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歌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华文峰  页数:635  

前言

  序一  壮丽的中华史诗长卷  ——华文峰著《中华之歌》(三部合集)序  谢冕  我们通常考量一首诗歌的价值,首先总要以它在诗歌实践方面是否提供了新的经验为基点。这是对于作为艺术的诗歌的最基本的尊重。要是一首诗在艺术层面未能有创造性的发挥与拓展,就会影响到我们对它的价值的评判。这是我们阅读和辨析诗歌价值的前提和出发点。在这方面,《中华之歌》当然是不完备的,它存在着一些令人质疑的因素(例如它的体例、知识性和说理性等)。即使如此,这首长诗依然有充分的理由引发人们的兴趣与信心,并由此得到阅读的满足。这方面牵涉到较为复杂的诗歌欣赏的道理。  阅读《中华之歌》始终伴随着一个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时不时的,有一些诸如“用诗来传递知识可行吗”的疑问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不为它的丰富而驳杂(我避免用“渊博”这个词汇)的叙述所吸引。我们面对这部篇幅巨大、内涵丰富的长诗,首先是由于它的缜密的构思和宏大的架构、以及充盈其间的激情和气势而受到感动。  《中华之歌》是一曲对于中华祖邦的倾情的礼赞,在它奔涌澎湃的旋律中跳荡着发自肺腑的对我中华民族山川灵秀和灿烂历史的自豪感。我把它定位为抒情性的长诗。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抒情诗的体式包容和吸纳了咏史和咏物诗的品质、从而拥有并产生了史诗的效应。这部长诗着力于展现诗的两个基本层面的功能:其一,它充分发扬我国诗歌的颂诗的传统;再就是,它又有效地承袭了自古绵延而今的诗教的品质。长诗对这两方面作了较为完满的融合。  广泛的阅读、观察和积累形成的丰博的知识,上自天文历数,下及山川河海,历代帝王将相,节庆习俗,文明礼教,史籍典册,上天入地,无不赅备,使全诗具有了诗体的百科全书的性质。因为是包罗万象,全知全能,当然难免会有知识方面的纰漏。这原也无妨,毕竟人的认知有限,无论多么博学强记,总有力所不及处。令人感动的是作者的倾心尽力。他能做到的,未必人人都能做到——  龙山文化更加逼近文明的历史大门  红铜、青铜和黄铜铸成了历史的钥匙  良渚文化的磨制、切割和钻管技术  使玉器的制作达到了空前的精致  也许动人的不仅是这些知识性的叙述,作为抒情诗的《中华之歌》,其中蕴涵着抒情主人公的主观的情感抒发。在字里行间,经常出现“二百万年的野蛮时期是多么的漫长和艰难,每一步进化发展都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这样的感慨,有时在叙述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个节庆是一首诗赋,一年的节庆是一部诗书”这样的抒情性很强的诗句。这使长诗能够摆脱单纯的讲史叙事的性质,而赋予它强烈的主观抒情的色彩。  《中华之歌》的写作有鲜明的特点,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当然是源于诗人由衷的爱国情怀,以及颂扬古老文明的强烈愿望。作者自述,这是“发自内心的歌”。除此之外,我们还注意到他的创作的直接诱因,则是来自诗人对中华传统诗词的热爱,自心里“总想摹仿师承”。正是因此,才萌动了创作这首长诗的最初的意愿。  《中华之歌》的创作的初衷,乃是由于作者对中华诗韵的迷恋。直接地说,我认为它的灵感乃是源于对汉语诗歌传统的十三韵迷恋,这十三韵也成了长诗结构的基础。从序诗开始,他便把十三韵的构想融入其中。序诗共七十八句,六句一段,为十三段,用了十三韵。跋也是如此,六句一段,计十三段,也用了十三个韵。长诗主体共十三章,每章一韵,也是十三个韵。  可以说,全诗贯穿着对传统“诗韵”迷恋的精神。要是说,此诗的构思有着多方面的考虑的话,但“从韵出发”却是其中最重要的考虑。正是由于对长诗创作的这个认识,我坚定了我对作者创作支持的立场,并基本认可了这部存在着某些缺陷的长诗的写作。这不仅是由于他所尊崇的传统精神(这一点很多人都能拥有),而仅仅是由于他的“诗韵情结”。  人们都知道,构成汉语传统诗歌的持久魅力的,有诸多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乃是它极大地张扬并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而且把这种情怀点化成了诗中的意境和韵味。这一点,是其他国家的诗歌,甚至包括中国新诗在内所不具备或很少具备的。而这种效果的取得,很大程度是由于汉语诗歌极大地发扬了语言内在的音乐性,其中包括音响效果、对称效果、鲜明的节奏感等。长诗作者对于诗韵的倾心,正应和了上述的这种认识。  