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图传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罗田,付严嵩,马跃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辅以经典作品解析、资料链接、名人名言栏目和附录,精选3余幅与凡·高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凡·高的传奇人生、人格魅力、心路历程及辉煌成就。全书整体节奏张驰有度,以凡·高一生中破坏——创造——再破坏——再创造的艺术创作历程及其画商、牧师、画家的职业变换,到最终成为现代艺术的伟大先驱的人生历程为主旋律,使读者看到一个真实本色的凡·高,并

书籍目录

第一章生命之诗的开篇
第二章海牙——第二故乡
第三章天路历程
第四章走向艺术
第五章巴黎的碰撞与融合
第六章麦田里的收获
第七章在“自我分裂”中陨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凡·高图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受苦而不抱怨,正视痛苦而不反感,在学习这种能力的过程中,随时都有晕倒的危险,然而或许,我们却有希望瞥见一种朦胧的可能,那就是;在生活的另一面,我们将看出痛苦之存在的美好理由.眼前,这痛苦有时如此弥漫,布满整个地平线,以至酿成绝望的大洪水.然而对于这,对于痛苦本身,我们知道的很少.我们最好去看麦田,即使是画中的麦田也行.
      要达到崇高的境界不仅仅是依靠感情的冲动,还要顽强的磨穿一堵把人们和他们已感觉到的,有能力达到的目标分隔开的铁窗.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他,我甘愿冒失去生命合理智的危险.
      有些人命中注定总要流浪,对于他们,生活永远在别处.即便艺术,也并不是大地的根或人的家.艺术本身就意味着流浪,艺术就是流浪.那并不是人的家.人的家在北布拉班特的原野,在津德尔特.可人总是无法回家.
      痛苦便是人生,悲哀永无尽头.
      尽你所能,更多的散步,保持你的大自然之爱.因为这可以让我们越来越深刻的理解艺术.画家们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教我们认识大自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样一些画家,他们只创造美好的事物,他们不炮制丑陋的事物,就正如我们的生活中有那样一些普通人,他们不会制造不美好的事物.
      但我始终认为,理解上帝的最好方式,是爱许多事物......爱你所爱,这样你就会更了解上帝---我就这样对自己说.然而,一个人必须带着高尚,严肃和亲切的同情心去爱,带着力量去爱,带着理智去爱;而且,一个人必须永远努力让自己了解得更深,更好,更多.这是通向上帝之路,这是通向坚定不移的信仰之路.
      每个健康而自然的人身上都有着麦粒一样的生机,由此产生出自然的生命.就像麦粒中有生机一样,我们身上有爱.现在,请设想这样的情况:我们自然的生长和发展过程遭受了挫折,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机无法展开,并发现自己跟磨盘里的麦粒一样陷入了绝望无助的境地---一旦面临这样的情况,我想我们就只有拉长了脸无话可说了......带着良好的愿望,我们去寻找据说往黑暗中投进了光明的书籍.可是,虽然尽够了一切努力,我们几乎没有找到任何东西,我们自己也不会始终得到安慰.我们文明人所遭受的最严重的疾病,是忧郁症和悲观主义...
      我相信,即便事情最终结果总要崩溃,我们也必须不改初衷.然而,我越来越拒绝要崩溃的想法......静静的等待和承受,比终日提心吊胆要好.
      
