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法] 昂利·沙里叶 页数:273 字数:240000 译者:马金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30,绰号“蝴蝶”的作者昂利·沙里叶,因涉嫌蒙马特高地一个杈杆儿的谋杀案被捕入狱。赛纳法院的警察制造假人证,检察官将他无辜判处终身苦役。为了自由,为了复仇,“蝴蝶”开始了伟大的历险。他从法属圭亚那苦役场,先后九次潜逃,前八次都可悲地失败了。最后一次,他骑着两麻袋椰子,在大西洋中漂泊,竟获得了成功。
作者简介
昂利·沙里叶,委内瑞拉籍法国人。他于1930年被冤枉入狱,流放到“魔鬼岛”。为了自由和复仇,他进行了长达十三年惊天动地的斗争。堪称“当代的基督山伯爵”。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自传体小说——《越狱》(原书名Papillon)。法国诺贝尔奖得主莫里亚克赞沙里叶“这位新同行是个大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自由之始第二章 金库诱惑第三章 赌场日夜第四章 惜别情女第五章 都市奇遇第六章 银行地道第七章 飞机一当铺第八章 炸弹悲剧第九章 油田远征第十章 天赐良缘第十一章 万里寻父第十二章 旧梦重寻第十三章 童年厄运第十四章 革命风云第十五章 虾铜生意第十六章 东山再起第十七章 重返法国第十八章 以色列行第十九章 《越狱》诞生第二十章 出版周折第二十一章 回国之前第二十二章 胜利风暴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自由之始 “祝你们幸运,Frances(法国人)!从现在起,你们自由了。Adios(再见)!” 多腊多苦役场的军官向我们挥手告别以后,便转过头去。 去掉十三年来戴在脚上的铁镣并不多么困难。和那位军官告别后,我便搀着比戈利诺,沿着河边的斜坡,朝多腊多村走去。1971年8月18日,我在西班牙的旧房子里,眼前似乎又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条鹅卵石路,耳边又听到了那位军官厚重而又响亮的声音,我不由自主地又做着二十七年前的动作:把头回过去。 子夜。外面一片漆黑。然而对于我,对于我一个人来说,那不是沉沉的黑夜,而是白昼,是上午十点,阳光洒满大地。我注视着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身影,我那囚犯的身影正悄然离去,这象征着对我监视的结束;而十三年来,每日、每夜、每分、每秒,对我的监督从来也没有间断过。 我朝这条大河瞧了最后一眼,朝我向河心岛上委内瑞拉苦役场走去的身影瞧了最后一眼,朝我可怕的往昔——我十三年被人践踏、鄙视、蹂躏的往昔瞧了最后一眼。 很快,在热带太阳照射下河面蒸腾的雾瘴里,好像在屏幕上一样,出现了一些影像,使我又看到自己走过的道路。我不想参与这部电影的演出,便赶紧扭过身去,背对着这奇怪的银幕,抓住比戈利诺的胳膊,甩了一下肩膀,急忙迈了一步,以便最后摆脱往昔的污泥。 自由了?到哪里去?到世界的一角,到委内瑞拉境内圭亚那高原的边缘,到难以想象的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的一个小村子。这是委内瑞拉的东南角,靠近巴西边境。这些村民和与他们一样偏远的村落联系时,用的是一两辆卡车。人们不禁会纳闷,车是怎样开到这里来的?据他们生活、思维和友爱的方式来看,这些简朴和富有诗意的人们,好像在这里生活了好多个世纪,完全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 爬完了陡坡,在即将开始步上多腊多村的高台之前,我们几乎停住了脚步,以便慢慢地、慢慢地走进村子。我听到比戈利诺在呼吸,我也和他一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从胀大的肺里把空气一点儿、一点儿地吐出来,似乎是怕这美好的时光——自由后的头几分钟——过得太快了。 大平台展现在我们面前,左右都是干干净净的小房子,掩映在花丛之中。 