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龚道国 作家出版社 (2013-03出版) 作者:龚道国
前言
自序:心有微光点亮神采诗集命名《神采》,正值南国走出雨季,气候日渐开朗。好些时日,我被一些词句所纠结。诸如朗朗,沉韵,和美。诸如,我看见你,在内心安居,清风刻下记忆。我在诗歌的林子里邂逅它们,知道它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表达这部诗集的大致倾向,可以拿来作为诗集的名称。但问题是,我仍然在这些词句间遛来遛去,飘浮不定。似乎它们只能算是掠过这本集子的须发,不能有所深入又豁然浅出。直到脑海闪出“神采”一词,内心一亮,便不再犹豫。此时正好读到美国作家弗兰岑的新著《自由》。这部小说称得上宏篇巨作,全书以浑厚的笔墨描述中产人群的生存态势,展开一个号称自由的国度所弥漫的矛盾、困惑、孤独与幻灭。难道自由的就是幸福的?许多时候,自由带给人们的,原来是幸福之外的一切。弗兰岑用独到的叙述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最艰难的感觉。读罢便想,要是人们满怀物欲对自由进行简单消费,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的,要是人们幸福的状态并非出自内心的欢畅与和美,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幸福的。于是我想到了神采。自由与幸福,都会这个状态点上凝聚或闪现。我们经历生活,阅历事物,其实是在寻找其中的神采。而我们遇上的时代,正值纷纭转型的当口,交织着光芒与尘雾,许多看上去很美的幸福,常常失缺神采,许多听起来很欢的笑语,往往在神采之外。但是我们穿越困苦的那分平静,不辱内心的那分追求,以及寻找与心相谐的那份挚著,不时闪出神采的光亮。这种感觉同样是艰难的,却又是欣喜的,它在揭示内心通向幸福和美的种种迹象。这部诗集的作品也是处在这种背景,发生在我步入中年的途中。这段时光,我走过工作、生活从地址到空间的种种变化,单纯的生存定式被绽开,固守的生态情境被转换,目睹世界更多面目,扩大着人生的体验与见识。这段时光,尤其要感谢大自然的提醒,让我在喧嚣之中安然静下,空明透彻,如同落在桃花源处,掌着一缕微光摸索,过了秦人古洞,便是豁然开朗,迎得良田美池桑竹之景。我发现,我们置身的事物总有一种神采蕴含其中,让人可以拨去浮尘,找到内心的认同,抵达美好的沉静,能够从中获得身心之适,风骨之韵,气闲之境。我把事物之中找到的神采,记在诗歌里。我看见一棵桃树,旁生侧长,在内心安居。一棵桂树鼓起衣衫,风姿绰约。而一棵枣树,在空气的纸上,挥出行楷的身影。看见一株茶花破开坚冰,说出火焰。一盘葵花的眺望,把日子举成一种向往。而一盏独擎高处的秋菊,照出寻找自我的开阔地。我看见一场春雪为喧哗的大地降温,将起点回到零度。一座桥代替缺失的大地,放过远行的奔流。而一滴沅水坐在草尖上歇息,心是绿的。看见河流搬动夜晚。书声和着月光。夜色抽空万物。看见草牵着草,相互扎根。看见草木拉着山川快乐地奔跑。我看见大地的神采,在山河运转之中不时现形,并与人性的东西保持呼应。在透明的河心,倾听清瘦的桨声。在漓淋的天空下,倾听万物涌动。走在格尔木街道上,看见远方的人们被风吹出浑身的舞,刮出苍茫的神色。回到故乡的澧阳平原,看见秋日的稻场正用青黄相接的手法,铺平人们的内心。我想,人类一直在寻找神采。而这种神采,主体上源于大自然的精神,源于人们道法自然的精神收获。我在诗中写道:当初以为干净的生活/就是不染泥尘/现在知道不接地气/一切可能失真。我相信,大自然深藏让人获得神采的秘密,体验可以充实让生命有所升华的意义。我继续写道:菜苔刚过豆荚又挂/黄瓜,苦瓜,辣椒,以及西红柿/它们味道迥然,姿色各异,却相处如一/正如孔子、庄子、孙子并不相识/却聚在我这里,排出团队的秩序/他们甚至亲密无间,有时叠在一起/事业、生活、战略,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三个角度,叠在一起,拧成一股力。