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作家 作者:雪漠 页数:446 字数:4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后记 打碎自己 (代后记) 雪漠 我一直想写生活在另一个“时空”中的人们。他们生活在世俗世界之外,有着自己独有的生存模式。他们追求灵魂的安宁,而忽视红尘的喧嚣。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活的理由,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自己的灵魂求索。不进入他们的世界,是不可能了解他们的。 虽然《西夏咒》中的每一个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但正如曹雪芹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要知道,这些看似是呓语疯言的东西,其实是另一个群体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你不妨将他们称之为“形而上的人”。不过,他们的存在并不是无意义的。他们代表了某一个人类群体的灵魂求索。写他们时,我焚香沐浴,澄心洁虑,一片虔诚,但完稿后我才发现,那文本,竟然变成了我想都不曾想到的模样。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写成现在的这个样子? 我由不了自己。我的每本书,都有着各自的宿命或命运轨迹。 真正的作家仅仅是个母亲。他只能为腹内的孩子提供养分,却无法按自己的习好设计孩子的长相和性格。不过,他至少要做到一点:尊重对方的人权。他和自己的孩子应该是两个有主权的国度,可以对话,可以交流,可以援助,但不可以侵略。 同样,我也不想侵略我的孩子。我只想说明一点,这本书,跟我别的作品一样,是用我的生命孕育的。我没有任何游戏的成分。它代表了我对那个独特世界的独特体悟。需要强调的是,《西夏咒》中的那个看似荒诞的世界,其实也活在每个人的心里。 人生是个巨大的梦幻,同时也是现实的存在。在那存在和梦幻之间,定然会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一个作家想说清它,也许是吃力不讨好的,但我终于还是将它渗透在书中的那些胡言乱语中了。你自可不焚香,不澄心,但要相信,我是在一种极度的虔诚中写作此书的。 《中国作家》原副主编杨志广先生在临终前给作家出版集团何建明先生的信中称:“《西夏咒》的确是雪漠很重要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从文学角度看非常有特色、非常有价值的作品……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倾注了真诚、灵魂与心血。” 如果说《大漠祭》 《猎原》和《白虎关》的写作是投入了我的生命的话,那么《西夏咒》的写作便是融入了我的灵魂。写它时,我一直处于一种激情喷涌的状态。它源于心灵的真诚,从不曾有故弄玄虚的机心。仿佛,它本来如此,非关人力。我的所有创作,只是在坐上禅修的间隙所为,更是我禅修的另一种方式。在写作和人格修炼之间,我更看重后者。 所以,表面看来,它虽有数稿,但那所谓的修改,仅仅是冷静后的艺术打磨,更是一种机缘上的等待。我一直不敢轻易外寄,总怕不理解的编辑会亏待了它,坏了缘起。 明眼的朋友可以看出,它似乎跟时下的那种小说不太一样。至少,它宣告着雪漠已经走出了过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再一次“打碎”了自己。
内容概要
《西夏咒》是一个巨大的混沌和寓言,石破天惊,却一言难尽。它有大悲悯而无热恼,有大狂欢而无贪欲,博大包容,神秘超然。 作品通过对西夏岩窟里发掘的历史秘籍的解读和演绎,为我们展示了鲜为人知的西部人文景观,如诛咒术、打冤家、人骨法器、骑木驴、男女双修…… 历史的梦魇、现实的挤压、灵魂的求索、终极的追问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奇妙无比的魔幻世界。在文学形式和叙述方式的探索上,更是出神入化,极具特色。
