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作家 作者:陈传意 页数:350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的41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魂、血脉、心迹、史诗,拥有不可再生的世界魅力。其他三大文明古国文化血脉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传延不息。一些遗产也因自然灾害、战乱人祸与风化侵蚀,渊源滥觞,濒临灭失……
近百年来,这片土地自己的文化味道似乎不浓,异邦文化慢慢侵蚀我们特有的历史、文化、精神,世界上中国文化却处处显现。经济全球化,任何一个民族若失去文化主体性,国家独立性也会逐渐丧失。中国的和平崛起,更要坚定、从容而自信地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
作者寤寐以求,--谒访,执著探索中国文化来龙去脉、历代王朝兴亡资鉴及天人合一之奥秘,倾情描写婀娜多姿、清婉柔静、勃郁乾坤之画卷。并以作家独特的超脱心境,独特审美,肃峻、冷静、清朗的文风,交融诗、哲、史,追慕形而上,叫人收获一份惊喜、丰厚与秉持。
作者简介
陈传意:生于河南新县,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后入南京政治学院、中央党校进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大别山腹地度过悲喜甜苦的童年,中学毕业便告别依依眷恋的母土,来到伟岸雄峻的塞外边陲,历经军旅二十春秋,又步入地方漫漫求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著有随笔《当代中国军旅文化(上下)》(与涂国政合作)、散文集《心中永存的珍珠》、《静泊长河》、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人心--中国打假治劣备忘录》等。
书籍目录
生命的喟叹与超越
历史的追寻
周口店,人类童年的暖巢
长城,历史的长歌
殷墟
关中黄土长王气
山青青,水清清
孔子与泰山
武夷,棹歌闲听两三声
问道武当
天域布达拉
羌笛何须怨杨柳
云冈与龙门,跳动鲜卑族血脉
精神禅定五台山
大足,空谷足音
高句丽本末
辽河,一跃中原的历史跳板
紫禁城
朱棣、朱厚熄、乾隆与天坛
一度殒灭颐和园
清婉苏州
一抹春阳是扬州
悲剧西湖
西江绝迹
村落皖南一声叹
平遥春秋
客家神话
一片碉楼的背影
响彻“天地之中”
超越民族隔阂的澳门
丽江古城
香格里拉
永远的九寨与黄龙
空翠峨眉,空灵峨眉
川西高原
天然文脉
……
后记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周口店,人类童年的暖巢这里背依太行余脉,南系河北平原,是北方一个普通山地。却有一段漫长的过去,我们的祖先——北京人——遗骸,就静静地躺在这里!从此,我们真正开始探索人类的由来。然而,祖宗遗骸又很快失踪,这是全人类的不幸!究竟毁于战火,还是落入他人之手?(一)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在华行医的德国医生哈贝尔,携带一包含有远古动物化石俗称“龙骨”的药材回国。德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施洛塞尔,从中辨认出一颗远古灵长动物牙齿化石,但不知是人还是猿的。二十多年后,才知道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1914年,中国仍内忧外患。袁世凯在血腥镇压孙中山“二次革命”后,解散国会,聘请外国顾问,以取得西方“支持”。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就在此时来华,任北京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但他一直没有忘记施洛塞尔发现的那颗牙齿化石。1921年春,安特生和美国人葛兰阶、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周口店龙骨山一条填满堆积物的裂隙,惊见鹿、犀牛、熊等遗骨,还有带刃的石英石碎片。此后,这里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还有野猪、水牛、剑齿虎等。可以想象,剑齿虎这类凶猛动物时刻威胁北京人的生存。当时,国内考古领域一片荒芜,只好将标本送往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师丹斯基又从中发现两颗人牙——臼齿。原来,周口店埋藏着人类之本、文化之根!1926年10月17日,瑞典皇太子即后来国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访华。皇太子是考古学家,掌管瑞典在中国进行地质、古生物和考古学研究的经费。一到北京,中国地质调查所、北京自然历史学会和美属北京协和医学院举办欢迎大会,安特生宣布周口店发现两颗人牙。全世界都没发现年代这么古老的人类化石,消息犹如一次大地震,摇撼了世界。安特生从1919年始,就致力中国远古文明考察,先后发掘辽宁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深信中亚是人类发祥地的加拿大体质人类学家、时任协和医学院解剖科主任步达生,亦热心周口店发掘,为经费奔波,他的执著得到瑞典科学研究会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支持,并与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商定共同发掘,中美双方签订《关于合作研究华北第三纪及第四纪堆积物的协议书》:“一切采集到的标本归中国地质调查所所有,人类学材料在不运出中国的前提下,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保管,以供研究之用。”