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王斌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07出版)  作者:王斌  页数:297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的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又滑坡了!”——你是不是说过这样的话?是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永远朝“第一”的目标迈进,但问题是“第一”只有一个,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拿“第一”。有关专家指出,现在许多中小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主要原因是他们承担的压力太大。试想一下,从孩子懂事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对孩子施加了多少压力?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从上幼儿园开始便对孩子进行“定向培养”,由父母决定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常常在街道能见到小小的孩子背着乐器穿行在人群中,很少看到这些孩子脸上有灿烂的表情。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有些父母从小学开始便找家教为孩子“补课”,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无奈地说:“我的周末全都用来补课了,周六数学,周日英语。每到周末,我的头就疼!”许多父母也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但是,谁又敢放松呢?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孩子还会有美好的未来吗?只是,这些父母是不是考虑过对孩子“施压”后的效果?如果孩子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惧怕的心理,如果这种学习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那么,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恐怕是很难的。其实,好孩子不是压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在孩子面前,父母应尽可能地多给他们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对孩子要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要相信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时,要及时鼓励,如:当你下班走进家门,看见女儿拎着拖鞋迎候你时,应当拍着女儿的头说“有个女儿真好”;当妈妈生病打针时,如果儿子在身边说“妈妈不疼”,你应该说“有个儿子就是不一样”。当孩子取得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能得到你的肯定,当孩子感觉到他在你眼里是最棒的时候,他肯定会产生一种自信,而这种自信才是孩子不断取得进步的最强大的动力。

内容概要

  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不愉快。这时,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或情绪的低落。父母如果能够在此时适时地给孩子以欣赏、鼓励和支持,对孩子来说,得到的不仅是一种安慰,更多的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及信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怎样成为孩子心中理想的父母你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倾听孩子的心声体会孩子的尊严真诚地和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做孩子最信赖的好朋友留给孩子一份独立的心灵空间第二章 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告别传统教育方式我们缺少的正是“父亲教育”对棍棒教育说“不”掌握好爱孩子的分寸面对孩子,不要做“大声婆”惩罚的目的不是让孩子痛苦约束孩子也要讲技巧与孩子的冲突要“冷处理”运用有益的暗示教育不要想当然地怀疑孩子让孩子把话说完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错误多让孩子体验生活当孩子做错事时,让其承担而不是责骂不妨让孩子吃些苦第三章 世上没有坏孩子:纠正问题孩子的技巧和孩子成长中的坏毛病过招让胆怯的孩子变得坚强勇敢孩子“人来疯”怎么办孩子很自负,该如何引导面对孩子的挑衅,该怎么办让孩子远离虚荣要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克服孩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让孩子远离小偷小摸的恶习戒除孩子的电视瘾第四章 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天才就在你身边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兴趣判断孩子的成才取向尊重孩子的天性发掘孩子的天赋才能不要抹杀孩子提问题的积极性别否定孩子的成绩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多给孩子观察的机会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第五章 