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一点通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李维东, 冯春萍 主编  页数:308  字数:239000  

前言

“国学”又称“汉学”,泛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相融合的学术精髓。它包括中国固有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学术,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是中国人应该也必须了解的知识之一。近年来,“国学”一词被学术界、教育界提及颇多,其统领地位日益凸显。其实“国学”原指国家学府,作为学问一说兴起于20世纪初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当时,欧美学术流入中国,号为“西方”;与之相对立,人们便把中国固有之学问称为“国学”。然而,国学历经数千年之发展后,却在文革的破四旧中惨遭涂炭,改革开放后又因崇洋之风而备受冷落,尤其是在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心目中,国学更成了故纸堆里的之乎者也,百无一用。国学在一段时期,一定人群中出现了前景堪忧的趋势。不过,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人自信心的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全面蓬勃复兴的态势,其学术空间正逐步繁衍扩大,其影响正波及全世界。截止到2011年,全球范围内已建有孔子学院358所,广泛传播儒家思想以及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民族友好和平共处的主要文化媒介。同时《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朗朗诵读声也开始回荡在祖国大江南北的校园里。“国学热”再次掀起,遂至今日,正越来越强地反映出了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总之,国学是人身心落地生根的沃土,是在生存高压下休憩的世外桃园,是充满诱惑社会的定海神针,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当然,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心性而传承于历史,现实活着且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国人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重振国学,也能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再造谦谦君子与窈窕淑女。本书从国学基础知识入手,力避学究式的研究,精选国学常识中最有价值的点滴,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具体来说,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1. 大局着眼,把国学内涵中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展现给读者。本书尽量避免同类书大量知识点堆积却让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从人物、典籍、学派、从学四个侧面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初学者逐步了解、认识以至深入研究国学。2. 精挑细选,把最基本、最精华的国学常识奉献给读者。国学博大精深,国学典籍浩如烟海,本书重点撷取其中最基本、最精华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带领大家走近诸子百家,了解经史子集,触摸秦砖汉瓦,吸收孔孟精华。3. 图文并茂,图片与正文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书籍可读性。精心挑选了近两百幅贴切、清晰的插图,与正文完美相融,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走近国学。本书在编写之初,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耿元骊副教授设计了本书的框架结构,并拟定了基本条目;同时“书林网”为本书提供了多幅精美的古籍资料图片作为插图,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加之国学是一门涵盖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的学问,驾驭起来着实有捉襟见肘之感,研究深度不够、资料准备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书中难免有错漏失当之处,恳请专家读者不吝赐教。编者2012年4月8日

内容概要

  “国学”又称“汉学”,泛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相融合的学术精髓。
  本书从国学基础知识入手,力避学究式的研究,精选国学常识中最有价值的点滴,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具体来说,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大局着眼,把国学内涵中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展现给读者;二是精挑细选,把最基本、最精华的国学常识奉献给读者;三是图文并茂,图片与正文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书籍可读性。
  本书是读者了解国学、学习国学进而喜爱国学的必读之作,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带领读者走近诸子百家,了解经史子集,触摸秦砖汉瓦,吸收孔孟精华。

