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王雯 著 页数:253 字数:18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回旋在传奇与现实之间过去就像是一座静谧的庭院,植满了森森的细竹,掩映在其间的人与事,只露出一点虚虚的影子。惘惘的现代人透过雕花的墙围,好奇地探寻过去的仅是只言片影,却一不小心变成了蜚短流长的探秘。对于离去不远的民国,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这样充满了窥探的欲望。但是揭露隐私的快感过后,谁又能沉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个时代的悲凉与温暖,美丽与浮华。在阅读的路途之上,我总是能逢着那些身着一袭绣花旗袍的女子,她们从历史的尘埃里走出来,低首垂眉间欲诉还休。民国女子已经沉淀成一种美丽与优雅并存、智慧与贤淑共有的女性美的典范。解读那些民国女子的人生,就好像是阅读一部部传奇、品味一杯杯陈年佳酿。诗经里说,有女如玉。少女时期的好,说不出她的具体缘由,只觉得温润如玉,纯洁而又天真。到了一定年纪,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无邪和无忧,但是却依旧如年代久远的玉,沁进去的是岁月赐予的成熟与妩媚。那个年代的女子,也是如玉一样的,有着最纯洁的灵魂。她们有着最简单的心思,爱上一个人,会爱得义无反顾,会爱得热烈而彻底;她们也有着最纯净的容颜,穿行于红尘欢场和战火硝烟,依然不改当初的清纯无暇。再温软的玉,也是石,坚牢而稳固。她们看上去是那么优柔,但是却内心强大。以前的人讲,太刚则易折。女人的本性,让她们能同流水一样,随遇而安,但是却又像山石一样,留有自己最后的坚持。这里选择的20多位女性,来自不同的阶层。在剧烈变革的时代,或者顺应时代而生,成为命运眷顾的宁馨儿;或者遭遇坎坷,与时代一样起起伏伏,充满跌宕的悬念与流转;或者才华横溢,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现实中的传说;又或者只是上个年代的牺牲者,只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下。她们回旋在现实与传说之间,见证着那个年代女性成长的脚步,以自身的人生经历,为女性的独立地位做着最坚决的争取与最形象的诠释;她们处在两个时代的夹缝之间,巧妙把握着其间的分寸,就像华丽旗袍下的玻璃丝袜,暗地里透着奢华,却一点也不张扬。她们大多接受过新式教育,甚至还有很多人伴随着留学的热潮,辗转异国。她们说着流利的英文,应对得体,落落大方。她们更懂得在这个国度里,那些完全西方的思想最多只能是一种绚烂的背景。她们身上西式的一面是示人的,而中式的那部分是留给自己的。暖如玉,柔似水。她们明白女人最厉害之处不是和男人明刀明枪地搏杀,而是以柔克刚,润物无声。她们更懂得,作为一个女人,势必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也更加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站在繁华的街头,我也会留意经过身边的女子,但是很难再看到那种优雅的、如她们般令人怦然心动的女子。更多的,是一副副描画着精致妆容,但表情空洞的脸,流露出焦虑不安,却又不知如何安放的灵魂。那个年代的女子,都深知收放自如。既有石评梅、庐隐这样的女子,慷慨参加学潮,追求进步,又能享受爱情,细腻而温婉;也有黄惠兰、唐瑛这样的女子,夜夜弦歌,将名媛的身份做到恣意和自如,连冬天赤脚也要引发出一阵令人追逐的潮流来;也有蒋碧薇、赵一荻这样的女子,爱得勇敢而忘我,让身边那个伟岸的人也低首成为她们爱情的陪衬;更有吕碧城、张爱玲这样的女人,活得那么自我,让须眉男子自愧不如。我们总是习惯了奔跑,习惯了和男人一样地打拼。享受着事业成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在内心里翻腾着我们自己的悲楚。社会的压力让我们总是习惯地把自己当成男人一样去成长,去担当。当内心坚硬成冷漠,也忘记了自己曾经娇柔如一朵蔷薇。