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干部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张平  页数:702  字数:6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干部,为外来谐音词。最先源于法国,法文为CADRE。意为框架、军官、高级管理人员等。后来作为军队官员、社会团体和企事业首脑等涵义,逐步为许多国家所通用。中国使用的“干部”一词,则源于日本。“干部”一词,其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在各国并不一致。在中国,“干部”一词最早沿用时,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广泛应用了“干部”一词及其概念和涵义。其狭义是指党的骨干和指挥人员;广义则指为党从事政治、文化、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和军队排以上的军政人员。中国共产党获取政权以后,继续沿用、强化和扩大了这一历史概念,在国家公职人员不断发展分化的过程中,干部的范围越来越广。各级各类领导人员、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一般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记者、编辑、教师、医生、警察、法官、税务员、工商人员、银行职员、文艺工作者等等均属于干部范围。也就是说,只有这些人才真正具有干部身份。再后来,还出现了以工代干、以农代干等普遍的社会现象,甚至于出现了干部门卫、干部司机、干部厨师等怪异现象,成为中国现实社会中的一大奇特景象。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更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致使生活在中国的公民,不论是工人农民还是学生军人,没有一个人不向往着能成为一名正式国家干部。中国的干部体制自然而然地促成了一种干部文化,在这种干部文化里,也就势必使得中国的干部队伍越来越膨大,也势必使人们对干部身份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在毛泽东的五卷著作里,使用最多的词汇也是“干部”。

内容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曾大大小小、断断续续进行过无数次整风和运动,而每次整风和运动的实质,其实都是对干部进行整顿,也就是对那些具有真正领导身份的干部进行整顿。所谓的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究其底里都是一次次大规模的干部整顿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一词的内涵也在渐渐发生着变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国家公务员称谓的引用和出现,现在似乎在人们意识中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定式,只有成为国家公务员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干部。    但不管怎么样,一旦你在党政机关占据一个位置,那么在老百姓眼里,你自然就是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国家干部……    国外的人们大概很难能听得懂这样的话,这种话惟有中国人才会一听就明白。

作者简介

张平,1954 年11月生于西安,1982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长篇7部、结集3部、文集6卷,主要作品有《天网》、《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等。先后数十次获奖,主要作品均被改编为电影、电视。1995年至2001年7次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其中长篇小说《抉择》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12月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作家”光荣称号。现任山西省副省长。

章节摘录

隐隐约约地他看到门好像被轻轻地推开了。他揉了揉眼睛,目标终于又要出现了!他立刻兴奋了起来,甚至微微地还有几分紧张。尽管他们之间的距离相当远,而他所等待着的这个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他已经在这里等了好几个小时了,就好像一个隐蔽的猎手,悄无声息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看似轻松的事情,其实很累很苦。他必须全天候地,而且必须提前很多时间等在这个地方。因为他所等的这个人太没有时间概念了,随时都可能回来,但也可能到了深夜一点两点都不回来,甚至一整天一整夜都不回来。他只能等待。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他在这里究竟等了多长时间了。至少也快四个小时了,至少!他得用极大的耐力和毅力,当然也包含着极大的风险一直在等待着。因为他等待的这个地方是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再具体地说,他等待的这个地方是在机关大院的一间极不显眼的屋子里,而他所等待着的那个人则是在另外一间屋子里。对方的屋子不大,而他的屋子更小,严格点说,根本就不能叫什么屋子,而是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地下室。这几乎是一间被废弃了的地下室,看得出来常年无人光顾,蛛网遍布,又闷又热,黑黑的一层尘土足有半寸厚,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破旧家具和杂物,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霉味。

