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淡淡的白云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高深  页数:406  

前言

  散文的真情、品格及文采(自序)  近年,散文成了全民迷恋的文体,整个民族似乎进入了“泛散文”时代,特别是电脑的普及与博客的兴起。  散文有宽松的包容性。从广义的角度讲,除了韵文与戏曲以外,几乎都可以纳入“散文家族”,甚至包括信札、日记、广告词。因此我曾说过:“散文的门大敞四开,且不收门票,谁人都可以自由入场。”很可能这就是多年来散文兴而不衰的主要因素。  我说散文“兴”,多是指其作者及作品的数量,并不是说“散文精品”的繁荣。正是由于“散文家族”过于宽松,不收门票,则使其长期处于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局面。读者对散文总是乐观不起来,怀有挥之不去的悬念。  对于散文的要素各说不一,我以为主要的有三条:一是真情;二是品格;三是文采。感动读者则是最高标准。  散文的真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撰写要动真感情,以真实的情绪投入写作;二是所写的人、事、景也都蕴含着内在的真情。二者缺一不可。真情写假或假情写真,都无法感动读者。情感与爱憎是一颗不可分裂的细胞。对人对事,只有当作家爱憎分明的时刻,或爱之深,或憎之切,才可能激发出“情”,才可能对我所爱的爱之,我所憎的憎之。这个时候作家的笔墨才可能蕴含着真情,文章才可能打动心灵。  有些散文纯属旅行者的观光,其作者不论面对多么惊心动魄、或令人发指的事件,都形同隔岸观火,以影视中“旁白”的心态去描写,因为太“客观”了,太“冷静”了,所以常常给人一种情不由衷的感觉。这种心态写出的文章,怎么可能感天动地?怎么可能震撼人心?  说到散文的品格,曾有过认识上的误区。有人只关注散文的题材,以为只有重大题材,乃至史诗般的文化历史散文才能表现散文的品格。其实不然,散文的品性、格调,与写什么、怎么写关系不大。写载人航天、登月飞船,自然惊天动地,可是有些写儿女情、家务事的散文,同样打动了读者的心灵,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可以表现散文的品格;缅怀英杰,恸亲伤逝,也可以表现散文的品格。怀乡思史,说古道今,可以凸显散文的格调;伟人生涯,草民野史也可以凸显散文的格调。天下大事,惊世传闻可以彰显散文的品位;儿女情长,家务琐事,同样可以彰显散文的品位。总之散文的品性与格调,没有大小、轻重、远近、尊卑之分,只有高低、雅俗、清浊、优劣之别。  说句大白话,散文的品格,可以是“工农商学兵”,可以是“油盐酱醋茶”,可以是“仁义礼智信”,只是不可以粗俗下贱,诲淫诲盗。  说到散文的文采,似乎多余。文学作品,有不要文采的吗?但是散文因其文体,因其描写内容的广博,因其多元,对文采有着某些特殊的要求。  我在一篇收进作家出版社出版的《80名家谈散文创作》一书中的《杂谈散文》里说过:“小说可以用故事藏拙,诗歌可以用韵律遮丑,散文不行,它是赤裸裸的。”我说散文需要文采,实际上是强调散文作者的文学功底,包括其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语言锤炼、文字功夫等。文采绝不是指辞藻之华丽,行文之俏皮。  文采这东西很怪,有时你刻意追求它,甚至挖空心思,反倒适得其反。而你用很平常的文字,甚至以近乎“大白话”的行文,反倒让读者感到“文采飞扬”。  恐怕这又是与“情”有关了。极普通的文字,一旦饱含了作者的情绪,字里行间渗  透出热情,写人状物不乏性情,赞扬感叹充满激情,抒发心声不无豪兴……总之  你的散文奔放着“情”的感染力,让读者读了动情,即是文采。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话虽已是“文物级”的名言了,但仍有其生命力,仍有许多人求之不得,心向往之。  我这本散文集,有成功的实践,也有不甚满意的篇什。有些短文曾受到编者与读者的青睐,并收入几种选本,也有的获过《人民日报》、《文汇报》奖,还有的被选作中考试题。其中,第一辑《旅途走笔》中的一组“西部速写”发表在《飞天》2005年7月号,该刊主编陈德宏先生在向读者推荐这组散文时说:  速写是绘画的基本功,亦是绘画的初级形式。如果有画家用极其简练的线条,不仅勾勒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凸显出了人物的灵魂,那就不仅仅是画坛高手,甚至可以称之为绘画大师了。  高深的散文就有这样的功力与功效。那个叫马六十的泥水匠,省吃俭用积攒了几十年的血汗钱,准备亲手给上岭村盖几间教室,办一座村学。不幸,这成了他的遗愿。村学建成后,上完第一堂课,便是老师带领全体同学,在马六十的坟前,集体朗诵课文。这是何等的场景!这是何等地感人!  治穷先治愚,已在西部穆斯林的心中悄然萌发。“再不能让下一代只会念经!”“愚昧比黑夜更黑暗”,“他”决定走几十里山路送儿子去读书。于是便有了一个“经名叫穆萨的孩子……从梦中笑醒了两回”的动人一幕,也才有了“他背着哈麦得(官名)走进校门的一刹那,仿佛走进了一座神圣殿堂”的感人一幕……  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力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没有对西部贫困山区的观察、了解与理解,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没有对穆斯林兄弟深深的爱、浓浓的情,更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写这组散文时,我确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以关注与同情一个民族的深情,倾诉着胸中之爱。感谢与我素昧平生的陈德宏先生的认同与鼓励。  以上管见,不足为训,是为序。  2012年春于北京古运河岸边

