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诺贝尔的智慧王国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李猛,邓键 编著  页数:245  

前言

诺贝尔,一个令世人仰慕的名字。诺贝尔奖,多少人一生挥之不去的梦想。2010年10月,随着诺贝尔奖各个奖项依次揭晓,全世界再次掀起诺贝尔热。获得诺贝尔奖既是对获奖者在某个领域所做贡献的最大肯定,又同时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实力。百年诺贝尔奖历史上,世界各国共有700多人或单位荣获诺贝尔奖,然而,绝大多数奖项却与中国无缘,诺贝尔奖仿佛离我们很遥远。或许这多多少少折射出一个问题,即我们的科技竞争力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中华民族浩浩五千年文明,在历史上曾数千年处于科技领先地位,世界的目光无时无刻不注视于此。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代至明朝中后期这段时间,中国重大科技成就占世界55%,四大发明更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科技优势在近200年来日渐没落,19世纪,中国仅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0.4 %,欧美国家科技发明却大放异彩。20世纪,中国能够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发明,少之又少。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自然科学竞争力不敌邻国日本,这是因为什么呢?日本继1949年获得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至今,诺贝尔奖获得者总人数已达到18人。日本更在2000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今后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

内容概要

诺贝尔奖成立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许多人心里有着深深的诺贝尔情结。究竟,这些诺贝尔奖得主有哪些独特之处,最后让他们获得这样令人艳羡的殊荣呢?    本书通过整理这些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挖掘出他们身上的独特气质、能力以及促使他们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丰富有趣的故事让你走近他们,让你留恋,让你热情,让你意气风发。

书籍目录

卷一  做爸爸妈妈精心淘的宝    三串脚印:  严父、慈母和我——基辛格    天才是这样炼成的——杨振宁    成功靠坚韧之心托起——海明威    我的?叫民主——巴甫洛夫    给“分数”松绑——桑格    我博学我多才我快乐——玻尔    像小鸟一样自由翱翔——泰戈尔    成长是多种多样的——皮埃尔·居里卷二  智慧王国的钥匙:志向    中国娃娃好榜样——丁肇中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自励生出无穷力量——斯维穗伯格    小小男儿当自强——鲁齐卡    知耻而后勇——贝吉乌斯    不让贫穷吞噬自己——布垃格    口吃自孩子也雒当演说家——丘吉尔    为了母亲的微笑——普雷格尔    立志是卓越的前奏曲——维尔纳    相信梦想可以成真——根岸英一卷三  天才的秘密:兴趣    再聪明的脑袋也比不上兴趣的威力——费米    兴趣是最亮的灯塔——赫兹    兴趣结出红艳艳的果子——艾德里安    对中美文化的无限好奇——赛珍珠    一只坏闹钟引发的兴趣——卢瑟福    把瓶瓶罐罐当朋友——伍德沃德    把兴趣携带一辈子——赫克卷四  尽情舞蹈起来吧,思考    “小笨笨”转眼变天才——爱因斯坦    好提问的小“书虫”——施温格    居然敢挑老师的错——拉姆齐    睁大眼睛看问题——柏格森    ?住疟疾不放——罗纳德·罗斯    让思考抱成团——科赫    思考是个啊力神——芬生    思考是个小巨人——康拉德·布洛赫    不当总统,就拿诺贝尔奖——略萨卷五  创新,就是和你不一样    创新,竟然是打架——汤川秀树    创新是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弗赖明    创制速记符号——缪勒    不拘一格去解题——费曼    边教边学的学生——李政道    创新引发逻辑海啸——罗素    创新的尾巴叫超越——朱棣文    好奇心“玩”出诺贝尔奖——诺沃肖洛夫卷六  观察,炼就火眼金睛    捕捉灵感的小精灵——叶芝    让眼睛闪闪发亮——格佩特·梅耶    顽皮小子变天才——查尔斯·威尔逊    科学需要观察——卡尔·波施    眼睛里的真理——约里奥·居里卷七  实践,寻找真理的快车    实验的诱惑——范特霍夫    闭上眼睛去飞翔——弗朗西斯·赫斯    动手,准备实践——密立根    收获价值要伸出双手——延森    实践也要听演讲——朝永振一郎卷八  做自己的聪明小管家    找一个叫“认真”的助手——鲍林    走自己想走的路——查尔斯·布朗    和苦难住在一起?—萧伯纳    浪子回头金不换——格林尼亚    信念,点亮心中的希望——玛丽·居里    奋力向前,未来不是梦——汤姆生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海明威常常跟着父亲到处行走,每天父亲外出医诊的时候都会带上海明威,让他增长见识,锻炼才干。然而他的父亲并不满足于此,因为他认识到,必须尽快让海明威摆脱对家人的依赖,培养他独立的能力,如果过分依赖别人,他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于是,这位慈父就严肃地对海明威说,“孩子,别老是跟着我,自己去活动吧!”说着就把鱼竿递给海明威,并温和地说道:“去吧孩子,你能行的。”之后父亲又把猎枪给了海明威。就这样,在父亲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海明威很快开始独立行动,而且爱上了钓鱼、打猎和探险!接着他又迷上了阅读。打猎、探险、阅读成了海明威的三项爱好,对海明威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在海明威的中学时代,他的写作才能特别突出,有两位英文女教师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女老师们坦率诚恳,性格开朗,工作踏实认真,而且说话富于幽默感。她们很器重和赏识海明威,并在作文上严格要求、用心辅导。两位老师还经常将海明威的习作推荐给校办杂志发表。这两位教师成为海明威的良师益友和他文学上的启蒙之人。在海明威18岁时,他遇到了另外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彼得·威灵顿。威灵顿是当时《星报》的见习记者。这位先生知识渊博,颇有名气。他对海明威的要求极其严格,甚至有时到了苛刻的地步。每当海明威写出稿子时,威灵顿都一丝不苟地检查,一旦犯了错误,威灵顿都毫不客气地大发雷霆。这种严格训练给海明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终身不忘。后来他按照这样的做法,形成了“海明威风格”。海明威在写作上非常用功,善于动脑思考,长年坚持不懈。他的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尤其重视作品的修改,他常常把自己即将要出版的作品改到出版前最后一分钟才放手。另外,海明威每天动笔前,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才满意。《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花了17个月,脱稿后天天都在修改,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没有离开房间。他主张“去掉废话”,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词句删去,最终取得了成功。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有了这些东西,孩子们就能够成长为拥有内在的富有和尊严的真正的人。  ——哲学家周国平天真的问题,权威的回答。大人和小孩都值得一读。小孩有“天真的问题”,但常常得不到“权威的回答”;大人有“权威的回答”,但常常想不到“天真的问题”。  ——科学哲学家吴国盛

编辑推荐

《走进诺贝尔的智慧王国》:最精彩的成长故事最具借鉴的成才模式,“最顽劣等于最成功”的悖论成功模式,从他们的身上,所有孩子都能找回一个天才的自己。人物档案:记录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姓名、出生日期、国籍、身份、主要成就等。成长密码:记录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故事。他们受到了家庭、父母教育的影响,或是发愤图强,或是坚持不懈,最后走上科学的道路。成功之道:记录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他们的精神、气质、以及他们为了毕生的理想所进行的奋斗。趣闻轶事: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看看这些聪明的人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7诺贝尔奖趣话:关于诺贝尔奖的故事有很多,我们选取了最为精彩、最为扣人心弦,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故事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在阅读中汲取营养,体味快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进诺贝尔的智慧王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