1927年早春,周口店还是一派冰冻萧瑟气象,龙骨山大规模考古发掘就猎猎拉开序幕。19世纪,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斗争白热化。宗教坚信上帝造人说,但许多学者赞同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人猿同祖”论,德国进化论学者海扩尔还假定,从猿到人存在过渡形态——“猿人”。1891年,荷兰科学家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现人类头盖骨、下颌骨和大腿骨化石,脑量比猿脑大却比现代人小,大腿骨与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称“直立猿人”或“爪哇人”。制造工具的动物才叫人,而爪哇并未发现石器或工具,顶多是灭绝的古猿。1895年,他把这个发现带回欧洲。人们都说“上帝造人”,你说“从猿到人”,等于挖了人家祖坟,遭强势抨击,科学界也纷说这只能是生活在亚洲的长臂猿。二十年后,杜布瓦的同行又聚集周口店,梦想通过新发现证明“人猿同祖”。1927年夏天,阎锡山与张作霖两大军阀在北平混战,周口店仍有意外惊喜:发掘大量洞穴堆积物,步达生惊见一颗漂亮人牙化石。他欣喜若狂,描绘一幅远古人类画像,在脖子上画了一朵中国牵牛花,风雅吟叹:“当世界年轻时,人类是非常愉快的、幸福的。”并在《中国古生物志》发表《周口店堆积中一个人科臼齿》,认为属成年人左下第一臼齿,年代为第三纪,距今约55万年,性质与师丹斯基发现的那颗一致,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北京人”。此后,他携人牙周游世界,学术界有人认为他狂妄,嘲笑,奚落,诽谤,质疑这点材料岂能得出这么重大结论,却未打消他寻找人类祖先遗骸与秘密的执著。同是1927年,周口店又新来两位年轻人:一是杨钟健,二是裴文中,均为北大地质系毕业。由于战争失去三个月的发掘时光,然而,这年收获颇丰:发现一件少年女性右下颌骨、一件成年人右下颌骨、三颗臼齿。这使根据一颗牙齿确立“中国猿人”得到更翔实的证据。当时,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奠基者、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顾问德日进,与杨钟健对周口店进一步勘察,发现不同年代的地质堆积层完备,明显属于更新时代。然而,1929年的发掘出现坚硬层,有人说发掘接近尾声,翁文灏和步达生将发掘交付裴文中。龙骨山顿时沉寂。弹指就到年关,天寒地冻。1929年12月2日下午4时,夕阳已染透周口店宁静的山川。接近收工,裴文中发现一狭窄洞口,立即系绳而下,蓦然失声大叫:“这是什么?是人头!”裴文中越挖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错,就是头骨化石,一半埋在松土中,一半埋在硬土中。当晚,裴文中、王存义、乔德瑞三人,将头盖骨烘烤,糊棉纸,再糊石膏,再烤,石膏坚固后用棉被包裹,比呵护婴儿还精心。送往北平前,裴文中先致信翁文灏,并电告步达生:“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步达生又致信安特生:“昨天我接到裴从周口店发来电报,说明天将把一个完整的中国猿人头盖骨带回北平!希望他是真的!”这个50万年前的“北京人”重现天日,证实步达生当初的科学预测与智慧判断。这是古人类研究史上最动人的诗篇。精心修复,神秘的北京人头盖骨完美照人,风华绝代。为“从猿到人”学说提供了凿证,也使“爪哇人”是猿还是人有了定论。因此前,达尔文的进化论、印度尼西亚发现的爪哇人等,均不能佐证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理论,那时得到公认的人类化石是生活年代不早于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北京人的发现,解决了爪哇人发现以来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长期争论,为达尔文从猿到人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且将人类演化的历史推前了大约40万年。(二)1930年,裴文中又破天荒地发现用火烧过的堆积块、骨、石、炭块。德日进携标本匆匆返回巴黎,和史前欧洲遗址发现物比对,惊人一致,并证明标本残渣是炭。成堆灰烬表明火未蔓延,证明北京人有控制火的能力。火将黑暗照亮,驱散严寒。除猿人外动物都怕火,火又成了北京人的保护神。有了火,人类快速进化。远古先民创造出许多取火、用火的神话:“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有鸟名鸮,啄木则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其枝以钻火,号燧人。”毕竟是传说,但人类何时知道用火,谁是最早用火者,尚需实证。人类起源可上溯300万年前,但这些遗址没有同时发现石器,更无用火痕迹。周口店用火遗迹确证是人类最早用火,标志着人类在征服一个极其浩大的自然力。只有石器,才能凿证北京人是“人”。1930年,裴文中在发现头盖骨的地方,又发掘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英块,但难以说明来自原生层。并发现砂岩、石英岩、燧石等砾石,都来自山下河滩。