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结核病学

出版时间:1995-09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内容概要

内 容 提 要
该书是综合性结核病专著。全书80万字,分三十一章,对肺
内肺外结核病的基础理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治
疗、流行病学、监测及控制对策等作了系统阐述。
全书内容丰富,文图并茂,新颖适用,除着力介绍国内外结
核病新理论、防治与诊断研究的新进展外,还总结了编著者几十
年的临床、教学、科研及防治工作经验。为广大结核病专业工作
者、肺科医生及其他临床医务人员工作及晋升考试的有益参考
书。也可作为各级防痨机构培养中高级防痨人员的教材.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 气管
一、气管的位置与结构
二、气管的分段和毗邻
三、气管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第二节 支气管
一、右主支气管及分支
二、左主支气管及分支
三、气管、支气管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肺
一、肺的位置和形状
二、肺门与肺根
三、支气管肺段与肺小叶
四、肺泡的组织结构
五、肺的侧支通气
六、肺的血管
七、肺的淋巴
八、肺的神经
第四节 胸膜与纵隔
一、胸膜的组织结构
二、脑膜的血液供应
三、胸膜的淋巴管
四、纵隔
第二章 呼吸生理和肺功能
第一节 肺容量
一、潮气量
二、肺活量
三、功能残气量与残气量
四、肺总量
第二节 肺的通气功能
一、静息通气量
二、肺泡通气量
三、最大通气量
四、用力肺活量
五、用力呼气中期流速
第三节 肺的换气功能
一、肺内气体的分布
二、肺内血流的分布
三、通气与血流比值
四、弥散
第四节 气道阻力
第五节 氧与二氧化碳的运输
一、氧的运输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第六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一、血气分析常用参数及意义
二、酸碱平衡常用参数及意义
第三章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
第一节 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
一、通气功能障碍
二、换气功能障碍
第二节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理生理
一、缺氧的病理生理
二、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理生理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一、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三、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四、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五、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六、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七、代谢性酸中毒
八、代谢性碱中毒
九、三重酸碱紊乱的判断
十、原发或继发、单纯或混合性酸碱紊乱的区别
十一、酸碱失调的诊断
第四章 结核杆菌生物学
第一节 结核杆菌的形态
第二节 结核杆菌的培养和生长
一、结核杆菌的营养要求和培养基
二、生长
第三节 短程化疗的细菌学基础
第四节 结核杆菌的病原性
一、病原性的物质基础
二、结核杆菌的毒力及其稳定性
第五节 结核杆菌的耐药性
第六节 分支杆菌的色素
第七节 分支杆菌质粒
第八节 分支杆菌的噬菌体
第五章 结核病免疫学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
一、免疫的概念
二、抗原
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四、免疫应答过程
五、体液免疫
六、细胞免疫
第二节 结核免疫
一、感染与免疫
二、结核免疫的物质基础
三、结核免疫的建立――BCG免疫机理
四、影响BCG接种效果的有关因素
第三节 结核病临床免疫学
一、临床免疫特征
二、抗体在临床免疫中的意义
三、免疫指标的选择
四、HLA和结核病
第四节 结核变态反应
一、结核变态反应的物质基础
二、结素反应的免疫学
三、关于结核变态反应的亚型问题
四、结素反应中的推助效应
五、结核变态反应与免疫的关系
第五节 肺部疾病的免疫学
一、肺结核
二、肺癌
三、哮喘
四、结节病
五、特发性肺纤维化
第六章 结核病发生学
第一节 结核病发生学的进展
一、从“旧学说”到“新学说”
二、初感染发病学说
第二节 初感染结核
一、发病时间
二、初感染的临床表现
三、初感染的发病学
第三节 续发性结核病
一、内源性复燃
二、外源性再感染
第四节 初感染发病学说是现代结核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第七章 结核病的病理
第一节 结核病的病理变化
一、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二、结核病基本病变的转归
第二节 肺结核
一、原发型肺结核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三、浸润型肺结核
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五、结核性胸膜炎
第三节 肺外结核
一、骨、关节结核
二、结核性脑膜炎
三、泌尿生殖器官结核
第四节 结核病病理形态构成的现代观点
一、结核病病理形态构成的改观
二、现代化疗改变了结核病的病理构成
第八章 肺结核的诊断
第一节 肺结核的病历采取
一、既往史
二、现病史
三、体征
四、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一、结核菌素的种类
二、OT与PPD差异比较
三、结素的注射方法
四、结素皮试肉眼所见及组织学反应
五、结素反应的判断与意义
六、美国结素试验阳性反应的新规定
第三节 肺结核的X线诊断
一、各种X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评价
二、正常胸部X线读片法
三、胸部异常X线读片法
四、胸部疾病的X线鉴别诊断
第四节 肺结核的CT诊断
一、CT片的阅读
二、胸部疾病CT影像模式
三、肺结核的CT诊断
四、常见胸部疾病的CT所见
五、CT定位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第五节 肺结核的细菌学诊断
一、细菌学诊断的特殊意义
二、结核病临床细菌学诊断实验室
三、痰样本的选取和输送
四、涂片镜检
五、分离培养
六、菌种鉴定
七、药物敏感性测验
八、结核病细菌学诊断的进展
