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高冕 作家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高冕 页数:408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品破解历史迷雾,揭秘了清王朝近三百年间一位大汗、十一位皇帝皇权交接过程中极富玄机的内幕。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父子兄弟相残、叔倒后妃倾轧、臣属家人遭殃,血腥味中充满了智慧与阴谋、亲情与利欲、悬念与诡谲。一个个惨烈的权坛角逐事件,读来令人击案扼腕、血脉贲张、唏嘘深思。
作者简介
高冕,1962年生于浙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鲁迅文学奖。
书籍目录
开篇 努尔哈赤的政治嘱托
第一章 开国皇帝猝死留下的大难题
1.崇德帝突然死去,皇宫上演皇位争夺战
2.两虎相争不相让,五岁孩童捡便宜
3.皇帝频频受辱,帝位岌岌可危
第二章 顺治帝出新招
4.最尊贵皇子百日死去,青年顺治帝痛心疾首
5.洋人当高参,皇帝改祖制
6.儿皇帝巧用计谋,老悍臣掉入陷阱
第三章 康熙帝的败笔
7.太子突然遭废黜,皇子血腥争储位
8.皇太子复立再废,康熙帝伤透脑筋
9.身后之谜:继位人究竟是不是皇四子?
10.死不瞑目,血淋淋争位在继续
第四章 雍正帝的创举
11.血腥中反思:如何解决继位人问题?
12.秘密建储制度出笼,传位诏书藏于匾后
13.皇帝猝死行宫,交权有惊无险
第五章 太上皇帝与“见习”皇帝
14.不得要领,两位太子均告失败
15.至严至密,谁当继位人成天下第一悬念
16.秀才人头落地,建储确立理论
17.交位不交权,太上皇仍是帝国一号
第六章 超级惊慌发生之后
18.超级惊慌:不知传位密诏藏在哪儿!
19.嫡子只有一个,而且出类拔萃
20.永远的迷雾:为何刚上台就搞大换班?
第七章 游移不定的目光
21.年过花甲,择储仍左右摇晃
22.师傅高明,两强相争智者胜
23.无可奈何,新皇与政敌共舞
第八章 风流皇帝的无奈
24.纵欲无度三十丧命,只有一子无从择优
25.政局设计老皇帝用心良苦,宫廷争权小皇帝吓出小便
26.娃娃皇帝难承天命,种下宫廷变乱祸根
第九章 短命皇帝的尴尬
27.同治帝十八亲政,掌皇权不到两年
28.十九岁死去没有儿子,小堂弟承继年仅四岁
29.娃娃皇帝哄入宫,政敌竟是“亲爸爸”
第十章 天字号悲哀
30.壮年光绪帝死亡之谜
31.皇帝为何接连绝后?
32.侄子继位年仅三岁
末篇 民国的辫子
主要参考书目
清代皇帝世系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皇宫禁院的夜,格外静谧。突然,一声惊叫,撕破了清宁宫的寂静。有人发现,大清国开国皇帝皇太极,猝死在南炕上。推算死的时间,大概是亥时,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这天,是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后金崇德八年)八月九日。因大清国第一帝的暴卒,这个日子便从漫长平淡的日子里凸显出来。年仅五周岁的皇九子福临,此时正在永福宫母亲庄妃温暖而丰满的怀抱里沉睡。福临不知道,聪明、美貌的庄妃也不知道,突如其来的噩耗对他们母子俩意味着什么。皇上走得太突然了,臣属后妃们毫无思想准备。皇上近来照例忙忙碌碌理国政,没有察觉什么明显病兆。就是上溯一二个月,也没有发现有何不豫之兆。外界只知,两年前,也就是发动松锦战役前夕,他曾患鼻血之症,不得不推延出征日期,可据说此病早已痊愈。好端端的皇上,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上无疾,端坐而崩。”清官方史书如此记载。这是对一生文治武功极其显赫的皇太极最好的盖棺之论,也是不想惹是生非的史家们曲意恭奉的笔墨。据后来史家考证,大清国第一帝皇太极中年发福,长得很胖,身体笨重,加之出征时披上沉重的铠甲,连胯下剽悍的战马都承受不了。过于肥胖者往往痰火旺盛,容易导致中风、高血压等病症,不得不求助于这剂苦口良药。也许正是素有死神旋风之称的中风,突然夺去了他的生命。皇上猝然撒手人寰,王贝勒大臣们顿时惊呆了,几乎不知所措。眼下,威严无比的大清开国皇帝已静静躺在梓宫里,他君临天下的那把宝椅空荡荡的。皇上突然咽气,竟“未遑遗嘱”,没有交待由谁做他的继位人!皇位交给谁?这成了天下最富诱惑力的一个问题。皇太极子女很多,难以数计。原因是后妃太多,史载不详,无法统计。仅以有史确载的十五位后妃作为统计依据,他共有子女二十五人,其中儿子十一人,女儿十四人。若以此计子女总数,也比他父亲清太祖努尔哈赤多一个。女儿是没有当皇帝资格的,可以略去不提。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个儿子是:皇长子豪格皇次子洛格皇三子洛博会皇四子叶布舒皇五子硕塞皇六子高塞皇七子常舒皇八子未命名皇九子福临皇十子韬塞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皇太极死时,年龄最大的长子豪格三十四周岁,最小的博穆博果尔仅两周岁。