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作家 作者:建国 页数:320
Tag标签:无
前言
作者序:经常有朋友问我,你是怎么把孩子送进哈佛的?我通常回答:那不是我“送”,是她自己“走”进去的。在我看来,小静的确聪明,可爱,努力上进。她八岁看的科技文章之深奥,足以让我这位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惊掉眼镜。十岁已看完所住城市图书馆所有的书。初中时,她击败数百名竞争美国学生,进入贵族名校圣马科斯,成为该校百年历史第一个“中国女孩”。考哈佛前,我对她说:拿到奖学金上,没有奖学金也供你上。她只说了两个字“I will!” 结果她以优异成绩拿到两份哈佛历史最高的奖学金。其中一份“匀”给了他人。有一次她假期回国,我合作的一个项目的中方专家给她起了个绰号“阳光灿烂”。因为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对谁,她总是报以加州阳光般灿烂的微笑。尽管这样,我还是会说,她只是个普通女孩,并不比我在中国见到的许多孩子更优秀。要是留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她可能进不了北大清华,甚至难以找到好工作。是美国的教育造就了她。但是不管面对美国,还是中国的家长们,有一点我很自豪,小静至今不只视我为父亲,也是她最知心的朋友。学习,事业,交友,都和我讨论。她甚至认为,我带她看过的电影,都比圣马科斯和哈佛老师建议的好。比之她相对严格,更多呵护在身边的母亲,我因为忙,更像放任失职的父亲。但是在“无心插柳”之中,也许有某种影响?不光作为“哈佛家长”,也作为中美教育合作项目的参与者,多年来我接触了许多中国家长,学生,校长和老师。在回答各种疑问,提及自己“哈佛家庭”的琐碎经历时,我总能在他们眼神里看到某种东西。是惊讶,疑惑,兴奋,感悟,还是渴求?我说不清楚。但那总使我意识到,也许,我真有某些东西值得拿出来分享。也有不少次在中国讲台上,我把自己的见闻,感知,包括哈佛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一如他们是我的孩子或朋友,结果不光有赞同,也有批评怀疑。有的家长要把孩子托付给我,有的校长则提醒我不要讲“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说的话”。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很肯定的是,在我引起孩子,包括家长用疑惑的眼光来看我的时候,我已在影响这些孩子的一生。哈佛与我有多年缘分。在美办报期间我是那里的常客。孩子入学后,我更被连带也成为最具观赏价值的校园“鱼缸中的金鱼”。多年来,那里的怪异教授,天才学生,毕业总统,创业首富,乃至各色面孔来自全球的“哈佛家长”,以至于查尔斯河畔风格独特的哈佛校园建筑和风景,都会引我感慨和思考:哈佛与古老的中国,与那些年轻而充满渴求的中国孩子,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校长们,究竟有那些关联和异同?中国有句老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至今还是哈佛家长会的一员,小静已从哈佛毕业,但还是遍布世界各地哈佛俱乐部活动的组织参与者。看着她和她的哈佛同学,我时常会想:究竟是哈佛的杰出成就了这些天才的学生,还是这些充满奇思异想的天才师生成就了哈佛的百年杰出?哈佛经验也在印证中国的古老哲言。哈佛的盖茨们和奥巴马们像中国北大清华走出的历届学子泰斗领袖们一样,不光在大学,也在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光在校园里,也在家里,在社会中,修成感悟和心性之身,建立和睦富强的家国,奉献人类社会和历史。因此当我迎视每个中国孩子,每位中国家长的目光时,我总是隐隐地意识到,你在通过他们,我们在一起,因为我们今天所修,所学,所悟,在或多或少影响中国和世界的未来。而要分享,最重要的是真诚。我并不“写作”此书,只把多年作为“哈佛家长”,和“哈佛儿女”的经历、见闻、书信、电邮,以及其间相关感受,交谈回忆等,以及中国读者可能感兴趣的环境背景描述汇集起来,尤其是其中我发现中国孩子和家长们最感兴趣,疑问最多,最伤脑筋,包括中国部分校长和老师最认为不该说,中国学子或许最难得听到的故事,呈献给读者们。这种做法不光是哈佛,也是中国古典教育所奉的方要:对纯真智慧的心灵,不需要告诉其所有答案,只需要给其少许点拨。
内容概要
本书真实而细致地记录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哈佛女孩的成长过程,和其父亲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细节和心得。