书籍目录

第一编 人物篇
一、帝王部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
秦始皇嬴政
汉高祖刘邦
西楚霸王项羽
汉武帝刘彻
光武帝刘秀
王莽
曹操
刘备
孙权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隋炀帝杨广
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黄巢
宋太祖赵匡胤
宋徽宗赵佶
宋高宗赵构
成吉思汗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明太祖朱元璋
明思宗朱由检
李自成
清圣祖玄烨(康熙帝)
清高帝弘历(乾隆)
清德宗载湉(光绪)
二、臣僚部
周公
管仲
商鞅
李斯
萧何
张良
诸葛亮
关羽
周瑜
安禄山
李林甫
赵普
寇准
范仲淹
包拯
王安石
文天祥
秦桧
岳飞
张居正
海瑞
魏忠贤
吴三桂
和珅
林则徐
洪秀全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李鸿章
袁世凯
三、文学部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屈原
董仲舒
司马迁
陶渊明
王羲之
李白
杜甫
司马光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朱熹
王守仁
唐伯虎
顾炎武
曹雪芹
纪晓岚
康有为
梁启超
四、事功部
鲁班
扁鹊
张骞
张衡
张仲景
苏武
王昭君
蔡伦
贾思勰
郦道元
祖冲之
玄奘
孙思邈
陆羽
王重阳
毕昇
郑和
宋应星
李时珍
黄道婆
第二编 典籍篇
一、经学部
十三经
四书
《说文解字》
二、史学部
《甲骨文合集》
二十四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宋史》
《明史》
《清史稿》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明实录》
《清实录》
《通鉴纪事本末》
《唐会要》
《宋会要》
《贞观政要》
《通典》
《通志》
《文献通考》
《册府元龟》
《四库全书总目》
《书目问答》
《日知录》
《明儒学案》
《唐律疏议》
《唐六典》
《大清会典》
《明清史料》
三、诸子部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列子》
《吕氏春秋》
《晏子春秋》
《商君书》
《鬼谷子》
《公孙龙子》
《司马法》
《孙子兵法》
《淮南子》
《法言》
《论衡》
《人物志》
《神灭论》
《颜氏家训》
《朱子全书》
《周子全书》
《陆九渊集》
《传习录》
《金刚经》
《六祖坛经》
《五灯会元》
《太平经》
《戴震全书》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黄帝内经》
《伤寒论》
《千金方》
《本草纲目》
《九章算术》
《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
四、文集部
《博物志》
《山海经》
《文心雕龙》
《昭明文选》
《玉台新咏》
《文苑英华》
《唐代墓志汇编》
《全唐文》
《全宋文》
《全唐诗》
《全宋诗》
《古文观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全元曲》
《花间集》
《太平广记》
《大唐西域记》
《容斋随笔》
《菜根谭》
《随园诗话》
《阅微草堂笔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三言、两拍
《红楼梦》
《长生殿》
《桃花扇》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老残游记》
《镜花缘》
《西厢记》
五、类丛部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
《四库全书》
《续修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四库禁毁书丛刊》
《四库未收书辑刊》
《丛书集成(初编)》
《丛书集成(新编、续编、三编)》
《宋集珍本丛刊》
《敦煌宝藏》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
《走向世界丛书》
《中华大藏经》
第三编 学派篇
一、先秦部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阴阳家
杨朱学派
兵家
名家
二、汉唐部
黄老学
春秋公羊学
谶纬学
玄学
韩李之学
禅宗
华严宗
天台宗
三、两宋部
荆公新学
理学(道学)
心学
四、明清部
阳明学派
泰州学派
船山学派
颜李学派
乾嘉学派
浙东史学派
桐城派
现代新儒家
第四编 从学篇
一、入门部
《中国史学入门》
《古典文学知识入门》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二、进阶部
《辞海》
《辞源》
《古代汉语》
《中国通史》
《中华文明史》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中国法制通史》
《中国经济通史》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中国人口史》
《中国思想史纲》
《中国思想史》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叙录》
《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
史丛书》
《中国文库》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三、学者部
王国维
罗振玉
刘师培
俞樾
严复
辜鸿铭
章太炎
胡适
黄侃
钱玄同
鲁迅
郭沫若
赵元任
顾颉刚
吕思勉
熊十力
梁漱溟
陈寅恪
钱穆
吴宓
冯友兰
傅斯年
范文澜
徐复观
钱钟书
季羡林
任继愈
张岱年
杨联升
余英时
四、机构部
中华书局
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
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
研究所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日本京都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
牛津大学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秦始皇赢改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姓赢,名政(正),又名赵政(赵正)。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公元前247年,赢政13岁时即王位,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从吕不韦手里夺回权力,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以汉族为主体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定都咸阳。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帝。公元前210年,他在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终年50岁。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颇多争议的人物。相传他性格暴戾、寡恩薄义、生性多疑,崇尚暴力和权势。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他对中国的统一作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首先是统一天下,虽然秦朝的富强是历代努力的成果,但是在他之前秦朝还没有灭过一个大国,六国是在他手里灭掉的,这样就结束了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其次是采取书同文、车同轨等措施,统一了民族文化,这种影响最为深远。从此,中国各地虽然有不同的方言和习俗,但是却具有共同的文化,尤其是文字,这对中国民族的完整和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汉高租刘邦 刘邦(前256~前l95年),字季,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汉王朝的开国之君。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后来,为了和刘秀建都洛阳的“汉”相区别,称为“西汉”。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刘邦好酒及色,好结交天下豪杰,放荡不羁。但当秦末大乱之际,刘邦奋起于草莽,提三尺剑取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起于社会下层的皇帝,彻底打破了以往的贵族世袭格局。千古一梦的秦帝国为他所灭,骁勇无敌的西楚霸王项羽最终亦败在他的手里;韩信、彭越、英布等一代英杰为其驱使,效命战场。他曾作《大风歌》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真是一代枭雄的千古绝唱。 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之后,他征用儒生,诏令天下,广泛求贤。在治国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废除了秦朝的苛刻法律刑法;在政治上,接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在经济上,废除秦朝苛法,减轻田租,豁免徭役,释放奴婢,解放了生产力;在文化事业方面,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等。他的政治制度和对后世的安排使大汉延续了长达400余年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统一王朝。