《中华之歌》的写作确定以传统诗韵为出发点,无视于可能有的“过分重视形式”的责难,迈出了勇敢的一步,是非常可贵的。从而把汉语内在的音乐性充分开掘、并发挥到极致,使它的诗行充满了铿锵的音韵和和谐的节奏——  你建设了多少恢宏的城镇村寨  你哺育了多少杰出的中华英才  你创造了多少灿烂的古老文明  你留下了多么厚重的历史记载  有明显节奏的长句,加上有规律的韵脚,造成了汉语新诗可吟可诵的音乐效果,《中华之歌》的实践弥补了我们普遍感到的新诗的缺憾。当然,因为它是“带着镣铐跳舞”,有时也难免有牵强之弊。举例说,第六章:“自禹至桀十七世伐桀之年”往后,为了押韵,隔句连续出现:葬埋、四海、时代、由盛变衰、失败、朝脉等词汇,可谓苦心经营。但同韵字毕竟有限,为了应急,也有勉强“凑韵”的时候,如“皇权把朝纲更加主宰”的“更加主宰”即是。  当年《中国作家》编辑部为《中华之歌》的出版举行了座谈会,北京诗歌界的许多朋友都出席了。记得那次会上,与会者都肯定了诗人的辛勤劳作,认可了他的史观和史识,以及他对中华历史讴歌的激情。也许是诗人的宿愿在胸,也许是受了舆论的鼓舞,差不多是同一时间,诗人已悄然开始了另一部长诗的写作,这就是随后出现的《新中国之歌》。  《中华之歌》可以看作是一部规模巨大的诗体的中华文明史,而《新中国之歌》则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的献礼之作,它是一部同样诗化的当代中国史。正如诗人自述的那样,它不仅是一部“发自内心的歌”,而且是一部诗人自己的“我的生命之歌”。前一著作与我们民族和文明有关,而此时的《新中国之歌》,则与诗人自身的生命经历有关。诗人自语;“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长大的,我的生命是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华文峰:《唱不尽的歌》。《新中国之歌》第224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6月。  这部长诗的创作与《中华之歌》一样,全诗的章节结构和韵律安排,悉依前著,依然是汪洋恣肆,音韵铿锵,且规矩井然。像这样的句子:  你的名称是用真理蘸着生命和鲜血书写  每一个笔划都凝聚着英雄的生命和鲜血  你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书写  每一个字的笔划都是那么坚强和团结  诗人充分运用并发扬中国传统诗韵的魅力,绘声绘色地展示建立和缔造新中国的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历史进程。他看重的是史实,着意于历史事件的评说和再现,下笔之初,首重理路的厘清。诗人在尽情的讴歌中,甚至也没有回避和忘记我们曾经有过的曲折和错误:例如“大跃进”的灾难,例如“文革”,是“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留下的深刻历史教训永记全国人民心头。”  诗人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写六十年风雨途中中国人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字里行间充盈着一泻千里的激情。但他在充分展现作者的知识和学养的过程中,依然坚持着诗歌的优美抒情的品性,章句间依然时时涌现如下的美丽精妙:“奔赴漠河迎接第一声晨钟……纵驼戈壁追逐前人留下的大漠孤烟”,“攀上云贵高原采一段高原云霞……击水万里滚滚长江一路奔流东去”。这些描写,综合起来,构成了长诗华美、璀璨、明亮而极尽铺排的风格。  华文峰显然找到了舒展他的学识与才华的恰当方式,他积蕴于心的情感的火山岩浆,似是在这样气势雄大的体式中找到了喷火口。他的史诗写作也如开闸的激流,一刹时喷涌而出,腾空激荡,遍地漫流,繁丽满眼,蔚成壮观。继《中华之歌》、《新中国之歌》之后,诗的灵感踵至,书写更迅捷、也更流畅,视野更拓广,场面也更宏阔。中华史诗的第三乐章《天地人之歌》的相继问世,再一次带给人们以惊喜。  《天地人之歌》延续了前面两部作品的优长之处,不同的是,它更富有哲理的诉求,知识面也有大幅度的扩展。山川河海,村寨城郭、人文典籍、民族风习、囊括其中。特别值得珍惜的是,诗人通过天、地、人三者内涵和彼此关联的揭示,由衷地讴歌了天运转、地运转、人运转的充满生机的理念,以及对于天合地、地合天、人合天地这样一些和谐世界的祈愿。  在长诗《天地人之歌》中,诗人着重阐述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理想状态:天道、地道、人道,最后指归于所有人都明白和接受的“知道”(这是我的“杜撰”)。我以为这是诗的“眼”,是诗人创作的立意所在,这也是贯穿三部史诗写作的根本思想。不论诗人是在讲遥远的古代,或是在讲处身其中的当代,还是在讲富含哲理的思想,他的立意和目标总是为着我们的社稷万民的幸福安康祈祷。  