我写这些句子,望着菜园里鲜活生长的植物,望着书房里随时复活的古本,望着划过时空的记忆,胸涌荡然之气。我想,生命是一种不可重复的经历,人生总要从时光的隧道穿越它在世间不可逆转的行程。如果我们不能坦然拿起有所担当,不能毅然放下有所取舍,只是和着稀泥扮出幸福度日的佯状,甚至屡屡典当内心向往的那份纯净,则对于寄寓我们生命的大千世界,对于赋予我们人性的万物自然,是的确有些不敬,也颇为惋惜的。我想,神采其实是一种和谐之美耸起的精神之力,是一种和谐之美闪现的灵魂之光。我看见我们这个伟大国度的神采:我最后从一个汉字/那泰山之石垒起的方块/看见你与世界的交谈/我看见一群汉字拥抱一群鸽子/无比亲密。我想,事先并未料到,“神采”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词语,会落户到这部诗集成为书名。但它的确能够潜入诗意深处,勾出我对这部诗集的凝眸与认知,通达数年来人生铺进诗歌的脉络与印痕。我相信这是一场词语的缘分。现在《神采》就要出来了。我钟爱它,并把它献给我钟爱的亲人和朋友。献给即将钟爱它的尊敬的人们。
内容概要
《神采》是龚道国的第四部诗集。主要集结2008年以来的诗歌作品,此前作品亦有少量收录,但经过了必要的改造。这个集子全部以组诗的方式进行体现,更加注重外场与内心通过语境的诗意融会,注重自然物性与人性思想有效联系的诗化贯通,反映作者对诗歌创作及诗学认识的当下状态。
作者简介
龚道国,1968年12月生于湖南澧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著有诗集《红枫飘过》《情理至上》《音乐茶座》、散文集《穿过大雾》等。获“王勃杯”全国青年文学大赛诗歌一等奖、“诗意家园”中国诗歌节一等奖、第四届海内外华语创作散文一等奖、丁玲文学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参加《诗刊》社第三届“青春回眸”诗会。现居长沙。
书籍目录
自序:心有微光点亮神采 卷一 赏桃记 品桂记 咏花记 松雅河记 枣树记 卷二 喜美记 静夜记 秋日记 雨天记 读城记 流年记 谈心记 卷三 山居记 林间记 居乡记1 居乡记2 沅水记 湘江记 卷四 清水记 雪天记 沱江记 大槐树记 旷野记 行景记 旧地记 卷五 徽地记 青藏记 访台记 访欧记1 访欧记2 祖国,我看见你 卷六 众说神采 带着家园行走 诗这种文字 致意与敬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棵乡土的枣树 我喜欢这种枣树的枣子,乡土的枣子 和许多好食物一样清脆,野气横生 它是它自己的基因,自有原流的血性 枣树站在园子一角,高过秋风 而园子坐落绿岛之中,四时莺飞草长 岛是星沙岛,被一条河流锁在深闺 林隐星稀,灯火如玫瑰 河是松雅河,泛着一水隔世的月光 腰肢细软,面颊清凉。河流以远 一半是纷纭的城镇,一半是隐蔽的乡村 乡村深处,深居一棵枣树的乡情 就是这样,一棵枣树携裹前世今生 出乡关,越城镇,过河上岛,入园扎根 忽略过杂交的手,嫁接的手,忽略过 市侩的手,甚至园艺的手。让我们知道 真正的艺术是没有艺术。真正的自己 是自然而然的自己。反复练习分身 一米处分杈,两米处分枝。三米之处 枝又分杈,杈又分枝。分出幽长与柔韧 空间与时令,向往与茂盛,让我们看清 精神是细分出来的。和谐是一种共生 圆满所至,有一番求同存异的过程 一棵乡土的枣树散发乡情,染我一身 我披上秋韵,在美好丰腴的时令里 纯粹至初。体验枣子在风中坠落 从时光的沉默里,找回隐去的幽默 枣树下的我们 枣树下的我们,一个是她,一个是我 我们白天上班工作,傍晚下地劳作 五天立足单位,两天扎根园子 把一周的时间辩证分布,黄金分割 辩证法随处可遇,我们反复温习 过去读书是为了不再种地,现在种一点地 是一种休息。当初以为干净的生活 就是不染泥尘,现在知道不接地气 一切可能失真。我们弯下腰,放低双手 屋子之东辟为菜地。菜苔刚过豆荚又挂 黄瓜,苦瓜,辣椒,以及西红柿 它们味道迥然,姿色各异,却相处如一 正如孔子、庄子、孙子并不相识 却聚在我这里,排出团队的秩序 他们甚至亲密无间,有时叠拥一起 事业、生活、战略,一个事物两个方面 三个角度,叠拥一起,拧成一股力 屋子之南置为草坪。