我们在高喊着女性独立的同时,却发现虽然从男人那里学到了粗犷,却失去了以前的女子那样的温柔和坚强。女性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究竟该何去何从,究竟该怎么勇敢坚强,究竟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幸福?也许这些过去的女子能告诉我们不一样的答案。写下这些渐渐远去的女子,解读着她们悲悲喜喜的人生,在感慨中欣赏,在静默里回味。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重新解读民国女性的书。作者以女性敏感、细腻的眼光,重新了解和审视民国那些形形色色的女子:她们的人生悲欢,她们的横溢才华,她们留在过去岁月里的爱与恨以及她们或娴雅或妩媚的身影,通过感性体验的文字一一浮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写历史上的人和事,还能带领读者体味她们的人生,感受她们的独立、自由、果敢、坚强。使读者在品读这些女性的同时,对当代女性面临的困境与内心深处的焦虑有新的思考,对当代女性在职业、情感、人生中的选择与去向有新的感悟。
作者简介
王雯,文学硕士,致力于女性文学与企业文化研究,已发表论文多篇,小说集《等你到来》(中国和平出版社,即将出版)
书籍目录
言——回旋在传奇与现实之间
第一辑 那一场华丽的谢幕
[蓝妮、唐瑛、黄惠兰]
自由的鸢尾花
没有不散的筵席
云想衣裳花想容
苗王公主蓝妮
那一场华丽的谢幕
第二辑 才女的美丽与哀愁
[庐隐、石评梅、萧红]
与梅并做十分春
才女的美丽与哀愁
生的悲哀
总是天妒红颜
呼兰河的女儿
她的名字叫萧红
第三辑 浴火凤凰的涅槃
[吕碧城、秦德君]
绛帷独拥人争羡
两个碧城的交集与错过
我到人间只此回
人生若只如初见
浴火凤凰的涅槃
无处安放的灵魂
第四辑 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张幼仪、陆小曼]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从太太客厅到李庄
小脚太太与西装先生
弃妇的另一条出路
北京不可不看的风景
行走人间的云烟
第五辑 烟雨迷蒙珞珈山
[凌淑华、苏雪林]
珞珈三杰今何在
凌淑华与徐志摩
爱如樱花终纷飞
“无趣的”另类才女
学林人瑞苏雪林
第六辑 他生莫作有情痴
[蒋碧薇、赵一荻]
画影中的蒋碧薇
慈悲的爱情
爱恨都已倾城
爱情都有点儿盲目
成全了她的爱情与传奇
他生莫作有情痴
第七辑 尘埃里的倩影
[潘玉良、董竹君]
爱是一种恩宠
背负十字架的女性
一代画魂归何处
相逢恰只在年少
督军家出走的女人
一个女人和她的一个世纪
第八辑 繁华落尽是沧桑
[胡蝶、阮玲玉、周璇]
悲情一生阮玲玉
红尘中的俗世传奇
时尚的电影皇后
蝴蝶过眼眼迷离
“金嗓子”周璇
一曲悲歌一场人生
第九辑 一个苍凉的手势
[张爱玲、黄逸梵、苏青]
行走天下的小脚女人
俗气的女儿与淑女母亲
一个人的双城记
今生今世
乱世里的盛世
逆风飞扬中的疏离与回归
第十辑 惆怅在遥远东方
[赛珍珠、项美丽、李香兰]
惆怅在遥远东方
两个世界夹缝中的女人
她有一颗勇敢的心
中国人的“妾”
“站在北京的城墙上”
别了,李香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二、没有不散的筵席 现代的人,知道黄蕙兰的很少。她的名气远不及当时在上海的那些名媛淑女。一是她本来只是华侨,因为嫁给了外交官顾维钧(字少川,20世纪初期因维护山东主权而闻名于世)才开始有名;二是因为她一生大多在外交场合得意,外交界的人对她更了解一些,而且她的一生也没多少花边新闻可讲,自然很少被人说起。 但是在欧美人眼里,黄蕙兰的声名却很大。在他们眼中,她不仅是东方女性的代表,更是外交场合中一只美丽的蝴蝶。 黄蕙兰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一户华侨富商之家,其祖父黄志信因为参加太平军而出逃,后来到达爪哇。