2010年5月7日凌晨完稿于北京大学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  序二  炽热的爱国之情  高洪波  华文峰同志长期在党政部门从事宣传工作,一直却迷恋和坚持诗歌创作,写起长诗来更是得心应手,一发而不可收。  拿到华文峰新编定的“大型长篇史诗”《中华之歌》,我首先对作品的篇幅和宏大的结构感到吃惊。  在诗歌创作越来越个性化,内向化的今天,长诗,尤其是具有宏大主题的长诗一直不多,《中华之歌》的出现,可以说是精神一振、令人耳目一新。  阅读完整部作品,我谈几点粗浅意见:  作品结构严密,通过精心取舍,诗人详细抒写了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并采用中国传统的“十三韵”作为诗行的韵脚。中国传统诗词的音韵历来是世界文学的一大奇观,现代白话诗兴起之初,也有许多诗人在此方面进行过探索,从闻一多“带着镣铐跳舞”主张到克家先生的探索,直到已经去世的老诗人林庚,都对新诗的韵律做过开创性的研究。华文峰同志将传统音韵巧妙地吸纳到所创作的长诗作品中,而且这种吸纳——完整的十三韵——也成为《中华之歌》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他对押韵合辙的喜爱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整部作品内容浩繁,囊括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各个方面,从古至今,几乎就是一部分行的中华文明史。从传说时代到鼎盛时期,娓娓道来,让我们对中华有了直观的、更诗意的了解。我大致归纳了一下,长诗的内容涵盖了中国的地貌山川,多民族文化,传统礼仪,天文历法,民风民俗,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王朝更替,儒释道思想,文学、科技、工艺,历代名人,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等等,有点像一部押韵的中华文明百科全书。  华文峰同志显然对中华文化深有研究,作品中涉及的领域之广之深,在同类作品中都是罕见的。比如传说领域的长龙氏、巨龙氏、降龙氏、水龙氏;比如汉语的七大方言;比如秦议、诏令、传状、碑志等汉语独特的文体;比如传说“年”本是一头凶猛无比的野兽等等。前几年有“学者”建议取消中国农历春节,将春节固定为公历的某一天,这些“学者”显然对过年的“年”缺少了解。这也是多年来我国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缺失的具体体现。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就不再重复列举了。整部作品中始终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这也在阅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自建国后从未间断。但经常是应景式的,缺乏系统和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比如帝国主义窥伺中国的时候,我们就加强近代反帝斗争教育,比如十年动乱中极左思潮泛滥,就对传统文化大加挞伐,由于我们很少把完整的、系统的中华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以至于很多非常具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不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就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爱国者。华文峰同志的这部长诗,用中国最传统、最能够被大众接受的方式——诗歌,对伟大的祖国,对各民族兄弟同胞,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之情,其情殷殷,其心昭昭,令人感念不已。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这部作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中华文明做出了科学的理性的总结。华文峰同志应该是熟读二十四史以及其他古代典籍的,在作品中,他一方面列举了中华文明的无数荣耀和辉煌,一方面对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做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归纳和表述,摆脱了古代典籍的局限,使作品具有了今人的角度和眼光,具有了今天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特征。