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百亿

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美)卡罗·白朗(Karel Baloun)  页数:143  译者:译言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Inside Facebook》这本书是原作者卡罗·白朗(Karel Baloun)作为Facebook的第一位高级软件开发人员之一,在Facebook初创阶段的亲身经历。与公司老总或研究创业的学者不同,作者以一个工程师平实的语言、从局内人的视角,描述了这个传奇的web2.0网站初期的爆炸性发展。读来让人感觉真的置身于硅谷,置身于一家创业公司之中、感受到那种每个细胞都充满了为梦想而奋斗的激情。  在本书中,原作者对于社会化网络站点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另外,作者还对年轻人的创业和成长,给予了热情的鼓舞,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美)卡罗·白朗 译者:译言网卡罗·白朗,白朗先生设计和实施互联网社交应用软件。他最近的经历是作为Facebook.COM的第个个高级工程师,设计和管理网站模块的开发。他的新书《Inside Facebook》记录了他在Facebook的亲身经历以及社交网络行业的近况。 在为Facebook工作之前,白朗设计和领导了范本引擎的开发。这一技术至今仍在为looksmart.COM和Facebook.COM服务。白朗的日语非常流利。他和别人合俆开发了一个基于JAVA的无线信息服务器,并领导了这个服务器在东芝和NTT DOCOMO的安装。作为一个创业者,白朗创立了一个全功能的模拟商品交易社区网站——ptrades.com。同时他还在积极地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真的)。白朗先生是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社会心理学硕士。

书籍目录

前言补充人物表楔子第1章 优傅(YOPO)岁月 录用 开始 寻梦 创意 建站第2章 起点第3章 恰同学少年 用户之“芯” 竞争 生财有道第4章 大有可为 年轻的梦想 隐私与安全 线上益友 全球化趋势 专注,专注,还是专注第5章 未来之路 鸿鹄之志第6章 你的未来致谢推荐阅读 为什么 做什么 怎么做后记关于作者关于译者

编辑推荐

《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是原作者卡罗·白朗(Karel Baloun)作为Facebook的第一位高级软件开发人员之一,在Facebook初创阶段的亲身经历。与公司老总或研究创业的学者不同,作者以一个工程师平实的语言、从局内人的视角,描述了这个传奇的web2.0网站初期的爆炸性发展。读来让人感觉真的置身于硅谷,置身于一家创业公司之中、感受到那种每个细胞都充满了为梦想而奋斗的激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零到百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1条)

 
 

  •   一个早期的开发工程师,流水账似的博客文字,被国内某web2.0网站翻译过来,取了个骇世惊俗的名字 “从零到百亿”!看过后有被标题党欺骗的感受首先,并没有关键情节透露,FB是怎么成功的其次,这里面绝少有运营层面的思维过程一句话:看完了你也休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搞出从零到百亿的!
  •   想从中获取学术价值的朋友们就不比费劲买这本书了, 两个小时就看完了,没什么内容
  •   引用 hqsong 为此商品评分:一个早期的开发工程师,流水账似的博客文字,被国内某web2.0网站翻译过来,取了个骇世惊俗的名字 “从零到百亿”!看过后有被标题党欺骗的感受首先,并没有关键情节透露,FB是怎么成功的其次,这里面绝少有运营层面的思维过程一句话:看完了你也休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搞出从零到百亿的-------------简单的一本书肯定不会知道怎么成功的,但是写的就是流水账。这本书真的不怎么样,还不如在网上搜索关于它的资料多。
  •   还是介绍了点让我感兴趣的东西,这个价格也很美好。。。值得一看
  •   这本书基本上一第一人称的语气写成的,从最初选人都建立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很多书籍都不会说这个。这个很好,虽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没什么意义,但是我也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会觉得我也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从无到有的。这个对创业者来说也很激励。是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   值得一读,会让你对facebook有深入的了解,也会燃起你的梦想!
  •   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很多关键事件等写的都很简短,可以借鉴,但不足
  •   对于Facebook前期工作做了细致的梳理,作者用工程师质朴的语言描述了Facebook的前生、今世及未来
  •   不错不错……很吸引人……
  •     书里的内容网上早就流传了,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一气呵成看完这本facebook创业手册,不免有点心痒痒,甚至心潮澎湃。
        
        网站真的有好多种,给用户创造价值的才最有生命力。新浪、腾讯等大头也是在某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价值,才得到人们的青睐。但好多网站东施效颦的在那买卖奴隶,强抢民女真不知道能给用户带了什么?一个月的消遣时光,还是增进了朋友感情?
        
