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邓遂夫 页数:417 字数:36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周汝昌 (一) 与遂夫因红学而相识,转眼二十年矣。犹记贵阳一会,他的《曹雪芹》歌剧演出,颇极一时之盛。雪芹之影,见于舞台之上,此为创举,史家应记一笔。他也有专著问世,曾为制序。如今他又出示新书稿,为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作出一个校勘整理的印本,嘱我略书所见,仍为之序。此事辞而不获,复又命笔——执笔在手,所感百端,感触既繁,思绪加紊。故尔未必足当序引之品格,先请著者读者鉴谅。 辞而不获者,是实情而非套语。所以辞者,目坏已至不能见字,书稿且不能阅,何以成序?此必辞之由也。其不获者,遂夫坚请,上门入座,言论滔滔,情词奋涌,使我不忍负其所望;加之一闻甲戌本之名,即生感情,倘若“峻拒”,则非拒遂夫也,是拒甲戌本也——亦即拒雪芹脂砚之书也,是乌乎可?有此一念,乃不揣孤陋,聊复贡愚。言念及此,亦惭亦幸,载勉载兴。 甲戌本《石头记》是国宝。但自胡适先生觅获人藏并撰文考论之后,八十年来竞无一人为之下切实功夫作出专题研究勒为一书,向文化学术界以及普天下读者介绍推荐(所谓“普及”)。它虽有了影印本,流传亦限于专家学者而已。今遂夫出此校本,以填补八十年间之巨大空白,其功如何,无待烦词矣。 甲戌本是红学的源头,正如《四松堂集》与《懋斋诗抄东皋集》是曹学的源头一样——我自己久想汇集二集的不同抄、印本(四松有三本,懋斋有二本),加以校整笺释,命之为《寿芹编》;然至今未能动手。举此,以为可供对比,遂夫有功,我则无成也。 甲戌本,有原本与“过录”之争,有甲戌与“甲午”之争,有十六回与不止十六回之争,复有真本与“伪造”之争。也许不久还会有“新争更新争”出来,亦未可知。遂夫似乎不曾因此而有所“动摇”,保持了自己的见解,并为之下真功夫,使成“实体”,而非空言。 有人硬说甲戌本之称是错误的,只因上面有了甲午年的朱批而大放厥词。他竟不晓:某年“定型”之本,可以在此年之后不断添加复阅重审的痕迹。说“甲戌”,是指它足能代表甲戌年“抄阅再评”的定本真形原貌。这有什么“错误”可言?至于也有一种主张,说此本定型时只写出了十六回,甚至认为中间所缺的回数,也非残失——雪芹当时即“跳过四回”而续写的。…… 我觉得这类看法很难提供合乎情理的论证。 “真伪”之争的先声是大喊大叫:《凡例》不见于其他抄本,乃是“书贾(gu)伪造”云云。后来发展,就出现了认为甲戌本正文、批语、题跋……一切都是彻底的假古董,本“无”此物;而且脂本诸抄,皆出程高活字摆印本之后,程本方是“真文”。 对于这些“仁智”之见,遂夫在本书中自有他自己的评议。 甲戌本是红学的源头,自它出现,方将芹书二百年间所蒙受垢辱一洗而空,恢复了著作权和名誉权。 于此,已可见红学研究是如何的重要与必要。 于此,也可见红学研究是一件多么复杂、曲折、艰苦、孤立、“危险”的工作。 甲戌本之得以保存无恙,也有很大的传奇性与幸运性。我是局“内”人、亲历者,知之较详,它处略有所记,兹不重述。 1948年之夏,我从胡适先生处借得甲戌本后,亡兄祜昌一手经营了一部甲戌录副本,以供不断翻阅研读——为了珍保原书的黄脆了的纸页。当时经验一无所有,等于盲目寻途,抄毕只能用“一读一听”的办法核对了一下,对许多的异体书写法,不能尽量忠诚照写,此为疏失,因此乃原本一大特色,十分重要,甚至可以透露若干雪芹原稿书法的痕迹(请参看拙著《石头记鉴真》,华艺出版社再版时改为《红楼梦真貌》)。 甲戌本当然也是“脂学”的源头,因为有正书局石印戚序本虽然早已出版,却不为人识,尤其戚序本已将“脂砚斋”名字的一切痕迹删净,“脂学”的建立只能等到甲戌、庚辰二本并出之时了。但我还是要着重表明:甲戌本的重要价值,远胜于庚辰、己卯之本。 我写了这些的用意,归结到一点:遂夫首先选定甲戌本而决意为之工作,为之推广普及,是一件有识有功的好事,必能嘉惠于学林,有利于红学。无识,则不会看中“甲戌”;无志,也不会将此工作列为平生治“红”的一项重要课程。 