关注心理健康,用欣赏的眼光照亮孩子的心灵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用温和的建议给孩子的心灵松绑消除父母的“成年人意识”不说伤害孩子的话别当众揭孩子的短不要对孩子随意发牢骚培养孩子阳光的性格让孩子大胆说出心里话帮孩子克服不良情绪培养孩子的开放心理防止孩子的自卑心理化解孩子的焦躁情绪分床睡,给孩子的心灵“断奶”第六章 用欣赏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避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锻炼孩子的自主意识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锻炼孩子的忍耐力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第七章 父母必备的各种赞赏技巧每天夸孩子一句多角度赏识让孩子充满自信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肯定让孩子感到被重视赏识不等于简单的赞扬或奖励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赞扬他的聪明别让你的赞赏太廉价该说“不”时就说“不”第八章 适当降低期望值,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孩子的能力培养胜于智力开发培养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第九章 赏识教育的理想结果是无为而治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勤于思考让孩子勤于动手让孩子主动表达让孩子乐于记忆让孩子倾心想象让孩子善于创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有相当多的父母非常热心地塑造孩子.却并不用心真正地了解孩子,只重视自己的预定计划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有一个六岁的小女孩,遵从妈妈的命令学习钢琴,历时一年,非常勉强。最终妈妈无可奈何,只好选择放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却常常自己在那里弹,有个谱子就能弹,而且弹得还挺是那么回事。妈妈大喜,抓紧时机对孩子说:“你还不把你的钢琴练习拣起来,这不是弹得挺好吗?咱们继续上钢琴班吧。”孩子连连摆手,从此又不弹琴了。妈妈感到莫名其妙,却没去研究孩子为什么如此。这使人想起另一则外国故事。一位科学家用勺子给他的小狗喂鱼肝油,小狗挣扎着把勺子打翻在地,然后却跑过去舔这个勺子。这位科学家说:“小狗给我上了一课。它不是不喜欢吃鱼肝油,而是不喜欢我喂鱼肝油的方式。”真不愧是科学家,他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努力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有的父母缺乏的正是这样学习的态度。每当孩子不符合这类父母的要求的时候,他们总是责备孩子,给孩子施加压力,而很少想一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年龄。这好比,每当父母给孩子定做的鞋子与孩子的小脚丫不合适时,父母总是责备孩子的脚长得不规范,而不去想想鞋子的尺寸是否有问题。这样做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鞋为本。老师说孩子上课时爱动,父母就觉得孩子是“多动症”;老师说孩子对学习没兴趣,父母就批评孩子“光知道玩”;老师说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就怀疑孩子“弱智”……总而言之,全是孩子的错误,全是孩子的责任。按这种逻辑,上面故事中的小狗打翻盛鱼肝油的勺子,就是明显的“进食态度不好”、“缺乏纪律性”、“不尊重主人”,而且“弱智”。 如果走进孩子的心灵,努力了解他们,就可能会发现,不注意听讲的孩子,有时换一门课,换一个老师,换一种教法,他会听得很专心,很有兴趣。这就证明对他们的批评很可能不妥。父母常常把孩子讨厌某种学习方式误以为是厌学,而且总是把厌学的责任推给孩子,这是不公正的。有些老师的情况也并不比父母好多少。有一个学生上课爱笑,老师觉得别扭,就批评他说:“你老笑什么!”他还笑,老师气极了,狂风暴雨般地批评一顿,总算把他批评哭了,老师很满意。实在不明白这位老师的用意,爱笑很可能是这孩子的一种个性,如果没有影响他听课的效果,你管他干什么?人们都说“笑比哭好”,这位老师实行的却是“哭比笑好”。大概他脑子里有一个“注意听讲”的标准模式,在该模式里,学生是绷着脸的。眼前这个孩子听讲时却面带笑容,与标准答案不合,就必须加以抨击。至于孩子笑的原因、笑对他到底有没有坏处,老师却不去研究。这很明显是热心塑造孩子而不热心了解孩子,只重视自己的判断而忽视孩子的感觉。所以人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观点:当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时候,宁可先把这看成是他的特点,而不要轻易看成是缺点。有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老师让每个学生写一个小条,说一说在一个学期里,学校里发生的哪一件事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一个学生写道:“有一次我的小黄帽戴歪了,老师帮我扶正,给我印象最深。”老师很惊讶。这学生受到过老师的多次表扬,他在纸条里都没有提起,却偏偏提起了这样一件小事。学生的感觉和老师的感觉有时候会不同。如果这位老师不进行这样的调查,她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位学生的感觉。 常常埋怨孩子不好好学习,这本是父母和老师应该研究的课题,可是当问起一些父母其孩子不好好学习的原因时,却常常得到非常简单的回答:“懒呗!”还有的竟会说:“谁知道他犯的什么神经病!”