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清)吴楚材,(清)吴调侯 编 页数:312 字数:401000
前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以诗、文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歌哭吟唱。自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六朝、隋唐、两宋、元明,中国文坛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者,他们写下了无数篇或典雅或质朴或华丽的骈文、散文,或以之记载下历史的一个个片段,或以之描绘出一个个人物的音容笑貌,或以之表达出自己的某种观点,或以之抒发出自己的强烈感情……浩浩荡荡的文章之海,不时激荡出朵朵美丽的浪花,引起千千万万读者的共鸣,令其心潮澎湃、情难自抑。 中国古代散文、骈文统称为古文。古文的发展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商、周时的卜辞,仅为只言片语,却是古文的雏形;春秋战国是古文的成熟时期,诸子用来说理、叙事的散文层出不穷;两汉时,散文、骈文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汉赋成为代表性文体;魏晋六朝时,骈文的发展到达一个高峰;唐代,韩愈倡导回归秦汉文风的“古文运动”,柳宗元起而响应;宋代,欧阳修、“三苏”、王安石等人大力弘扬散文传统,使其占据古文主流,登上了文学高峰;到了明代,散文已经成为主流文体,佳作迭出。 历朝历代,出现过不少文章选集,较具代表性的有南朝梁时昭明太子萧统编订的《昭明文选》、宋代的《文苑英华》等。但这些选本都难以称善——要么是分类过于繁琐,阅读不便;要么是选文有失偏颇,体例单一;要么是文字芜杂,错讹处处。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浙江绍兴人吴楚材、吴调侯在设馆授徒的时候,有感于历代文章选本的不尽如人意,便决心编撰一部超越前人的文章选集,作为供学子们阅读学习的教材。他们从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章中精心选出从先秦到明朝的222篇文章,以时代为纲、作者为目,将同一作者的各类文体集于一处,编订成为12卷的《古文观止》,意即此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了清代之前文言文的最高水平。 该书所选古文篇目,以散文为主,兼顾骈、韵二体;既有洋洋洒洒的鸿篇长文,也有短小隽永的精练美文;既有选自《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历史典籍的作品,也有历代文人墨客的个人代表作。秦代的李斯,汉代的贾谊、诸葛亮,晋代的陶渊明,六朝的孔稚圭,唐时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这些文章圣手的代表作品基本都被收录其中,充分显示出编者眼光的细致和周到。 此书干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编订完毕,次年即正式镌版印刷,面世后逐渐广为人知,并且深受欢迎,至今已成为最有影响的古文选本。 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看到各种体裁和题材的古文,一册在手,名家名作尽览入目,不仅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享受到和谐的音韵之美。在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的诸侯大夫怎样辅佐君主争霸天下,谋臣说士怎样奔走各国合纵、连横;两汉时期的王侯勋贵为什么常常身死国灭,权臣良相如何治国安邦;魏晋时期的名士雅集何其盛大,六朝时代的隐士谁知真伪;大唐盛世隐藏着什么样的危机,宋代党争如何折射出文人的际遇…… 尽管如此,以今日的眼光看来,这本书亦有不足之处。一是所选文章限于明代以前,不能反映出中国古文的全貌;二是出于教学的目的,所选篇目以策论为主,少有性灵之作,使得全书风格过于正统。所以,对这本书重新加以编辑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古文观止》自问世以来,风行数百年,版本诸多,良莠不齐。其中,以“映雪堂”刻本为上佳版本。因该版本翻刻自原版,而原版已经佚失,故该版在内容上保留了吴楚材、吴调侯最初选定刊刻版本的原貌,而且文字讹误、缺漏等现象相对较少。我们这本《古文观止评译》就是以“映雪堂”刻本为底本,精选出百余篇经典之作,综合参考、比对其他版本和有关史籍、文集,对原文内容进行精心校订,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文字讹误、缺漏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我们又给文中的疑难语句配上了精确而通俗的注释,为原文增加了畅达而详细的译文,并且对每篇文章都加以点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原文的精髓。总之,我们力求将内容原汁原味、文字通俗易懂的《古文观止》奉献给各位读者,让大家在轻松、顺畅的阅读过程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经典之美。 编者 2012年8月
内容概要
《古文观止》版本诸多,良莠不齐,其中“映雪堂”刻本被公认为是上佳版本。我们这本《古文观止评译》就是以“映雪堂”刻本为底本,精选出百余篇经典之作,综合参考、比对其他版本和有关史籍、文集,对原文内容进行精心校订,同时还给文中的疑难语句配上了精确而通俗的注释,为原文增加了畅达而详细的译文,并且对每篇文章都加以点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原文的精髓。总之,我们力求将内容原汁原味、文字通俗易懂的《古文观止》奉献给各位读者,让大家在轻松、顺畅的阅读过程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经典之美。
