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张晓杰,姜文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理论上对五味消毒饮的方义、功效、主治、古今医家论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中篇突出五味消毒饮的临床应用,涉及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下篇综述了五味消毒饮的实验研究。本书内容丰富详实,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五味消毒饮的简述     一、五味消毒饮的来源     二、五味消毒饮的组成及用法   第二节  五味消毒饮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二、五味消毒饮的功用与主治   第三节  五味消毒饮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古今医家论述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尿路感染     二、肾孟肾炎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四、IgA肾病     五、肾病综合征     六、慢性肾功能不全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糜烂性胃炎     二、胃溃疡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三、反流性食管炎     四、病毒性肝炎     五、胃癌     六、肝脓肿     七、脂肪肝     八、急性细菌性痢疾     九、急性胆囊炎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肺脓疡     二、急性肺炎     三、咳嗽     四、支气管扩张     五、慢性支气管炎     六、肺癌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炎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糖尿病Ⅱ型胰岛素抵抗   第五节  免疫系统疾病     一、类风湿关节炎     二、痛风     三、痹证   第六节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心肌炎   第七节  其他疾病     一、便秘     二、烦热病     三、二醋吗啡(海洛因)依赖脱毒后稽延症状     四、面瘫     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二章  外科病证   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   第二节  血栓性浅静脉炎   第三节  痔疮   第四节  丹毒   第五节  下肢静脉曲张   第六节  疖   第七节  腹部切口感染   第八节  脓性指头炎 第三章  妇科病证   第一节  慢性盆腔炎   第二节  巴氏腺囊肿   第三节  子宫内膜炎   第四节  急性前庭大腺炎   第五节  盆腔积液 第四章  儿科病证   第一节  水痘   第二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章  男科病证   第一节  前列腺炎   第二节  男性不育症 第六章  骨科病证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第二节  胫骨髁骨折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   第四节  骶髂致密性骨髓炎   第五节  四肢外伤后早期感染 第七章  皮肤科病证   第一节  感染性皮肤病    一、脓疱疮     二、带状疱疹     三、传染性软疣     四、炭疽   第二节  过敏性皮肤病     一、化妆品过敏     二、湿疹     三、急性荨麻疹     四、药物性皮炎   第三节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一、玫瑰糠疹     二、银屑病   第四节  性传播疾病     一、尖锐湿疣     二、淋菌性阴道炎     