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尼茨元帅战争回忆录

出版时间:2005-3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作者:邓尼茨  页数:459  译者:王星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原名《十年与二十天》,作者卡尔·邓尼茨(1981.9.16-1980.12.24)是纳粹德国海军元帅、军事家,纳粹德国潜艇部队奠基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    1935年任纳粹德国新建第一支潜艇支队的司令。1936年任潜艇部队指挥官(1939年9月19日起改称潜艇部队司令)。1943年任海军总司令兼潜艇部队司令。1945年4月,受命德国北部地区总司令。同年5月1日,按希特勒遗嘱任帝国国家元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5月23日,被英军逮捕。1946年9月,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本书于1958年出版,邓尼茨书中回顾和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德国的海军战略,详述了纳粹德国潜艇部队在世界各大洋运用“狼群战术”实施潜艇战的各阶段战况,分析了德国潜艇部队在同英、自己地希特勒死后,以蒂国国爱元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的身份组织政府,指挥东线德军抵御苏军,策是西线德军向英、美当局实行局部投降等方面的详情细节。    邓尼茨的这部回忆录,对研究纳粹德国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史,具有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    作者在书中,对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军队以及作者自身的战争罪和地,做了不少开脱、吹嘘甚至美化,反映了作者顽固的纳粹主义立场。请读者在阅读时注意分析鉴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褪去了。但战争留下的惊悚与阴影却力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回顾这场战争,除了战役与屠戮,还有一些重要人物,邓尼茨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书中回顾了法西斯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发展建立和采用"海狼"战术,袭击同盟国运输船队的作战历史。翻看着一幕幕拂去历史尘迹的场景,50多年前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陷入对历史、人性的反思之中。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邓尼茨 译者:王星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子第二章 新的任务第三章 集群战术第四章 1935-1939年的潜艇建造方针第五章 1939年至战争爆发时的关键性的几个月第六章 潜艇的战第一阶段(1939年9月-1940年3月1日)第七章 “挪威”行为和鱼雷危机第八章 大西洋战役的第一阶段(1940年7月-10月)第九章 潜艇部队的组织和战争第一年的潜艇建造第十章 大西洋战役的第二阶段(1940年11月-1941年12月)贫困和四分五裂的一年第十一章 1941年12月11日前美国同我国的战争第十二章 大西洋战役的第三阶段(1942年1月-7月)在美国水域的战斗第十三章 大西洋战役的第四阶段(1942年7-9月)打击护航运输队和远洋作战第十四章 “拉科尼亚”号事件第十五章 改进潜艇装备第十六章 大西洋战役的第五阶段(1942年10-12月)与护航运输队作战规模的扩大和远洋作战行动第十七章 受命任海军总司令,我对民族社会主义的看法和我与希特勒的关系第十八章 大西洋战役的第六阶段(1943年1-5月)从最大规模的反护般运输队战到潜艇战的失败第十九章 1943-1945年我任海军总司令时的任务第二十章 1944年7月20日第二十一章 从1943年5月至战争结束时的潜艇战第二十二章 国家元首第二十三章 结束语附件后记附录

章节摘录

书摘在一场战争中一个兵种的武器数量少到如此程度实在罕见。这样少的武器只能起到刺痛敌人的作用,而不可能使一个世界大国、第一流的海军强国求和。    因此,从我们当时海军装备的低劣水平考虑,无论如何也应该避免在1939年发生战争。在德国的力量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同英国的战争是否可以长期地完全避免呢,对此谁也不敢断言。而我却不相信这一点。对方在1914年以前连俾斯麦群岛上的小小德意志民族都不能容忍,更何况堂堂的大德意志帝国。由此可见,如果认为这场德英武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德国就必须在海军装备政策方面采取断然措施。可是德国首脑人物却没有看清这个实质性的形势。    海军总司令曾提请国家领导注意上述情况。但是他还得按国家领导的指令行事。于是在德国海军史上一个最悲惨的局面便产生了。    战争爆发后,海军总司令立即下令停止所有(包括未下水的)大型军舰的建造,并撤销了“z”计划中的潜艇建造方案,开始按照我在1938~1939年军事演习和1939年8月28日备忘录中所要求的型号和数量加速建造潜艇。    不言而喻,当时海军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建立一支大型的潜艇部队;特别重要的是,应尽快地动用最大的力量,采取各种非常措施,并把这项工作列为海军建设方针中的绝对重点。    因此,我决定离开从1935年以来一直由我领导和训练的前线潜艇部队,这时正是潜艇部队面临战争考验的时候。我请求在柏林的海军总司令把当前组建大型潜艇部队的这一最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做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我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在这支新的潜艇部队和艇员身上,我已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在我定下这个决心之前,我的参谋部里曾为此事进行过一番争论,组织处长冯·弗里德堡海军中校和我的作战处长戈特海军少校认为,从事业考虑我这个决定没有必要。起初我对他们说:“当部队要经受战争考验的时候,按理是不应该调走指挥官的!”但后来还是我的理智占了上风,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竭力克制自己的感情,终于定下了这个决心。P39