内容概要

《那片淡淡的白云》是作者高深一生散文作品的精选本,以饱含真情、富有诗意的文字,叙写人物,描摹风土,追忆往事,针砭现实,谈艺文,论古今……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所记所述无不浸透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充分表现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良知。
《那片淡淡的白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高深,回族,1935年生,祖籍辽宁岫岩县。1946年8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1952年开始公开发表文学作品。1956年出席全国第一次青年文学创作者大会,现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顾问,民族文学杂志社编委,辽宁省作家协会顾问。  已出版诗集《路漫漫》《小哥俩》《大西北放歌》《大漠之恋》《苦歌》《寻找自己》《高深诗选》,杂文随笔集《高深杂文随笔选》《庸人好活》《不读才子书》,中短篇小说集《军魂》,长篇小说《关门弟子》等。主编《文学的日子——鲁迅文学院建院50年文集》《粱衡散文研究》,与人合编《中国少数民族儿童小说选》等。曾获第一、二、四、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部分小说、诗歌被译成英、德、捷、阿、乌、朝等文介绍到国外。

书籍目录

散文的真情、品格及文采(自序)
第一辑 旅途走笔
西海固的后代
别了,大西北
雪夜
船工归来
摆渡大嫂
春天的旗手
雨蒙蒙的黎明
唱“花儿”的女人
他们也有过二十五岁
黄土高原没有泪
腾格里的《草叶集》
三代人
黄山松
三峡纤夫
长安寻古
我的几位维族朋友
未列入名册
天山马驹
不做草尖上的露水
生存——题一位拓荒者的墓
阿依古丽的思念
海之角天之涯
祝福柴达木
信仰
第二辑 远山深情
远山深情
黑滩
苦菊
云深不知处
看山老爹
收藏建筑
四堡是书乡
老牧人和他的妻子
读大漠
年年有鱼
鸣岐书记要的照片
马家墙框子的一夜
大康绝刀
母亲的嘱咐
黄河石点亮了“孤灯”
第三辑 一座大山
蓝天抒情
永不过时的精神
一座大山
歌声
大决战断章——一个老兵回眸辽沈战役
第四辑 走近大师
宗教艺术的叛逆
最完美的艺术
雕塑巨人的是巨匠
提香的嫉妒
追忆往昔幻想未来
拒绝平庸和媚俗
开“绘画工厂”的画家
诗人是改革的先驱
人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
第五辑 润物细无声
泪眼问花花不语
没有金牌的胜利者
泥泞中有脚印
水本无形
改正后写的第一篇报道
无能于巧语花言的人——怀陈企霞
难忘“老团长”谢挺宇
歌者无悔
劝夫
别忘了自己是谁
以心尖做犁铧
德智皆寄于体
记忆就是历史
以七龄童为师
梅破知春近
“比较”是一条近路
不爱恭维是好人
保持新鲜感
千岁枸杞
润物细无声
知识分子的气节
第六辑 贴近人间烟火
唐宋诗话(四则)
最盼一笑解千愁
古代妇女的“情”与“节”
储存带着情绪的记忆——谈作家的生活积累
最牛诗人王之涣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读后
“官为民役”勤力而劳心——读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有感
英雄气概的魅力
北方的星光
贴近人间烟火——序《审美与功利的纠缠》
我无意欺骗《新港》
杂谈散文
文学艺术中的“比喻”
北国诗坛的拓荒犁
一个诗人与一条河流
行家里手说诗
“半个文学家”的苦恋
从沈尹默的一首诗谈起
人品与作品的分裂
“好作家是夸出来的”
第七辑 那片淡淡的白云
马兰花
那片淡淡的白云
小路
地平线上的剪影
她不是大西北的女人
猎人的儿子
阿拉善的悲哀
第八辑 溪流,终要汇入海洋
小人李林甫
嫉妒
陶谷的精明
溪流,终要汇入海洋
“刻在石头上”与“写在沙滩上”
别把高尚情操推至极端
从史量才的一段佳话说起
从“载舟”与“覆舟”说起
逃过一劫的觉悟
第九辑 童年与军旅
童年在关东
小兵下江南
后记