三、非淋菌性宫颈炎   第五节  其他     一、痤疮     二、恶性黑色素瘤     三、隐翅虫皮炎 第八章  耳鼻喉科病证   第一节  耳科疾病     一、外耳道疖肿     二、耳带状疱疹     三、航空性中耳炎     四、大疱性鼓膜炎     五、耳后骨膜下脓肿   第二节  鼻科疾病     一、鼻窦炎     二、副鼻窦炎     三、鼻咽癌     四、鼻疖     五、慢性肥厚性鼻炎   第三节  咽喉科疾病     一、急性扁桃体炎      二、扁桃体周围脓肿     三、急性会厌痈     四、急性咽炎     五、飞扬喉 第九章  眼科病证    一、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二、急性泪囊炎    三、麦粒肿    四、急性视网膜坏死    五、色素膜炎 第十章  口腔科病证    一、急性根尖周炎    二、急性牙槽脓肿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四、急性智齿冠周炎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五昧消毒饮制剂研究 第二章  五昧消毒饮的药理研究   第一节  五味消毒饮中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一、金银花     二、野菊花     三、蒲公英     四、紫花地丁     五、天葵子   第二节  五味消毒饮全方药理作用     一、对减低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二、扶植正常菌群生长和调整菌群失调的作用     三、直接抑制、杀伤金黄色葡萄球菌     四、提高巨噬细胞消化能力,促进巨噬细胞发挥免疫学功能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五味消毒饮的简述  一、五昧消毒饮的来源  五味消毒饮来源于清朝吴谦负责编修的《医宗金鉴》,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原方载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方。由于本方由五味药物组成,均有消痈解毒的功效,故而命名为“五味消毒饮”。  二、五味消毒饮的组成及用法  五味消毒饮是一首清热解毒散结的方剂,其药物组成为:金银花三钱(15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5g)。  用法:水一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被盖出汗为度。  第二节 五味消毒饮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一)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金花、银花、双花、忍冬花,始载于《名医别录》,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栽培或野生。全国各地均有生产,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疏林、灌木丛中、路旁及旷野。喜温和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耐涝,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盐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透表,解毒利咽,凉血止痢。  【主治】温热表证,发热烦渴,痈肿疔疮,喉痹咽痛,热毒血痢。  1.用于痈肿疔疮本品甘寒,功善清热解毒散结,为治痈疮肿毒之要药。①用治内痈外痈之证。金银花长于散痈消肿,治一切内外痈,配以甘草以增解毒之功,如《医学新悟》忍冬汤;治肠痈腹痛者,常与当归、地榆、黄芩、薏苡仁配伍,以清热消肿,如《辨证录》清肠饮;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桃仁、桔梗等同用,以清热解毒凉血;治乳痈,配以黄芪、当归、甘草以补气活血,如《竹林女科》银花汤。②用治疔疮肿毒之证。