        每天翻着脸谱,总觉得还是缺少什么。不知哪天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新社区的想法,其实也是一些以前朋友之间活动的生活积累。朋友不分来自哪里,不分毕业于哪,不分在哪工作。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朋友之间的活动需要cool的网站应用来提供服务。需要cool的网站应用来方便生活。朋友圈之间。。。 不说了,还想自己做。
        
        还有一点感想就是startup企业如何启动。虽说成本低吧。但是光有好的想法,缺少技术,缺少合作伙伴,缺少资金等等,都是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真是一门学问。特别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探讨问题,互相促进。
  •     这个评论不是评内容的
        
        而是买了本原版的
        
        忽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繁体字,这个还好
        
        另一个问题比较悲剧,是竖版书。。有别于大陆的横版
        
        阅读成本相对高了些 http://www.lianpupu.com
  •     里面说中国的情况有些不对头,比如盗版光碟不是像作者说的那样,还有人人网也是有隐私的
      
      如果没有写中国的情况,我应该会怀着崇拜的心情看完的;发现原来作者对中国的事情基本上是听朋友说或者什么的,就想问,那么这里面其他的内容也是实情吗?这本书和社交网络那 部电影里面描述的facebook是不一样的,那么,作为一个中国的渺小的读者,我只是说,看看吧,取其精华吧。
      
      硅谷的创业方式真的很让年轻人振奋,希望中国将来或者现在的某些角落发生的事情未来也能成为这样的传奇
  •      图书馆借的,刚读完的时候热血沸腾,对“创业”情绪十分高涨。。。
      
       那些在facebook的工作经历写得还是很实在的,可能是因为作者在他们的团队中已经算得上是“老头”了吧。
      
       创业确实令人向往,什么“在每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有数千人曾放弃过类似的念头,没有或没法保持坚信成功的激情”啦,很有煽动性,比较时候我这样生活中鲜有激情的人。
  •      最开始是抱着想得到一些网络创业思路方面的启示来搜索的这本书,看过与很多人有一样的感觉,空洞、琐碎,囊中无物,作为闲书一读还是可以的,收获不大。
  •     这本书介绍了Facebook的发家史,但是从其书本能带来的价值本身来看,实在是逊。因此仅给3星的评价。
      一本一般般的故事书。
  •     看这本书我就是想了解facebook当初是怎么运作的,公司是怎么做决策、执行的。和大部分startup的互联网公司类似,facebook也是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Mark Zuckerberg在创建facebook之前已经做个几个学生社区网站)。最初的网站是有几个工程师独立开发的,程序没有版本控制、直接在运行的服务器上直接修改。
  •     这是一本讲述facebook整个成长经历的书,从起步到成长到壮大,这些过程会让你了解facebook为何能成功。
      我想就因为这,就值得你读。
  •     1.一旦你投身于一个创意,先给自己列个单子,对自己承诺一些列在放弃前必须完成的工作。然后就按照这个单子去做,只问耕耘不问收货地一个个完成这些工作。这个策略会帮助你跨过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挑战,而这正是创业的价值所在。只有你把所有的承诺都已兑现并且确实感到你的创意不够好。还有,别忘了向所有因此而浪费了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人道歉。在心理上客服无法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并非易事,否则每个人都会成为网络时代的百万富翁。
      
      2.创意中最间的部分用最快的速度实现出来,然后推荐给你的目标用户,看他是否吸引人。
      
      3.不要只是简单地听取反馈意见,还要观察人们在你们的网站上到底做了什么。观察他们是如何兴致勃勃地试用他的。看他是不是真的解决了你想要为用户解决的问题。觉得大多数情况下,你不会第一次就成功。但是等一下。不要放弃你原来的想法转而为用户 解决其他问题。试试看,能不能找到更合适的用户群?不断地修改你的网站,知道它达到了你的意图,然后再观察哪些改动起了作用
      
      4.除了统计数据,还要留心与你核心用户以及商务或者技术合作伙伴间的关系:是否哪些最重要的用户变得有激情?你是否拥有了足够多的合作关系?
      