一群小孩发现了我们,他们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孩子们完全没有仇视的表示,相反,他们走到我们跟前,默默地跟着我们。他们好像明白此时此刻的严肃性,因而非常珍惜。 在头一座小房子前面,有一位胖胖的黑人妇女,正在一个小木桌上卖咖啡和玉米烤饼。 “早上好,太太!” “早上好!” “请来两杯咖啡。” “好的,先生。” 热心的胖女人给我们端来两杯咖啡,没有凳子,我们就站着喝起来。 “多少钱?” “不要钱。” “为什么?” “请你们喝自由后的头一杯咖啡,我很高兴。” “谢谢。几点有公共汽车?” “今儿是过节,没有公共汽车,十一点倒有一辆卡车。” “啊!谢谢!” 一个黑眼睛、浅褐色皮肤的年轻姑娘从房子里走出来。 她嫣然一笑,对我们说:“到家里来吧,请坐。” 我们走进去,坐在十来个人中间,他们正喝着朗姆酒。 “你的朋友怎么老吐舌头?” “他有病。” “我们能给他帮点儿忙吗?” “不,不用费心,他瘫痪了,应该住院。” “谁管他吃?” “我。” “是你兄弟?” “不,是我的朋友。” “你有钱吗,法国人?” “有一点儿。你怎么知道我是法国人?” “在这儿,消息传得很快。昨天我们就知道你们要释放了。我们还知道你是从魔鬼岛跑出来的,法国警察还在抓你,要把你送回去。可是,他们不会到这儿来找你,这儿他们管不着。我们要保护你。” “为什么?” “因为……” “你要说什么?” “来,喝一杯朗姆酒,给你朋友一个杯子。” 一位三十来岁左右的妇女接过话头。她的皮肤近于黑色。她问我结婚没有。我回答:没有。她问我父母是否都健在。我回答:只有父亲。 “他知道你在委内瑞拉,一定很高兴。” “对,是的。” 一个瘦瘦的大个子白人,长着一双大而热情的眼睛,接着说: “我这个亲戚没说为什么我们要保护你。好,我来告诉你吧。一个人,除了他疯了——那没有办法,经过帮助.总可以悔过自新,变成一个好人。这就是你为什么在委内瑞拉会受到保护:我们喜欢真正的男子汉,有上帝的帮助,我们相信他。” “依你看,我为什么到魔鬼岛?” “当然是为一件大事!也许是杀了人,也许是偷了贵重东西。给你判了多少年?” “终身苦役。” “这儿最重的刑才三十年。你杲了几年?” “十三年。但是我自由了。” “把这些都忘了吧。把你在法国监狱、在多腊多受的罪都忘了吧,越快越好。忘了好,要想得太多了,你就会怨人们、甚至恨人们的。只有忘了,你才能再爱他们,再在他们中间生活。你应该快点儿结婚。这个国家的妇女性格都很热烈。选个老婆,有对她的爱,有幸福,有孩子,会把你过去受的罪都忘了。” 卡车来了。我谢过这些好心人,搀着比戈利诺的胳膊走出来。有十来位旅客,坐在驾驶室后面车槽里的凳子上。这些人好心地把两个最好的位子让给我们,要我们坐在驾驶室。 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卡车颠得很厉害,我想起了奇怪的委内瑞拉人民。不论是帕里亚湾的渔民、多腊多的普通士兵,还是茅草房子里刚同我说过话的卑微的百姓,全都没有受过教育。他们刚刚能读、能写。为什么他们会原谅失足的人、有慈善的心和高尚的灵魂?他们怎么会说得那样恰如其分!为什么能用仅有的一点儿东西、宝贵的建议去帮助以前的苦役犯呢?为什么多腊多苦役犯的头头们一他们自然受过教育,不论是军官还是狱长。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史以来最好看的越狱小说。最惊人、最感人的史诗之一。 ——美国《展望》杂志评《越狱》 这位新同行是个大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亚克 一部完美之作,引领我们穿越痛苦、恐惧、泪水和希望。故事叙述得仿佛一个童话,王子是笼中的蝴蝶,而那些巫师则化装为看守。 ——知名导演书朗索瓦·特吕弗评《越狱》
编辑推荐
《越狱》是法国人昂利·沙里叶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风行于世。美国《展望》杂志认为,这部书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越狱小说”。 本书是《越狱》的终结篇,这个历险的人重获自由后的经历同样真实、不幸、殊死、动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