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客和女人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赵本夫  页数:285  字数:280000  

内容概要

《刀客和女人》告诉我们,湮没在封建时代里的女性终究逃不脱毁灭的命运,无论是凶悍的母骆驼,善良的玉梅,恶毒的一枝花,还是无助的彩莲和可怜的老妓都是如此。
欧阳掌门、乱世巾帼、柳溪首富的地主婆母骆驼,富甲一方,不仅在欧阳家说了算,就连称霸柳溪的镇长刘大炮也要让她三分,这么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只落得暮老时一把焚烧的火。欧阳宅院战争的焦点是繁衍后代的
“生育问题”,一个千百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永恒主题。这显然并非母骆驼一人所想,而是那个时代使然,母骆驼生命中的最后举动是下意识的,它的实质却体现了这个典型的封建女性无法逾越的荒诞宿命。 欧阳家的大少奶奶玉梅当属另一个旧时女性的典型人物或封建纲常的殉葬品。大家闺秀,温良柔弱,但背负着不育的锥心刺骨之痛。封建伦理山一样压埋了她,使她生不如死。为了繁衍,为了给欧阳家留个根,她抛弃道德,以身相许,意外获得了爱情的甘露,无奈稍纵即逝,玉梅是多么渴望拥有它,但除了放弃,她别无选择。她生下一个让母骆驼失望的女娃,并由此点燃了一枝花的复仇之火,玉梅极形象地写照了一个封建礼制制造的无辜者。
说到封建深闺的弱势群体,玉梅无疑是典型的缩影。
《刀客和女人》朴拙刚强地走入我们的视线,以其故事的神奇曲折,情感的宽厚真实,语言的纯粹简约,人物的鲜亮忠诚撼动着所有人的精神世界,唤醒那些美好的曾温暖我们的流逝的记忆。

作者简介

  赵本夫,生于江苏徐州丰县。1981年发表处女作《卖驴》。并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至今已发表小说散文等近400万字,出版中外文作品集19部。著有《地母》三部曲《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无土时代》及《走出蓝水河》《刀客和女人》《天下无贼》等。作品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走出蓝水河》《青花》小说《天下无贼》被冯小刚改编成同名电影。为人们津津乐道。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二江苏作协专职副主席。

书籍目录

结尾
上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下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开头