过去为庄稼锄草 现在为草除杂。这是我们头脑的一种变化 草是麦冬草,比麦子更庄稼 它的基础是将地弄平。这需要时间 没有时间就没有空间。将土刨松,敲碎 推匀,夯实,需要镢头、铲子 和木棒的时间。将麦冬草一棵棵栽上 日日等候它裂生发密,定期为它拔去另类 需要手和心的时间。时光将一切凹凸 化为平整,将一切幻象化为可真 鲜活的绿毯铺开视野,也铺开我们的内心 这让日子渐进茂密,浓郁,并且纯净 屋子之西排着果树的队列。排头的枣树 领着柚子,银杏,杨梅,一路向北 领着我们闲适的脚步,或者书室的灯光 在园子里闪动。
编辑推荐
《神采》动用个体的语言系统、文化思辨、想象力和命运担当、悲悯情怀去“采撷”“虚拟”“再生”那持久的、震撼的、栩栩如生的众生神采。
名人推荐
《神采》诗中没有寒冷,笔下的雪也是有温度的。从容、舒缓、机智、明亮是其基本语调。——马新朝《神采》强大的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将生活静水流深的惬意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田禾读《神采》犹如读天地,读春秋,读仁爱,读人心,读到了整个东方劫后余生的平静。——林雪《神采》是一种在场的,及物的写作,是将个体的欢乐颂,无声地唱给天空和大地。——雷平阳《神采》传达出一种原始、内敛又隐而不见的神秘力量,体现出现代主义艺术的探究精神。——周所同带着家园行走——素描龚道国和他的诗杨亚杰常德市作协没改选的时候,道国是主席,我是副主席之一。道国为作协没少操心出力,那时,他是一个大型企业的骨干,工作非常繁忙。我常从他交代任务时从容且密集的轻言细语中,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力量和信任的温暖。就在那个时候,我较为清楚地知道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作为“新乡土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以家园乡土文化为诗歌的精神源泉,为诗坛奉献了不少作品,正像张文刚教授以《飞翔的诗的精灵》为题评述他,“一边聆听岁月和人生的脚步,一边用诗性文字搭建起一方心灵的舞台”,表达对生活,对文学和诗缘自内心的热爱。后来,我们都因工作的变动,在换届中卸任,交道便少了起来。直到2008年举办“我心中的桃花源”全国新诗大赛,他以一组《赏桃记》参赛并获奖,这才重新回到我的视野。时隔不几年,他的诗歌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自然元素与哲学意识两个方面加大了吸收,主题更加集中在心灵构建上。2010年4月,异地工作的他趁着回乡的空当,约我在清荷茶馆聊天,我才发现,他对常德诗人的创作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听说常德诗歌协会即将成立,他立马提出三点建议,让我大有知音之感。他说:常德诗群要有自己的特征符号和核心理念;常德诗人要以更加宽阔的境界,面向无边界的诗歌视野,加强诗歌分析、研究、评论和诗艺探求,沉下心来锤炼诗歌品质,挑战难度写作;诗协成立后可多开展沙龙活动,探讨路径。谈得最多的还是“桃花源”这个命题,一个人性与生态的问题。他说,“不能将桃花源简单地看作一个地域的桃花源,桃花源是自然的桃花源,人类的桃花源,更是心灵的桃花源。”又是匆匆一别,只隔一天我就收到了他发来的邮件,是一组近作《心灵尺度》(组诗)和相关随笔,看后,一种隐秘的喜悦从心底升上来。我看见他的诗句之中内生着心灵带有思索而又自然真诚的闪烁与跳动,“那声音是渐行泼开的,荒诞且清凉/就像我透过形体听到自己内心的纯净/就像透过油菜,稻穗或者蚕豆/听到大地安寂的生长/让你看见从低处升起的真实,毫无骄躁”(《我听见桂树》)。他在这种宁静中细敏地把握着心灵的生活,并认为这样心灵的生活是广阔的,丰厚的,可以博爱式地属于人间本来的礼仪的。