编辑推荐

《国学常识一点通(插图版)》是读者了解国学、学习国学进而喜爱国学的必读之作,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带领读者走近诸子百家,了解经史子集,触摸秦砖汉瓦,吸收孔孟精华。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常识一点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这本书重点推荐,他对国学的知识进行了“点到为止”的描述,即点到了精华部分,又能节制篇幅,实难得,好书!好书!
  •   近些年,“国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可在我的一个群里,却忽然有人问起:到底什么是国学?都包含哪些内容?一时间我们居然都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解答。现在有了这本书,我想这位朋友读过之后应该不会再有这样的疑问了吧?这本书从国学基础知识入手,讲了任务、典籍、学派、从学四个方面,引导初学者逐步了解认识最后深入到国学中。我认为这部书非常值得爱好国学想学国学的朋友读一读。
  •   早就想找这样一本国学普及本,很满意,收了,哈哈
  •   不错的书,尤其难得的是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出版此书,而内容明了易懂,实在是历史爱好者的不错选择!
  •   很满意,简单易懂。对于增长课外知识很有帮助!
  •   《国学常识一点通》:走近中华文明的桥梁,打开国学之门的钥匙!本书是读者了解国学、学习国学进而喜爱国学的必读之作,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带领读者走近诸子百家,了解经史子集,触摸秦砖汉瓦,吸收孔孟精华。
  •   振兴文化产业,必离不了对传统国学的研究。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又不能流落于传统的白首穷经的方法,这本书把最基本、最精华的国学常识与国学内涵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使人最快最明了地走近古圣先贤,对中华传统文明有所了解,贡献莫大焉。
  •   只是一点国学的皮毛,不是很喜欢
  •   本书的结构,正如目录所显示的,是以篇、部二级展开的,显然有助于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通俗的知识体系。而内容方面,观点总的来说是持平中正的,例如对洪秀全并未赞美其作为是革命,而对袁世凯则肯定了其在发展事业、维护统一等等方面的贡献,对于诸子百家则以肯定为主,显而易见,这些观点都是有益于平衡今天的通俗教育的。
  •   此书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乃学习国学不可多得的精品,值得一读。
  •   此书终于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一个全方位认识,佩服作者知识的渊博,过硬的文字功底,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   很喜欢的,找了很久的一本书。大家都很喜欢
  •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知识全面,适合阅读。纸醉金迷的现在,看看这些,修身养性,很不错。
  •   题纲举目地普及国学知识且贵在图文并茂,是学习国学的入门好书!
  •   这本《国学入门一点通》非常好,国学入门的桥梁,非常棒!图还超多,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