章节摘录

  西海固的后代  西海固是回族聚居的地方。  西海固的山全是黄土山。山有多高,土有多厚,几乎没有什么植被。远远看去,就像望不到边的黄土的大海。  旧日的西海固不光土地瘠薄,靠天吃饭,人穷,文化也低,没有几个读书人,文盲的比例很高。  改革开放对西海固是个极大的冲击,也是非常的挑战,生活迫使人们改变了某些观念,感受到文化的意义及后代的命运了,也远望着一个民族的明天。  1979:马六十的无字碑  马六十“无常”了。  马六十是村里年纪最大、手艺最好的泥水匠。他没有妻子儿女,打了一辈子光棍儿。凭着那把通明锃亮的瓦刀,他一生盖了无数间房。上岭村谁家的房没有马六十垒的坯?谁家的屋顶没有马六十上的房泥?  马六十生前少言寡语,沉默得像一座黄土山。他大字不识,了解上岭村以外的世界,全凭着那个砖头大的“半导体”。他一生辛勤劳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临终也没留下一声呻吟,就像黄土高坡上的一蓬蒿草,无声无息,揣着山里人的痛苦,揣着儿时的梦,走了。  埋葬马六十那天,下着毛毛雨,浇湿了干旱的黄土地,也浇湿了上岭村的人心。乡亲们要给马六十立一块碑,可是没有会写碑文的人,就立了一块无字的碑,这种无奈,倒是对应了亡人生前的沉默。  上岭村有二十九户人家,没有一个读书人。那座象征信仰、象征尊严的清真寺,老阿訇只懂得些许阿文。山大沟深,隔绝了村人与外界的往来,也割断了娃儿们上学的路。马六十省吃俭用,积攒下几十年的血汗钱,一分五分,两角一元,塞满了一个个泥罐罐,装满了无数个纸盒子。他本来想用这些钱,亲手给上岭村盖两间教室,办一座村学。他要用瓦刀为上岭村的后代打开知识的大门,让那琅琅的读书声成为上岭村最动人的声音。可是真主没给他时间,没等他给那些钱派上用场,就满怀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一个老泥水匠一辈子的心愿,一辈子的梦,终于感动了全村的老人。这些老人都是一家之主,是各家各户的主事者。他们中有的捐出了准备盖新房的木料,有的献出了给孙子成亲的彩礼钱,还有的卖掉老伴的银首饰买砖买瓦……上岭村要改写没有人会写碑文的历史,要让后代成为识文断字的穆民。他们要让九泉之下的马六十,看见孩子们背上了书包,听见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县上给上岭村派来一位语文、数学、音乐等“全天候”的老师。老人们嘱咐孩子,好好学习,一定要成才,将来你们给马六十爷爷写一篇顶好的碑文。  开学第一天,放学后,一群戴着小白帽的孩子,恭恭敬敬地站在马六十的坟前,齐声朗读第一篇课文,一连朗读了三遍。孩子们排得整整齐齐,非常庄重,非常虔诚,像举行一个民族仪式。他们相信,马六十爷爷一定听见了,看见了……  1986:哈麦得上学了  他不愿意再提起那件让人脸红的事情,就因为目不识丁,让大大服错了药,险些送掉性命。“不识字”如一团乌云遮住了他家几代人的光明。在面对文字读不出声音的世界里生活,长着眼睛,有时却与双目失明没有多大差别。  他几十年固有的观念动摇了,那个祖辈传下来的遗训轰然坍塌,“再不能让下一代只会念经!”他说,“没有文化比黑夜更黑暗!”回望自己这一生走过的路,脊背渗出冷汗,他调整了思维方式,要让儿孙后代跟上太阳的脚步,走出愚昧的阴影。  当他扯完这年最后一页日历时,也扯完了这一生中的悲戚。他毕恭毕敬地立在父亲面前,口气坚定地说:“大大,让穆萨上学读书吧!”儿子听了这话,顿时手舞足蹈起来,那天夜里,哈麦得两次从梦中笑醒。  第二天一大早,他爬了几十里山路,从县城百货商店买回一个草绿色书包。回来的路上,他自言自语:“这小小的包包,能装进天下的学问,真是个无价之宝!听人家说,学问能让麦子长出两个穗头,能把黄土变成黄金。难怪一个小小的包包,比几瓢麦子还值钱。”  