他说,“原来这一切并非不可逾越,心外无物/用一生一世的万物问候你/这内心的礼仪,排列着庄重的整齐/奔放着茂盛的亲密”(《问候》)。他主张一切都是可以用心容纳和善待的,心灵的状态更能改善人的面貌与境界,“从倾斜了一万吨影子的古城墙背后/如何移出苍茫的风尘,并且/停驻在心头的呼吸,还原一片安宁”(《月色》),即使在自然的荒凉之处,也可以有一番浩然而轻松的精神气象,“街道上没有几个人,走在街道上/衣服被穿得十分宽大”,“远方的人们也像花/被风吹出浑身的舞”(《格尔木街道》)。应该说,这组诗扩展和丰富了我对他的“心灵桃花源”的理解,而随笔则简直无异于我们设想的“桃花源诗群”的诗意宣言。记得《诗刊》社周所同老师这样对笔者谈起过道国的诗,他说,编了三十年的诗,有感于两个诗人的诗歌发生了这么大飞跃,一个是孙晓杰,一个就是龚道国。他说道国的作品在过去的基础上突然起了质的变化,不知道他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有什么秘密。他说道国的诗独具匠心,诗中抵达和穿透的能力,推进与引申的手段,都是极见功力。这次读到道国近作和随笔,联系到获奖组诗《赏桃记》,我若有所悟,觉得诗人是厚积薄发,思想上已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超越自我的境界。我以为,道国在诗里以桃树自况,完成了他人生中的“华丽转身”——从繁华中淡定,在心灵里安居。他要效法先贤,在心灵的田园里归去来兮,“用一生的情趣/穿出陶公的影子。花去果熟,香散甜聚”(《桃树》), “将自己的生活打点起来,搬进心上的栖居地,移进一座心灵的家园,一座心灵的桃花源”(《心上栖居地》)。但“安居”不是让生活停顿的退隐,而是对心灵世界清新的构建,是带着“家园”的“行走”。他凭着强烈的使命感和道德承担意识,一边用心感悟自然、人生和社会,拓展心灵疆域,提升心灵境界,一边以旺盛的精力和热情,修炼性情,从容写作。他在对东西方人文哲学及其心学思想的广泛涉猎和批判性的吸纳中,形成了自己完整成熟的心灵诗观,在谈到生性之心时,他在一篇伦理散文中说,“心以液体的形式在身体流动,却将以类似于气体的形式溢出体外。一种精神之气,气息与光焰,呈现一个人的风采来。这风采将人的状态扩大到自我形体以外的更大空间。”在诗里则是:“一朵桃花,有它深爱的季节/和天空。任何羞涩都是羞愧的/爱的时光里,红是心脏/奔放的血液/一杯血液的火焰/比酒更醉”(《桃花》)。诗歌是诗人心灵气象的自然外化,从他的近作里处处都可以看到作为一棵 “根子穿深了”的生长中的“桃树”挺拔的生命姿态,一种站立着向上和向下用力“耕耘”的姿态;也懂得了桃花有它“非凡的坚决”,充满着爱的真诚、善良和美丽的心灵便是诗人把握人生、丈量诗歌“桃花源”的尺度;他奉献给诗坛的是一个“以休闲的姿势,旁生侧长,用蓬勃的轻松,拥抱了天空”的生机盎然的“桃花源”,有着自由安宁、和谐生动的气象。如在《划船》中,他说:“我要犁开这些沉静的河水”,“要在经历的地方种下翻腾的白浪/然后我还要用心灵/将它们一一抚平,直至满河怀春”,划船和耕田两组意象交叠闪现,动态地呈现了耕耘的姿态和非凡的坚决,又如在诗《亲爱的大地》里,“草牵着草/相互扎根。叶子叠着叶子,一片厚实穿着另一片厚实/爱抱着爱,安生立命”,“抓一把春天,顺手放进/另一个春天,如同抓一把细碎的盐/在锅盘碗盏之间弹指盘旋”,让我们体味到爱、善良和美丽,体味到生活的味道,生态的文明所基于的内心,以及诗的自由安宁、和谐生动之境。道国的“家园”就是他心中的“桃花源”,他的“行走”是一个不断修炼提升的心灵感悟着世界并外化为诗文的动态过程。当我们洗手静心,以同样的真诚自然进入他的诗歌意境,便会看到“挥舞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千的/心灵之灵/将一些翠鸣的记忆,一些银针般的晨曦/款款搬进/十万亩浩荡的早春”(《心梦见自己是一只鸟》),会看到漫天的桃花次第盛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