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民族宗教学上所下的功夫,用诗的形式再现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生存现状,历史沿革,热情中有理性的把握,这一点让我十分吃惊。  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我向华文峰同志提出一点探讨意见,首先,用诗歌语言描述如此庞大浩繁的历史和文化,令人钦佩,作品中随处可见作者对语言的纯熟使用,但在有些语言上,有时为押韵而显得生硬;有时一个词连续使用,读来令人有疲倦感。人类发明了韵律,韵律使诗词插上翅膀,飞翔在历史的时空,但韵律之外有韵律,韵律之内也有韵律,想必华文峰同志应是深知的。所以我想说的是在未来的诗歌创作中华文峰同志还可以再精雕细琢,使其更具有内在的张力和弹性,更丰润深厚和耐咀嚼。不知华文峰诗友意下如何?  是为序。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著名诗人)  序三  千秋文化史万里江山图  ——序大型长篇史诗《中华之歌》  张同吾  这是世上罕见的奇迹,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世世代代中国人在这片广袤的东方大地上,辛勤耕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其聪颖智慧和开拓精神,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古往今来有无数优秀诗人,以锦心妙笔创作出赞美祖国的诗篇,这些作品或雄浑豪迈,或苍凉悲壮、或柔婉细腻,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个性,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艺术宝库。最近,青岛诗人华文峰创作的大型长篇史诗《中华之歌》1200余行,由《古老的长歌》、《新中国之歌》和《天地人之歌》三卷组成,不仅篇幅之巨令人惊叹不已,而且视野之宏远,内容之丰厚,词采之绚烂、气势之磅礴,更显匠心独运。仅就涵纳知识之广博,也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涉及哲学、史学、文学、经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献学、教育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地质学、建筑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字学、生物学、医药学、水利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等多种学科,真是包罗万象。可以说他是以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为背景,书写了一部千秋文化史,绘制了一幅万里江山图。华文峰的诗艺别裁是以诗的体式,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社会变革、文化递嬗、英雄壮举、丰功伟业、壮美河山、科学进步、物质文明、时代风貌和人文精神,在字里行间喷涌着激越的爱国豪情,这是他富有胆识的艺术尝试和富有个性的文学创举。  《古老的长歌》可视为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的全景画卷,从人种起源到生存环境,从神话传说到文化渊源,从风俗礼仪到宗教信仰,从王朝更替到社会风情,从政权性质到国家体制,从文化精英到政治雄才,都有翔实的陈叙和词采飞扬的渲染。华文峰将学者秉赋、史家眼光和诗人情思集一身,才有这样周详细腻的叙述,丝丝入扣的阐释和激情澎湃的赞颂!《古老的长歌》具有四个鲜明特点:其一是自始至终都流动着文化的精神命脉,他对《老子》《孙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都有恰切的评价,他能道出《左传》《史记》《梦溪笔谈》《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金钢经》《天演论》《诗经》《易经》《国语》《尚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生长殿》《桃花扇》《镜花缘》《水浒传》《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无数经典之作的艺术精髓。