二百多年了,曹雪芹的真文采真手笔一直为妄人胡涂乱抹,其事最为可悲。程、高之伪篡偷改偷删,不必再说了,只看这甲戌本上另一个妄人的浓墨改字的劣迹,就足令人恶心了,他自作聪明,不懂雪芹原笔之妙义,奋笔大抹;然而也有人见赏,以为改笔是“真”是“好”。 说世上万事万态,只是个现象而已;根本问题,乃是中华文化的大问题——教养,修养,素养,功夫,水平,涵咏之功,积学之富,灵性之通,性分之契……许多因素,是研治红学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这已经是文化层次高下深浅的事,而绝非什么“仁智”之见一类俗义可为之强解诡辩的了。 我有一个不一定对的想法久存心里:胡适先生收得宝物甲戌本,虽多次题记,却未作出正式的集中的深入研究成果,不知何故?如谓他胜业甚繁,不像人们所想的以红学为至要,故搁置而难兼顾,那么他可以指导友辈门人等协助为之,但也未见他如此安排,反而晚年还是津津乐道他的程乙本。这确实让我疑心他是否真的识透了甲戌本的价值? 甲戌与程乙,文字有霄壤之别,他却似乎并不敏感,反以程乙为佳一我不愿对前贤多作苛论,惟独这一点我真觉太不可解。甲戌本之未得早日出现整校本,或许与此不无关系。 现在这个校本的问世,也可以表明:红学的出路虽然也需要“革新”与“突破”,而没有基本功的“新”与“破”则是假新假破;不务实学,醉心于高调空词,以为已有的红学研究之路都是陈旧可弃和多余可厌的“歧途”和“误区”,此种浅见颇盛于年轻一代学人的论说中。 遂夫并不“老大”,但他却历过了一二十年的深研拿出了这部书。这个现象不应视为偶然,该是耐人寻味的吧。 红学红学,往何处去?思之思之再思之。 一些杂感,举以代序,善不足称,空劳嘱托,尚望宽谅,进而教之。 仍系以诗曰: 曾叹时乖玉不光,十年辛苦事非常。 脂红粉淡啼痕在,相映情痴字字香。 庚辰清和之月记于红稗轩 (二) 遂夫学人嘱我为他校订的一部重要的新书作序。多年不得晤语,全不晓他所事何事——甚至认为他已不再涉足红学了;今因索序,方知他不但对红学仍然执著地关切,而且不辞辛苦,立志校勘一套《红楼梦脂评校本丛书》。他说,甲戌本《石头记》的发现至关重要,而八十年来却无人为之谋求一个普及于大众的办法,故出此本,广其流传,为雪芹的本怀真笔湔洗积垢,恢复光芒。 这真是一种“菩萨之心”,为“情圣”雪芹说法宣教。我听了十分感动。加上我对甲戌本有一些特殊的经历和关系,为此新书制序,当然是义不容辞,欣然命笔。 但序稿交付之后,方又读到他寄来的导论文章《走出象牙之塔》。没有想到他在导论中论述了这么多这么重大的问题——这又使我觉得初序未免空泛了,应该把读后引发的感想略加补记,以为序之“续”与“絮”。 我与亡兄为甲戌本录副的往事,已不止一次叙过了。录副是“先斩后奏”,胡适之先生虽然慷慨表示,副本可由我自存,以便研究,不必给他,但毕竟我不能由此而取得发表权。中间向我借阅的,计有:陶心如、陈梦家(燕京大学教授)、徐邦达(故宫鉴定专家)、王毓林(青年工人)。朱南铣也索借过,当时不在手边,未能借出。王毓林研究版本,出了专书,他对我们的录副本颇加评议,态度谨严——认为有些字抄写得不忠实(指旧时文人十分喜欢考究的异体字)。这一点其实我们自己也发觉了,当时匆匆赶抄,以为异体字无关文义,遂未尽依原本写出。这也正是后来不愿再借与人的一个原由。 我于1949年将原书送还了胡先生。那时是学生,什么也不曾想过,只是一点通常的道义之心,我不能秘为己有。(交还是正当的,不然也可能引起日后的极大麻烦乃至灾难。) 六十年代,方从出版社领导同志处得见台湾的影印本。后来大陆方有翻印本(个别地方作了技术改动,不忠实)。 今日遂夫为之校订出版,这方是“通于大众”的第一次重要创举。我说是“菩萨之心”,如嫌此词有释家气,那么就改云“仁人志士”——不知又有什么“语病”否?总之,在红学上讲句话,是提心吊胆的惯了,经验太丰富了,不知哪句话就让诸公不高兴,群起而攻之了。惊弓之鸟,遂夫可以体谅吗? 令我异常惊讶的,是遂夫在导论中多次提到了我,而且说了不少话。我既惭又感。若在高人,定会避嫌,不必提到这一点——甚至连序也要“避”的。我非高人,所以初序之后,还又追加了这个续序。 