祖父的聪明让他在爪哇很快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在当时的印度尼西亚,作为殖民者的荷兰人,还有荷兰人与当地土著所生的土著荷兰人都是瞧不起中国人的,因此,黄家只能住在中国城。之后,黄蕙兰的父亲黄仲涵不仅利用自己出色的商业头脑建成了一个巨大的糖业帝国,而且与荷兰女王派来的总督关系要好。与上层的这些往来,让他成为了第一个取得“玛要”(管理华侨事务的最高职务)称谓的华人。 据黄蕙兰的自述,她的父亲一生喜好女人,黄蕙兰的自传中曾写:“他有18个得到承认的姨太太。她们总共为他生了42个孩子。他们是我的异母兄弟和姐妹。因为在中国,他们从不将孩子看做非法的。我猜他还有更多的孩子,因为他认为血统十分重要。他不承认那些生下来小手指不弯曲的是他的儿子。” 黄蕙兰的小手指并不弯曲,但是她的父亲从不怀疑她的血统。因为她是他的嫡妻所生的孩子。黄蕙兰的母亲魏明娘是爪哇中国城的第一美女,家境虽然只是小康,但是却因为美丽而嫁人这个豪富之家。她只给丈夫生了两个女儿,琮兰和蕙兰。看不惯丈夫风流心性的她,一方面为自己没有生出儿子而惭愧,不得不容忍丈夫纳妾的行为;但是另一方面,却渐渐和丈夫疏远,直到带着女儿离开爪哇。 黄蕙兰的一生,靠父亲的宠爱和提供的金钱优游卒岁,享尽世间奢华。但是,她之后得以在外交场合得心应手、应对自如,却要归功于她的母亲。黄蕙兰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是在她三岁的时候,魏明娘就给她请了外籍教师,教会了她六国外语。魏明娘还给黄蕙兰请了其他教师,让她学习音乐、舞蹈和美术。 她母亲虽然不能阻止丈夫的花心,但是却拥有一种独到的眼光:与其固守在偏于一隅的印度尼西亚,还不如直接走进西方文化的中心。所以,当黄蕙兰来到伦敦的时候,眼前的一切就好像是为了她的华丽登场而准备好的。 最初,混迹在巴黎的黄蕙兰至多只能算是个富有的年轻女子。她聪慧美丽,又带有东方的神秘色彩,这本身就能引来很多人的目光。而这位东方女子,不仅仅与这一切的氛围相融合,并且享受其中。她精通多国语言,与人交际时,热情大方,应答有礼。 但是,在交际场合她也在寻觅着另一种机会,那就是通过婚姻的途径,让她既富且贵。她像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舞在上层社会的那些舞会当中,却又只是轻轻地飞来飞去。那些为她大献殷勤的男人,还没有谁能够让她定下心来,去接受婚姻带来的责任。 直到1920年,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外交官来到巴黎。 关于这一段故事,历来有不同的版本。三、云想衣裳花想容一个女人的名气,更多的时候都是被衬映出来的。比如,一个良好的家世,一位富有而且拥有地位权势的父亲,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当然,少不了爱情故事的渲染。但是很少有人能样样占得齐全。即使拥有这些,也难免有沧海遗珠。大多数的人,也许曾经名盛一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淡忘。而那些沉寂在时间里的女子,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美丽珍珠,倘若回头找寻,她们一样还是温婉动人。唐瑛就是这样。现在的人,知道陆小曼的很多,可知道唐瑛的却很少。大抵是因为陆小曼一生的情感纠葛最易引起人的兴趣。世俗的人,在看别人故事的同时,自怜自爱,或是幸灾乐祸、蜚短流长。陆小曼身上有足够的话题让他们讲谈。但是若论风头,唐瑛当年可是要更胜一筹。陆小曼在北京被称作是“不得不看的风景”,而唐瑛在上海,则是交际场中最美的花朵,女人时尚的风向标,风头无人能及。她们一南一北,被人称为“南唐北陆”,大有对峙之意,但是后来陆小曼南下上海,两人却是情投意合,还曾一起同台演出。她比陆小曼年轻了7岁,却与陆小曼结交成为好朋友。唐瑛的父亲唐乃安是清政府获得庚子赔款资助的首批留洋学生,也是中国第一个留洋的西医。唐乃安回国后在北洋舰队做医生,后在上海开私人诊所,专给当时的名门望族看病,因此,唐家的家境自是富足。唐瑛的父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之唐家又是基督教家庭,所以女孩在家中的地位反而很高。