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

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水和钠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钾代谢异常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三节感染性休克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麻醉前护理 第二节全身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椎管内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局部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术后镇痛 第六章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手术前护理 第二节手术室护理 第三节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 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感染 第四节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创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烧伤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蛇咬伤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伤口护理 第一节换药室的设备和管理 第二节换药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包扎 第十章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皮肤移植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断肢(指)再植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肾移植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肝移植 第十一章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良性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十二章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颅脑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十三章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甲状腺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十四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乳房良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乳房癌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脓胸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肺癌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胸膜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第十六章急性腹膜炎和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病人的护理 第十七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腹股沟疝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其他腹外疝 第十八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胃癌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并发症病人的护理 第十九章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大肠癌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章肝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门静脉高压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肝脓肿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一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和护理 第二节胆石症和胆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二章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三章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四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五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及常用检查的护理 第二节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肾结核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六章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一般护理 第二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骨与关节结核 第六节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七章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皮肤病概述 第二节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其他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八章性传播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梅毒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淋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尖锐湿疣病人的护理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病菌有黏附因子,黏附于人体组织细胞,有些致病菌有荚膜或微荚膜,能抗拒吞噬细胞的作用,而在组织内生存繁殖;或在吞噬后抵御杀灭仍能在细胞内繁殖,导致组织细胞损伤、病变。 (2)致病菌的作用与其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有关,常通称为病菌毒素。①多种病菌可释出蛋白酶、磷脂酶、胶原酶等胞外酶,可侵蚀组织和细胞,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组织内透明质酸,使感染容易扩散。②外毒素是在菌体内产生后释出或菌体崩解后游离出来,如多种病菌的溶血素能破坏红细胞;肠毒素能损伤肠黏膜;破伤风杆菌释出的痉挛毒素可作用于神经而致肌痉挛。③内毒素是致病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能导致机体发热、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休克等全身反应。 (3)侵人人体组织的病菌数量也是致病条件之一。在健康个体,创口污染的细菌数如果超过1×105常引起感染,低于此数量则较少发生感染。因此,注意无菌概念和认真实施清洁卫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机体的易感性 1 局部原因 ①皮肤黏膜的病变或缺损,如开放性创伤、烧伤、胃肠穿孔、手术、组织穿刺等使屏障破坏,病菌易于入侵;②留置于血管或体腔内的导管处理不当为病菌侵入开放了通道;③体管腔阻塞,使内容物淤积,细菌繁殖侵袭组织,如乳腺导管阻塞和乳汁淤积后发生的急性乳腺炎、阑尾腔内粪石梗阻后发生的急性阑尾炎等;④局部组织缺血或血流障碍,将使其降低或丧失抗菌和组织修复的能力,如闭塞性脉管炎发生趾坏死、压疮、下肢静脉曲张导致溃疡等,均可继发感染;⑤皮肤或黏膜的其他病变,如癣、口腔溃疡等,可继发淋巴结炎。 2全身性抗感染能力的降低 涉及的因素包括:①严重创伤或休克、糖尿病、尿毒症、肝功能障碍等;②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的化学药物和放射治疗;③严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白血病或白细胞过少等;④艾滋病病人因免疫缺陷而发生的致命性感染。 3 条件性感染 当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时,人体内常驻的条件致病菌成为致病菌而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如:正常时存在于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拟杆菌等污染伤口、腹腔、尿道等时即可导致感染。如表皮葡萄球菌,原本毒性很弱,但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泌尿系感染或心内手术后的感染。条件性感染除与人体抵抗力低下相关外,亦与致病菌的耐药性相关。在用广谱或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某种感染的过程中,原来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则大量繁殖,使病情加重,这种情况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编辑推荐

《全国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外科护理学(供护理及相关医学专业用)(第2版)》本着适合医药卫生高职教育及专科、函授及自学高考等相同层次不同办学形式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医药行业培训和自学用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外科护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