做学问,起码的条件似乎要有读通古人文字句义的水平,要有学术良知,要有学术道德,要有求索真理的本怀诚意。此外,“有识之士”四个大字,在遂夫导论收束处特笔点醒,这个“识”字是学术的灵魂。 比如遂夫所标出的“自叙说”与“新自叙说”,就是有识的最好表现与证明。 当然,涉及此义,“识”外又须有一个“胆”字。 雪芹的“自叙”,是中华文化、文学史的最伟大的独创,是东方的,民族的,天才的——也是历史造英雄的。在这一点上,引西方的理论与有无“自传”小说,已落“第二义”,它说明不了多大问题。我自己也引过,今日想来也是幼稚无知的做法,大可不必。遂夫于此,绝不带水拖泥。 我希望今年真是个转折之年。九十年代,红学低谷①,剥极必复,大道难违。古历龙年,西元二千,忽有遂夫此论“横空出世”,谓为非一大奇,可乎? 确实的,从西方时间观念的“世纪论”而言之,该有红学的希望之光一哪怕是一点熹微的曙色——示现于东方天际了。 遂夫的导论,开篇两节纵论脂本的意义所在,最为精警,真是大手笔!我不知所谓“红学界”中“大人物”谁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岂不令旁观者也为之愧煞叹煞?当然,他写此论,只是表述己见(深切的感受与震动),并无与人争胜或立异的任何用意。高就高在这里,可佩也在这里。他说了别人不肯说、不便说、不敢说的真话。可钦又在于此。 当我看到他论畸笏的诸段文字时,又不禁松散了暗存的顾虑(我们二人在脂本价值上如此契合,有人必又出谤语,说是什么“周派”的自相唱和而已……),因为遂夫对畸笏与脂砚二名的真关系与我截然大异,这就让那些谤者再无诬谤的“理据”了。所以我虽不同意他的论点,却又十分欣赏他自标所见的学术精神。因是作序,文各有体,不宜申辩异同,故不多赘②。 这本书用意是普及雪芹原本真貌,而导论中对程高本篡改之酷烈却未及深说,所论皆是因脂砚之批注而引发的诸多问题。这也足见脂批的重要性了。此为本书一大特点。至于他的这方面的论点,也是经过覃思细究,下了真实的苦功夫而得来的,不同于那些开口胡云之流的谬说。其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可为此界人士一个示范之良例。当然这不等于说他说一万句,一万句皆是看准了说对了的,就是遂夫自己也不会这么想。 治红学,需要学力、识力,要“证”,但也要“悟”。这不仅仅是字句文法水平的事,是灵性的层次之事了。 这本新书的问世是一件大事,我为它喝彩,为之浮一大白! 我还相信,凡属学人,义在追寻真理的有识之士,也会因此书而深思,而有悟。 言不尽意,以诗足之,句曰: 甄士稀逢贾化繁,九重昏瘴一开轩。 回环剥复曾无滞,代谢新陈自有源。 瓦缶鸣时旗眩乱,脂毫苦处字翩翻。 横空忽睹珍编出,甲戌庚辰总纪元③。 题于古历龙年申月吉日良辰
内容概要
本书与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往于: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甲戍原稿本上留下的1600余条珍贵批语。这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一把钥匙。
本书所据底本,是目前发现的11种《红楼梦》脂评本中产生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真切、残缺也较多、但却是最珍贵的一种,由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今据1961年台湾首次面世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本的各种资料。
本书自2000年12月初版问世以来,曾经三次修订,七次重印。
书籍目录
序
走出象牙之塔——《红楼梦脂评校本丛书》导论
《红楼梦》脂评本源流示意图