对于建安七子、田园诗派,盛唐气象都有热情的赞美,对于山水诗的柔美,边塞诗的豪迈、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凝重,杜牧和李商隐的绵邈,李贺和刘禹锡的情采,都有精致的描绘;对柳永的婉约、苏轼和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缠绵、陆放翁的豪情,都有确切的品评。由此可看出华文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的鉴赏功力。其二,突现了精英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杰出贡献。从遥远传说中的人物到现实生活中的廉颇、蔺相如、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曹操、毕昇、张衡、郑和、华佗、林则徐、龚自珍、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他都写得熠熠生辉。其三,是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对创造古代文明的巨大贡献,证明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客观真理。其四是揭示了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与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玛雅文明一道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是一种可贵的现代意识,与中国人素有的世界中心主义相悖逆,表现出建构和谐世界的祈望。  《新中国之歌》细致地记述了中华民族从沉睡到觉醒、从黑暗到光明道路曲折、波澜迭宕、英勇悲壮的历史进程,其宏大的思想主题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百年岁月,无尽沧桑,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土地革命、南昌起义、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直至改革开放,华文峰记叙了建党88年和建国60年历史前进的全过程,不仅囊括了所有重大政治事件,而且细微到诸多战役、会议、法律、法规和人物,如瓦窑堡会议、“八七”会议、“三反”、“五反”、公私合营、“土地法大纲”、“婚姻法”、“宪法”,第一辆国产汽车、南京长江大桥、“双百”方针、“高教六十条”、“文艺十四条”等等,既有概述又有评价,与其说这是党史的缩影,莫如说这是用诗的体式书写的党史。我们从中真切地感觉到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热爱崭新时代的真情,如果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取有舍有详有略,如果不是按着教科书的程式和理念去叙述和评说,而是以抒情主人公的眼睛去观照历史功过,便会有新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发现,便不会对“庐山会议”和“文革”轻描淡写。如果更突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代本质和时代精神,如果突现世纪伟人邓小平把以解放了人而解放生产力的理念付诸实践,这部长诗就会增添思想的启示性和感召力,也许更能体现诗的审美特征。  同样的书写体式,同样的宏大框架,同样的翔实叙述,《天地人之歌》却更空灵、更洒脱、更大气、更宏阔、更有天开地阖之势,更有博大的诗意空间、更有鲜活的诗情流动。诗人从神话传说和典籍史料中,去探寻天地人的奥秘以及天地人的内在联系,因而就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文化内涵。他说,我们的祖先最早就有天文学的认知,最早发现“太阳给大地以光华”、“他们以太阳图案作为陶器的纹饰/他们在陶器上画有日出山岗的图画/他们从日出日没中发现白天黑夜的循环/他们从昼夜交替中产生了对日的认识看法”。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这种神启天纵的传说,内在地影响了世代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他认为“传说中还有各式各样的龙氏族人/中华民族居然诞生于龙和人的结合/同时人们还把自然神都人格化/他们大都具有人和神的共同美德/他们亦神亦人的生活在天地间/他们具有神的神力和人的职责”。