       ---VINCENT.VAN.GOGH
      
      看完<凡.高图传>,我被这个疯狂的人震撼住了.语言已经凝结,情感也已停滞.对这位生前受尽苦难,死后却万人崇拜的艺术狂人,我除了有着俗人对他的敬仰,还交织着自己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情感.这位狂人,他指引着我生命前进的轨迹.^^^^"受苦而不抱怨,正视痛苦而不反感,在学习这种能力的过程中,随时都有晕倒的危险,然而或许,我们却有希望瞥见一种朦胧的可能.那就是;在生活的另一面,我们将看出痛苦之存在的美好理由.眼前,这痛苦有时如此弥漫,布满整个地平线,以至酿成绝望的大洪水.然而对于这,对于痛苦本身,我们知道的很少.我们最好去看麦田,即便是画中的麦田也行.”^^^这是亲爱的凡.高在遭受挫折的初期,对于生活的考验所持的态度.看的出他还是个积极,理性的年轻人."不抱怨,不反感"这不仅是他对于别人对他的批评指责的态度,也是对于命运的种种无奈的态度.VINCENT是一个诡异的名字,是个在他潜意识里反感的名字.因为他的母亲生下的第一个儿子就叫 VINCENT,不过这是个短命的VINCENT,才来到人间一年多就匆匆离去.而上帝似乎是有意安排凡.高出生在他哥哥,也就是"VINCENT第一"的忌日那天.他的父母对于第一子的夭折心怀余恋,便将VINCENT这个名字沿用在了凡.高身上.由此,可怜的小凡.高从出生起就被笼上了"VINCENT第二"的阴影.作为"VINCENT第一"的替代品或复制品,光是这个名字对他的影响还不算什么.更可怖的是他每天要去教堂时经过的一片墓地,那墓碑上分明写着他同名的哥哥的名字.一个活着的人看见自己的名字被刻写在墓碑上,这是怎样的令人毛骨悚然!而这,似乎也预示了凡.高悲剧人生的起源.^^^但是再大的悲剧也不是一夜之间酿成的.起初,凡.高,年轻的凡.高,对生活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凡.高,对于苦难和打击是多么的藐视和不屑啊!他在学习着,在苦难中学习,还"瞥见那一种朦胧的可能".为什么是朦胧的呢?因为对于未来,对于生活好的一面,他是没有把握的,但是受牧师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笃信上帝的他怀着一颗圣洁的心相信一种希望会有可能发生.他还能透过苦难看到另一面,看到它"存在的美好理由",他还认为是"美好的理由"!然而生活的不幸却不止一次的'临幸'他.爱情,事业,艺术上的挫折和打击对他进行轮番轰炸,使这位无辜的年轻人早早的感受到了痛苦带来的绝望,这足以将一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摧毁!可是就算这样,年轻的凡.高也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他不去过多的想痛苦本身的含义,也不想理会痛苦带来得影响.所以,他去看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金黄色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麦田,"即便是画中的麦田"(这画恐怕是米勒的<播种者>,这是他早期最喜爱的作品,他从中看到了种子的力量和希望.),也许是麦田带给他希望和力量,让他不放弃他的信念和信仰,他在滚滚的金色浪花中感觉到了光芒.^^^伟大的凡.高,伟大的灵魂在一片片麦田中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微小的我怎么可以继续不开心呢?毕竟,苦难对我来说还没有发生过,不幸也未曾在我身上降临,连挫折都懒得找事我这个平凡的小人,所以有什么理由让自己不开心呢?曾经极度宠爱自己用力哭泣时紧皱的眉,觉得它分外好看,可是忽略了微笑时上扬的嘴角也很迷人.要尽量舒展眉头,弯起嘴角,用一杯清水冲去心中的污浊,用一朵向日葵的姿态积极的向上生长着.
      
      
      