章节摘录

  外乡人到柳镇,沿街走一遭,就会发现一个特点,这里茶馆特别多。大略数一数,约有十四、五家。在古黄河两岸的集镇上,茶馆如此密集,还是少见的。细说起来,又并不奇怪。柳镇坐落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一个岔路口上。东西一条街,南北一条街,组成丁字形。这还是历史沿袭下来的格局。丁字街铺一层长条青石,小孩子端个碗在外面吃饭,若不小心把碗掉下地:“啷——”摔得很脆,自然,也很碎。青石板由于长年磨损,已经凸凹残缺,车辆碾过,发出“咯噔咯噔”的震响。丁字街伸出镇外,就是三条官道。往东通向苏北;往北通向鲁西南;往西通向皖北,沿这条路再往西走,越过安徽地面百十里,就到了豫东地区。柳镇南面,紧邻七百里黄河故道。解放前,这里沟壑纵横,黄沙滚滚,无路可走,直到解放后的六十年代末才修通了公路。现在,四省边境地区的十几个县互相来往,柳镇更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它的繁忙是可想而知了。车马行人,一天到晚络绎不绝。每月三、六、九,又是集日,方圆几十里内的农民拥上来,里外都是人。逢上庙会,那就更热闹了。眼时农民一天天富起来了,可供交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街里挤不下,许多生意小摊便逶迤向镇子南边排出去,一直快排到古黄河滩头。这里有大片茂密的柳树林,挡风遮阳,林间空地便成了绝好的交易场所。那些大宗买卖,如木杂、家具、条编、骡马等,都安排在这里。镇里镇外,万头攒动,人欢马叫。不要说一般货物的销售了,单是人们对饮食,茶水的需求量也大得惊人,十几家茶馆常有供不应求之感,不得不另外设些临时茶摊。柳镇的茶水生意越来越兴旺,茶馆主人们为了适应需要,纷纷把过去的小灶改成白铁皮的大茶炉。这样既省事又赚钱,还免去了烟熏火燎之苦。凡事总有例外。在这十几家茶馆中,只有丁字街口老柳树底下那家小茶馆,固执地保留着旧式的七星灶。炉灶在茶房里沿墙砌成,一条火龙似的,上面开着圆洞,洞口放七只长嘴大锡壶,烧起来“咝咝”有声,开起来沸沸扬扬。添炭有些麻烦,要提起锡壶挨个来,一股股烟火往外扑,加上水雾蒸腾,烧茶人的手脸不大会儿便涂上一层灰。显然,这种茶炉已落后于时代。这家茶馆的主人是个上了岁数的老女人。看得出,她很爱整洁。茶馆门旁一个石墩上,总是放着一个破了边的青铜盆,里面盛半盆清水,浸一条素花印染毛巾。老女人每捣弄一次炭火,便出来掸掸身上的灰尘,拧出湿毛巾擦一把。几次下来,盆里水脏了,再换上清水,仍旧放在老地方。茶馆前头,有一棵三个人才能合抱的老柳树,树皮枯皱,疤痕累累,似乎已经老死了。其实不然,往上看,树干苍劲,势若飞腾,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树帽几乎罩住了整个三岔路口,浓密的枝条遮住日头、天光,树荫下凉气浸骨。风过处,常有一些朽枝残叶掉下来。老女人每隔一会,便打扫一遍,茶馆门前始终是干干净净的。客人坐在这里喝茶、乘凉,一边观看街头小景,是再好不过的了。女主人很周到,却很少言语,从不像一般老妇人那样唠叨,更不为招徕顾客而假作殷勤。她只是默默地做事,添炭、提水、冲茶,显得有条不紊。客人来了,简单地打个招呼:“坐吧。”但又绝不会让人感到一丝冷淡。这女主人有六十多岁了,身材依旧那样挺拔,面孔仍旧那样白皙。由此可以判断,她年轻时没有出大力干过多少活儿。假如在薄暮或者晨光熹微的时候看她忙碌,你一定会禁不住发出一声赞叹,遥想出她当年的风姿。然而,岁月毕竟是无情的。这女人的头发已经全白了,眼角、嘴角都布满了放射性的皱纹。细细端详,那完全是一副老人的面孔了。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有。他们住在镇子东南角一座青砖瓦房的三合院里。家里包种了五亩地,还包管着七亩苹果园,生活很富裕。按说她已有条件享受天伦之乐,什么都不干了。可她不,宁愿一个人住在茶馆里,常年过着孤独的生活。本来,农村像她这个年龄的妇女,没有几个能安享清福的。但她之所以不愿闲着,还不完全由于那种勤劳的惯性,也不是为儿孙积敛财富。不,都不是。她似乎只是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或者,在做一件前人未竟的事业。这件事和儿孙没有任何关系。逢集逢会比较忙时,儿子、媳妇都来帮忙,但也只是帮助冲茶、收碗。捣弄炭火之类脏活,绝不让孩子们沾手。她疼爱他们,疼爱得小心翼翼。仿佛自己吃苦受累是应该的,享福的倒应该是孩子们。秋冬之季,如果不是集日,一大早镇上的居民提过水后,白天来喝闲茶的人就少了。这时,她便常去黄河滩里打草,扎成一大捆,一个人往家背。草捆太大太沉重了,压得她几乎弯到了地面,脊背和满头白发都被埋住,只露出两截很瘦很细的腿,稍微离得远一点,只能看到一个很大的草团在慢慢蠕动。废黄河滩可以打草的地方,离家最近也有三、四里路。她背到家来一路上要歇息十几次,每一次都是张口喘气,汗水把白发湿成一缕缕的。柴草背到家里后,在街上换成硬柴烧茶水。其实,家里并不缺少烧柴,光每年剪掉的果枝就堆得一垛垛的。可她一定要去黄河滩里打草,隔些日子就要去一趟。好像不仅仅是为了打草,而是去那里寻找什么。那里有她失落的岁月,有她怀念的旧物。每逢她去打草,儿子、媳妇总会有一个人去接她,但从来不劝阻她。他们理解老人的心思。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刀客和女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更喜欢黑蚂蚁蓝眼睛及走出蓝水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