      5.紧跟那些才华横溢的朋友,并鼓励他们去成功!
      
      6.如果某个朋友恰好有个让你激动万分的创意,你就该好好想想,自己怎样不遗余力地帮助他实现这个创意。
      
      7.一旦你加入了团队并且感觉良好的话,就奴隶让自己变得对团队不可或缺。团队的创始人所需要的是,能够完全信赖的高效的执行者,是能够了解其心意的人。开创一个公司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如果你能够很好的实施的话,才是有价值的。相比之下,你对公司应该如何运作的想法,只会是不和适宜的捣乱。
      
      8.人类的最根本限制在于,每天最多只能工作18个小时,如果走运可以工作30-40年,如果你膝下有子,那么上述时间的1/3要分给一个在你前后跑来跑去的小家伙。我们要花15-30年时间做 准备,来了解事物,建立我们的人际关系网络,并真正懂得金钱的意义
      
      9.在水电站附近开设计算机中心
      
      10.只关注一件事,忘掉另一个。对自己说:“这件事前景很诱人,但是我不会去做他"
      
      11.富有效率的管理者知道,一旦东西被堆成了摞,就永远都不会被使用了
      
      12.世界等着你发明创新。或许整天看那些漂亮的男孩女孩会让你分心,要 知道,世界在等待你。如果你能抵住诱惑,你将获得突破。
      
      13.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想让自己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14.积极从事对你有益的事。看哪些方面最拿手,看看需要些什么才能把它做的更好
      
      15.向不太明显的坏习惯开刀。不把时间花在没有意义,从长远来看也不会带给你什么价值的事情上
      
      16.不要只拿个商业文凭,要着手做生意。不要只是学创意写作,要发表你的佳作。选择获得技能方面的专业或许会更明智,因为它能使你有更广泛的选择,尽管通常比较难以掌握。如果一个东西容易学的话,他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     如果还没买,建议不好买了。
      如果可以借,借来看看也成。
      给三星的理由是这书还比较薄,无聊的时候翻翻可以很快的翻完。
      里面实际上是没多少有用的东西的。
  •     书里的内容网上早就流传了,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一气呵成看完这本facebook创业手册,不免有点心痒痒,甚至心潮澎湃。
      
      网站真的有好多种,给用户创造价值的才最有生命力。新浪、腾讯等大头也是在某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价值,才得到人们的青睐。但好多网站东施效颦的在那买卖奴隶,强抢民女真不知道能给用户带了什么?一个月的消遣时光,还是增进了朋友感情?
      
      每天翻着脸谱,总觉得还是缺少什么。不知哪天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新社区的想法,其实也是一些以前朋友之间活动的生活积累。朋友不分来自哪里,不分毕业于哪,不分在哪工作。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朋友之间的活动需要cool的网站应用来提供服务。需要cool的网站应用来方便生活。朋友圈之间。。。 不说了,还想自己做。
      
      还有一点感想就是startup企业如何启动。虽说成本低吧。但是光有好的想法,缺少技术,缺少合作伙伴,缺少资金等等,都是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真是一门学问。特别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探讨问题,互相促进。
      
      每个灵感都来源于生活,用科技去解决我们的问题,就都会找到自己的“脸谱”。
  •     去年这个时候看的译言翻译的《Inside Facebook》,作者是facebook早期开发工程师。个人觉得里面讲的大都是facebook牛,用户多。并没有详细阐述facebook如何牛起来,用户怎么多起来。只写了些开发的过程,个人觉得谈不上inside!
  •     这本书不厚,价格也不贵,在joyo买了,10元.我认为这10元花得值,里面写的东西还是很实在的,以一个工程师的角度去剖析了Facebook的成长过程,虽然说不能很详细(Facebook也只有几岁),呵呵,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
  •     勉强看完这本书,倒不能说有多糟糕,只是觉得东拉西扯地说了那么多,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只是到最后扯了几段励志的大白话...类似的书以前看过两本《Borland传奇》和《DOOM启示录》,这本书跟这两本书可以说不是一个级别更没有任何可比性!那两本书从一开始就有种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多冲动,而这本书是强忍着坚持尽快读完,幸亏页数不多,否则肯定夭折了!
      