校勘说明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凡例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雨云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第八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蜜意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附录一:影印甲戌本上可以见到的跋文
刘铨福跋
濮文暹、濮文昶跋
附录二:影印甲戌本上被胡适删去的跋文
胡适跋一
胡适跋二
胡适跋三
俞平伯跋
周汝昌跋
附录三: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缘起
附录四: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
附录五:台湾版甲戌影印本再版重印序跋
附录六:访周汝昌
附录七:红坛登龙术——从甲戌校本引出的话题
附录八:十年前国内传媒及部分专家和读者对甲戌校本的评论摘要
初版后记
二版后记
二版跋语
三版后记
四版后记
五版后记
六版后记一个神圣时刻的遐思
七版后记终结版,在压力下诞生
八版后记一个特殊的纪念版
章节摘录
九、“新自叙说”的核心与灵魂 《红楼梦》并没有写贾府的盛世,曹雪芹并没有以南京时期的曹家为蓝本来构筑他的小说,书中主人公全然是以自童年时代便一直生活在北京曹家末世的作者本人为原型。这就是“新自叙说”的核心与灵魂。 从胡适开始,一直到当代海内外的众多红学家,之所以从来不愿意正视这一点,一言以蔽之,便是误解太深。而且平心而论,这一误解不自今日始,早在雪芹生前就已经根深蒂固地产生了。雪芹最亲密的朋友敦诚、敦敏,在题赠给他的诗中每有“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扬州旧梦久已觉,且著临邛犊鼻禈”之句。这里面的“秦淮旧梦”、“秦淮残梦”、“扬州旧梦”,分明就含有影指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内容的成分在内。这也实在难怪,越是熟悉了解曹雪芹的人,读起此书来便越会联想起曾经赫赫扬扬的南京曹家,尤其联想起曹家在南京“四次接驾”的无限风光。 有人可能会说:曹雪芹为什么不给他的朋友解释清楚呢?我却要反问一句:请设身处地想一想,他该怎样去解释?又怎么解释得清楚?因为别人读了此书该怎么想怎么想,唯独雪芹本人不便明言。难道还能直截了当地向这些皇室后裔们承认“这确是在写我曹家,只是没有写南京盛世,而写的北京末世”吗? 现在想来,雪芹后来一次又一次地让脂砚斋作批,让此书以脂评定本的面貌问世,在很大程度上,便与他不能不解释、又不能去直接解释的尴尬处境有关。 试看全书刚刚开头,冷子兴像拉开“序幕”似地首次“演说荣国府”,刚刚说了一句:“如今这荣国两门也都消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脂砚斋一连在此写了三条批语: 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 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 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 这里左一个“荣府末世”,右一个“贾府末世”,已把问题说得够清楚了——脂砚斋当然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说“作者是在写他北京时期的曹家末世”。综观甲戌、庚辰本上的脂批,尽管时时点明书中之事“作者与余实实经过”,也时时提到“雪芹.撰此书”如何如何,却从未提到一个“曹”字,更没有直言贾府就是“曹家”。只在有一次书中写“自鸣钟敲了四下”,脂砚斋似乎豁出去了,作批云:“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差点就把“避曹寅(雪芹祖父)讳也”说出来了、,却终于只点到“寅”字为止,仍未直言“曹”字。 