      
  •     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
       梵高的遗言。
       高中时曾为了凑数,在老师要看的日记上记了一篇梵高传记的读后感,用劣质的钢笔,字迹模糊,但是他老人家的评语是,这篇写得很是用情,优。我看到时笑话他分不清所谓的应付和真实流露的情感。时隔几年,今天再一次看完梵高的传记之后抑制不住的想要记下我的心情,却不知该如何开始。
       我不知道今天许许多多的人为何而崇拜梵高,是因为他的悲惨人生,还是因为他的画作,还是因为别人崇拜所以也做出崇拜的表情。我想我对他并非崇拜,是一种同情怜悯,些许嘲笑,加以佩服。
      同情他。
       由于父母所生第一个孩子的夭折,梵高自出生之日起就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替代品,他用着和他一样的名字,在经过那一片麦田的时候看到刻有自己名字的小小墓碑,心情复杂。我充分质疑西方世界的命名方式,父亲的名字母亲的名字叔叔的名字祖父的名字可以用来给孩子给不止一个孩子甚至给宠物命名,简直乱套了。还有那千篇一律的命名库,于是我们认识无数个tom无数个peter。拜托,有点创意好不好。爱情,却是因为爱情,他第一次偏离的人生的轨道。他爱上了伦敦房东已经订婚的女儿,要命的是这是梵高的初恋,他疯狂的表白,要她解除婚约,但是她的回答是,“红头发的傻瓜”。这就是对人世间第一次表达感情的回应,怨他爱的太过自私,怨她缺乏礼貌的教养。于是这个敏感的青年开始热情于圣经,走上朝圣者一般的道路。他自虐般的生活,使弟弟提奥痛心不已,他开始资助他生活和继续绘画。他爱上有孩子的妓女,或者说生理需要。那段时间他出去绘画的时候有妓女和孩子陪伴在身边,他说有家的感觉。我知道那是一种稳定人内心的感觉,好像简陋的房间投射温暖的阳光,尘埃微微的飘扬,几株植物,并排的牙刷。但也是一种会让人强烈依赖的感觉,一旦爱上它,拥有它,你再也走不动。他太敏感,敏感的人容易受到伤害或者说自我伤害,所有人的一时冷淡都会让他陷入低落的情绪。他太认真,对这世间的感情。于是与高更得争论过多,使得本来住在一起的好朋友产生分歧,分歧之后他开始神经质的想要留住高更,甚至是用伤害的方式。因为当时曾有个交往的妓女说喜欢他的耳朵,他便用剃须刀割下来送给她。与其说是已经发了疯,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他期望引起这个世界注意的方式,好似孩子在众人面前会哭泣的更用力,梵高被漠视太久,被拒绝太久,这是他哭泣的方式。
       佩服他。
       本来是会有一个顺利的人生的,在学校期间成绩优异,虽然莫明辍学但是在古比尔画廊工作期间展现了非凡的艺术品位,成为一个精明的画廊经理人不好么,梵高。但是他不会服从于这个世界的定理,于是他开始转移生活的重心,他想要投身于自己热爱的绘画。他可以放弃众人眼中的“应该”,就像他自己说的,What would life be if we had no courage to attempt anything?我曾经很是喜欢伦勃朗一类仿佛照片般的画作,而不理解梵高近乎幼稚的圈圈点点。但是他说,宁愿以自己的绘画手法表达强烈的感情,也不愿单纯地照相般地描绘事物。于是所有的色彩都有了语言,他的悲哀他的怒放他对这个世界一切的情感。“我越是丑陋,衰老,堕落,病弱,贫穷,就越想创造出辉煌而有和谐的明丽色彩,以达到报复的目的”。他用鲜艳浓烈的星空麦田向日葵,报复着这个世界。我喜欢他描绘的这些浓烈的色彩,正如我喜欢无声电影一般的黑白,像是电池也有两极,我想这并不矛盾。
       嘲笑他。
       总是无法克制自己不应该有的感情。这世界上有爱情,但是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才可以修成正果。比如年龄,比如性别,比如辈份,比如身份,比如资格。如果你只是要爱着,单纯的爱着就好,那你可以恣意妄为。但是梵高企求的是回应,和他一样浓烈的爱。于是他被拒绝,被辱骂,被议论,被传染梅毒及淋病。这世界上有友情,但是不同的背景境遇你无法要求对方与你高度一致的和谐。于是高更与他的近距离生活使得碰撞更加激烈,但是他在乎,他不允许离开,他太强求。这世界上有信仰,但是信仰的过分真切,就变成了控制思想的魔爪。于是被宗教搞得失去方向的他虐待自己的身体,对底层矿工的生活过分的热心,行为怪异乖戾。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是那个于37岁结束自己生命的梵高。就是那个生前仅仅卖出一副画作的梵高。就是那个你不是十分理解,却跟着好奇跟着谈论的梵高。
       不知道他看到婴儿床中熟睡的弟弟提奥的孩子,有没有一丝羡慕和醉意,他本来也可以成为一个生活富裕的画廊经理人,娶妻,生子,有安定的生活,有家。
       但是,他是梵高。
       还有,有个资助了他一生主动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坚持通信十八年临死前陪他说一整天话怀抱着梵高值到他离开甚至在他死后不到六个月也随即去世墓碑与他并排在一起的弟弟,梵高,这足以让全世界嫉妒你。
      
