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作者:王林 著 页数:310
内容概要
作品收集了作者的散文、随笔.回忆录、特写,书信,文艺评论等46篇。作者王林的经历丰富,回忆精彩,具有极高史料价值,是那个时代的真实记录。他的笔下记录了一生中所经历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接触过的历史人物,如郭宗鉴、张寒晖,黄敬、吕正操、孙梨!史沫特莱、何基沣、杨连第以及任准海战役起义的廖运周等等。 《播种》第一次将王林散文作品结集出版。真实生动,富下史料价值特色。
作者简介
王林,1909年出生于河北街水县,1930年参加共青团,1931年转为共产党员,担任青岛大学党支部书记。1935~12月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8月刊东北军学兵队做地下工作,亲身经历了“西安事变”。1938年在冀中参加抗日战争,曾任冀中文建会副主任,《火线剧社》第一任社长,冀中文协主任等职。1949年随部队进人天津,历任市总工会文教部部长,天津文联党组副书记.尉主席,天棒作协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等职。1984年因病去世。王林在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出版了长篇小说《幽僻的陈庄》。在日军“五一大扫荡”的恶劣环境中,他深人敌后,坚持抗战活动,并写出了长篇小说《腹地》和短篇小说《十八匹战马》等作品。以后又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站起来的人民》,《一二·九进行曲》和反映西安事变的长篇小说《叱咤风云》。
书籍目录
二十九路军下级军官的一封信孔庆烈士生前谈冀东抗日大暴动我们的机枪手——崔国昌忆人民的音乐家——张寒晖歌曲《松花江上》的流传经过行动起来!行动起来!还不到一整年播种支前特等功臣渔工姚金起忆烈士苏路同志记陈翕如同志怀念人民英雄杨连第同志伟大的友谊金达莱人民的儿子家禽饲养员金凤姑娘奇妙的爱情感谢苏联文学给了我力量毛泽东思想的果实介绍孙犁的《白洋淀纪事》《白洋淀纪事》的艺术风格一封难忘的信记黄敬同志关于黄敬同志二三事回忆黄敬同志开滦大罢工时的林西矿口琴前的纸老虎赏菊怀郭宗鉴烈士回忆《冀中一日》写作运动耿长锁印象记油田上的歌声两个世界忆崔嵬同志二三事给朱老总讲冀中的故事今天挤破图书馆的门,明天就要挤破创造发明的门青岛大学的爱国民主斗争忆李春亭烈士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有关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的几点情况何基沣、边章五与“七七”事变我上的中国近代史第一课一个谜底一锤定音猴子变人
章节摘录
第一次“出师”,基本上算不利。不利的原因是调查研究不够。 第二天,留守的人主张转移一下。昨天出门寻枪的我们,觉得怪累,故意再住一天。庙里的老和尚看着我们人、枪不多,又挺穷,住久了不仅影响他们的“香火”,而且还会给他招祸,就吓唬我们说:“南边离这里不满三里,有个大村庄,这个大村庄的乡团查道的时候,三天两头到这个庙里来玩。今天到日子啦,你们最好躲一躲。”我一听和尚的话起了火,说:“你不说这话,我们还在考虑是不是转移一下。你这么一说,我们非等不可了。保卫团既然给送枪来,我们要是走了,也显得没有点儿胆子了,还怎么打日本呢?”高永祥同志也主张等,于是我们从老和尚口中套话,研究查道乡团的活动规律,同时也把老和尚和小和尚都监视了起来。 和尚说他们的庙门常关着,我们也照习惯把庙门关上等候保卫团。傍晌时分,戴着大宽檐军帽,穿着黄色棉冬装的保卫团果然来到了。可是人数不多,只有三个人。不过,烧蓝全新的“三八枪”和沉甸甸的“九龙带”,我从门缝里一看到就眼馋了,心想:“送枪送子弹的来到了,把这二套家伙弄到手里,我们该是又一副心气啦!” 保卫团的三个人,一齐向庙门走来。肩膀上的“三八枪”都顶着子弹压着保险机。走在前边的一个上来扣门,跟在后边的两个扛着枪随随便便地站在旁边,不像有什么戒备。我们四个人藏在庙门后边,招手叫小和尚去开门,单等保卫团进门来从后边举枪把他们控制住。 小和尚开开庙门,三个团丁嬉皮笑脸地跟小和尚逗着嘴迈进庙门来就一直朝庙里走。我一使眼色,四个人一齐举起枪来呐喊道:“站住,不许动!'’三个团丁果然吓得浑身一哆嗦不动了。伏在里院的同志们也都猛扑上来,下了他们的枪和子弹。 对于这三个团丁,都主张经过争取教育以后,把枪和子弹还原数给他们。我坚决主张没收他们的枪和子弹。我说:“这会儿你说什么好听的,人家也说你是土匪。只有拉起武装来,做出打日本的实事来了,人家才会相信你。再一说,咱们眼下的武器不够自卫的,一遇上敌人就有被歼灭的危险。自己被消灭了,还怎么谈得上争取别人!”大家还是主张争取,不赞成没收。史政委并且说这就要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我生了气.我说:“我是老粗,你们爱说啥就说啥,反正没有枪支、弹药,拉不起武装来!’’钻进屋子里生闷气去了。他们一想要是没有得心应手的武器,真是说什么也不灵。三支步枪,三百多粒子弹,在当时对我们真不是一件小事!于是他们改变了主张,想争取这三个团丁连人带枪都留下参加我们的游击队。 经过百般争取,三个团丁坚决不肯留下参加我们的游击队,非要回自己的村庄不可。争取到快天黑了,仍然没有结果,高永祥同志最后说:“你们要是不肯参加我们的队伍也可以,人回去,枪留下借给我们抗日。”三个团丁在我们争取教育的阶段,认清了我们不是土匪,还看清了我们人、枪也不多,态度就强硬起来,枪支弹药也不肯借给用。我们再经过一番争取和教育,又给他们开下收据,打上“冀东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的大关防,并且还给他们村的村长写了封借枪的信,强把枪支、弹药留下,打发三个团丁回村了。 三个团丁出了庙门往南走,我们也出庙门往北走,一走走出四十里,又转回黑洼万老明的家里。 黑洼在滦河西岸,隔河与高永祥同志老家的村庄梨树峪也近了。人熟地熟,活动更方便了。经过弄枪和下保卫团的枪两次小小的行动,高永祥同志也感到不迅速扩大队伍不行。扩大队伍,首先要有党的政治影响,同时也要有武器和经费的物质基础。长城口子清河沿的日伪税卡子无恶不作,长城内外的人带点东西串亲戚都要上税,还常常借搜查私货为名侮辱妇女,当地群众恨之入骨。于是高永祥同志决定先打清河沿伪税卡。在派人出探的时候,我们转到高永样同志的家里做准备。他家在梨树峪的北头,靠山坡几间小平房,像是个下中农的家庭。他的兄弟是一九三三年拉红军抗日游击队失败后被国民党抓去,死在监牢的。他的父母双亲都还健壮。高永祥拉过他的十二岁的儿子介绍说:“认一认,这是叔叔,那是大伯。以后我要是不在家,他们来了好给他们烧水做饭。”又领着大伙到门口看看周围的地形和标志说:“你们要记住这个门口,一直进来就行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