这种不屑于研究问题的态度让人吃惊,而这时父母却很坦然,好像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孟子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确实如此,许多父母和老师“教导别人”的意识有时很强,而“了解别人”的意识又太弱,反思自己的意识也太弱。有人曾经说过:“要想当先生,先要当学生。”许多父母的“先生”角色意识太强,而“学生”的角色意识太弱。这就难免产生教育主观主义,也就是常说的“瞎指挥”。要想科学地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正像医生首先作诊断而不是治疗一样。当小狗打翻鱼肝油勺子时,那位科学家的结论是“小狗给我上了课”,而当孩子不按父母的指令行动时,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再给他上一课!”科学态度和非科学的态度区别就在这里。不体察孩子的感觉,而只顾设计各种的方案来管束孩子,是多数家庭教育观念滞后的基本原因之一,也是许多父母花很多工夫教育孩子却成绩平平的基本原因之一。无论父母和自己的孩子每天待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有时仍会有许多互不了解的地方。为了使你知道自己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你可以回答以下问题。假如你有好几个孩子,请把答案分别写在几张纸上,然后让他们分别给你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使你知道你之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而且还可帮助你今后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1谁是他最要好的朋友?2他喜欢自己的房间漆成什么颜色?3谁是他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4最使他感到苦恼的是什么?5他的最大忧虑是什么?6在体育馆里。他会喜欢看什么比赛?7他最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8家庭之外。对他生活影响最大的是谁?9在学校里他喜欢什么课程?不喜欢什么课程?10在他做过的事中,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哪一件事?11他对家庭的最大抱怨是什么?12他最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13他最喜欢做什么游戏?14假如让他任意挑选世界上的东西,他会选什么(只能挑选一样)?15他最喜欢哪位老师?16什么事情会使他真正感到愤怒? 17在学校里,他是否感到自己被其他孩子喜欢?18他以后想干什么?19今年最使他失望的是什么事?20就年龄来说,他是否感到自己过于大或过于小?21在你给孩子的所有礼物中,他最珍爱的礼物是什么?22在假期里,他喜欢野营,去大城市观光,还是喜欢乘船旅行?23他最不喜欢做的是什么家务事?洗碗,打扫房间或倒垃圾?24他最近读什么课外书?25他最喜欢什么样的家庭场合?26他最喜欢吃什么?最不喜欢吃什么?27在学校里他有什么绰号?28他常在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29他最爱什么动物?猫、狗、鸟,还是鱼?30他收藏物中什么东西是他最喜欢的?上述题目的得分情况分别对应如下结果:答对1-14个题:说明你对孩子不很关心,应该多和孩子交谈。答对15-25个题:说明你对孩子比较了解,但需要进一步了解。答对25个题以上:说明你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应继续保持下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是父母教育孩子时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这是因为孩子的教育80%在于沟通,20%在于教导,只要沟通到位,教育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倾听正是亲子沟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和孩子的沟通问题,父母必须要学会和掌握倾听的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父母恰恰忽视了倾听。许多父母经常扮演着一个说教者的角色。有时父母只顾自己唠叨,不爱听孩子说的话。一次次拒绝和打断孩子说话。次数多了孩子就不再愿意与父母对话。当父母抱怨孩子不愿意沟通,孩子总把事情闷在心里时,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沟通?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愿意与父母沟通的,只是沟通之门往往被父母们在无意中关闭了。请看下面这些经常发生的场景:场景一。妈妈正在做饭,孩子回到家高兴地跑到妈妈身边:“妈妈,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没看我正忙着?还不快去做作业!别整天疯疯癫癫地光想着好玩。”孩子一下子蔫了。场景二。爸爸在看电视,孩子走到身边说:“爸爸,我想跟您说件事。”“行,什么事?你说吧!”爸爸答应了孩子的要求,但却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说的时候,爸爸虽然在哼哼呀呀地附和着,但眼睛却一直盯在电视上,根本不正眼瞧一眼孩子。最后,孩子气呼呼地说:“不跟你说了!”转身离去。场景三。班主任打电话找父母,说孩子在学校打架了。孩子放学回到家,一肚子怒火的父母开口就说:“你这个浑小子,整天不干好事。净干坏事!”孩子嘟囔着:“我、我……”似乎想说明打架的原因。“我什么我,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孩子委屈得流下了泪……从这几个场景中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说,而是父母没有认真听孩子说。