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业的产业竞争与政府规制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王晨  页数:271  
Tag标签:无  

前言

对于政府规制,丹尼尔-F-史普博认为,政府规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就规制的手段和内容来说,主要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两个方面。作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全能主义政府向有限政府转轨的国家,特别是对于由原先行政事业型管理体制向市场化、产业化经营体制转制的中国出版业来说,政府规制是政府间接管理和规范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旧制度渐趋瓦解和新制度规范尚未完善,导致了这一时期政府和市场行为的种种失范现象,如政府权力的市场化、市场信用的流失以及市场秩序的混乱。这些现象在总体上决定了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政策的种种特征:(1)规制措施的不均衡。一方面政府权力不受限制地深入到出版业经营领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微观经济领域实行层层规制;另一方面,政府在创建有序的市场秩序、界定清晰的产权、建立法律基础等方面明显缺位,充分反映了政府规制短缺的一面。(2)规制体系中法律短缺,政策泛滥。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出版法》作为出版业政府规制的基本法,更多的规制依据是各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政策法规、条例,甚至是行政命令、行政措施等。法律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政府规制的法治化、制度化程度低,在缺少制度制约的情况下,政府经济规制行为的失范难以避免。(3)规制行为不稳定,充满了不可预期性。

内容概要

本书的第一章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实际问题;然后,对本书所涉及的竞争理论、垄断与不完全竞争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政府规制理论作一简要的文献综述,为本书奠定共同的概念基础;同时,对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作出说明。    面临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出版业,如何看待市场与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同时,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决策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因此,笔者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市场、政府在资源配置效率与社会福利两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过渡(转轨)经济理论,提出中国出版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理论假说,为以后章节的实证分析提供待检验的理论假说。通常来讲,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有三种,即宏观调控、微观管理和政府规制。    第三章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中国出版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行政性垄断以及由此导致的低水平过度竞争是当前中国出版业产业组织的显著特征。行政性垄断所导致的僵化的体制以及相对低迷的经济绩效是政府试图改变这一状况的动力,因此,政府就需要首先行动起来逐步革除行政性垄断的影响和势力。    第四章首先从出版业的产业特征出发,论述了出版业实施政府规制的必要性以及出版业政府规制的特点,然后对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的历史演进作了比较详细的考察,从而为讨论当前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改革提供了比较翔实的历史资料。作为物化劳动产品的出版物,其本质属性是精神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公开出版的出版物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生产这一特殊商品的出版业有别于其他产业的一个根本特点,就在于它在生产物质产品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向消费者(读者)提供精神产品。出版业的成长与其说是出版物种类和发行量的增长,不如说是人类思想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因此,出版业历来是我国政府实施严格规制的领域——规制内容较广,规制程度较深,规制手段较严格。我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既考虑到保证和提高文化、教育和居民生活水平,又包括一定程度的经济性因素,同时,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五章讨论了现行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体制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内容,并针对现行政府规制制度的缺陷,探讨了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改革的趋势与政策思路,目的在于说明政府需要进一步放松管制,以使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坚持和完善出版业社会性规制的前提下,对经济性规制理应作出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调整和改善。不仅需要放松对出版企业数量的规制,而且需要放松对出版企业性质的规制。    第六章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书的主要结论,并对相关政策含义作了探讨。本书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出版业的市场结构为垄断性的,需要政府限制垄断、引入竞争,保持中国出版业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2)政府未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造成了政府角色的缺位与越位,市场运行效果不理想;(3)政府规制的目标不明确,规制措施不得力,规制效果不理想;(4)政府尚未处理好出版业改革、发展与政府规制的关系。

作者简介

王晨,管理学博士,合肥学院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传媒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研究,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及横向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版业  第二节 有关竞争、垄断与政府规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 市场竞争与政府规制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市场竞争与经济绩效 第二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第三节 政府规制与规制政策 第四节 出版与出版业 第五节 中国出版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假设第三章 垄断与竞争:中国出版业产业组织研究 第一节 中国出版业市场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中国出版业市场行为分析 第三节 中国出版业市场绩效分析第四章 出版业政府规制的基本框架与历史演变  第一节 出版业政府规制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国外出版业政府规制第五章  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体系与规制改革 第一节 现行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体系 第二节  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改革与产业政策调整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的探讨 第三节 后续研究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帕累托有效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标准。帕累托有效是指,如果一种可行的配置不可能在不损害某些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另一些人受益,则该配置便是一种帕累托有效配置。帕累托改进是指,如果存在一种交易,使交易双方能够互利,或者在不损害一方利益的前提下使另一方获利,则这种交易为帕累托改进。因此,帕累托有效就是当经济不存在帕累托改进时所达到的状态。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是要分析使各个市场都达到供求平衡的价格向量所产生的资源配置状态是否合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市场是竞争性的,在分权制下,个人不需要知道别人偏好,只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价格来决定供给或决定需求,不需要他人或计划者的帮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这种均衡必然是一种帕累托有效配置。换言之,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认为,每一个竞争性经济都具有帕累托有效。显然,这是斯密“看不见的手”假说的一种现代版本。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市场,我们可以保证经济高效率地运行。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增强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信心。因为该定理认为,无论一个政府如何仁慈、如何理性,都不可能比市场做得更好,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因而我们并不需要政府理论。像其他定理一样,该定理的结论取决于假设条件的有效性。

编辑推荐

《中国出版业的产业竞争与政府规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产业被定义为相互竞争的、生产同质产品(即完全替代)的厂商集合。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产业被定义为相互竞争的、生产相互替代(近似替代)关系产品的厂商集合。对出版业而言,就是指出版内容相似的出版物的出版社所组成的集合。在经济转轨时期,政府与市场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作用,对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学问被称为“过渡经济学”,有关这方面的理论被称为“转轨经济理论或过渡经济理论”。既然中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就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要保证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就应该保持市场充分的竞争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出版业的产业竞争与政府规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