作者简介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深造于鲁迅文学院和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西部文化学者,大手印研究专家,被甘肃省委省政府等部门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 “甘肃省领军人才”、 “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等称号。 “雪漠小说研究”被列入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专题。
雪漠的文学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大漠祭》《猎原》《白虎关》(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其学术代表作为《我的灵魂依怙》《大手印实修心髓》(甘肃民族出版社)等,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其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诸多重要奖项,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和“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登上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小说排行榜。《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等数百家媒体进行了评价,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有重点论述,被认为是当代西部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本书缘起第二章 西夏的铁鹞子第三章 阿番婆第四章 偷青第五章 《梦魇》之“诛法”第六章 飞贼的来历第七章 天外的老山第八章 愤怒的乌鸦 第九章 朝圣的僧品第十章 青龙煞第十一章 夜里的蚕豆声第十二章 罪恶第十三章 《梦魇》之“剃度”第十四章 吴和尚的羊心第十五章 落网的飞贼 第十六章 护法神牛第十七章 《梦魇》之“怙主”第十八章 老山第十九章 《梦魇》之“涅槃”第二十章 朝圣之旅第二十一章 鸡毛传帖第二十二章 西夏的走水第二十三章 寺门上的破鞋 第二十四章 金刚家的木驴第二十五章 屠汉的心灵第二十六章 《梦魇》之五:阿甲的诅咒 第二十七章 雪羽儿或是她妈的另一种死法第二十八章 做法器的皮子第二十九章 破戒的僧侣第三十章 红蝙蝠栖息的洞窟第三十一章 瘸拐大遛皮子第三十二章 初冬的阳光第三十三章 菩萨第三十四章 施咒者第三十五章 寻根或是预言 第三十六章 命运的空乐第三十七章 灵魂的历程第三十八章 来自亘古的礼仪 第三十九章 尾声谈“打碎”和“超越”(代后记)
章节摘录
琼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被认为是破戒的僧侣。他跟雪羽儿的荒唐恋情,使蛤蟆洞名扬天下了。本书记录的,便是关于他们的故事。 蛤蟆洞是个岩窟。历史上的某一天,岩窟里会来一位瑜伽行者。他发如白雪,脸呈桃容,人称久爷爷。关于他的故事,我已写入一本叫《 大手印实修心髓 》的书。 在我们会供时,正当我们诵着供养咒物我两忘时,一块石头堕了下来,砸塌了一个土塔。洞中有好多这样的土塔。这土塔,本是装高僧舍利的。不料,这个土塔中却没有舍利,只有一堆书稿,它有汉文和西夏文两种,一般内容用汉文写;在某些特殊年代里很容易被误解者,就用西夏文来写。为了破解它,我闭门不出达三个多月。孔夫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我则连自己身在何处也忘了。借助一本叫《 蕃汉要时掌中珠 》的书,我终于弄通了书稿的内容。 书稿有八本,总称《 西夏咒 》。其书写的年代不一,编撰者不一,纸色不一,笔体不一,语气不一。也许是为了防止遗失,书稿用凉州女人纳鞋底的麻绳订在一起,最前面的一本称为《 梦魇 》,那点滴的文字透出的,真像梦魇。后面的几本,分别是《 阿甲呓语 》、《 空行母应化因缘 》、《 金刚家训诂 》、《 诅咒实录 》、《 遗事历鉴 》等。它们记载了一个叫“金刚家”的村落的诸多方面。