      总之,很失望,不推荐!
  •     啰哩啰嗦,满篇废话,就是简单的创业过程,几千字就可以解决的,硬是写成了一本书,净是些没用的内容,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
  •     如果当作一本小说来读一定受益匪浅,并且从中了解一些创意的公司的怪癖。但是如果认为这是宝典,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比较作者本身只是个程序员,我想他的逻辑用在程序语句更为优秀,他很幽默。
  •     译言网的朋友合力翻译了这本书,再一次证实了WEB2.0的力量。
      但本书作者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对其在FACEBOOK这段时间工作的一个描述。对想研究WEB2.0的朋友来说,书中真正有深入的思考不多。
      
      看完一遍后,影响最深的就是译言网的一个翻译朋友的一句话。四级三十几分,现在都能翻译文章了。有志者,事成。。。呵呵
  •     比如,谁喜欢什么,谁有什么爱好,谁的女朋友是谁,有些Facebook员工的资料地址,可能这些会是这本书的最大亮点,除此之外,叙述的简直有点儿乏味。
      
      文中随处可见“最棒的”、“最出色的”……之类的话,读者可能已经了解Facebook的一些层面,或者已经在使用它,可这样重复率极高的字眼总有自吹自擂的感觉,可能这是取得一点儿成绩的企业的通病吧。不过我不相信Facebook没有失误的地方,在书中点缀上这些内容和一些反思,会给读者更加真实的感觉。
      
      三两眼就看完了这本书,值得回味的地方并不多,更像是一本拉家常的流水帐。
  •     英文版的书网上能找到,买一本中文版的纯粹是收藏,以及迅速查阅起来方便。很可惜,人名都中文化了,我还是希望人名都是英文的,这样要了解某个人就不能直接Google其名了。
  •      这两天一直在读一本书:《维基经济学》,副标题是: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关注互联网未来的朋友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它的确如简介里说的一样:可以改变我们对于传统知识创造模式的认识。虽然由于此书翻译质量上的问题,方军和keso都强烈建议不要买此书,我还是不得不买了来读,真后悔上大学时没有再多下点苦功夫把外语学好,以至于现在读不了英文原文,只得忍受这种被人喂苍蝇般的译文。
      
       不过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一物降一物。有糟糕的翻译,也就有人想出办法应对它。译言网的创始人雷声大雨点小就是因为发现有太多糟糕的翻译,才想起做这么一个翻译的网站,把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在一起,用大规模协作的方式来创造质量更优的翻译作品。译言和她的译者怀着这样一个理想:用我们的双语能力为中国带来海量的优秀外语内容。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译言人的心血终于结出了果实:《从零到百亿-创业故事》。这是译言网通过协作翻译并付梓印刷的第一本书。该书在淘宝网上发布一小时后即售出十本,目前已经陆续在各个城市的书店铺货,卓越网也已经可以预订。虽然这是一本讲述Facebook发家史的书,但我觉得这本书的成书历程比它讲述的故事更有价值。
      
       还是在译言网,有一篇比较全面介绍Web2.0的文章刚刚翻译完成,对Web2.0做了很详细的总结。这边刚看过Web2.0,那就就以有人开始讨论Web3.0了,而且协作成了继用户贡献内容之后,更引人注意的特征。呵呵,在我们这个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国度,人们总是对数字如此敏感。管它几点零呢,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它会怎样改变你我的生活。
  •     老实说,有一点点失望,因为想看到的内幕太少,而作者更多在教育年轻人如何选择一个创业公司,如何选择你的创业伙伴,如何保持激情,等等。其实,我更想知道的是,facebook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用户,这些用户都干了什么?可惜作者没说,不过作者的角度很有意思,离职后写facebook,至少立场是客观的,不像之前看到的关于google的几本书,太多的歌功颂德,让人不爽。
      
      就翻译的质量来说,可以说还是非常好的,我一向认为老外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其实是有很大出入的,译言这点做的很好,翻译重要的是意思,而不是字字翻译。另外,译言的这种多人协同翻译的方式,很值得提倡,虽然文字的连贯性欠缺,但可以保证速度,现在而言,为速度牺牲一点点质量是可以接受的。btw:译言在这本书后面花了那么大的篇幅来宣传自己,创业者的野心不言而喻。
      