作者以学者的眼光对中西教育进行了剖析,其认为哈佛教育的精神对当下中国教育有着很大的启发,而其女儿的成功则得益于哈佛教育的自由精神。
她要是留在激烈竞争的中国,可能进不了北大清华,但在哈佛却是高材生。所有的父母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启发,从而为孩子打开更为精彩的教育之门。
作者简介
建国:
投资顾问、作家、翻译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赴美,先后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计划访问学者及新闻传播学院客座讲师、北美商社董事长、新陆传媒执行总裁、林克亚太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等。著述和译作涉及文学、历史、美学、经济、社会学等。
2011年出版《中国式百万富翁》,在京东商城以及东北地区进入全国社科销售十强,受到来自网络门户和哈尔滨、山东、北京、沈阳等地电台、电视台以及《北京晚报》、《创业人》等关注。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哈佛书信
一、Orientation 感受哈佛
二、哈佛的“捣蛋”学生们
三、哈佛的怪异教授们
四、哈佛的争议校长们
五、哈佛的明星和总统们
第二章 起步
一、北京阳光和华盛顿湖水
二、海伦小姑娘和校长大朋友
三、绍特太太
四、皮特森夫人
第三章 自立
一、破巢幼雏
二、琼斯老师
第四章 走向哈佛
一、校长夫妇
二、露茜老师
三、东京巴黎和哈佛
第五章 未来人生
结束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Orientation 感受哈佛崇真与造假哈佛的“崇真”和自由主义在我们看来多少有点离谱。比如历数哈佛传统和家珍,他们不光说出了多少总统,有多少荣耀,也公开“丑闻”和“错误”。比如哈佛人并不讳言,他们的开山鼻祖,第一任院长伊顿牧师在建校后四年被迫辞职,原因是他的太太没有把收购来的牛肉做饭给学生吃,还私喝供应学生的啤酒。时代不同,地方也不同,咱听了真会吃惊的,感觉伊顿老人家像个难得的清官。哈佛还有件“丢人”事。1884年,加州有一对名叫斯坦福的夫妇的儿子去世了,他们想办一所大学以纪念爱子,千里迢迢来到哈佛,向艾略特校长请教用多少钱可以建个大学。艾略特校长看看他们,一脸怀疑地说:“这起码需要500万美元吧。”艾略特的轻慢不无道理,当时的五百万美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50亿美元,是个天文数字。斯坦福太太一言不发,脸拉得老长。沉默良久后,斯坦福先生说:“亲爱的,我想我们还是可以拿出这笔钱的。”“那就祝福你们了。”艾略特说。艾略特没料到的是,这对夫妇受了刺激,不仅立志建起用家族姓氏命名的斯坦福大学,还使之最终与哈佛齐名。艾略特卸任后六十年,斯坦福一位名叫博克的毕业生成为哈佛校长,主政哈佛二十年,其任期之长仅次于艾略特,而且还是哈佛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哈佛在一不留心间,“生出”了两个顶尖竞争名校,耶鲁和斯坦福。斯坦福还在另一点上夺去哈佛不少风光,多年名列美国最美校园第一位。那对夫妇没有白去哈佛园,他们学习哈佛,赋予斯坦福校园独特建筑风格,所有建筑一律红瓦盖顶,再加上加州独有的西班牙式热带庭院风格。连大学的购物中心,都是花园套花园,说不出是商店,学校,电影院,还是一个硕大无比的露天休闲咖啡馆。最重要的是,斯坦福在旧金山湾区南岸带出了人类本世纪最重要的一片园区――硅谷。当哈佛说自己出了最多总统、律师和艺术家时,斯坦福可以说出了最多IT和生物科技精英,他们的毕业生都在驾驶拉动世界科技和经济疾驰的火车头。哈佛崇真,也不避讳自己曾经“造假”。“哈佛之父”约翰?哈佛1638年9月去世,没有留下任何画像。随着哈佛名声日盛,1882年校董事会决定,顺应越来越多人的提议,给哈佛塑一座雕像。为了美化老人家,他们在学生中物色了一位长相古典的英俊小生谢尔曼?霍尔做模特。现在,坐落在校园里的哈佛雕像和自由女神像、林肯纪念堂林肯坐像、费城自由纪念馆富兰克林雕像并称美国四大雕像。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无不想在哈佛雕像前留张影,以证明与哈佛的缘分。而第一个利用刚发明的照相术和老塑像合影的正是模特谢尔曼,他说:“和哈佛先生,也是我自己合影,是我一生的荣幸。”这件事使后来的哈佛人感觉自己也“根不净”。可真真假假,毕竟都是哈佛的历史。“求真”和尊重历史,保护文物打起了架。最后的解决方法是,让满世界人继续合影,同时昭告天下哈佛也做了假。我第一次和老哈佛合影并听此“传统教育”,不无惊诧。因为“历史为胜利者所写”,还改来改去。从“名牌”到“有机大米”都作假,人人六根不净,哈佛又何必那么顶真呢?关于哈佛的“自由主义”举一个例子就行了:我们自然不齿于“西方民主”,但是走在哈佛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红标语。共产主义,伊斯兰主义都是那里的合法“流派”。多年前我去哈佛和伯克利等校园,看到街头贴了不少标语,宣告江青死了,悼念“世界革命人民的英明领袖”。那是美国极左翼学生贴的,让我们中国来的“真革命人民”都摔断眼镜腿。……