学校的钟声敲得山响,传出很远很远。他背着九岁才上学的儿子哈麦得,背着山里人吃饱了饭才有的聪明与奢望,翻过一道道放羊娃走过的沟谷,翻过一大片挖过甘草的沙荒地,翻过一条条开着马莲花的山峁,仿佛翻过了一个愚钝的世纪。他一点也不觉得累。  远远传来清脆的上课钟声。哈麦得紧紧搂住大大的脖子,瞪大了眼睛望着前方,看见了校门前那片青青的草地。草地上的孩子唱着歌,向他们举起一双双欢迎的小手。他和哈麦得都很感动。  他背着哈麦得走进校门的一刹那,仿佛走进了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  “青青的草地,洁白的羊群……”  “花儿”沿着沟沟峁峁流淌着,流淌着……  2006:马哈卖的大学通知书  马哈卖忘记了全世界,也忘不了村前那棵老树,那棵横在沟壑上的老树,横在母亲心上的老树。你细数过它的年轮。  那一年的9月,母亲牵着你的小手走过老树,走过童年的沟壑,送你到那座没有几个女生的学校,走进你生命中的第一个驿站。从此,每当你随放学的铃声飞出来时,总看见母亲微笑着立在老树桥边。一只粗糙的手紧紧攥着一只细嫩的手,母亲攥着一个农家的明天。  母亲的童年,最美丽的梦就是背着书包上学。不论是传统风习,或是经济条件,西海固的大多数女娃很难圆这个梦。母亲也不例外。她总是用巴望的目光,远远看着那一排涂着白石灰的小学教室。  以前,西海固的女娃命运大同小异,五六岁洗碗喂鸡,七八岁上山铲草皮,八九岁在阴坡上放羊,十几岁就下田干农活了,有的女娃还不到结婚的年龄,就吹吹打打被婆家娶走了。  马哈卖早几年就死了父亲,母亲怕女儿有后爹不开心,没有改嫁,娘儿俩相依为命。她变卖了所有的家底,省吃俭用,供马哈卖上学。她养了七八只母鸡,除了每天给马哈卖吃一个鸡蛋,其余的都换了钱,一年当中,她只在自己生日那天才舍得吃一个鸡蛋。她把自己没圆的梦,转移到女儿的身上。  有一回,马哈卖忍受不住先生的教鞭,便逃出教室,把作业本抛进沟壑里,让母亲的希望也顺着溪流一起漂走。马哈卖躺在不长草的黄土坡上,任热乎乎的阳光晒着,土坡也像土炕似的暖着后背。有一只大蝴蝶带着一只小蝴蝶在马哈卖头上飞来飞去,这使她想起了立在沟边的母亲。那天晚上,母亲的脸色很难看,还流了眼泪,浑身都颤抖着,她从来没有那么发怒过,给马哈卖留下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可怕的细节。  课堂上的时间,再不是一分一秒地挨过。学习成了一种享受与乐趣;母亲说,还是义务与责任。父亲留下的那个小榆木箱子,终于装满了马哈卖用过的各种课本和作业本。那面被烟熏黑了的山墙,几乎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的奖状,从小学到中学,从语文、数学、英语到体育,这些奖状,母亲最看重的是“爱的奉献”那张。  在乡亲们羡慕的目光中,马哈卖长成了一个大女孩。这年夏天,绿衣使者送来一封沉甸甸的信,信封里装着中央民族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马哈卖考上北京的大学啦!”  此起彼伏,像伏天伴着雨声的一个炸雷,响遍山前山后。大人和娃娃,尤其那些女娃,扯着绿色的盖头当旗帜,示威一般,从这一家跑到那一家,从这座山跑到那座山。  “黄土山也长出了女大学生!”  就在这年9月,母亲最后一次送马哈卖走过树桥,到更遥远的地方去读书。母亲哭了,她也哭了。眼泪掉进溪流里,溪流清清如许,流向远方,伴着一个女娃对横在沟壑上的老树的永恒回忆。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那片淡淡的白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