金银花善于清热解毒,治疗湿热壅盛之证,配以茯苓、牛膝、地丁,以清热利湿,如《外科真诠》五神汤;治疗热毒炽盛之脱疽,配以玄参、当归、甘草,以活血解毒,如《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疮疡肿毒初起或已成脓而未溃者,均可配伍穿山甲、皂刺、赤芍、白芷等,以活血消肿溃坚,脓未成可消,脓已成可溃,如《校注妇人良方》仙方活命饮;治疮疡痛甚,色变黑者,配以黄芪、甘草以扶正祛邪,如《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治痈疽发背初起,与当归等配伍,如《洞天奥旨》银花汤;治疗杨梅结毒,配以土茯苓、甘草以解毒祛秽,如《外科十法》忍冬汤;治疗深部脓肿,配以野菊花、海金沙、马兰、大青叶等(《江西草药》)。  2.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①用治温病初起。本品甘寒,功善解毒,兼有轻宣疏散之功,善散肺经风热,透热达表,治疗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常与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同用,以疏风清热,如《温病条辨》银翘散。②用治温邪入营,神烦少寐或斑疹隐隐。本品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配以水牛角、生地、黄连等药,以清营护阴,凉血解毒透热,如《温病条辨》清营汤。③用治温邪入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配以石膏、知母,以清热泻火。④用治暑湿热渴,配伍香薷、厚朴等药,以清热祛湿,如《温病条辨》新加香薷饮。  3.用于热毒血痢,下痢脓血本品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炒炭又有止血止痢之效,单用本品浓煎口服即可奏效,如《惠直堂经验方》忍冬散,或配以黄连、黄芩、白头翁,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痢。  4.用于肝胆炎性疾病 配以连翘、黄芩、大青叶、野菊花等治疗胆道感染有良效(《江西草药》);配以忍冬藤治疗传染性肝炎,有助于症状改善和肝功能的恢复。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配以海金沙、白茅根、金樱子、天胡荽等治疗热淋具有较好效果(《江西草药》);配以甘草研末外用治疗宫颈糜烂明显好转。  6.治疗癌症本品清热解毒消肿,配以其他抗癌药物,有减轻症状,缩小肿块之功(《抗癌治验本草》)。  7.其他用于咽喉肿痛,常配以山豆根、马勃等;治小儿痱子,常配以薄荷、浮萍等;治疗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配以公英等外用滴眼。  附:历代医家综论金银花主要功用及机制。  1.综述金银花功效  (1)陶弘景:“(金银花)味甘,温,无毒。主治寒热、身肿。”(《名医别录》)  (2)陈藏器:“(金银花)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本草拾遗》)  (3)甄权:“(金银花)亦可单用,味辛。主治腹胀满,能止气下。”(《药性论》)  (4)刘翰:“(金银花)味甘,温,无毒。主寒热身肿。”(《开宝本草》)  (5)李时珍:“忍冬,茎叶同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为治风除胀,解痢逐尸的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万变不同,未可一辙论也。陈自明《外科精要》云:‘忍冬酒,治痈疽发背,初发便当服此,其效甚奇,胜于红内消。’洪迈、沈括诸方所载甚详。一切尸注鬼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本草纲目》)  (6)缪希雍:“忍冬,即金银花。藤一名鹭鹚藤。感土之冲气,禀天之春气,故味甘,微寒而无毒。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者,甘能益血,甘能和中,微寒即生气也。气味如斯,所主宜矣。”(《本草经疏》)  (7)陈嘉谟:“(金银花)味甘,气温,无毒。凌冬不凋,名由此得。蔓延树上,藤多左缠。故又名左缠藤。专治痈疽,诚为要药。未成则散,甚多拔毒之功;已成则溃,大有回生之力。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或和别药煎汤,随证轻重取效。《别说》又云:大治五种飞尸,倘被鬼击作痛亦可服也。血痢水痢兼治,风气湿气咸除。谟按:患人生痈发毒,固未肯遗。”(《本草蒙筌》)  (8)卢之颐:“(金银花)膝蔓左旋,两花一蒂,两瓣一花,效一阳始于二阴下,震象也。