他描绘了天地间无数自然现象,并赋予风云雷电、雨雪冰霜、阴晴圆缺以丰富的想像和飘逸的诗意,他说“云是长天五彩缤纷的衣箧/雨是云劳累和沉重的泪水/雨和云涌、风雨交加说明它们的关系/它们经常会激情拥抱着向大地宣泄”。苍雄塞北,烟雨江南,华文峰写尽了中国的名山大河,都赋予它们英雄气质、慈爱情怀和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得天独厚般的精神滋养。  《天地人之歌》以浓墨重彩描写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地域环境、历史传说、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情习俗,表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美好祝福。最后他写道:“中国的天空飘荡着美满幸福吉祥/中国的大地充满着温暖灿烂阳光/中华民族各民族亲情满怀意气风发/这种和谐景象多么让人振奋激昂/天合地、地合人、人和着天地/这一切也许能够构筑一座真正的天堂”。这是天地人合的诗意升腾!  华文峰集学者的广博知识和诗人的澎湃激情于一身,才使大型长篇史诗《中华之歌》集史料性、知识性、文献性于一体,是一部诗化的百科全书。他长于运用排比句式,排山倒海气贯长虹,他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句式整齐颇具建筑感,严格的韵脚,更富音乐性,读起来回环往复起伏迭宕。《中华之歌》的问世,为中国诗歌画廊,增添了一幅五彩纷呈、光华亮丽的长卷,值得钦敬与感念。  是为序。  2010年4月4日于北京  (作者为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著名评论家)

内容概要

华文峰,笔名华声,男,山东微山人,汉语言大专、法律大本、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现任青岛市政协副秘书长。长期坚持政治、经济、文学等专业业余学习研究和写作,发表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电影文学剧本,以及长、短篇小说。以诗歌创作为主,发表大量诗作并出版诗集《人生旅途》《梦之歌》《古道》《中华之歌》《新中国之歌》。《中华之歌》《新中国之歌》于2008年3月和7月、2009年5月和7月先后在《联合日报》和《中国作家》发表后,在当代中国诗坛引起巨大反响,为此在北京中国作协先后两次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全国有关著名评论专家、主要文学期刊负责人和部分著名诗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人员对《中华之歌》《新中国之歌》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8月先后出版了诗集《中华之歌》《新中国之歌》,并分别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中华之歌》和《新中国之歌》发表和出版后,在广大读者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给予高度评价。在中央《求是》杂志等全国和省市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多篇荣获全国和省市优秀论文奖;政治、经济学习研究成果显著,先后出版《党建问题新探》《社会主义命运浅论》《新中国的回顾与展望》《企业管理论丛》《社会主义再考察与再思辨》等五部100多万字的政治、经济专著,其中有三部分别荣获全国评比一等奖;

书籍目录

序一  壮丽的中华史诗长卷序二  炽热的爱国之情序三  千秋文化史万里江山图凡例修订说明第一部  古老的长歌第二部  新中国之歌第三部  天地人之歌附录长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化理性为诗性对《中华之歌》的两点认识中华民族的简约诗史红色的本命年读《新中国之歌》对中华文化的深情礼赞笔起长风发浩歌宏大壮丽的中华史诗史家眼光诗人情思大爱深沉大白质朴后记  发自内心的歌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古老的长歌  序  古老伟大的中华我亲爱的国家  你是那么的雄伟、壮丽和博大  你是那么的古老、悠久和神秘  你是那么的深邃、厚重和挺拔  你有连绵巍峨的高山和奔腾不息的长水  你有一个古老伟大神圣的名字——中华    多少年来我为你的神秘而寻觅求索  多少年来我为你的博大而放声高歌  多少年来我为你的古老而执着拜读  多少年来我为你的深邃而认真研测  多少年来我为你的壮丽而骄傲自豪  多少年来我为你的神圣而敬仰庆贺    