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吴军,王波 页数:659 字数:848000
内容概要
吴军、王波主编的《中西医临床外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系列之一。内容共23章,包括中医外科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和西医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既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的现状,又保持了中、西医外科学各自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为便于教学,书中病因病机、治疗方案、鉴别诊断等内容,大部分采用表格形式介绍,书末附有外科常用方剂。
《中西医临床外科学》主要供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中医学专业(外科方向)五年制、七年制学生使用,亦可供中西医临床专业研究生使用。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致病因素
第三节 发病机制
第三章 辨证施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四诊在外科中的应用
第三节 辨阴证、阳证
第四节 辨肿、痛、痒、脓、麻木
第五节 辨溃疡形色
第六节 辨经络部位
第七节 辨善恶顺逆
第八节 内治法
第九节 外治法
第四章 无菌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消毒清洗法
第三节 手术人员、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第四节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第五节 手术室的设置、消毒和管理
第五章 手术学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和使用方法
第三节 手术基本操作
第四节 围手术期处理
第六章 麻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和用药
第三节 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
第四节 局部麻醉
第五节 椎管内麻醉
第六节 全身麻醉
第七节 气管内插管术
第七章 体液与营养代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
第三节 酸碱平衡及失调
第四节 外科补液
第五节 外科营养支持
第八章 输血
第一节 外科输血的适应证、输血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第三节 血浆及血浆增量剂
第四节 成分输血
第五节 自体输血
第九章 休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休克对主要脏器的影响
第三节 休克的临床表现和监测
第四节 休克的预防和治疗
第五节 常见的外科休克
第十章 重症监测与救治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三节 重症监护
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局部化脓性感染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全身性感染
第五节 特异性感染
第六节 抗生素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损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损伤修复与伤口处理
第三节 颅脑损伤
第四节 胸部损伤
第五节 腹部损伤
第六节 泌尿系损伤
第七节 多发性创伤与挤压综合征
第八节 烧伤
第九节 咬螫伤
第十三章 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的体表肿物
第三节 肺癌
第四节 食管癌
第五节 胃癌
第六节 原发性肝癌
下篇 各论
第十四章 甲状腺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三节 甲状腺炎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第五节 甲状腺肿瘤
第十五章 乳房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急性乳腺炎
第三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
第四节 乳腺纤维瘤病
第五节 乳腺癌
第十六章 急腹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急性腹膜炎
第三节 急性阑尾炎
第四节 肠梗阻
第五节 胆道感染及胆石症
第六节 急性胰腺炎
第七节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第八节 常见急腹症的鉴别
第十七章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第三节 瘢痕性幽门梗阻
第十八章 门静脉高压症
第十九章 腹外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腹股沟疝
第三节 股疝
第四节 其他疝
第二十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泌尿系结石
第三节 睾丸炎和附睾炎
第四节 慢性前列腺炎
第五节 前列腺增生症
第六节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第七节 男性不育
第八节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第二十一章 周围血管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三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第四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五节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第二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痔
第三节 肛裂
第四节 肛隐窝炎
第五节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第六节 肛瘘
第七节 直肠脱垂
第八节 直肠息肉
第九节 直肠癌
第二十三章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纯疱疹
第三节 带状疱疹
第四节 疣
第五节 脓疱疮
第六节 癣
第七节 疥疮
第八节 虫咬皮炎
第九节 接触性皮炎
第十节 湿疹
第十一节 药物性皮炎
第十二节 荨麻疹
第十三节 神经性皮炎
第十四节 玫瑰糠疹
第十五节 银屑病
第十六节 脂溢性皮炎
第十七节 痤疮
第十八节 多形性红斑
第十九节 结节 性红斑
第二十节 红斑狼疮
第二十一节 淋病
第二十二节 梅毒
第二十三节 尖锐湿疣
第二十四节 非淋茵性尿道炎
第二十五节 生殖器疱疹
第二十六节 艾滋病
附录 外科常用方剂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急性阑尾炎病在肠腑,属里、热、实证。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生冷或寒温不适、情志失调等,致肠道传化失司,气机痞塞,瘀血停聚,湿热内阻,血肉腐败而成肠痈。其总的病机为气滞、血瘀、湿阻、热壅,进而热毒炽盛,结于阳明或侵入营血,严重者可致阴竭阳脱之危候(表16—6)。 二、西医病因病理 (一)病因 1.阑尾腔梗阻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管腔细长,开口狭小,因此极易造成梗阻。常见的原因有:淋巴滤泡增生压迫;粪石与粪块堵塞;阑尾扭曲;管腔狭窄;寄生虫及虫卵堵塞管腔等。一旦阑尾梗阻,腔内压力增高,血运障碍,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及炎症的发生,导致阑尾炎。手术发现,在化脓和坏疽性阑尾炎中,80%~90%以上患者可发现阑尾腔梗阻。 2.细菌感染阑尾炎的病理改变为细菌感染性炎症,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当机体抵抗力低下,阑尾腔内的细菌直接侵入损伤黏膜或细菌经血循环到达阑尾而产生炎症。 (二)病理 急性阑尾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依据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四种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轻型阑尾炎或病变早期,炎症局限于阑尾黏膜及黏膜下层,逐渐扩展至肌层、浆膜层。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上可有小溃疡形成。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此型亦称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炎症可由黏膜及黏膜下层发展到阑尾壁全层,阑尾显著肿胀,浆膜充血严重,附着纤维素渗出物,并与周围组织或大网膜粘连,腹腔内有脓性渗出物。此时阑尾壁各层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壁内形成脓肿,黏膜坏死脱落或形成溃疡,腔内充满脓液。 3.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病程进一步发展,阑尾壁出现全层坏死甚至溃疡,变薄而失去组织弹性,局部呈暗紫色或黑色,可局限在一部分或累及整个阑尾,极易破溃穿孔,穿孔部位多在阑尾根部和尖端,阑尾腔内充满黑褐色脓液而带有明显臭味,阑尾周围有脓性渗出。穿孔后感染扩散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门静脉炎、败血症等。
编辑推荐
《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中西医临床外科学(供中西医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使用)》主要供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中医学专业(外科方向)五年制、七年制学生使用,亦可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