占最多篇幅的,却是一个叫“琼”的僧侣或疯子跟一个叫雪羽儿的女子的灵魂历程。后面几本,多是对《 梦魇 》的考证性文字,却为我提供了更详尽的资料。我花费了几年时间,对那些略显杂乱古奥的文字进行了翻译、疏通、考据、注释、演绎等,并用一种类似白话小说的形式献给读者。 因为书稿中的某些内容不乏现代意识,我怀疑其最后的整理和编撰者,是现代人。对此,我进行了严格的考证。根据精通西夏文和汉文、有条件在金刚亥母洞建塔等诸多条件,我将目光锁定在一个曾在金刚亥母洞闭关二十年的人称“穷和尚”的身上。在凉州,在好长一段时间,无人不知“穷和尚”。因为书中的主人公叫“琼”,我怀疑凉州人将“琼”错听为“穷”了。二十年间,穷和尚只穿扫粪衣,就是在垃圾中拣一块破布,胡乱一洗,披在身上。据说,穷和尚爱捣弄纸字,除了念经打坐外,他总是胡写乱画。 又据说,穷和尚精通西夏文。在他不知所终后的第七年,金刚亥母洞来过几个北京的大教授,他们看了穷和尚在崖壁上乱画的东西,竟大吃一惊,因为那全是用西夏文写的诗歌,据说其造诣,不在寒山和拾得之下。 在穷和尚不知所终的前十年,凉州人对他的称谓由“穷和尚”变成了“疯和尚”。有十年时间,他是以疯子相到处流浪的。关于他的疯,说法颇多,一说是真疯了,从外显上看,确实如此。他多年不剪头发,发长如马鬃,脸黑如锅铁,扫粪衣上的垢甲黑油发亮,风中乱卷的长发覆盖了他的本来面目。老见他躺在凉州街头望天,口中念念有词,眼见是疯了;也有人说他的疯是修行成就极高所致。据说,达到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就会进入一昧瑜伽和无修瑜伽。那时,二元对立消除了,没了分别心,外相上便垢净一如,在世人眼中,遂成疯子了。历史上有好多这类人物,如藏地的疯行者,如济公,都是外示疯相,而内证极高。 对二者,我都将信将疑,但我更愿意相信后者。 在十多年间,我老是见他露宿街头。某个冬天,我见他躺在雪中,身上竟笼着一层蒸气,便有些相信后一种说法了。于是,我买了好多点心去供养他。他冷冷地望我一眼,说:“滚!”许多人于是大笑。我很不好意思,就把那吃的放在他的身侧。他叱道:“拿开,那是我睡觉的地方。”我讪讪地说:“那我放到这一边。”深夜,我从朋友家路过那儿,见点心仍放在墙角,他正睡得呼声连天。那点心在原地放了近一个星期,他一直没碰。后来,叫几个乞丐捡去吃了。 我曾叹道:这是凉州最高贵的人。 后来,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里,他传了我诸多心要。我的最终证悟,就得益于他的画龙点睛。只是对其身世,我没敢探问。在我的印象中,他跟久爷爷一样,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我想,“穷和尚”也许是书稿的编撰者之一。当然,我仅仅是猜测。因为金刚亥母洞曾常住上百个僧人,其中定然藏龙卧虎呢。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书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博大,如同秘藏宝库。笔者选取的,只是我需要的一滴水而已。它绝非一人所能完成。比如《 遗事历鉴 》中,最早是从李元昊当西夏皇帝那年开始记事的。此后代代相袭,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间记事,不曾中断。而《 阿甲呓语 》则是一个修本尊法成就的僧人所记。据说,他证得了能和佛菩萨面对面交流的能力。据说,藏地的宗喀巴大师也有这种能力,他的许多著作都是亲聆了文殊菩萨的教诲后所写,不信你可以去翻阅他的传记。据说,那位僧人能跟凉州守护神阿甲交流,他亲闻其语而如实记录。后来,我证得光明大手印后,阿甲慕名来找我,成为我最好的朋友。 飞贼雪羽儿 雪羽儿是那本《 空行母应化因缘 》的主人公。她是凉州有名的飞贼,也是一个被人称为空行母的传奇人物。 按《 空行母应化因缘 》的说法,雪羽儿是智慧空行母奶格玛的化身。奶格玛是古代印度的一位瑜伽大师,是金刚亥母的真实化现。她证得了光明大手印,成就了无死虹身。她的佛国,史称“娑萨朗净土”。书中说,奶格玛有无量无数的化身,但简而言之,分为五类:身化身、语化身、意化身、功德化身和事业化身。阿甲说,雪羽儿属于奶格玛的身化身。 关于空行母,说法颇多,我曾在《 大手印实修心髓 》中有过介绍:根据其证悟空性与否,可简单分为出世间空行母和世间空行母。佛国与行者之间的联系,就是由出世间空行母完成的。