编辑推荐

《邓尼茨元帅战争回忆录》于1958年出版,邓尼茨在书中回顾和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海军战略,详述了纳粹德国潜艇部队的组建、训练、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叙述了德国潜艇部队在世界各大洋(尤其是大西洋)运用"狼群战术"实施潜艇战的各阶段战况,分析了德国潜艇部队在同英、美护航运输队作战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此外,邓尼茨还回顾了自己在希特勒死后.以帝国国家元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的身份组织政府,指挥东线德军抵御苏军,策划西线德军向英。美当局实行局部投降等方面的详情细节。  邓尼茨的这部回忆录,对研究纳粹德国史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邓尼茨元帅战争回忆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5条)

 
 

  •   邓尼茨作为潜艇部队领导人,他的军事素养还是很到位的,德军潜艇战的失败,就是输在官僚主义与国家综合国力不够强!邓尼茨仅仅依靠仅有的少量作战潜艇,就已经给英国的海上生命线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果希特勒能够把重心稍微的向海军潜艇部队转移一点的话,历史又要被改写了!
  •   邓尼茨在德国海空军力量远不如英国的局势下,剑走偏锋,将潜艇战发挥到最高的境界,无论从战术还是战略层面,无人出其左者。当然这也是当时德军无奈而唯一最好的选择——从海底出击!
  •   邓尼茨元帅侧重于潜艇战略战术描写,完美体现了德意志严谨务实的宝贵精神,不过他对于希特勒的政治很少写到,单从一名统帅层面描写战争
  •   介绍了二战中的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值得一看。
  •   第三帝国潜艇部队司令官的宝贵历史记录,稍显平乏而不失其代表性
  •   研究潜艇战必看的书
  •   通过本书了解了当时德国海军的状况,对历史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
  •   书中有很多作者对于自己被审判的不满,但殊不知,纽伦堡和东京审判,本来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审判,自然不会十分的公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从文笔来说,作者的文笔实在(也许是翻译的问题)是不敢恭维,但作为纪实文学来看,还是很好的。
  •   作者不愧是元首接班人 呵呵 写的客观、公正、真实,绝对是二战的一手真实资料,值得有兴趣的人士研究
  •   一直想找这样的书,一个真正的军人,考虑的是真正的战争。
  •   我最喜爱的一位元帅之一。
  •   对于对大西洋战役有兴趣的人来说是很不错的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眼光看更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对于非专业人士不会太艰深,同时对大西洋战役的过程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和评论。很不错。
  •   传奇人物写的经典著作,军事爱好者的最爱,当然要收一本了,内容质量上乘!
  •   书很好,送货迅速,非常喜欢这本书,只是当时当当是要运费的,希望以后能继续免运费。
  •   这套书都很不错。
  •   可以了解大西洋战场的过程,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各方面都还可以,邮速特好。
  •   很好的一本书,非常详细!失败的英雄!
  •   另一个视角,严谨。
  •   这个系列不错,给孩子备了一套~
  •   就是有些旧了
  •   给男朋友买的,他很喜欢~
  •   刚看一点,挺长知识的
  •   图书质量很好,价格便宜,给爸爸买的他很喜欢。
  •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   邓尼茨元帅是希特勒临终前亲自指定的国家元首,他是一个纯粹的纳粹,但他并不是完全同意纳粹的某些做法,比如对犹太人的清洗。元帅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这一点毋庸置疑。本书对于想要了解二战大西洋海战和潜艇发展史的军事迷很有帮助哦~~~~~
  •   书的内容翔实,对很多战争态势的发展引用了作战记录和作战令。对战争中间态势的发展和逆转也用数据和图表的方式给予了深入分析和形象说明。对于当时存疑的问题也再后来引用敌对方的资料给予了说明。