唯能忍冬,乃得震距唬,故主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疰。坏我形藏者,振肃而启。若寒热身肿,以及风湿痹气,鬼击痈疡,失承左道者,使之仍顺乎天施。所谓神转不迥,迥则不转,乃得其机。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本草乘雅》)  (9)李中梓:“金银花,味苦甘,性平,微寒,无毒,入肺经。主热毒血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  按:金银花解肌肤之毒,故人肺经,为疮科要药。陶隐居云常服益寿,人多忽之,更求难得者,是贵远贱近、庸人之情乎。”(《药性解》)  (10)张介宾:“(金银花)味甘,气平,其性微寒。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景岳全书》)  (11)汪昂:“(金银花)泻热解毒。甘寒人肺。散热解毒,清热即是解毒。补虚凡物甘者皆补。疗风,养血止渴。丹溪曰:痈疽安后发渴,黄芪六一汤吞忍冬丸切当。忍冬养血,黄芪补气,渴何由作?治痈疽疥癣,杨梅恶疮,肠澼血痢,五种尸疰。经冬不凋,一名忍冬。又名左缠藤。花叶同功,花香尤佳,酿酒代茶,熬膏并妙。忍冬酒,治痈疽发背,一切恶毒,初起便服奇效。干者亦可,不及生者力速。忍冬五两,甘草二两,水二碗,煎至一碗,再人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吃尽。重者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忍冬丸,照前分两,酒煮晒干,同甘草为末,以所煮余酒打糊为丸。陈藏器云:热毒血痢,浓煎服之。为末,糖调常服,能治痘。”(《本草备要》)  (12)张璐:“金银花芳香而甘,入脾通肺,主下痢脓血,为内外痈肿之要药。解毒祛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今世但知其消肿之功,谓其能利风虚也。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痘疮倒陷不起,用此根长流水煎浴,以痘光壮为效。此即水杨汤变法。”(《本经逢源》)  (13)黄宫绣:“清肺热,解痈毒。金银花专入肺,经冬不凋,故又名忍冬。味甘性寒,无毒。诸书皆言补虚养血,又言入肺散热,能治恶疮肠癖,痈疽痔漏,为外科治毒通行要剂。按此似属两岐。殊不知书言能补虚者,因其芳香味甘,性虽甘而能人内逐热,而气不甚迅利故无伤损之意也;书言能养血者,因其毒结血凝,服此毒气顿解,而自养之谓也。究之属清热解毒之品耳,确断。是以一切痈疽等病无不藉此内入,取其气寒解热,力主通利。至云能治五种尸疰,事亦不虚。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疰。五疰病因不一,但此专主风湿内结为热而言。又按《精要》云:忍冬酒云治一切痈疽,陋贫药材难得,须用忍冬藤生取一把,以叶人砂盆研烂,人生饼子酒少许,稀稠得所,涂于四围,中留一口泄气;其藤止用五两,木槌捶损,不可犯铁,大甘草节生用一两,同入砂瓶内,以水二盆,文武火慢煎至一盆,人无灰好酒一大碗,再煎十数沸,去渣,分为三服,一日一夜吃尽。病势重者,一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如谓久服轻身延年益寿,不无过谀。凡古人表著药功,类多如是,但在用药者审认明确,不尽为药治效所惑也。”(《本草求真》)  (14)严西亭:“(金银花)甘,平、微寒。人足阳明、太阴经。去风火,除气胀,解热痢,消肿毒。得黄芪、当归、甘草,托痈疽;得粉草,解热毒下痢。研末调糖常服,能治痘。研烂拌酒,敷疮毒。煎取浓汁,和温酒服,治五种尸疰。飞尸,游走皮肤,洞穿脏腑。遁尸,附骨入肉,攻凿血脉。风尸,淫跃风末,不知痛之所在。沉尸,缠结脏腑,冲引心胁。尸疰,举身沉重,精神错杂。藤、叶皆可用,花尤佳。酒煮服,捣汁和酒饮亦可。人将痈毒,半载前常口燥思饮水,食过即饥,宜先服净银花膏解之。”(《得配本草》)  (15)邹澍学:“李濒湖谓忍冬古人称其治风除胀,而后世不知,后世称其消肿散毒,而昔人未言,乃知古今之理万变不同,不可一辙论也。呜呼!以寒热身肿为疮痈,犹之喻日形似铜盘,喻日光似烛也,以寒热为风,以肿为胀,则扣盘得声,扪龠得形而谓为矣。金匮要略曰: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前则言痛而不言肿,后则言肿而不言痛,亦可谓之风痛脓胀乎?是知言痛则肿在其中,言肿则痛在其中,互文见义,无不可者,则寒热身肿非痈脓而何?