不直言曹家,显然是脂砚作批的最后底线。除此之外,脂批及小说正文,对这个问题其实都反复作了交待,按理是不应该再引起误会的。 比如,一般学者难免不提出这样的疑问:若说曹雪芹是以雍正六年被抄家之后的曹家末世为蓝本写《红楼梦》的,那时曹頫卸职解京,虽不似李煦那样充军发配,毕竟已经衰败了,哪里还有书中这样的光景?其实曹雪芹早就料到会有此一说,所以在书中借贾雨村向冷子兴发问,已经把问题回答得十分透彻。贾雨村说他曾到金陵地界去看过昔日的宁荣二府:“大门前虽冷落无人(脂批特意在此注明:‘写出空宅’)……后一带花园子里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哪里像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的回答则绝妙: 亏你是个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这句话里的关键,正在“死而不僵”四字。实际上就是作者在明白告诉读者:此时的贾府,已经是“死”过一次、“输”过一局的了;只不过这个百年望族根基雄厚,如同“百足之虫”,死了也不会一下子就倒下去。言外之意,必须再经过一点什么折腾,方可彻底崩溃。《红楼梦》所写,正是这个“死”了却没有“倒”下去的“百足之虫”,在“都中”经过再一次折腾而彻底崩溃的过程。 我说书中的贾府已经“死”过一次、“输”过一局,是不是凭空臆想呢?不是。就在“演说荣国府”这一回,几乎所有的现存脂本上都有一首回前诗: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诗里通过一连串的比喻,已经把问题说得再清楚不过。“输赢”并提,只是为了合辙顺口,真正强调的还是:输了一局,如同香销茶尽,尚有余烟剩水逡巡不散,难以预料往后的兴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输过一局的“输”字,和“死而不僵”的“死”字,有人总不愿意相信是指“抄家”这样严重的问题。恰恰在这一点上,小说也有很明确的表述。请看庚辰本第七十四回探春重提此语的一段诠释: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此处有脂批云:“奇极!此日甄家事。”言外之意:分明是当日贾家事嘛!)——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就解释得毫不含糊了:像贾府这样的大族人家,单是抄家这样“从外头杀来”的死法,是“一时杀不死的”——这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真实内涵! 事实上,书中还真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十分形象地描写过北京贾府的前身惨遭巨变的情景。这个“前身”,便是书中若隐若现的“甄家”。甄者,真也,这是脂批一再提示过的。然而仔细区分,书中的“甄家”实际上有两个,二者各有隐喻。“金陵体仁院总裁”甄家,一直像影子一样贯串全书,我以为主要是象征贾府北迁之后尚留在南京的分支亲族,当然有时也“扮演”一下贾家前身的角色,如刚才提到的“真抄了”,又如十六回在回忆“二三十年”前的往事时,说“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独他家接驾四次”等,均属此列。 ……
编辑推荐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10周年纪念限量版)》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甲戌本《红楼梦》的校订本,是产生年代最早、保存原书面貌最真切的一本,特别是曹氏的“红颜知己”脂砚斋的1600余条批语,可以说是窥视曹雪芹,批开红楼迷宫的一把钥匙。本书据胡适1927年收藏本排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