多少年来我总想把你认识和理解  多少年来我总想把你读懂和书写  多少年来我总想把你注疏和解释  多少年来我总想把你熟知和识别  多少年来我总想把你赞美和描绘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拜读你光辉的史页    多少年来全世界都把你瞩目  多少年来全世界都把你注疏  多少年来全世界都把你研究  多少年来全世界都把你阅读  可又有多少人能读懂你的深邃和博大  可又有多少人能给你正确的理解和批注    你谱写了多少光辉的历史史诗  你留下了多么浩繁的历史史记  你谱写了多少雄壮的历史赞歌  你留下了多少厚重的历史深思  你谱写了多少辉煌的历史华章  你留下了多少深奥的历史哲理    你建设了多少恢宏古朴的城镇村寨  你哺育了多少伟大杰出的中华英才  你建造了多少壮丽典雅的名胜古迹  你留下了多少丰富瑰丽的民族光彩  你创造了多么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  你留下了多么厚重浩瀚的历史记载    地球上矗立着你伟大文明的历史丰碑    太空中闪烁着你悠久灿烂的历史光辉  四海上奔涌着你前进的滚滚历史波涛  五洲间凝聚着你留下的历史聪明智慧  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着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大地飞扬着世代炎黄子孙的豪气神威    你的历史是如此的悠久古老  你的江山是如此的壮丽多娇  你的大地是如此的厚重广阔  你的人民是如此的善良勤劳  你的道德是如此的高尚纯朴  你的思想文化是如此的光辉闪耀    你统领着九州大地雄踞地球  你统率着中华民族编织锦绣  你哺育着龙氏家族兴旺发达  你教化着龙的传人美德长流  你用黄水不断地书写着辉煌  你用黄土不断地铸筑着春秋    你的浩然正气曾贯满大地和云天  你的坚韧顽强曾让世界惊奇和震撼  你的神秘幽深曾让世界迷茫和敬畏  你的勤劳勇敢曾让世界佩服和赞叹  你的聪明智慧曾让世界羡慕和赞扬  你的创造发明曾让世界追随和迷恋    你古老古老得到处是历史的封尘  你辉煌辉煌得到处是历史的金樽  你神秘神秘得有时让人无限的向往  你深邃深邃得有时让人难以辨认  你厚重厚重得有时让人难以读懂  你博大博大得有时让人望不到边垠    你曾经苍茫苍茫得让中华民族徬徨  你曾经沧桑沧桑得让中华大地一片悲凉  你曾经贫穷贫穷得让中华大地一贫如洗  你曾经落后落后得让外强蹂躏得遍体鳞伤  你深知深知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长久沉睡  你终于终于醒来开始了新的奋发昂扬    在此我想用对你的那一份厚厚的赤诚    采撷和书写你那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  在此我想用对你的那一份真挚的敬意  描绘和雕刻你那伟大杰出的历史丰功  在此我想用对你的那一份深深的情感  拜读和放声歌唱你那古老悠久的历史尘封    一    神奇的宇宙是如何诞生又如此昊大  至今人们一直在热论和认真研究测查  神奇的地球是什么时候诞生众说纷纭  至今谁也无法确切说出它的年龄多大  大约是从有了日月星辰的运转  从此开始才诞生了日月年华  多少古老的考证和现代的测算  也难以把其中的奥秘给予解答  因此有了另外许许多多的解释  古老神奇的传说和美丽动听的神话  将地球和日月星辰编著成神界  蒙罩上一层又一层神秘古老的面纱    谁能把时间的隧道拉到多少亿年前  即使拉到了又如何能够找到解答  神奇的宇宙一直是那么的神奇  谁也无法知晓它到底有多么昊大  就是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地球  从古至今有谁又能够完全认识它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争论了很久很久  诸多的传说和神话各有各的说法  地球上万物生命的诞生更是神奇  偌大的宇宙至今只有地球一家  对此谁又能够给予明确的解释  对此谁又能够给予明确的回答    神奇的宇宙孕育了神奇的地球  神奇的地球孕育了神奇的大地中华  神奇的中华大地是那么的神奇  造就了群山连绵起伏江河纵横交叉  造就了万里沃土万里绿野  造就了千里大漠千里黄沙  造就了南热北寒的大地脉络  造就了东低西高的大地骨架  造就了千里高原的千里劲风  造就了万里海疆的万里波涛浪花  这一切铸就了中华大地雄伟的气势  这一切构成了华夏山川的壮丽宏大    神奇的地球规制了东西南北  神奇的地球划分了八方天下  将塞北规制成冰封的寒冬  将江南规制成炙热的炎夏  宇宙为地球批注了春夏秋冬四季  地球造就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家  