三藏西天取经的卓越成就,他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民间艺人以丰富的想象,增添了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等艺术形象和降妖伏魔等艺术情节,到了明代中叶(1500—1582),吴承恩以高度的艺术才能,将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收集整理,进行创作,使中国文坛出现了一部规模巨大、艺术成熟、内容丰富的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追本溯源,是与三藏法师为了取经而远游西域分不开的。 郑和,云南人,小字三保,原本宫廷太监。在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为了显示中国的实力,广泛联系海外的国家,命郑和与副使王景弘率水手、官兵二万七千八百人,乘大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他们从苏洲刘家港(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经印度洋西岸折回,至1407年回国。 以后又在28年期间前后七次下西洋,经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梨兰教圣地麦加。所乘的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可容一千人。这些航行比哥伦布的航行早半个世纪以上,船队规模与船只之大,都超过哥伦布的航行好几倍。每只船上都载有丰富的货物,如瓷器、丝绸、铜铁器皿以及金银货币。每到一地都用这些货物、货币交换当地的珍贵特产,在经济上、感情上都进行了公平的、友好的交流,加强了双方的联系。
编辑推荐
《传媒新论丛•旅游传播与少数民族乡村的变迁:对西江千户苗寨的多维度研究》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