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危重症诊疗学

出版时间:1999-08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林永焕  

内容概要

内 容 提 要
危重症的抢救在临床中是非常多见的,它涉及到临床各个科室,特别是内科、外科、
传染科、小儿科、妇产科则更为多见。虽然危重症发生的病因各不相同,但其发生的原
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抢救治疗却可互为因果,有许多共同之处。本书对常见的中毒性
休克、脱水性休克、休克与微循环障碍、受体学说与血管活性药物、休克时血液动力学
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休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急性心
力衰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脑功能衰竭、急性肝脏功能衰竭、急性肾脏功能衰竭
等的发病原理、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和抢救治疗,都理论联系临床,深入浅
出,全面系统阐述,对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激化液、内给氧疗法、冬眠与镇静等
常用的抢救治疗技术也进行了系统介绍。
本书对提高各级临床医生危重症的理论水平和抢救技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林永焕,男,1936年10月生,福建省永春县蓬壶
镇人。1960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在该
校第一附属医院(现西京医院)传染科工作,1970年调
该校第二附属医院(现唐都医院)传染科工作,1979年
转业到陕西省人民医院,任传染科主任、主任医师、
《现代传染病文集》主编、《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专家
委员会专家,先后编著出版《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临床诊
断及危重症的抢救》、《常见危急症抢救的理论与临床》、《临床败血症》,主编
出版《现代传染病文集》1~3卷,参与编著出版《内科病最新治疗》。发表各
种论文50余篇,科普文章60余篇。1990年创用异体血光量子疗法治疗重型
肝炎,使重型肝炎病死率降至26.15%,并于1993年在《现代传染病文集》第
一届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介绍和推广。异体血光量子疗法也同时应用于肝硬化
腹水的治疗,也取得明显疗效。异体血光量子疗法方法简单,不需昂贵设备,
费用低,疗效显著,已得到公认。同时创用激化液,根据多年观察,对各型肝
炎的治疗效果最佳,经健康报介绍,已在全国推广应用;本书是笔者编著出版
的第四本专著。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中毒性休克
第一节 概述
一 休克的现代概念
二 休克的分类
第二节 中毒性休克的病因
第三节 中毒性休克发生的原理
一 毒素的损害作用
二 变态反应在休克中的作用
三 微循环障碍
四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与继发性纤溶
五 血浆渗出
六 出血
七 中毒性心肌炎
第四节 中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
一 代谢障碍
二 酸碱平衡紊乱
三 脱水
四 电解质平衡紊乱
五 急性肾脏功能衰竭――休克肾
六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休克肺
七 急性心血管功能不全
八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九 溶酶体的变化
十 休克时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
第五节 中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一 一般表现
二 发热
三 皮肤
四 神志障碍
五 脉搏
六 血压
七 尿量
八 皮肤出血点和瘀斑
九 呼吸
十 消化道出血
第六节 严重并发症
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继发性纤溶
二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三 急性肾脏功能衰竭
四 消化道出血
五 急性心力衰竭
六 急性肺水肿
七 急性脑水肿
八 电解质平衡紊乱
九 酸碱平衡紊乱
第七节 实验室检查
一 细菌学检查
二 血液检查
三 凝血功能检查
四 其他常规检查
五 血液生化检查
六 血液气体分析
七 血清学检查和免疫功能试验
八 其他检查
第八节 诊断
一 感染性毒血症的临床表现
二 休克的临床指征
三 休克的临床分期
四 休克的临床分度
五 实验室检查
第九节 中毒性休克的预防
一 抗感染
二 解毒降热
三 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
四 补充液体
五 手术治疗
六 支持疗法
七 加强病情观察
八 记录出入量
九 休息
十 热饮
十一 加强查对制度
十二 防止输液反应
十三 降热
第十节 中毒性休克的治疗
一 一般治疗原则
二 加强支持疗法
三 控制感染
四 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五 调整血管紧张度
六 动脉加压输液
七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八 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九 纠正缺氧
十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十一 冬眠疗法
十二 针刺疗法及中草药治疗
第十一节 并发症的治疗
一 高热的处理
二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与继发性纤溶的治疗
三 休克肺――外周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四 脑水肿的治疗
五 急性肾脏功能衰竭――休克肾的治疗
六 出血的治疗
第十二节 氧自由基的损害作用
一 氧自由基产生的机制
二 氧自由基损害作用原理
三 治疗
第十三节 护理
一 抢救室的设置和管理
二 病情观察
三 护理
第十四节 休克的监护指标
第二章 脱水性休克
第一节 脱水的常见原因
一 胃肠道感染
二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多尿
三 非感染病性脱水
第二节 发病原理
一 毒素的作用
二 病原体的直接损害作用
三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多尿
第三节 临床表现
一 呕吐和腹泻
二 液体大量丢失
三 血液浓缩
四 严重脱水
五 电解质紊乱
六 酸中毒
七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一 粪便检查
二 尿液检查
三 血液常规检查
四 血液生化检查
五 细菌培养
六 血清学检查
第五节 诊断
一 流行病学史
二 临床表现
三 实验室检查
第六节 治疗
一 抗菌治疗
二 纠正脱水
三 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
四 纠正酸中毒
五 止血剂
六 合并DIC和继发性纤溶的治疗
七 改善微循环
八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九 保护肾脏功能,促进利尿
十 止泻剂
第三章 休克与微循环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微循环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一 微循环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二 微循环的血流通路
第三节 影响微循环血液灌注量的因素
一 动脉血压
二 心脏收缩力
三 有效循环血量
四 毛细血管前阻力
五 毛细血管后阻力
六 毛细血管压力差
七 血液粘度
八 微循环的自身调节作用
第四节 休克时微循环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 休克时微血管的变化
二 休克时微血管中血液状态的变化
第五节 休克过程中引起微循环障碍的因素
一 毒素的作用
二 神经因素
三 体液因素
四 溶酶的作用
五 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
六 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第六节 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一 休克早期――微血管痉挛期