裴文中当即收集河滩石块,模拟打制,与山洞砾石一致。这就是北京人生产生活工具。“尖状器”形同手指,制作精良,放在旧石器晚期也算珍品。“砍斫器”、“刮削器”,有盘刃、直刃、凸刃、凹刃和多边刃等形状,在世界同期遗址中,从未发现精致堪与相匹的同类石器。1934年初,一直给予周口店发掘巨大支持、第一位系统研究北京人的著名古人类学家步达生,因心脏病英年早逝。一年后,裴文中赴法国师从著名史前考古学家步日耶。此后,北京人遗址发掘研究,由魏敦瑞接替。具体发掘由贾兰坡负责,时年二十五岁,与裴文中当年主持发掘时同庚。由于此前发现的头骨一个是未成年人的,一个是碎片,学术界无法系统研究北京人群体面貌与演变。只有高中毕业的贾兰坡,就这样挑起历史重担,有点不可思议。但历史偏爱将机遇赐给平凡人。1936年,贾兰坡和他的同行,在十二天内、同一地点,先后发现北京人门齿、头骨、上臼齿、头盖骨、左下颌骨、顶骨、枕骨、鼻骨、眉骨、耳骨等,鉴定为3个成年人(一女性)头盖骨。一个高中生的神奇发现,成为古人类学科学史的永恒事实。数九寒天,魏敦瑞闻讯驱车从北平来到周口店,惊叹贾兰坡的天才发现!他深入研究3具完整头盖骨,认为是3个不同种族性质即原始蒙古人、美兰尼西亚人和爱斯基摩人,头盖骨伤痕表明属非正常死亡,疑是3个敌对种族有过争斗。贾兰坡与裴文中的名字,从此与周口店,与世界考古史,永难化解!
后记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仅有寥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自然文化之精粹,人类文明肇始、发展与延续之见证。中国41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诞于美丽的中华大地,源于中华民族的神圣开创,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心迹、血脉、根魂、史诗,都有一种超越时代的价值,呈现不可再生的世界意义。然而,江河昼夜,逝者如斯,一些遗产因自然灾害、战乱人祸与风化剥蚀,渊源滥觞,濒临灭失……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近年不断呼吁:如今放眼望去,中国领土似乎没有多少自己的文化了。世界上中国文化却处处体现,只是我们自己认识不到它的价值。市场经济导致物化越来越严重,人越来越沦为物的奴隶,一些文化进来了,慢慢侵蚀自己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精神,而自己的一些文化“出主而入奴”,甚至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经济全球化,文化绝不能全球化。维护多元文化,更要坚定、从容而自信地捍卫民族文化主体。经济全球化,任何一个民族若失去文化主体性,国家独立性也就会逐渐丧失。中国和平崛起,走向现代化,只有根植自己的文化沃土才是战略。堪为卓识,振聋发聩。 作者诚惶诚恐,寤寐以求,对这41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一一谒访、追溯、考察,历经十余载,完成一次漫长的生命之旅、心灵之旅与文化之旅。通过行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殷墟、始皇陵与兵马俑、都江堰与青城山、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及大昭寺与罗布林卡、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五台山文化景观、大足石刻、高句丽王城与王陵及贵族墓葬、明清皇陵、承德避暑山庄、故宫、天坛、颐和园、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庐山文化景观、皖南古村落、平遥古城、福建土楼、开平碉楼与村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澳门历史城区、丽江古城29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泰山、武夷山、黄山、峨眉山与乐山大佛4处自然、文化双遗产,孜孜探索中华文化的来龙去脉、历代王朝兴亡资鉴及天人合一之奥秘。通过一个个古老物象,一个个沧桑遗存,记述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盛衰,透视中华文化的渊源、悠久与魅力。通过跋涉谰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并流区域、九寨沟、黄龙沟、大熊猫栖息地、武陵源、三清山、江南喀斯特与丹霞地貌8处世界自然遗产,以自我视角,自我感悟,努力展示一幅勃郁天野、婀娜多姿、不可染指的万里画卷,倾诉人与自然相依为命之真谛。努力以考古实证、文献探究、文明发现与文学感悟,探索自然文化之奇观,品闻乾坤生态之清香。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当人们将目光投向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意大利的威尼斯,法国的凡尔赛,中国的世界遗产早已是全人类拥有的了。 行走在这些世界遗产间,叫人真切体会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深切滋润,触摸华夏文化的伟岸基石,也冷静思索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及历史糟粕。 行走在这些世界遗产间,叫人真切体会到道家思想的浩渺旷远,道为“天地之母”、“万物之宗”,中国哲学之渊源,老子要求统治者效法天道、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高瞻,及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极度愤怒、万般失望与尖锐抨击。