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知识论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郭元林  页数:349  字数:287000  

内容概要

  复杂性科学是具有统一方法论(整体论或非还原论)的学科群,旨在获得整体全面性知识,研究对象是复杂性和复杂系统,其历史可追溯到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研究存在、研究演化和综合研究。复杂性科学反对机械还原论,力图复活目的论,在这方面与后现代科学结成了同盟军。复杂性科学难以统一科学,自身也存在知识的限度,难以实现其知识目标。

作者简介

  郭元林,1968年生于山西省岢岚县,曾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清华大学)和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为天津大学教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学知识论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论
第二节 传统科学知识论——追寻普遍必然性知识
第三节 复杂性科学知识论——追寻整体全面性知识
第二章 复杂性和复杂系统
第一节 复杂性是什么
第二节 复杂系统
第三节 研究对象界定的不足
第三章 复杂性科学的界定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界定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与其他学科辨析
第三节 复杂性科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辨析
第四章 复杂性科学知识的增长
第一节 关于复杂性科学史的各种观点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知识的增长
第五章 对复杂性科学知识的外部透视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与后现代科学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能否统一科学
第六章 复杂性科学知识总论
第一节 “整体”之知识论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知识的限度
尾声超越科学,实现真与善的统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然而,近代科学却丢弃了目的因,只用动力因来解释世界,认为宇宙是机械因果决定的。近代科学的倡导者培根认为目的因会败坏科学,他写道:“人们说,‘真正的知识是凭原因而得的知识’,这是对的。人们又把原因分为四种,即质料因、法式(形式)因、能生(动力)因和目的因,这亦并无不当。但且看这四种原因,目的因除对涉及人类活动的科学外,只有败坏科学而不会对科学有所推进。”这样,近代科学抛弃了目的因,用最熟知的无生命世界解释生命世界。直到今天,人工智能仍用无生命的计算机来模拟和说明人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代科学对机械的无生命世界认识得最透彻,而相比之下,对生命世界的认识却不尽如人意。人的认识总是用熟知的解释不熟知的,用认识透彻的说明认识肤浅的。古代的神话、巫术和宗教等对世界的解释基本上是拟人论的,那时人类最了解的还是自己,而对自身以外的世界却感到神秘甚至恐惧,就把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意识等推广到外界,结果产生了这些拟人论的认识传统,认为万物都是活的,许多自然现象都是神灵意志的体现,如下雨是雨神发怒。但在今天的自然科学看来,下雨只是无目的的机械运动的结果,其中根本不存在生命现象,更不是自由意志的体现。此外,近代科学产生前,一般观点认为物种之间具有明确严格的界限,不能相互演化。如根据《圣经》的《创世纪》,天地、人、飞禽走兽和各种植物等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且一旦造就,绝不变化,无机物不能演化为有机物,有机物不能演化产生生物,生物问也不存在达尔文所说的演化。 总之,近代科学的机械还原论使得生命的整体性和独特性消失了,这就是后现代主义者所称的“祛魅”。而且这种机械还原论还渗透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研究,如研究经济就要把经济还原分解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然后再对每一个产业进行还原分解;研究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就要分别研究这个国家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政治现状、文化因素和人口状况等。复杂性科学赞成后现代主义者所宣称的“返魅”,反对机械还原论,研究整体突现性,特别是生命、人和社会中突现的整体,把生命当做生命来研究,不把生命还原分解为无生命,把整体当做整体来研究,不把整体还原分解为部分,自求整体全面性知识。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复杂性科学如何追求整体全面性知识,是否成功,整体全面性知识是否可能。

编辑推荐

《复杂性科学知识论》写到,复杂性科学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是现代科学的必要组成部分,为科学发展指出了另外一个方向。有人甚至宣称,“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掌握了复杂性科学的国家将是21世纪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强国”。《复杂性科学知识论》从知识论角度研究复杂性科学,可能是探索如何促进科学哲学发展的有益尝试。全书共六章节,内容包括科学知识论、复杂性和复杂系统、复杂性科学的界定、复杂性科学知识的增长等。《复杂性科学知识论》可供相关学员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复杂性科学知识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本质量还行,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通过这本书可以清楚地了解复杂性科学的一般知识,比较详尽
  •   内容与过去文献多有重复,难说是学术作品,聊备一格吧,爱书的人总爱多收集,其实是自陷书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