且先人措意命物,必有精诣,从紫茎以开白花,从白花而转黄色,不似由血脉生肿腐,即肿腐致溃脓也。人身气血以是而变生为死,即使草木精神以是而变瘁为荣者与之,此所谓钟生气于病中,化病气为生气者也。故其所主不出于由寒热而身有肿处,由肿而遂痛,由痛而肉腐,由腐而溃脓,善夫后人之以是治热毒下利脓血也,亦以血脉遇热而肿痛而腐溃而下脓血,然究其源亦必始于寒热乃当,则所谓寒热身肿者,古今不易之理,未尝稍变,谓为万变不同,不可一辙论也,冤也。”(《本经疏证》)  (16)胨士铎:”金银花,一名忍冬藤。味甘,温,无毒。人心、睥、肺、肝、肾五脏,无经不入,消毒之神品也。未成毒则散,已成毒则消,将死者可生,已坏者可转。故痈疽发背,必以此药为夺命之丹。但其味纯良,性又补阴,虽善消毒,而功用甚缓,必须大用之。如发背痈,用至七八两,加入甘草五钱、当归二两,一剂煎饮,未有不立时消散者。其余身上、头上、足上各毒,减一半投之,无不神效。近人治痈毒,亦多识用金银花,然断不敢用到半斤。殊不知背痈之毒,外虽小而内实大,非用此重剂,则毒不易消。且金银花少用则力单,多用则力厚,尤妙在补先于攻,消毒而不耗气血,败毒之药,未有过于金银花者也。故毋论初起之时与出脓之后,或变生不测,无可再救之顷,皆以前方投之,断无不起死回生者。正勿惊讶其药剂之重,妄生疑畏也。或嫌金银花太多,难于煎药,不妨先取水十余碗,煎取金银花之汁,再煎当归、甘草,则尤为得法。至于鬼击作痛,又治之小者。止痢除温,益寿延龄,则不可为训矣。  或问金银花败毒则有之,而吾子日补阴,得毋惑于《本经》长年益寿之语乎?曰:金银花补之性实多于攻。攻毒之药,未有不散气者也,而金银花非惟不散气,且能补气,更善补阴。但少用则补多于攻,多用则攻胜于补。故攻毒之药,未有善于金银花者也。若疑金银花为长年益寿之药,则不可。盖至纯之品,始可长服以延龄,偏霸之味。只可暂投以奏效。金银花只宜用之以攻毒,而不宜用之以补虚。若惑于长年益寿之说,始信金银花为补阴之药,则余且劝人长服为添寿之助,何以止言攻毒哉。  或问金银花之解毒,近人亦多知之。然未有若吾子之赞叹甚神者,子欲显书之奇,不顾言之大乎?曰:金银花化毒,吾言只扬其十之五,余尚未尽言也。今因吾子之问,而罄悉之。夫痈毒之初生也,其身必疼痛而欲死,服金银花,而痛不知何以消也;当痈毒之溃脓也,其头必昏眩而不能举,服金银花,而眩不知何以去也;及痈毒之攻口也,其口必黑黯而不能起,服金银花,而陷不知何以起也,然此犹阳证之痈毒也。若阴证之痈毒,其初生也,背必如山之重,服金银花,而背轻如释负也;其溃脓也,心必如刀之割,服金银花,而皮痒如抓搔也,然此犹阴症而无大变者也。倘若痛痒之未知,昏愦之不觉,内可洞见其肺腑,而外无仅存之皮骨,与之食而不欲食,与之汤而不欲饮,悬性命于顷刻,候死亡于须臾,苟能用金银花一斤,同人参五、六两,共煎汁饮之,无不夺魂于垂绝,返魄于已飞也。谁谓金银花非活人之仙草乎。其功实大,非吾言之大也。  或问金银花散毒则有之,未必如是之神。曰:金银花之效,实不止此。金银花无经不入,而其专人之经,尤在肾、胃二经。痈毒,止阴、阳之二种,阳即胃,而阴即肾。阳变阴者,即胃之毒人于肾也;阴变阳者,即肾之毒入于胃也。消毒之品,非专泻阳明胃经之毒,即专泻少阴肾经之毒。欲既消胃毒,而又消肾毒之药,舍金银花,实无第二品也。金银花消胃中之毒,必不使毒再人于肾脏;消肾中之毒,必不使毒再重留于胃腑。盖金银花能先事而消弥,复能临事而攻突,更善终事而收敛也。

编辑推荐

  五味消毒饮,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疗症之功效,为外科疮疡常用方。本书按照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试验研究三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理论研究探讨五味消毒饮的组成、用法、功效、适应证、应用范围、组方原理及特点、古今医家评述、方剂的现代理论研究。临床研究重点介绍研究者对五味消毒饮的系统性的临床观察以及大量临床医家的医案和经验总结。试验研究探讨五味消毒饮的每一味中药的现代药理,并以此为基础研究该方治疗各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五味消毒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内容很丰富,质量良好!
  •   内容详尽,通俗易懂
  •   对医务工作者有帮助。我看不太懂。
  •   可能是科研用的吧,反正我看了没感觉,希望以后能有多点通俗的。。。
  •   我到现在还没收到货,是误点了确认收货,这是我在当当上收货最晚的一次,这是怎么回事,太慢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