    作者本人也具有很好道德修养,对纳粹人员的评价也比较客观,至少是客观的反应了作者本人的内心感受。

    包装和品相都不错,除引导读者回顾当年惊心动魄的战史之外,更能给予对历史发展影响因素发掘和辨析的启发。

    感谢作者和翻译这本书籍的人!
  •   这本书是给儿子看的,他今年10周岁,四年级,平时最喜欢研究飞机、舰艇、潜艇、航母之类的先进武器,这是他在看了《中国舰船》和《舰船知识》之后,感觉有好多不懂得地方,郑重提出让我买这本书的。我随便翻了一下,不懂,但是儿子看得津津有味。晚上等我们休息之后,还要偷偷摸摸地挑灯夜读,造成的后果是语文考试69分(据说那次考试全班平均分是70分)。不过数学成绩倒是上去了。我一向对成绩要求不高,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利,就可以了。因此,我对这本书评价还是很好的。
  •   其实希特勒心里也是很明白谁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要不为什么让邓尼茨做接班人呢
  •   书中有两点很值得思考的1是他说英国人在没有有效反潜手段的时候用了些简单的不沉手段,比如在货船里装了许多空桶,相当于多了无数水密舱2是他对军人的政治责任的追问非常发人深思,不过他没有能力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   书很不错,但是怎么有像被泥弄脏的地方?是我们这没卖的,有我是不会在这买的!
  •   还没到货呢,等待中
  •   孩子正在阅读,还不错吧
  •   还不错,看完了太专业化
  •   适合男同志,给老公买的,很喜欢。
  •   数据还算真实,不过有点倾向性
  •   活动买的,还不错
  •   只是文字很枯燥,再有点图片就更好了。
  •   战胜敌人,首先应了解敌人
  •   非常一般的书。
  •   第一手资料
  •   不知道为什么,我为本书写了N次评论了,但都没有得到发表!我还写过读后感,都懒得再来黏贴了。邓尼茨是个人格非常伟大的人!他没有从事纳粹的屠杀,就因为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就判有罪是不公平的。我把读后感贴在“回应”里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   我在沈阳逛了一些书店,也没找到啊,还好这里有,不枉元帅的中国粉丝一片赤诚,元帅安息!
  •   翻译的不错,没有出现常识性错误,以该出版社同系列的《曼帅回忆录》为参照物,这本书简直翻译的太好了。
  •   有很高的可供参考的价值,对于第三帝国的各个方面均有涉足,附件中的资料也很有价值,对于二战德国海军的发展的描写也很翔实,毕竟邓尼茨身为亲身经历的人,提供的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也很高,总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目前,在国内,我们能读到的二战德军元帅的回忆录只有三本,有一本是隆美尔元帅的《隆美尔文件》,,另一本是曼施坦因元帅的《失去的胜利》,所以,该书非常值得一读!!
  •   小邓从小兵到国家元首,凭着的是满腔的工作热情,励志啊。本书可以看出其一心扑在工作上。觉得还是用原著的书名好些。
  •   配合我的碧海群狼一起看
  •   一直想看这本书,终于如愿!
  •   如果说雷德尔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海军再造立下了不朽之功,那么邓尼茨的狼群战术无疑是盟军各国的梦魇。这本书是邓尼茨的亲笔回忆录,无论是担任潜艇舰长时的故事,还是对其潜艇战思想的陈述,都是其第一人称角度陈述的。值得称道的是本书的翻译非常到位,军事术语翻译准确,海军迷不容错过!
  •   发货的速度很快,书的质量也不错,其中的内容也较好的反映了狼群战术的要点,对了解二战德国潜艇有很大帮助。
  •   抛开政治立场不谈,作为一个军人,邓尼茨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本书毫无疑问是无比枯燥的,不建议购买。
  •   邓尼茨的回忆录主要记载德国潜艇战方面的战况和战史 总体强调数据性专业性纪实性 配合U艇战史看很有意识 本书不适合普通的战争文史迷 没有写意文笔
  •   如果你不是对海军和潜艇感兴趣的话,是很枯懆的一本书,但邓尼茨是个优秀的军人。要不希特勒怎会指定他为接班人。
  •   还行吧,已经翻译的不错了,书名改成“十年与二十天”更好
  •   译者缺乏基本的军事常识!,这本书没有全看,没有一字一句的品读,但是也看了九成以上,内容先放在一边,主要说说翻译的问题,虽然这本回忆录由打着“解放军出版社”的出版机构出版,但并不意味着在翻译方面就很专业,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本书的译者似乎尤其缺乏军事方面的知识,甚至是常识。书中的许多地方暴露了这一点,可见某些按常理来说应该是很专业的机构,其实并不专业。... 阅读更多
  •   德国潜艇部队的组建、训练、发展和灭亡
  •   真实历史的亲历记录者
  •   很经典很厉害
  •   一代名将!
  •   很不错的经典的书,很好
  •     看完邓尼茨的回忆录,再看一遍电影《从海底出击》,相信会更有战争的生动感和立体感。
      打击敌方的后勤补给的作战思想自古有之。“谁控制着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随着马汉的海权论的兴起,海洋和海权对于列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海上交通线、海上生命线维系着战争乃至国家的命脉。因此,夺取或者动摇敌方的海权,打击其海上后勤补给无疑和正面战场一样重要。
      邓尼茨在德国海空军力量远不如英国的局势下,剑走偏锋,将潜艇战发挥到最高的境界,无论从战术还是战略层面,无人出其左者。当然这也是当时德军无奈而唯一最好的选择——从海底出击!
      仅仅依靠手中有限的潜艇兵力,邓尼茨便将英美海上霸主打得满地找牙焦头烂额恐慌不已,甚至一度差点勒紧大英帝国脖子上的绳索。如果希特勒有足够的远见,如果德军内部不互相扯皮……正如书中所说,如果邓尼茨能够及时获得实施潜艇战所需的足够兵力和技术支持,或许他提出的绞死英国的海上后勤补给的战略目标暂时是可以实现的。
      谢谢,我说的是“暂时”!因为世界大战拼国力拼资源拼生产力。在国防生产能力强大到可怕的美国面前,连山本五十六都认为不宜同美国全面开战。何况邓尼茨要面对的是英美的强强联手。
      海上封锁战需要的是时间的持续性的,单靠潜艇战无疑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何况是一个纸糊的篮子。过度沉浸在“吨位战”的美梦里,邓尼茨无疑是在锥尖上起舞!
      尽管如此,邓尼茨发起的狼群战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给盟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慌,牵制了盟军庞大的海空兵力。这在战略上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对非军迷而言,本书实属枯燥;但对潜艇迷来说,邓尼茨平实的叙述,无疑能更真实地还原神秘的“大西洋狼群”场景。
      