二 休克中期――微血管扩张期
三 休克晚期――微血管麻痹期
四 器官功能衰竭期
第七节 微循环障碍的治疗
第四章 受体学说与休克患者的抢救
第一节 受体学说
一 受体的概念
二 受体的种类
第二节 血管活性药物
一 血管活性药物
二 血管活性药物的分类
第三节 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与用法
一 血管扩张剂
二 血管收缩剂
第四节 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用
一 血管收缩型休克
二 血管舒张型休克
第五节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事项
第五章 休克时血液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休克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一 休克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二 休克时主要器官血流量的变化
三 休克时血液动力学临床监测指标
四 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的计算与正常值
五 各项监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 休克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一 血液流变学的基本概念
二 血液的流变学特点
三 影响血液流变性的因素
四 休克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五 血液流变性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第四节 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一 血压与血液粘度的关系
二 血液流速与红细胞聚集性的关系
三 血液流速与边流关系
四 心输出量与血液粘度关系
五 心脏收缩力与血液粘度关系
第五节 治疗
一 改善和提高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
二 控制输液速度,减轻心脏前负荷
三 降低血液粘度
四 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扩大临界半径
五 注意液体温度
第六章 休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常凝血功能
一 正常血液凝固原理
二 正常抗凝血原理
三 肝脏及维生素K与凝血功能的关系
四 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
第三节 正常纤维蛋白溶解原理
一 活化质的形成
二 纤溶酶的形成
三 纤维蛋白的降解过程
四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抗凝作用
第四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的原因
一 严重感染
二 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
三 肿瘤
四 外科疾病
五 产科疾病
六 血液病
七 其他内科疾病
八 儿科疾病
九 免疫性疾病
十 其他
第五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的原理
一 诱发DIC的因素
二 DIC发生的原理
第六节 继发性纤溶
一 继发性纤溶发生的原理
二 纤维蛋白裂解产物的抗凝作用
第七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变化
一 广泛微血栓形成
二 弥漫性出血
三 休克
四 梗死性或出血性坏死
第八节 传染病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系
一 病毒性疾病
二 立克次体疾病
三 细菌性疾病
四 恶性疟疾
五 脱水性休克
第九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
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二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型
三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
四 继发性纤溶的临床表现
第十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二 继发性纤溶的实验室检查
三 血管内凝血与继发性纤溶的鉴别试验
第十一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
一 DIC的诊断
二 继发性纤溶的诊断
第十二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鉴别诊断
一 与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原发性纤溶症)鉴别
二 与严重肝病的鉴别
三 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
四 与血液病鉴别
五 其他
第十三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
一 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病
二 预防与治疗休克
三 改善缺氧状态
四 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五 肝素有明显的预防作用(用法见治疗部分)
六 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
第十四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一 DIC的治疗
二 继发性纤溶的治疗
第七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 关于物质质量的新的计量单位
二 名词解释
第三节 水的平衡
一 水的正常含量与分布
二 水的摄人量与排出量
三 水的生理功能
四 体液的体内交流
五 体液与外界的交流
六 水平衡的调节
第四节 电解质的平衡
一 电解质的正常含量与分布
二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三 电解质的摄人与排出
第五节 水平衡紊乱
一 高渗性脱水
二 等渗性脱水
三 低渗性脱水
四 水中毒
第六节 电解质平衡紊乱
一 钾的平衡紊乱
二 钠的平衡紊乱
三 氯的平衡紊乱
四 钙的平衡紊乱
第七节 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治疗
一 常用液体的生理性质及其应用原则
二 水平衡紊乱的治疗
三 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治疗
第八节 平衡盐液疗法
一 平衡盐液的生理学基础
二 平衡盐液的配制和生理性质
三 平衡盐液的临床应用
四 注意事项
第八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
一 酸性物质的来源
二 碱性物质的来源
第三节 细胞外液的正常酸碱度
第四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 血浆的缓冲系统
二 肺脏的调节作用
三 肾脏的调节作用
四 细胞的调节作用
五 骨盐的缓冲作用
第五节 血液气体分析
一 采血
二 各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第六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及其调节
一 代谢性酸中毒
二 代谢性碱中毒
三 呼吸性酸中毒
四 呼吸性碱中毒
五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六 稳定内环境
第四节 冬眠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 适应症
二 禁忌症
第五节 冬眠疗法的实施
一 冬眠合剂的组成及剂量
二 其他镇静剂的应用方法和用量
三 冬眠疗法的实施
四 冬眠疗法有效标志及维持时间
第六节 冬眠疗法的护理和病情观察
一 冬眠疗法前的准备
二 冬眠疗法的护理和病情观察
第七节 冬眠疗法注意事项
第八节 冬眠疗法之意外及其处理
一 循环衰竭
二 心搏与呼吸骤停
三 不能复温
四 合并感染
五 低血糖
六 心脏功能障碍
七 溶血反应
八 多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实用临床危重症诊疗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