编辑推荐

《国家干部》是共和国作家文库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家干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广泛应用了“干部”一
    词及其概念和含义。其狭义是指党的骨干和指挥人员;广义则指为党从事政治、文化、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和军队排以上的军政人员。中国共产党获取政权以后,继续沿用、强化和扩大了这一历史概念,在国家公职人员不断发展分化的过程中,干部的范围越来越广。各级各类领导人员、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一般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记者、编辑、教师、医生、警察、法官、税务员、工商人员、银行职员、文艺工作者等等均属于干部范围。也就是说,只有这些人才真正具有干部身份。再后来,还出现了以工代干、以农代干等普遍的社会现象,甚至于出现了干部门卫、干部司机、干部厨师等怪异现象,成为中国现实社会中的一大奇特现象。
  •   喜欢张平,从《抉择》开始的。一口气购买了当当网在销售的张平的全部小说。更喜爱作家出版社,排本大,好翻阅。 《国家干部》这本小说,一个受到屡遭打压、排挤的正直的党的副书记,一切为了人民,从不为私,却被同是干部的同僚所践踏最后还是人民请愿和省委书记正直才能重新启用、、、、、、、、、、、、夏中民,他仿佛就在你能见到干部中,他好象又已经从你的记忆中消失了。现在,你能感觉到的干部似乎都是汪思继和刘石贝那样的党的败类。因此,1、如果你受到了不公正的遭遇;2、如果你在生活中、对社会有困惑而痛苦着,《国家干部》能让你看到希望---张平的另一作品《天网》就更直接些—-!!!!你才体会习主席的反腐败为何让你感动!!!!!喜欢张平的作品,就是这种来自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人物和事件。最主要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似乎就是张平每一部作品的主旨。作者张平当上领导后,也该如《国家班干部》的夏中民一样猛击贪腐恶史的罢!!!!!也有象武二那样的江湖人物暗中保护的罢!!!!
  •   忠诚与背叛,这样的思考应该多些。为什么女人无叛徒?为什么共产党的干部级别越高越容易叛变?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何让人民获得信仰?被信仰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如何被推广和延续?
  •   书已收到,谢谢。这本书是我看了电视剧后决定购买的,书不错。
  •   一直就想要这本书,包装和印刷都很正,看到目前没有发现错别字。内容也不错。
  •   一起买的好几本共和国文库书籍,其中不乏有很好的作品,作为每晚睡前的消遣,这真是极好的
  •   是正版书,阅读很舒服,给好评
  •   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
  •   以前看过盗版的,内容不错,这次买就是为了收藏。
  •   看过电视剧,还想看看原著
  •   大师作品,值得珍藏。
  •   整体还是不错的
  •   一本了解现实的书!
  •   为官之道啊。。。
  •   很喜欢看,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   难得的写官场的好书啊!
  •   写的很深刻。
  •   同学推荐的书,还没来得及看,包装非常完好,应该是正品
  •   可惜现实中人民的觉悟还没有达到书中描写的那种高度,如果那时人们以这样的觉悟留住了无极的刘日那该多好啊。向张平致敬,始终描述美好的人与事,给人正能量,讲政治讲良心!
  •   质量好,看着像正版。正在读书中!
  •   还算不错吧。
  •   有意思可读但书有一些内容过时了
  •   帮别人买的,在网上选择了一下,觉得这个版本的不错
  •   包装不太好,买回来时封面很脏
  •   我在有声小说里听了几集,本来直接不想听了,但,不仅听下来了,还在当当上买了书700页啊,什么时候看过这么厚的书现在的官场小说越来越实际,人性描写越来越真实,判断标准也模糊了这本书就不是那么实际,小说里的坏人坏到底,好人好上天,这种书就没有让人看下去的冲动但看到作者是在职的政府高官后,又多想了想:1、主角是理想出来的,那些反面角色才是作者想描述的2、对利益群体的描述,对组织、干部任用体质提出了异议干部选干部,就只能对干部负责..... 干部就是人民,就是民意?3、政治斗争的残酷可见一斑,这不是侯卫东官场笔记能比的各位自己体会吧
  •   内容给人感觉不错
  •   代购,这个商品还是不错的,实话实说,还行
  •   扩宽自己的视野和阅历吧。
  •   人物定位过于角色化,非好即坏,非正即邪;故事情节太追求冲突,感觉不真实,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
  •      是很早就听过的书,每次逛书店,都看见红色封皮的那一版,端正的摆在“畅销书”那排的架子上,一直无感。对这种官场文学、黑幕文学向来是不喜欢——无非都是义正言辞得讲官场的八卦,而且可笑的是,黑幕总得在最后被战胜。
       晚清开始兴盛黑幕小说,时代比较迷惘的时候,大多数人是没头没脑瞎白话。写官僚黑幕的作者都摇头晃脑自以为是,一部分作者归结到还是要忠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才能杜绝人心不古,另一部分则认为新兴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文化人兼商人可以成为社会的推动力量。前一类抨击不忠不孝之臣,后一类嘲笑迂腐古板之辈。总之,现在看来,都是笑话。时代证明,所谓官场问题不是一个时期的问题、不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不是一种社会体制的问题、也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官场是各种问题。只要在官场混,就一定得有问题。如果有来世和轮回,估计再过几辈子也还是看不到共产主义实现。没有共产主义,就得有官场,有官场,就得继续有问题。谁要是在官场小说里上升什么哲学思考,那就是胡闹,官场文学就是给永远苦逼的一代代良民们一个解恨的把柄、一个窥测的窗口、一个为自己苦逼日子骂娘的理由。
       今天看完了《国家干部》,喜欢这2010年版的理由,因为觉得“共和国作家文库”这个系列的名称以及前面红五星的logo和这本书的内容形成了一种照应,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照应。
       七十万字洋洋洒洒,最值得赞赏是说实话的勇气。当然,我没当过官,只是以一个学过点政治知识(马列毛邓,我是好学生)的平头百姓的姿态看这本书,我看还是说了大实话的。大部头作品得好处是可以把想铺展的部分尽情铺展,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政治的见解是实在的、朴素的,是站在老百姓这方面的。这些见解可以被学政治的学者一条条驳回,但是学术没转化为现实之前,在高阁上总是显得软弱无力。细细铺展的每条线索矛盾、每次谈话交锋,都表达出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生活中总能碰到的困惑: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好?政治的出路到底在哪?可惜的是,结局还是上层领导的明察,好人正义伸张、坏人受到惩罚的俗套——无奈我想象力贫乏,如果我是作者,我也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设置什么样的结局来收束整部书的压抑和矛盾,也不知道换一个结尾这部书还能否顺利出版。
       后记p697,作者提到它的一个教授朋友认为大学生不关心政治是一种有益的现象,显然作者对此存疑。我觉得很无奈,大学生为什么被当成一个单独存在的群体?每个现在对政治指手画脚的人都是从这个时代过来的,以群体划分该不该关心“政治”是多么可笑。政治支配着整个社会生活,有些人关注,从年轻到老都一直是;有些人不关注,也从年轻到老都一直是。关注的未必就能真的在政治上作为——当叱咤风云的贪官或是慷慨激昂的革命领袖都不是说说嘴、传传被和谐言论这么简单。不关注的也未必就与政治毫无瓜葛,一旦被卷进漩涡,疯狂的激情总是不由自主就迸发了的。
       总之,四颗星,一给这么大的篇幅,二给那些大段激愤的以民为主的议论,三给作者不泯的理想主义式的情怀,四给这套丛书把这部作品安排进去的用意。扣掉的那颗,就是从文学性上来讲的了,无论如何,它总归是太切实的作品,离永恒的文学性差上一步,并没脱离它从属的“官场小说”的窠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不算什么批评,在通俗的地方保持文人的情怀,其实难能可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