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英] 伊恩·麦克尤恩  页数:238  字数:220000  译者:夏欣茁  
Tag标签:无  

前言

  那么让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人是什么?在某个城市中。在某个世纪里。在蜕变之中。在群体之中。被科学地改造。被有组织的力量统治。被滴水不漏地控制。生存在后机械化的环境里。极端的希望一个一个破灭。在一个没有集体意识而同时又贬低个人价值的社会里,多如牛毛的大众已使得个性变得毫无价值。统治者将数以亿计的物资浪费在对外的战争上,却不知维护自己家园的安定。而任由野蛮和原始在高度文明的城市里继续肆虐横行。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人开始意识到,也许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可以成就巨变,如同数以兆吨的水曾孕育了海底的有机生命,如同水滴终有一天会令石穿,如同风儿终能镌刻出悬崖的轮廓。巧夺天工的机械为芸芸众生开创了新的生活方式。你能否认凡人存在的权利吗?你怎能忍心自己保守着旧有的价值观却看着他们辛苦劳作还依然无法果腹?而你,难道忘记了自己本身就是这群体中的一员吗?你们本是兄弟姐妹。背叛亲缘的人是忘恩负义、浅薄无知的傻瓜。明白了吗?赫索格问自己,这就是你要的例子,这就是世界运转的方式。

内容概要

时间是2003年的2月15日,星期六。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家庭美满。妻子罗莎琳是位小有名气的报业律师;一双业已成人的儿女:女儿是颇有前途的诗人,儿子则是才华横溢的蓝调音乐家。贝罗安拥有着大家公认的幸福人生的一切。然而,星期六的这一天,贝罗安一反常态,短短的一天中发生的事情竟然如此难以捉摸:家庭、事业、人生,周遭熟悉的一切似乎都变了……贝罗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不安,他的生活是否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简介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 )是英国当代文坛最优秀、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毕业于布赖顿的萨塞克斯大学,后在东安吉利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自其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获1975年毛姆奖以来。他多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其作品《阿姆斯特丹》1998年布克奖折桂,《赎罪》获2002年布克奖提名,《星期六》获2005年布克奖提名。
  主要作品:《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1975年《水泥花园》
  1978年《床第之间》
  1978年《陌生人的慰藉》
  1981年《时间的孩子》
  1987年《无罪者》
  1990年《黑犬》
  1992年《白日梦者》
  1995年《爱无可忍》
  1997年《阿姆斯特丹》
  1998年《赎罪》
  2001年《星期六》
  2005年