除出世间空行母外,皈依佛教为佛门护法的夜叉、非人等,以及世间修行有成就的女子,也可以称为空行母。 阿甲说,雪羽儿未证空性之前,是世间空行母;证得空性之后,她便升华为出世间空行母。 关于雪羽儿的故事,曾是凉州老人们借以排遗寂寞的一个话题。那个亭亭玉立的身影一直鲜活在我的生命里。许多年前,我还穿着开裆裤时,我就希望自己练成雪羽儿似的轻功。那时,我每天都在练轻功,腿上绑个沙袋,伸长了脖子,像调皮骡子那样在大路上撒欢。我最喜欢下雨,每到地面上流溢着雨水,充满着泥泞时,我就赤了足——小时候我从来不穿鞋,没有鞋子——在大路上风一样跑。而行走的大人们是多么笨拙啊,他们提着裤脚,小心地挪动,但时不时就会滑倒,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变成泥母猪。而我,则能飞一样奔跑,风一样飘向东,再飘向西。在我的感觉中,我就是雪羽儿。那功夫,当然是我经过长期的嘴啃泥训练后的结果。在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个如何在泥中飞蹿而不被滑倒的秘诀,那就是用十个脚趾抓住地面。那时,我是多么喜欢自己的脚趾呀。我老怕长期地使用会磨去我的脚趾。我甚至能在新割的麦茬地里飞蹿自如。开始,脚掌上也被戳出小小的血口。后来,脚掌便牛蹄般坚硬了。 对雪羽儿的崇拜使我的童年多了传奇色彩。我一直希望自己能练就一身绝世的轻功。从十岁起,我开始练武,并拜了凉州城一个叫贺万义的著名武师习武。此人是苏效武的传承弟子。苏效武曾是马步青十大武术教官之一,功夫跟石和尚相若。石和尚就是本书中松涛寺的那个住持。对石和尚,我很是敬仰,但在我出生那年他就圆寂了。他预言了几年后的“文革”,并向弟子吴乃旦安顿了注意事项后,然后双腿一盘,潇洒归西。十六岁那年,我去松涛寺,希望向吴乃旦学到他师父传下的绝学,哪知吴乃旦说他只继承了师父的佛学,对武学,他一向不感兴趣。那夜,我就住在松涛寺,夜里梦到一个矮和尚加持我,一股巨大的内力灌入了我的顶门。次日晨,我喧了此梦,我以为吴乃旦定然会夸我好因缘。哪知,他只是冷冷地说:“我们佛家,是不信鬼神的。” 对雪羽儿的崇拜一直延续到二十多岁,我一直很刻苦地练轻功,但终于没有飞起来。唯一的收获是我真的能蹿房越脊了。那时,矮小的房屋和庄墙们都挡不住我,上面只要有个坑洼容下我的手指,我就能嗖地上去;要是再助跑几步,我也能在墙侧横行几步,再寻机而上。 我花费了多年时间的轻功修炼并不曾叫我成为雪羽儿,它仅仅在我恋爱时帮了我的忙,因为岳父家的房屋根本挡不住我。每到相思之火烧烤我时,我就像传说中的雪羽儿那样穿上夜行衣,飞蹿到数十里外,稍使小技,就进了岳父家紧闭的院落,将榔头把探入洞开的窗内,捣醒正熟睡的她。妻便偷偷起床,跟我溜到野外,谈上一夜。好在那时的我们很纯洁,恋爱仅限在“谈”上,也倒没闹出啥丑闻。但后来,那经历却成为妻子训我时的最大理由。我每次训斥早恋的儿子时,她总是偷偷拧我一下,嗔道:“人家再坏,也没拿榔头把捣人。”于是,我便释然了。到了啥年龄,就有啥年龄的故事。 对雪羽儿的淡忘大约是在我25岁以后,那时我开始了文学创作,赢得了一些喝彩。我的理想便变了,由飞人转向了大作家。如是十余年,渐渐身胖似猪,别说蹿房越脊,连上楼都牛喘了。某年,在南方某地,遇到了一个女子,她给我讲了她母亲的命运故事。记得那一瞬,我有种被电击的感觉。凉州的雪羽儿一下在我脑中鲜活了。她不想做贼,但命运却裹挟了她。她的生命里有许多神奇。每个神奇里,都有叫人拍案叫绝的东西。我想把她写下来。虽然这个作品跟我以前的有太大的差异,但我还是想完成它。了解我的创作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所有小说都是它自个儿往外喷的,我没有办法阻止它。就像一个母亲不能阻挡出生的婴儿一样,哪怕那婴儿是个怪胎,母亲也只能生下他。但聊以自慰的是,它跟我以前的创作一样,是从灵魂里流出的真诚。 守护神阿甲 在凉州的民间信仰中,阿甲是一个古老的神灵,是凉州的守护神,他来自遥远的西夏,据说就出生在那个西夏的岩窟里。 据说,阿甲原是西夏的僧人,后来跟当地的一位女子相爱,被视为破戒的僧侣,遭到驱逐,历经磨难,终于证得了世间法八种成就,后被瑜伽大师奶格玛收摄,而位列凉州守护神之列。凉州历史上,跟周边地区有过诸多纠纷,相传阿甲出力不少,其香火千年不衰。 阿甲的传说由来已久,早渗入百姓心灵了。 关于他的故事和灵魂历程,我们将在后文详述。 但在那堆书稿中,阿甲的身份却很是混乱,他在那几本书中常常出现,他时而是叙述者,时而是主人公,时而是见证者,时而在西夏,时而在现代……总之是混乱到了极致。