而这也是日后唐瑛遵循西方名门淑女的习惯,在成年后迈入社交圈的前提。看唐瑛的生活,就像是看一部名媛养成记。有的人以为名媛只要漂亮、出身足够豪富就可以。但是真正的名媛却不仅仅是这些。她们需要优雅的仪态,纯正的外语,最好能很霸气地会说几国的;还要会跳舞,能在派对上一众的漂亮女人里脱颖而出;此外还需要应对时机敏和幽默。中国的名媛除了这些西方的礼仪要求,还要饱读诗书,最好再能懂点作诗、绘画、戏曲就更能锦上添花了。看那时的名媛,好像大多都是多面手,一个个优雅自如地穿行在国人和洋人之间,游刃有余地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都拿过来装饰自己。唐瑛之所以能成为旧上海的头牌交际花,也与她自小严格的家教分不开。除过学习舞蹈、英文、戏曲之外。穿衣考究而前卫,选用Chanel NO.5香水、Chanel香水袋、Ferragamo皮鞋、CD口红、Celine衣服和LV手袋。吃的东西亦非常讲究,每一顿都会按照合理的营养要求进行搭配,甚至会精细到几点吃早餐,何时用下午茶,晚饭几点开始。吃饭过程中,不能玩弄碗筷餐具,不能边吃边说;汤要是太烫,也不能用嘴吹。名媛的培养就像是烧制一件名贵瓷器,一切都要从容不迫,都要力求完美,每一个程序都是为了最后出现在世人面前的那一刻风华绝代。而唐瑛也在等待着这个机会。女孩子做好进入社交场的准备,但也不是说就可以随便出门交际,但还是需要等到有男士上门邀请或者婚后才能开始。陆小曼进入社交场的理由很堂皇,她因精通英法两门外语,被北洋政府外交部长顾维钧聘用为兼职外交翻译。这样,陆小曼才名正言顺地在会议及权要的舞会上大出风头。而唐瑛那时还是旧上海中西女塾的一名13岁青涩女生,正处在一个憧憬未来的懵懂年纪。唐瑛正式进入交际圈是在1926年左右,完全符合16岁开始社交的西方规矩。当时“社交”是被当作新鲜玩意儿引入中国的。有个杂志叫《玲珑》,整天鼓励女性要学会社交,并且把唐瑛当成“交际名媛”的榜样。那时的名媛,并不是谁都可以当的,要有家世、相貌、才情。唐瑛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为了她在社交场合能够得心应手。此外她还会戏曲,虽然是玩票性质,但是却有板有眼,很是到位。1927年,在中央大戏院举行的上海妇女界慰劳剧艺大会上,唐瑛与陆小曼联袂登台演出了昆剧《拾画》、《叫画》,年仅17岁的唐瑛丝毫不怯场。有一次,英国王室来访问中国,唐瑛过去表演钢琴和昆曲,很是耀眼。当时的各大报纸上登了她的大幅玉照,风头盖过了王室,这也是她交际生涯最显赫的时期。张爱玲有一篇谈衣服的文章,里头有一段谈到从前时候的衣服,都是可以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于是一家之中,女人的衣物也可以和首饰一起作为遗产流传下来。就如我们现在的时尚总是不时走复古的路线,那时,老祖母的衣服传出来也照样可以很时髦。但是从民国开始,女性的眼界也渐渐开阔,在接受西洋文化的同时,爱美的女性也将西方的服饰文化借鉴过来,女人们对时尚开始格外关注。作为一流的交际花,唐瑛爱打扮自是不用多说,而她家境的殷实与极好的修养,都使得她在衣着上具有很好的品位,无论婚前还是婚后,她的穿着一直是老上海时尚潮流的风向标。据唐瑛的妹妹后来回忆,唐瑛哪怕不出去交际,在家通常每天也要换3次衣服,早上是短袖羊毛衫,中午出门穿旗袍,晚上家里有客人来,则穿西式长裙。那时候的旗袍和现在不同,要滚很宽的边,滚边上绣各种花。唐瑛有件旗袍滚边上面有上百只金银线绣的蝴蝶,上面的纽扣是红宝石的。家里有十几口大箱子,里边全是她的衣服。另外有一个衣柜,挂满了名贵的裘皮大衣。唐瑛是走在时尚前沿的人,追随她的人很多。家中专门养着一个裁缝给她做衣服。唐瑛去百货公司看到新款式,记住式样,回来再向裁缝说明,再加改良。这样的衣服穿出去别致又新潮。她不仅仅懂得花钱,也懂得时尚带来的市场。她和陆小曼等人合作开了“云裳”时装公司,专门做女性服装。云裳服装公司位于上海的静安寺路一栋三层小洋楼里,它是中国第一家专为女性开办的服装公司,还请了张幼仪出任总经理。云裳服装公司的形象代表就是唐瑛和陆小曼。开业时,唐瑛和陆小曼还亲自在店内为顾客试穿新衣,相当于巴黎高级时装店的专业模特。交际名媛的宣传加上这么优质而前沿的服务,当然颇具吸引力。