神奇的宇宙赐予地球阳光雨露  神奇的地球奉献给中华沃土物华  这是大自然的伟大赐予和奉献  这也许是传说的苍天神力的神化  对此五洲有五洲的批阅和注疏  对此四海有四海的解释和回答    从帕米尔高原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点  从漠河黑龙江心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东西南北四方连绵纵横几万里  中华大地是如此的壮阔广大  青藏高原的千里冰封和万里雪飘  云贵高原的千里彩虹和万里云霞  黄土高原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  内蒙古高原无垠的绿草和无际的黄沙  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的盆景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丰硕的菽花  这是一幅多么广袤多彩的大地版图  这是一个多么波澜壮阔的锦绣天下    历史总要在一定的地域上书写和展开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地理的光华  广阔的中华大地首先与大山相联关  奇峰连绵的群山构筑了中华雄伟的骨架  阿尔泰山脉从西向东昂起高高的山头  连绵起一串奇峰大岭列阵向东进发  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是那么雄伟  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山、南岭山是那样高大  横断山脉从北向南高高耸起雄壮的脊梁  拉起大雪山、怒山、高黎贡山并列南下  长白山、大兴安岭在东北高高举起双臂  拉起一道奇峰一道丘陵直插闽浙广亚    中华大地诸多山脉中布满奇峰峻岭  哪一座山岭都堆满神奇和佳话  珠穆朗玛峰高耸入天奇特雄伟  雄踞地球东方傲视八方高度独霸  五岳镇守东西南北中五方方位  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开启中华教化  阿里山、武夷山、黄山的山景秀美壮丽  还有奇丽的张家界和神秘的神农架  每一座山每一座峰每一座岭互相媲美  哪一座山、峰、岭都是一幅壮美秀丽的图画  更有井冈山、太行山、沂蒙山、大别山……  它们创造了多么神奇的中华现代神话    山创造了无穷的神奇和神秘  山创造了无尽的传说和神话  山孕育了古老和现代的山魂  山创作了雄浑峻拔的山文化  面对狂风在山头疯狂卷起  面对暴雨从山根肆虐爆发  山不但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进行抵御  山的抵御意志更是坚韧不拔  天塌下来山能够顽强地擎起  地陷下去山能够忍重趴得下  这就是山的坚强高昂精神  这就是山的绚丽灿烂光华    黄河和长江是中华的血脉  像两条巨龙从九天飞腾而下  汹涌澎湃奔腾万里不复回  流出了无数的传奇和神话  流出了数不尽的山岗、平原、草地  流出了奇妙的青铜、刘家和大小三峡  黑龙江、松花江、珠江、辽河、海河、淮河从南北两侧  伴随长江、黄河一路向东飞流直下  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沅江飞奔向南  额尔齐斯河从南向北向北冰洋进发  东西南北中大江大河纵横交错  从远古开始滔滔不断地诉说着中华    大大小小的湖泊布满中华大地  使雄伟峻拔的中华大地透着典雅  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是那般秀美  青海湖、罗布泊是那么魔化  绵长曲折雄伟壮丽的几万里海疆  更显示着中华大地的广阔和宏大  四海四方通连通连着五洲  四海八方涌托涌托着华夏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南北对峙挺拔雄伟  黄河和长江入海口寥廓海天恢宏博发  五千多个岛屿列阵形成天然卫队  形成了中华大地独有的海角天涯    中华大地地域是那么雄伟辽阔  中华大地地理环境是那么神奇复杂  复杂的地理环境特点产生了神奇复杂的生命  复杂的地理环境特点产生了神秘复杂的文化  八荒和九州之说彰显中华地理八荒  每一个地名几乎都有一个奇妙的典故  每一个地域都形成一种奇特的教化  一种地域往往铸就一个民族的特质

编辑推荐

  弘扬中华五千年文明,歌颂新中国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美好前程,树立共产主义坚定信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之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