这样的做法,怎么能够全面地了解孩子?怎么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不了解孩子而与孩子沟通能不费劲吗!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了解?那么如何正确地应用倾听艺术,使自己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呢?1.要有主动倾听的意识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表述。不要总是居高临下,而是要经常蹲下去,与孩子面对面,平等地互相倾听与诉说。在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不时地运用眼神或简短的语言表示出兴趣。切忌表现出不耐烦,或说出让孩子扫兴的话语。2.要允许孩子申辩、解释现实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犯错时。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武断地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解释的时候,父母会气上加气,对孩子一声断喝:“住口,不用解释了!”这种做法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孩子有时候犯了错,可能有一定的原因,应该让他申辩和解释。老是用“你不用解释!”来制止孩子,孩子渐渐就会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力,他会背着许多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长久下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3.要善于运用倾听的净化作用倾听可以协助孩子及时排解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倾听是了解的开始,在心理学上,倾听更具有净化的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顿、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安抚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像眼睛里进了一粒沙子很难过,但当眼泪将沙子带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请看以下的例子。孩子:妈妈,我讨厌上学,因为全班的同学都欺侮我。母亲:全班的同学都欺侮你?孩子:对啊!我跟艾莉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给我。母亲:你觉得很没面子。孩子:玛莎和我赛跑输了,就说我偷跑,其实我根本没有偷跑。母亲:嗯,还有呢?孩子:老师叫我登记成绩,他们就说我是马屁精。母亲:喔……孩子:我的作文被老师贴在墙报上,特伦斯就说我是抄来的。其实,我哪有抄。母亲:那怎么办?全班的小朋友都在欺侮你。孩子:其实……也没有啦……不是全班啦……母亲:有一半的同学在欺侮你。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啦!母亲:至少有十个同学欺侮你吧!孩子:哪有?这次班上全数通过,我当选模范生呢!母亲:哦……孩子:其实就只那三个人啦!因为他们嫉妒我的功课比他们好!可是……也还好啦!上次他们还请我吃冰激凌,有一次我脚痛,特伦斯还帮我打午餐呢!这位母亲没有大段的说教,只是用简短的回应,特别是用“嗯、喔、哦”等简单的回应,就帮助孩子澄清了情绪和想法,解决了她认为“全班同学都欺侮自己”的问题。

媒体关注与评论

培养天才不能按照规矩来,生活中有那么多普通的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用一般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  ——塞德兹假如缺陷儿童经过合适的教育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标准,为什么正常儿童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蒙台梭利

编辑推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赏是天才腾飞的基石》:献给那些关爱孩子成长的父母们和那些正在长大的孩子们。一种简单易行,操作性极强的教育理念;一本凝聚了众多教育专家思想精华的力作;一千个家庭教育成功的方法赞赏是天才腾飞的基石,激励孩子燃起自信之火,引导孩子走向卓越人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赏是天才腾飞的基石》从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以及父母应该具备的各种赞赏的技巧等多个层面入手,细致、深入地阐述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最新、最科学的教育理念、方法,帮助家长有效地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从而成就孩子辉煌的一生。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首要的是学会赏识孩子。孩子都从内心深处渴求他人的尊重和赞美,经常赞美能对孩子产生巨大的作用。那么,怎样去欣赏你的孩子呢?可以用一个动作来表达,那就是:竖起大拇指!大拇指一旦竖起来,随口而出的往往是“你真行”、“你真棒”。当我们的大拇指肌肉一天比一天发达时,孩子们也就会一天比一天聪明起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还不错,送货快,纸张质量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