并且,唐瑛还聘请了从法国和日本学习美术回来的江小鹣为云裳服装公司的设计师。江小鹣的加入让云裳服装公司的服装有了大师和高品位的保证。很快,“云裳”牌大衣走向北京和天津等地,成为时尚女性不可缺少的冬日装扮,而且还带动了上海服装的发展,成为东方市场之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等国的富商大贾,都会赶到上海,选购时装——有人做过统计,在巴黎流行的某一款时装,10天之后,基本上就会出现在上海街头。上天有时候好像会格外地眷顾一个人,让其拥有世上所有的荣耀。但是人生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完满。都说美人怕迟暮,但是即使没有迟暮,终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花信年华的唐瑛很快便嫁给了宁波小港李家的公子李祖法,那时他刚从耶鲁留学归来。李家是社会名流和富商,李祖法的父亲李云书是更是沪上巨商。嫁入这样门当户对的豪门望族,唐瑛的生活一开始是惬意的,她仍维持着交际花的排场,继续风光无限地生活着。但是与唐瑛“过于热闹”的生活方式相反,她的丈夫李祖法却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1937年,唐瑛与李祖法终因性格不合而离异。后来,唐瑛嫁给了时任美国美亚保险公司的中国总代理、熊希龄的侄子熊七公子。1948年,唐瑛随熊七公子远赴香港,接着移民到美国。这一次的远走他乡之后,再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当年的交际名媛了。现在唐瑛的妹妹唐薇红还生活在上海。和她的姐姐一样,年轻的时候,她也是沪上的名媛。1942年,17岁的唐薇红挽着男朋友的手,踏进了闻名已久的“远东第一府”——百乐门。在这个上海滩最顶级的舞厅里跳舞是当时年轻女子最时髦、最荣光的社交大事。她身着姐姐红色的旗袍,上边绣满了蝴蝶,而且很长,一直拖到地上,还有第一次穿上脚的高跟鞋,走起路来就像踩高跷。当年16岁踏入交际圈的唐瑛是否也有这样紧张与兴奋、局促或者还会有点不安,不得而知,但我想那个女子,必定是用她的聪慧极力掩饰着这一切,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只美丽的蝴蝶随着乐曲翩然飞舞。继唐瑛之后,旧上海又涌现出几个有名的交际花,如周叔苹、陈皓明等。但她们与唐瑛相比似乎总少了点什么。她的风华绝代,本来就是没人可比拟的。再以后,连烟花柳巷的女子,也可以出来称作交际花,使得这个称呼也低落到尘埃里了。
编辑推荐
《民国女性的别样人生》编辑推荐:提到女子,我们脑海里便会浮现万千面孔,她们或梨花带雨般婉约,或风韵丹姿般娇美,或如水一般柔情,或皎若秋月般妩媚……尤其将女子与民国这一战乱不息、烽烟四起的历史时期并为一谈时,更加让人浮想如云,思绪不断。她们:林徽因、张幼仪、陆小曼、石评梅、萧红、蒋碧薇、阮玲玉、胡蝶、张爱玲、李香兰等,来自不同的阶层,同处在两个时代的夹缝之间,巧妙把握着其间的分寸,就像华丽旗袍下的玻璃丝袜,暗地里透着奢华,却一点也不张扬。她们深知,作为一个女人,要懂得收放自如;她们明白,作为一个女人,最厉害之处不是和男人明刀明枪地搏杀,而是以柔克刚,润物无声;她们更懂得,作为一个女人,势必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也更加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但在当下,很多女性不乏有一颗坚强的心,也正因为如此,她们习惯了奔跑,习惯了和男人一样地打拼,在享受着事业成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内心里却翻腾着自己的悲楚。社会的压力让她们总是习惯地把自己当成男人一样去成长,去担当,当内心坚硬成冷漠,便忘记了自己曾经娇柔如一朵蔷薇。正如作者说的:“我们在高喊着追求平等独立的同时,却发现虽然从男人那里学到了如何成为女强人的成功经验,却失去了以前女子那样的温柔和坚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