      至于书的中文标题,从零到百亿,和facebook内幕,其实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也许叫facebook内幕,或者我眼中的facebook会更贴切,不过这样明显会影响销量。
      
      所以,作为一本消遣的书而言,这本书相当不错,而对于想抄袭facebook的中国同行而言,这本书还远远不够。
  •     从yeeyan上发现有这本书,就立即买了一本,看了之后非常失望。基本上看了之后就可以扔掉了。 整本书言之无物,组织混乱,翻译的质量也实在不敢恭维。
  •   没觉得Facebook非常有用,还是更喜欢MySpace
  •   中国网民觉得校内有用,就类似美国人觉得FB有用。
    当然,前者是抄袭后者的,其他水平也不在一条线上。
  •   今年第4期财富的封面故事就是Facebook,不过最近眼睛比较累,一直没看
  •   我买了3本,纯粹为凑个热闹~
    不过由此却对译言的评价低了好多,译言也算家出版网络公司了,不能为钱出版水准的东西啊。
  •   你为啥买三本啊。。。
  •   凑热闹,同时给公司书柜增加点内容。
  •   按理说,译言这样的协作翻译平台,不至于令译文质量如此不堪。怎么回事呢?
  •   2009-11-22 19:41:09 heicuo
      按理说,译言这样的协作翻译平台,不至于令译文质量如此不堪。怎么回事呢?
    ---------
    具体问题我也不知道,其实内容仅仅是给我感受不好的一方面,这本书很薄,内容少,定价不低,感觉有点糙
  •   @Lennyhan
    从表面看,“二十几位志同道合的译者协作完成了本书的翻译”的确比较恐怖,尤其对于学术翻译,这种合作或协作翻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平台支持协同工作是一方面;翻、校、审、编本身的分工协作是另一方面。
    从产品看,中国书籍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才是产品经理,是最大的。若他/她不一开始驾驭这种新模式,最终往往因为返工成本太高而debasement。
  •   这要看你对这本书感兴趣,还是对译言的模式感兴趣了。我只是在谈这本书。
  •   @Lennyhan
    的确。我们关注的不同,但二者有联系。
    我们只能通过评价译文质量来间接评估运作方式,希望一些有效的方式值得复用于今后的学术翻译工作。
    换句话说,我们还能期待译言这种模式的下一本译作能有起色吗?
  •   @ heicuo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对你的问题持保守态度,我可能不会再次成为他们的消费者了。
  •   @Lennyhan
    既然问题摆出来了,我相信译言图书翻译工作细分及上下游工作流创新将很快浮出水面。例如,我们可以设想在协作翻译团队中有定位在术语图系梳理的,算是一种专门细分工种吧。
    by the way,我并不care译言,我care的是协作翻译的创新。读者们的反馈最珍贵。
  •   恩,谢谢总结~
  •   Thx…
  •   “团队的创始人需要的是能够完全信赖的高效的执行者,是能够了解其心意的人,你对公司应该怎样运作的想法,只是不合时宜的捣乱。”
    说的太对了,深有体会。。。
  •   en很有体会
  •   哈哈.
    我觉得这本书还行,好比一个过来人给新手传递经验 :)
  •   楼主太苛刻了,其实这相当于一个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
  •   其实书中对于创业企业的一些决策描述,和一些灵巧的做法还是对新人来说有帮助的!不过没有情节还倒是真的!~
  •   这书真的是烂字了得,从排版到内容.
  •   显然你还没有看懂
  •   个人觉得,对于如何判断是否参与到朋友创业的那几个标准比较有用
  •   同意,就是facebook的花边新闻,后悔在卓越花钱买了本来看。
  •   因为关于Facebook的书籍还不多,所以作为第一本中文版的可能会引起对Facebook感兴趣的用户的购买欲望。
    不过下次不知道这些买家还会不会付银子买相关书籍了
  •   再感叹一次,这本书的翻译实在烂啊,还是建议看英文版。
  •   我看了你读过的书和在搭讪学小组的跟贴,貌似英文很厉害的样子,来膜拜一下...
  •   那确实
    我也是在小组的跟帖中注意到这个cat的,英语很N啊......
  •   记得猪猪字母翻译一集火影还给200元呢- -
  •   我觉得翻译的很好,可以将您觉得不敢恭维之处贴上来吗?大家好共同讨论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