第六节 免疫学诊断
一、免疫学诊断的评价
二、酶联免疫分析法
三、BACTEC法
第七节 内窥镜诊断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二、胸腔镜检查
三、纵隔镜检查
第八节 B超诊断
一、诊断原理
二、常见胸膜、纵隔、肺病变的超声检查
第九节 误诊及防止对策
一、误诊的概念
二、误诊的概况
三、过诊概况
四、误诊原因
五、防止误诊的对策
第十节 美国结核病诊断标准和分类
一、临床及X线表现
二、细菌学诊断
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第九章 结核病的临床分类
第一节 我国现行肺结核分类法(1978年)
一、肺结核类型
二、病变范围及部位
三、痰菌检查情况
四、活动性及转归
五、记录程序
六、关于继续应用1978年制订的《肺结核分类法》注意事项及说明
七、我国现行分类法的特点
第二节 原苏联结核病临床分类法
一、1948年原苏联结核病分类法
二、1989年新制订的分类法
第三节 日本结核病分类法
一、学会分类法
二、学研分类法
三、活动性分类法
四、NTA分类法
第四节 美国结核病分类法
第十章 肺结核五大类型
第一节 原发型肺结核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临床表现
三、X线特点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
第二节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一、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二、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第三节 浸润型肺结核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临床表现
三、X线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
第四节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临床表现
三、X线特点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
第五节 结核性胸膜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临床表现
三、X线特点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
第十一章 胸部其它结核病
第一节 结核性脓胸
一、病因
二、症状及体征
三、X线检查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
第二节 支气管结核病
一、病因
二、病理
三、分型
四、症状及体征
五、实验室检查
六、X线检查
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九、治疗
第三节 胸壁结核
一、病因
二、症状及体征
三、X线检查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
第四节 乳房结核
一、病因
二、症状及体征
三、X线检查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结核病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感染途径与发病机理
第三节 病理改变
一、脑膜病变
二、脑实质病变
三、脑血管病变
四、脑脊液通路阻塞及脑积水
五、脊髓和脊膜病变
六、脑结核瘤的形成
第四节 临床表现
一、临床症状与体征
二、临床分型
三、临床分期
第五节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一、血液检查
二、脑脊液检查
三、CT扫描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二、鉴别诊断
第七节 治疗
一、抗结核药物治疗
二、抗脑水肿治疗
三、脑代谢活化剂治疗
四、外科手术
第八节 预后与转归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结核病
第一节 脑垂体结核
一、病因与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二节 肾上腺结核
一、病因与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三节 甲状腺结核
一、病因与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四节 糖尿病与结核病
一、糖尿病与结核病的相互关系
二、糖尿病与结核病并发的发生频度
三、糖尿病并发结核的临床与X线特点
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糖尿病的分型、控制标准与肺结核的病变程度划分
及化疗原则
五、两病的预防及结果
第十四章 循环系统结核病
第一节 心包结核
一、病因
二、病理
三、血液动力学改变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
六、X线检查
七、心电图检查
八、超声心动图检查
九、诊断
十、鉴别诊断
十一、治疗
十二、预后
第二节 动脉结核
一、多发性大动脉炎
二、白塞氏病
三、结核性动脉瘤和动脉炎
第十五章 骨关节结核
第一节 总论
一、病因
二、病理及分型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五、影像学检查的基本知识
六、治疗
第四节 结核病流行病学监测指标
一、监测结核病传染及感染的流行病学指标
二、监测结核病发病及患病的流行病学指标
三、监测结核病死亡情况的流行病学指标
四、疫情动态趋势指标
第五节 结核病防治措施的监测指标
一、监测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指标
二、监测病人发现工作的指标
三、监测化疗和管理的指标
四、监测卡介苗接种工作的指标
第三十一章 防痨组织与防痨宣教
第一节 我国的防痨组织
一、防痨组织是实施防治对策的基础
二、建立防痨组织机构的原则
三、我国防痨组织机构的几种形式
四、我国现行结核病防治网
五、结核病防治组织机构图示
六、初级卫生保健组织的结核病管理
第二节 防痨宣教
一、防痨宣教的目的
二、防痨宣教的基本原则
三、防痨宣教的内容
四、防痨宣教的对象与方法
五、效果评价指标
附录I 常用诊疗技术及操作
一、氧疗
二、雾化疗法
三、排痰技术
四、表浅淋巴结穿刺术
五、胸腔穿刺术
六、胸腔闭式引流术
七、腰椎穿刺术
八、环甲膜穿刺术
九、胸膜穿刺活检术
十、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十一、经支气管肺活检术
附录Ⅱ 临床检验参考值
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编结核病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