我不知道这诸多的“阿甲”是不是指同一个人? 后来,我契入光明大手印后,一个自称是阿甲者慕名来找我,他便成了本书的主要叙述者。他最先讲给我的,是他自己的故事…… 人类永恒的咒子 灾难像黑夜一样降临了 你能明白那降临的夜吗?那是张大网,世界是网中翻飞的鱼儿;那是张血口,红尘是流入口中的液体。它死亡般猛不可挡,虚空般坚不可摧。那灾难,就是这感觉。 党项人的乌鸦飞了来,我后来才知道,那就是“铁鹞子”。我说,那马,就是你们凉州马。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哩。他说:“你别‘你们你们’,成不?你不也是凉州人吗?”我笑道,这可不一定,生在凉州的,不一定是凉州人,他首先属于整个人类。 下面接着讲“铁鹞子”:那大马,驮了大人;那大人,披了大甲;那大甲,天下有名呢!史书上说,还有那西夏刀,神臂弓,千万个同时涌了来,六谷部的天就黑了。我问:“杀了多少人?”“不知道,反正血涨了护城河水。”阿甲说,他就是那时逃出的,还有妈,还有许多不想被杀的人。 咦呀! 那时的天空挂满血污, 那时的大地腥气四溢, 那时的飞鸟背满了箭矢, 那时的人头多如滚沙, 逃吧,妈妈, 这脑袋,一掉下, 就再也无法焊接啦。 咦呀,我们摆脱了风,摆脱了雨,最终摆脱不了的,是追杀。那元昊,忽而姓赵,忽而姓李,可复仇的心却像莲龙山下的兽纹石。妈妈说,党项人,就那样,复仇是他们的天性。不复仇的人,是无脸见祖宗的。你不是党项人?我问。阿甲说:我咋知道?千年了,我不敢保证祖宗们没被外族人操过。我啥人也不是,啥人也是。我是个杂种。 我嗔说:“还有你这种人?” 阿甲笑道:“其实,你也是杂种。你写的那些书,也是杂种。” “铁鹞子”旋风般涌了来。?啊,千百人叫。阿甲在凉州城头上哆嗦。弯弯月儿照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是挡不住“铁鹞子”的,他们扯圆神臂弓,箭麻雀般飞来。它们欢呼,它们歌唱,它们是一群狂欢的乌鸦。它们都带着死神的狞笑。这狞笑,一直定格在史书里。 瞧呀,妈妈。 死神的黑乌鸦夜一样飞来,血雨搅天啦! 别怕,千年了,都这样,人生来,虽不是给人杀的,可人家要杀呀。 你的乳房虽大,却咋也挡不住箭雨呀。 城上的人栽了下去,像一个个被挑下麦垛的麦捆子,沉闷的响声惊天动地,血水纷飞,宛如后来凉州广场的喷泉。女人们美丽的脸憔悴成一张黄纸,身子树叶般哆嗦。那飞溅的泪,化作倾盆大雨,冲刷着城头的血污。 冲呀,杀呀,男人们都这样叫。 从有人类的时候起,这叫声就没息过。这是人类永恒的咒子。不是吗? 少玩儿深沉,后来呢? 后来,城破了。李家军搜寻杀祖父的仇人家族。“铁鹞子”鼻子很尖,总能嗅出阿甲的足迹。
编辑推荐
正史中很少有关于西夏的记载,这使西夏成为一个完全被遗忘的王朝,朦胧而神秘。伴随西夏政权消失的还有西夏的文字、文化和历史。蒙古大军甚至消灭了西夏的名字,将西夏改称“宁夏”,这种相对含蓄的消灭方式,使很多国人今天对宁夏的熟知远胜于西夏。此外,蒙古军队还将讲党项语、穿党项族服装、行其风俗者一律杀灭,西夏文明因此戛然消亡。 西夏后人雪漠将深邃的目光投注在这片被人遗忘的土地。用看似荒诞的手法,穿越时空、生死、灵魂、肉身和物种种群,展示了鲜为人知的西部人文景观。这些生活在世俗世界之外的人,有着自己独有的生存模式。他们追求灵魂的安宁,忽视红尘的喧嚣;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活着的理由,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自己的终极追求。善与恶、人与兽、生与死、情与爱,诸多悖论般的命题一次次出现,交织融合奇妙万千。看似呓语疯言,其实是另一个群体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不妨将他们称之为“形而上的人”。在人性探讨的深度上,《西夏咒》达到了罕见的高度。 雪漠首先是一个历炼心灵的人,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惊人的叙事笔力中弥漫,超强的想象力使得阅读绚烂多彩。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字和着西北风短促有力,似有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撞击心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