作者简介
编者:(清朝)吴楚材 (清朝)吴调侯
书籍目录
卷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碏谏宠州吁
曹刿论战
宫之奇谏假道
介之推不言禄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卷二 周文
王孙满对楚子
楚归晋知罃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晏子不死君难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子产论政宽猛
吴许越成
卷三 周文
召公谏厉王止谤
里革断罟匡君
春王正月
郑伯克段于鄢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曾子易箦
公子重耳对秦客
晋献文子成室
卷四 战国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孟尝君
触龙说赵太后
鲁仲连义不帝秦
唐雎不辱使命
谏逐客书 李斯
卷五 汉文
项羽本纪赞
高祖功臣侯年表
孔子世家赞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屈原列传
游侠列传序
滑稽列传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
卷六 汉文
求贤诏
议佐百姓诏
令二千石修职诏
求茂材异等诏
过秦论(上)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卷七 六朝唐文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北山移文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滕王阁序
与韩荆州书
吊古战场文
阿房宫赋
卷八 唐文
师说
进学解
送孟东野序
送董邵南序
祭十二郎文
柳子厚墓志铭
卷九 唐宋文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愚溪诗序
黄冈竹楼记
书洛阳名园记后
严先生祠堂记
岳阳楼记
朋党论
卷十 宋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宦者传论
相州昼锦堂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范增论
留侯论
贾谊论
晁错论
卷十一 宋文
喜雨亭记
石钟山记
潮州韩文公庙碑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方山子传
六国论
黄州快哉亭记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
卷十二 明文
送天台陈庭学序
卖柑者言
豫让论
信陵君救赵论
报刘一丈书
沧浪亭记
青霞先生文集序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徐文长传
五人墓碑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王孙满对楚子 原文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㈤。对曰: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注释 ①王孙满:春秋时周国大夫。楚子:指楚庄王。 ②陆浑:今河南嵩县。 ③雒:同。洛”,即洛水。 ④鼎:这里指的是代表九州大地的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 ⑤九牧:九州的首领。 ⑥不若:不利之物。 ⑦螭魅:即“魑魅”,山林中的鬼怪。罔两:水怪。 ⑧用:因。 ⑨休:福佑。 ⑩桀:夏朝末代君主夏桀,传说其昏庸无道。 ⑨载祀:记年。 商纣:商朝末代君主纣王,传说其荒淫暴虐。 休明:美善光明。 回:奸邪。 厩止:指最终的年限。 郏郧:周地,在今河南洛阳。 译文 楚庄王攻打陆浑之地的少数民族,于是到了洛河之滨,在周王室边境上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向王孙满探问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与轻重。王孙满说:“九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君王的德行,不在于它们自身。从前夏朝君主施行德政的时候,远方的人们把各种物产都绘成图像进献,九州的长官进献青铜,铸造九鼎,把绘出的图像铸在鼎上,鼎上万物齐备,让百姓认识了神鬼和奸邪的形状。因此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遇到邪恶的事物。那些妖魔鬼怪,也没人会碰到。因而使国家上下和睦,以接受上天的福佑。夏桀道德败坏,九鼎迁至商朝,长达六百年。商纣王荒淫暴虐,九鼎又迁至周朝。假如德行美好光明,九鼎即使体积很小,但也会很重。如果邪恶昏乱,九鼎即使体积大,分量也是轻的。上天将福气赐予有美好德行的人,是有限度的。周成王将九鼎安置于都城,经占卜得知周朝会传世三十代,享有国祚七百年,这是天命所定的。周朝的德行如今虽然衰减,但天命不曾改变。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能过问的。”
编辑推荐
《中华经典必读:古文观止评译》编辑推荐:古代散文、骈文统称为古文,其发展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形成了浩浩荡荡、佳作迭出的文章之海。历朝历代出现过不少的古文选集,编订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古文观止》是其中最有影响的选本。《中华经典必读:古文观止评译》收录了各种体裁的古文,题材广泛,名家名作比比皆是,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取博大精深的知识,享受和谐的音韵之美,还能深刻体会到古老的文化底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