老子虽有反对天命论之主流,却有唯心主义之局限。 行走在这些世界遗产间,叫人真切体会到,正因儒、道两大文化阵营亦存缺憾,古印度佛教才乘机在中国落地生根,形成与儒、道并驾齐驱的三大文化主干之一、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 《周易·贲卦》曾对文化精辟解释:“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诚然,中国远古文明、历史文化数千载传承不绝,世界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血脉早已中断,而我们风采依然,精神不废。历史终归是历史,是客观存在,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我们往往不注重历史,不参鉴历史。而文化终归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真正的文化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往往藐视文化,自以为是。中国封建社会或政治黑暗,或穷兵黩武,或四分五裂,终因文化一脉相承未曾中断,而使这个泱泱古国终归大统。如隋唐覆亡后,依然是中国,宋辽金元明清,江山易主,仍一样是中国。而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了。中国历史文化最堪研寻,其源远流长,让世界叹为观止。正因其博大无涯,我在创作过程中切感力不从心,遇到许多难题,甚至打了退堂鼓。然而,远古文明、历史文化的魅力与心劲支撑着我,命我秉持。先后研学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周易》《史记》等,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奈秋雨先生的《寻觅中华》、李学勤先生的《追寻中华文明的起源》《李学勤讲中国文明》、戴选先生的《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郑欣淼先生的《故宫博物院八十年》、余敦康先生的《周易现代解读》、吕澂先生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等著述,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新影中心、《探索‘发现》栏目等制作的《世界遗产在中国》、《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等专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考古成果、文献经典等,十分珍贵,如饮甘露,博采众说,教益深湛。汉代董仲舒有句名言:“《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迭辞。”意思是《诗经》《周易》《春秋》没有一个确定的共同的解释,可由每个人自己去体会、去感悟、去诠释。创作者有创作,欣赏者还有创作,“言外之意”、“得意忘言”,逐渐形成中国文化一个特征“文以载道”。表现在艺术上。如苏轼所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欣赏中国艺术,就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双重创作,重内涵,轻形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一些疑难,也未过崇先贤,盲从成说,自为有理有据,即行一言,以求畅迭。“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或许,“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由于学问不济,无异于兰亭挥毫,草堂赋诗,班门弄斧。一定谬丑百出,恭以讨教万方。 仰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著名书法家田滋茂,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雷达、周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著名学者董保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总监制马润生,作家出版社原副社长、学者潘宪立,吉林通化市市长田玉林,山西晋中市市长吴清海等良师益友,怀瑾握瑜,殷殷教诲,切切指点。让我镌记肺腑,终生受用。作家出版社著名编辑王婷婷,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赵宁等,为本书的运筹、勘误、修正、出版,不吝点拨,勉励。本书还选用了摄影家谭明、李少白、周梅生、严原康、袁辉、陈豪锐、张文黎、马媛、夏晓军、韩菲、李海洋等的摄影作品,恭致谢忱。在行走于这些遗产过程中,张梓钟、余兴鹏、王之卓、夏晓军、周珺珺、赵宏伟、顾宇、陈旭汀、雷亚龙等,鼎力援手,真诚帮助,付出的辛劬与心血,无不侵润这“深度行走”的脚步声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我有生之年,常在心中默诵诗经这一佳句,表达对他们的不尽感激。 辛卯年端午于北京
编辑推荐
《深度行走》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