后记
此书完稿前,哈佛校友奥巴马当选总统了。我收到一位朋友,美籍华人培训大师发来的短信,说他正在培训中国学生学习奥巴马的成功利器:魔鬼口才。 我原来喜欢凯恩,大选前夕听了奥巴马一次演讲,就被征服了。不过与其说是被口才,不如说是被他的信念、热情和决心所打动。 奥巴马是中国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西方世界典范,也是哈佛精神的又一个代表。 世界走进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梦想的时代在物质上似乎已经实现,信息日益膨胀,财富充分涌流。在多极均富的国际潮流中,中国也迅速崛起。 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空前的幸福,世界却也空前危机重重。 作为学子和个人,我们如果不自思,不修身齐家,先奢望治国平天下,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都可能是负数。 反之,如果我们自信、自尊、自强、坚韧而谦和、乐观而思危,则像古人说的,于己于家于国,都善莫大焉。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并不写作此书,只把多年作为哈佛家长与哈佛儿女的经历、见闻、书信、电邮和其间相关感受、交谈、回忆,以及中国读者可能感兴趣的环境描述汇集起来,尤其是其中我发现中国孩子和家长们最感兴趣、疑问最多、最伤脑筋,包括中国部分校长和老师认为最不该说、中国学子或许最难得听到的故事,呈献给读者们。 ——《哈佛家书》作者建国★什么才是适合中国的“美式教育”?如果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我们就不必再万里迢迢去哈佛接受美国的教育,而直接在家门之内就可以用他们的先进理念来指导下一代。令人欣喜的是,《哈佛家书》虽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却带给我们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比读哈佛更重要的,是拥有改变命运的哈佛精神! ——东北师大附中教师 田字★经常读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但总觉得其中的方法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比较远,放下书后还是不知道如何做。这本书很生活,也很真实,原因就在于它以真实的书信为基础,而不是大段的理论说教。这些信件看上去都是一些父女之间的私人对话,可实际上却让我读后产生了非常大的感触和共鸣,也才真正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给孩子以正确的启发和引导。 ——北京家长 赵客松
编辑推荐
《哈佛家书:一位中国父亲写给哈佛女孩的教子课》:她的哈佛故事比虎妈更值得参考!比读哈佛更重要的,是拥有改变命运的哈佛精神!7位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以百计的世界级财富精英。哈佛教育究竟有什么惊人的秘密?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8岁能看深奥的科技文章;10岁读完所在小学图书馆全部的书;15岁击败数百名美国学生进入圣马科斯贵族名校;18岁拿到两份哈佛历史上最高奖学金。但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孩,留在激烈竞争的中国,可能考不上北大清华,甚至找不到一份好工作。是什么造就了卓越的哈佛中国女孩?继刘亦婷之后,再度重磅推出新哈佛女孩教育专家,孙云晓,诚意推荐!一位中国父亲写给哈佛女孩的教子课,7位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以百计的世界级财富精英……哈佛教育究竟有什么惊人的秘密?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比读哈佛更重要的,是拥有改变命运的哈佛精神。哈佛教育究竟有什么惊人的秘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