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朱天 著 页数:344 字数:286000
内容概要
朱天编著的《观念体制话语--19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研究的三个视域》是一部针对19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进行专门研究的专业著作。该书用电视史论研究的方法,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改革为主体线索,对19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成果形成深刻影响的三个关键领域——观念、体制、话语系统内的各种关系进行了发现、清理、反思,其目的在于建立起当下视野中19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坐标系,并以此为参照.审视当下持续深化中的电视新闻改革的认识方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应新的改革思路的构建与实践路径的选择,上述脉络也构成了该书的电视新闻史论研究及现实发展参照价值。
作者简介
朱天,重庆人,四川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研究基地秘书长,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编审、教授、文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并留校工作至今,先后在四川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新闻学硕士及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视新闻理论及实务、媒介经营管理。合作及参与撰写专著、教材8部,已在包括《新闻与传播研究》等各级别专业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19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价值与意义
一、缘起:当前电视新闻改革道路的实践选择以及理论建构问题
二、价值:1990年代电视新闻改革对于当下实践的坐标性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向着多元价值视野和多重理论方向开放的“学术话语场”
四、本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设计
第一章 多重要求:1990年代的历史命名与新闻改革使命
第一节 冲突、协商、发展中的19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图景
一、新经济秩序的诞生与“百舸争流”的社会大发展
二、社会结构的“断裂式”变迁与多种社会问题的出现
三、“协商对话”与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空间
第二节 1990年代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语境的兴起
一、文化生活中政治性的“渐次退场”与世俗性的“悄然登场”
二、文化消费市场特征的确立与多元文化形态的形成
第三节 1990年代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政治使命的要求与新闻改革的自觉
二、新的社会文化体系构建与新闻改革的定位
三、多重动力下的大众传媒发展与新闻传播改革
第二章 多元融合: 1990年代电视新闻观念的发展与变革
第一节 传媒政治功能的变革与电视新闻观念的变迁
一、传媒政治功能的变化与电视新闻功能多样化观念形成
二、舆论导向思想的产生与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观念的实践
第二节 多元社会思潮的涌现及对电视新闻传播观念变迁的影响
一、1990年代主要社会思潮及对电视新闻观念的影响
二、人文主义与电视新闻传播的“平民化”观念
第三节 现代传播观念影响下的电视新闻观念变迁
一、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对电视新闻观念改革的影响
二、媒介本体性观念的演进及电视新闻观念的变革
第三章边缘突破:1990年代的电视体制改革
第一节 中国电视体制改革的动因探析
一、世界电视传媒体制的变化及影响
二、中国电视体制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三、1990年代中国电视体制改革的推动力
第二节 1990年代中国电视体制改革的进程及特征
一、1990年代以前的电视体制改革与积淀
二、1990年代中国电视体制改革的主要进程与成果体现
三、改革开放20年电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探析
第四章 “语态革命”:1990年代电视新闻话语变迁
第一节 1990年代的电视新闻语体变革
一、“新闻纪录电影”语体:1990年代前的电视语体面貌
二、“纪实语体”与《东方时空》开启的常态化新闻纪实实践
三、从“新华体”到“中新体”:1990年代电视新闻语体变革的实质
第二节 1990年代电视新闻文体变革
一、构建“舆论中心”:从改变电视新闻文体开始
二、面向世界:对西方新闻节目形态的拿来与改造
三、两种向度的“互文”:电视新闻文体变革的特征
第三节 1990年代电视新闻叙事模式变革
一、总体性叙事范式:1980年代的《新闻联播》叙事构成
二、“总体性”的分化与缝合:1990年代的《焦点访谈》话语构成规则
三、从“联播”到“焦点”——总体性叙事范式的自我改造
结语:19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价值追问与当下意义
一、电视新闻改革是对社会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
二、电视新闻观念的更新奠定了电视新闻不断发展的基础
三、时代发展特征下的体制改革局限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四、多重语义杂糅下的1990年代电视新闻话语改革
五、1990年代电视新闻改革的轨迹追寻与电视新闻改革持续
后记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若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同样也改变着我们原有的社会文化秩序和文化构成成分,成为新的社会文化产生的催化剂。正如有文化学者所描述的那样:“消费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中已成为一种看待世界的霸权方式,成为一种社会用来控制文化、政治、个人的社会认同,一种发展经济的形式,它不仅是一种文化霸权,更是一种渗透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具有某种共识性的主导力量。” 消费主义文化与大众文化样态的彼此裹挟,以及在市场合法化“命名”后,在彼此呼唤与“正名”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甚至直接推进了1990年代中国文化价值的转型。“大众文化的市场化,适应了这个时代的消费要求,也使20世纪以来主流文化‘一体化’文化生产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就积极意义而言,这种以消费为特征的市场力量,在消费与享受的过程中拆散了一体化文化体制下赋予文化、艺术强烈的意识形态价值指向,而转而赋予了这些形式更多的本体性含义,进而使文化与艺术呈现出更为丰富与多样的价值与意义,使得文化具有了多样性的本体特征的复苏与发展,也为多元文化的出现创造了空间条件。消费文化在中国转型社会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形态本身,有着相当大的经济规模,也不仅表现在它以广告为中介,造就新的话语平台,拓展了广告的影像空间,更表现于这些大众文化以其超过精英文化的社会影响力,透过大众传播媒体,将其内容传输给居住在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各阶层民众而促使其具有共同的经验和价值观,使得消费文化从本土生长,变强力的传统意识形态为新的消费话语,从而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与社会形态的来临。”由此,在中国社会市场化转型加快的整体背景下,各种文化形态也迅速向市场主导的趋向发展。民众通过市场机制,用消费选择进行的“投票”,来表达对某种文化形态的喜好,既揭示了文化领域中消费者主权的价值和意义,也昭示了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大众文化方向。更是构成了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向的前提。 1990年代多元文化观念,作为一种文化理想与文化现实在中国的凸显,有着其双重的合理性。外在的是东欧剧变造成冷战的结束,政治及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成为世界新的发展主题。多元化不仅成为新的国际秩序建构的的思维与策略,更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力求保持自身民族及国家特性,参与国际化秩序重建的理念武器,中国自当不例外。内在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指引,更成为全民、全社会统一的实践形态。文化的功能亦在摆脱了简单政治宣传工具化的工程中,显现出其本来面目,呈现出政治、精英、大众诉求交织其间的多元景象。
编辑推荐
《观念、体制、话语:19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研究的三个视域》是一部针对19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进行专门研究的专业著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