有着众多皇子的皇太极突然死去,既没有明确指定或示意谁继承皇位,又没有像汗父努尔哈赤那样留下选择继位人的原则,这就给金国皇位交接造成很大麻烦。按照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位嘱托,有资格作为继位人候选对象的,不仅是众多的皇子,还有皇帝的弟弟和一大帮侄子,还有其他亲王和郡王。按他定下的规矩,择优遴选一人为最高统治者这桩国家顶级大事,应由八位和硕贝勒共同商议。问题在于,皇太极当权十七年来,已逐步形成乾纲独断的局面。现在,他虽已去世,但对和硕亲王、郡王和贝勒、大臣们来说,皇上那十分威严、不容忤逆的天音似乎仍绕梁不绝,他们已习惯于听从号令,不习惯用自己的脑袋自由自在地思考和决断。殿内两黄旗大臣紧张注视着局势的发展,他们见自己拥立的皇位继承人遭白旗三王竭力反对而退席,纷纷离席而起,手握佩剑大声嚷嚷,声言如不立先帝之子,必以死相拼。大清国皇宫正殿眼看就要成为殊死肉搏的战场!礼亲王代善见此阵势,急忙跳出局外溜之大吉,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骑墙派代善在墙崩砖落之际,就这样弃墙而去,他是不会被崩坼的墙体压住的。英亲王阿济格见状,亦尾随而去。现在,一边是虎视眈眈的两黄旗大臣,他们随时准备杀将起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一边是白旗二王多尔衮、多铎兄弟,他们不甘坐视拱手让出皇帝宝座。血腥厮杀一触即发,嗜血之剑似已发出铮铮之声。夹缝里的济尔哈朗一言不发。但急剧变化的形势谁说与他的沉默没有关系呢?睿亲王多尔衮痛悔不迭:要是自己早有算计,将精锐的白旗巴牙喇兵调来,针锋相对列阵于黄旗巴牙喇兵面前,或者来他个反包围,就绝不是眼前这副窝囊态势了!他巴望皇位的时间够长久的了。现在,皇帝的金交椅就在眼前,空荡荡的,稍一抬脚就可以登上去,然而,一步之遥却遭雄关阻隔,使他无法迈进。两黄旗竟放出这么一个厉害手段,这是多尔衮始料不及的!多尔衮毕竟是绝顶聪明的一条汉子,火星飞溅、灾祸将临之际,十分冷静。他明白,两黄旗与两白旗兵刃相见、自相残杀,不仅会粉碎他的皇帝梦,还会使整个满洲民族蒙受分裂和毁灭之灾,这个结局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他的确渴望爬上眼前这把金交椅,体验企盼已久的那份感觉。他不仅想做大清国一号人物,而且要冲破边关杀进中原,在更加广袤的疆土上成为帝尊。但目前这种态势,仍想问鼎皇位,只能是头破血流。如果后退一步,就这样在两黄旗大臣的刀剑面前软蛋了,铭心刻骨的皇帝梦这辈子也就休想再圆。到底如何是好?千万个念头流星一般在思想的苍穹里飞速掠过。他深知:稍一迟疑或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爆这座火药库,就可能遭受血光之灾!终于,智慧闪电一般在他脑海里迸发出来。他抓住了两黄旗大臣所坚守的立场中最敏感最微妙的那一个光点——立帝之子,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他们绝不放弃的全部问题的核心。他们拼死相争,一定要拥立先皇某个儿子做继位人,这人是豪格当然好,但也不一定非要是他——尤其是豪格已从权力角斗场抽身离去的情况下。至此,多尔衮找到了自己所要的那个答案。他不紧不慢地说:“两黄旗大臣说得有理。但既然肃亲王豪格谦让不想做皇帝,那就立先帝之子福临吧。可他年纪还小,应由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两人共同辅政,掌管八旗事务。一旦幼君长大,我们两人立即让他亲政。”这一提议,大出意外。勤政殿里正转着险恶念头的那些个头颅,顿时松弛下来。化干戈为玉帛。大清国阴霾重重的一场大劫难,转眼间烟消云散。敌对阵营皆大欢喜,纷纷表示赞同。一个出人意料的决议遂告出笼。眼前这把金交椅会落到福临屁股底下,这是两黄旗大臣所不曾想到的,是郑亲王济尔哈朗所不曾想到的,也是睿亲王多尔衮本人刚才还不曾想到的。虎狼相争,顽童得利。福临才五周岁半。此时,他正翘着屁股,满地里玩耍呢。大清国皇位继承人福临所有业绩中最值得称道的事,充其量只有一桩:曾射杀过一只狍子。这事发生在皇太极去世前一年冬天。一天,皇上带一班人马去叶赫打猎,因龙体欠佳,到库尔就走不动了。诸位亲王、贝子和大臣都劝皇上打道回府,皇上却左右为难:继续向前吧力不从心,就这样两手空空回去吧又有失皇上面子。就在节骨眼上,尚不满五周岁的九皇子福临,张弓放出一箭,居然射杀一只狍子。这替皇父大大长了脸面。试想想,乳臭未干的小皇子都如此了不得,皇父会是何等厉害!皇上顿时龙颜大悦,顺势下台,率领人马打道回宫。满肚子玩心的福临怎么也想不到,大清国的皇冠就这样哐啷一声扣在了他的头上。在马上争天下的年代里,无知幼童当上开创新朝之君,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捡便宜竟捡得一个大清国皇位!历史就是这样,有时会把玩笑开得很大。然而,捡到这个天大的便宜是祸是福?满脑子玩心的福临哪里知道。
编辑推荐
《天机(增补版)》编辑推荐:天下第一悬念:谁是皇位继承人?探寻清王朝皇权争夺内幕第一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