      
      受苦而不抱怨,正视痛苦而不反感,在学习这种能力的过程中随时都有晕倒的危险。然而或许,我们却都有希望瞥见一种朦胧的可能,那就是,在生活的另一面,我们将看出痛苦之存在的美好理由。眼前,这痛苦有时如此弥漫,布满整个地平线,以至酿成绝望的大洪水,然而对于这痛苦本身,我们知道的很少。我们最好去看麦田,即便是画中的麦田也行。
       ————Vincent Van Gogh
      
  •     
      从来不附庸风雅的去看外国的油画,不过我还是知道凡高,知道他著名的《向日葵》。但是我一直看不懂,也不明白他的伟大在哪里,直到我看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在书店的特价折扣区翻到的,也许真的是书缘吧,莫明的就买了下来。封面是凡高著名的《星月夜》和他的自画像。
      
      真的是本好书,不同于一般的传记小说,书中配了大量的凡高画作,从刚开始画画的生涩作品,到饱受苦难后的凤凰涅磐,以及生命最后的呐喊。一边看着文字的叙述,一边看着画作,画作就像是给文字加上的最好的注释。经典的画作还有详尽的解析,从使用色调,运笔的方式,画作的技巧,流派,内容很丰富。
      
      凡高是天才,而天才又被自身的才华所折磨,天才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最好的,天才的脑子里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他急于想将脑子里的东西表现出来。凡高选择了绘画。不觉得凡高是从小就有绘画的天赋,他开始的画作也是生涩的,但是一路走来,他渐渐找到属于他的表现方式,我们也才能从他的画作中以他的眼光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画作中那些粗硬的线条,绚烂的色彩,卷曲的笔触,油彩突起的质感,仿佛都在竭尽全力无声的呐喊,这就是凡高的激情。看着画,有时我觉得能感觉到凡高作画时的忘我和疯狂。我被他的画深深的迷住了,也为他一生的坎坷和备受折磨而难过,我因为他的经历而理解了他的画,又因为他的画而更理解了他的痛苦。
      
      如果有一天能亲眼看看这些动人心魄的画作,该是多么幸福和沉醉的时刻!
      http://blog.sina.com.cn/xiaotangblog
  •   拜读过
  •   个资助了他一生主动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坚持通信十八年临死前陪他说一整天话怀抱着梵高值到他离开甚至在他死后不到六个月也随即去世墓碑与他并排在一起的弟弟
    我喜欢这个长句。
  •   最孤独的人,是那些被毁灭的天才
  •   我喜欢他的另一部传记
    那句话
    亲爱的提奥```
    唇齿留香
  •   以前看过欧文.斯通的梵高传,挺感动的。
    不过没有想“嘲笑他”这样的感觉。
  •   也许我的嘲笑正是我的局限之处吧
  •   关于凡高割耳,以及他与高更之间的事,还有很多其它的说法。作者不应当在没有全盘地了解凡高之前轻率地说出嘲笑,太不严谨了。
    请看看他的作品,他的书信,这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当然,我不否认他的偏执,但他的偏执绝不像你的评论中所说的。
  •   我服了,两年后还有人纠缠于嘲笑二字,麻烦您好好理解一下我写这篇文章的心情,麻烦您理解一下字词的情绪。
    如果是为了嘲笑我也没有必要从小到大都一直反复读他的故事。
  •   呵呵,有的人不是以了解和理解的心情去体会的,自然只能看到那两个字。“还有,有个资助了他一生主动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坚持通信十八年临死前陪他说一整天话怀抱着梵高值到他离开甚至在他死后不到六个月也随即去世墓碑与他并排在一起的弟弟,梵高,这足以让全世界嫉妒你。”
    感动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