      希特勒真的只配当一战时期的陆军下士,手握极其有限的海上力量,却同时挑战英美二大海军(配有航空兵)强国。而且他完全没有海空立体作战的概念,对战争后勤也是所知甚少。若真按邓尼茨的构想来推进德国海军战略,培育庞大的潜艇狼群,实施海空联合作战,无疑会对盟军的海上补给线构成致命的威胁。
      
      如他所言不假,则一开始,他就知道与英美海军正面作战完全没有胜算,因此,他只能柿子捡软的捏,制定了非常明确的战术,拿商船队开刀!并且,在攻击时,也是首选打击货船油船,不主动进攻护航的军舰,尽可能以全部力量摧毁盟军的补给力量。但是,胜利的天平总是倾向有准备的人,纵然邓尼茨的潜艇官兵英勇善战,但终究阻挡不了战争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欧陆战场前线。按邓尼茨的说法,他击沉商船的速度(总共2,880艘,平均约5,000吨),远赶不上盟国建造商船的速度(美国光7,000吨的“自由”级货船,就造了2,700艘!各种原因沉没的只有300来艘),呜呼哀哉!而他的潜艇舰队,始终达不到他那著名的“1/3理论”状态 (1/3在战区,1/3在途,1/3在港补给修理休整),最好的时候也只有2:3:3,一共建造了逾1,000艘U艇,被击沉630多艘。你只要想想,美国建造了18,000多架B-24轰炸机,很大一部分用于大西洋反潜作战,还有几十艘护航航母,就可以知道邓尼茨的对手有多强大,U艇官兵的境遇有多可怜了。
      
      有意思的是,德国的鱼雷毛病颇多,极大影响了作战效率;同期美国鱼雷更是故障频频,笑话百出。我纳闷的是,意大利和日本的鱼雷,按记载,性能是可靠的,难道轴心国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共享机制?
      
      另外,直到58年写作此书时,邓尼茨仍然不知道英国破译了他的密码(74年英方解密)
      http://www.douban.com/review/2661365/
      
      从军人角度看,邓尼茨是个优秀的潜艇战专家,选择了最合适的战术与作战对象,以德国军工生产可以承受的损失率来换取尽可能大的战果。但是,他的潜艇不以英美的军舰为对手,柿子挑软的捏,其行为多少有些卑鄙,不得不说,邓尼茨,你丫还真算不上爷们!
  •   既不是波兰骑兵又不是春哥,当爷们又没饷拿没钱挣只能闷罐沉海底,他又不是傻的……轴心国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共享……除了互相给添乱之外……
  •   这叫扬长避短,德国的军备也就这样了,不捏软柿子不行啊,老邓也很头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