书籍目录

原著序主要人物表第一章 子夜冥思——祥和中的隐隐不安第二章 劫后余生——骚乱中的片刻欢愉第三章 天伦之乐——变迁中的微妙尴尬第四章 劫数难逃——团圆中的突然袭击第五章 雨过天晴——喧嚣中的重获宁静答谢词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子夜冥思——祥和中的隐隐不安  距黎明尚待许久,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却已从睡梦中苏醒。他坐起身来,推开被子,下了床。他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在何时醒来的,但这似乎也无关紧要。这种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但他并未对此感到惊惶甚至有丝毫的意外,因为此刻的他动作灵活、四肢舒适,连背部和双腿也格外的强健。他一丝不挂地伫立在床边——裸睡是他素来的习惯——他挺直了身躯,耳边传来妻子舒缓的呼吸声,卧室里清凉的空气轻抚着他赤裸的肌肤,一切都是那么惬意。床头闹钟显示现在是清晨三点四十分。他无法理解是什么唤醒了自己:他既没有方便的需要,也不曾被梦境或是昨日的思绪所惊扰,甚至不是这世界的状态使他夜不安寝。伫立在黑暗之中的自己仿佛生于混沌,形神俱全,无拘无束。尽管时间尚早,近日来也颇为劳顿,但他却并未感觉疲惫,新近也没有任何事务让他烦心。事实上,他此刻神清气爽,心无杂念,有一种莫名的愉悦。他漫无目的地、毫无理由地走向卧室三扇窗户中离他最近的一扇,步伐的轻松和灵活让他不由得怀疑自己若非身在梦里便是正在梦游。倘若果真如此,倒要叫他失望了。因为他对梦境毫无兴趣,而情愿此刻是真实的。他一切如常,这毫无疑问,他也知道自己睡意已消:知道梦与醒之问的差别,并了解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清醒的根本。  卧室四面宽敞且陈设简单。当他以近乎滑稽的轻松穿过卧室的时候,想到这种惬意终会消逝,他不由得一阵伤感,但这种情绪转瞬即逝。他站在正中的窗前,轻轻地拉开狭长的木质折窗,小心不去惊动罗莎琳。这样做固然是出于对妻子的关爱,但也是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心。他不想被问到在做什么一他该如何回答,又为什么要让解释破坏这一刻的美妙呢?他又拉开第二层百叶窗,将它折到一边,然后轻轻地抬起玻璃窗。窗子高出他数英尺,但内置的牵引力让他毫不费力就将它推了上去。二月的寒意立时涌来,让他不由得浑身一紧,但他并不以为意。他从三楼眺望着窗外的夜色,整个城市笼罩在霜色的曙光里,广场上几棵枯树形影相吊,三十英尺下的一楼,黑色的箭形围栏犹如一排长矛巍然耸立。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些许薄雾。街灯的光亮尚未完全湮没星空的璀璨;广场对面,南方星空的余晖照耀在丽晶公园的上空。酒店是重建的,一个仿造品——战时的费兹罗维亚区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破坏一背后紧挨着的是邮政大楼,后者在白日里看起来繁忙而破旧,但到了夜里,楼体半隐半现,再配上像样的照明,看起来仿佛一座见证着往日辉煌的丰碑。  然而,现今的世道已经变成何等模样?他常常带着迷惑和忧虑在工作之余思考这一问题。但此时此刻,他并没有那种感觉。他俯身向前,双手撑在窗台上,将全身的重量都落在掌心,尽情享受着窗外的安宁和纯净。他的视力——一贯很好——现在似乎更加敏锐了。他看到步行广场上云母铺就的小径熠熠生辉;鸽子的粪便因为日久和寒冷而凝结,几乎可称之为美丽,如雪花般洒落在地面。他喜欢广场上对称的黑色铸铁栏杆及其投射在地上的更加浓烈的阴影,还有那鹅卵石铺就的方格形的阴沟。满溢的垃圾箱暗示着生活的富足而非窘迫;环绕着花园的空荡荡的长椅,温柔地期待着每天川流不息的访客——上班一族来这里享受午餐,印度青年公寓里的莘莘学子在这里攻读,浓情蜜意的情侣也来卿卿我我或者吵吵闹闹,这里也不乏昼伏夜出的毒贩的光顾,更时常有位落魄的老妇在这里不住地咆哮着“滚开”。她会一连数小时地吼个不停,听起来好像沼泽地带的鸟类或者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  他矗立在那儿,如大理石雕像般对周遭的寒意无动于衷,眺望着夏洛特街,注视着远处一峦峦渺小的房屋、脚手架和尖尖的屋顶。贝罗安觉得这座城市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辉煌的创造、自然的杰作——数以百万的人穿梭在这个历经了千年的积淀和不断重建的城市里,如同是在一个珊瑚礁上,每天休憩、工作、娱乐,多数时候是和谐的,几乎所有人都期望它能这样运转下去。贝罗安所安居的这一方乐土就是这辉煌的缩影;完美的环形花园围绕着罗伯特·亚当设计的完美广场——十八世纪的梦想沐浴在现代文明的光芒之中,头顶着街灯的照耀,脚踏着地下的光缆,新鲜的供水在管道中奔淌,废弃的污水转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惯于审视自己的思绪,常常为自己这种持续而扭曲的欣快症而困惑。或许在他熟睡的时候,体内的分子发生了化学事故,如同被打翻了的饮料托盘,促使多巴胺似的受体在细胞内激起一股强烈的反应;不然就是由于星期六的来临,或者是过度的劳累产生了物极必反的效应,才导致了这种兴奋。的确,他这一周过得分外疲惫。下班回来时家里空无一人,他索性躺在浴缸中读书,满足于这种沉默。他正在读一本达尔文的传记,是他过度爱好文学的女儿黛茜寄给他的。说是和她希望他接下来该读的康拉德的小说有关,他还不知道何年何月会去碰那本书——因为航海的题材,无论多么富含哲理,实在难以勾起他的兴趣。几年来她常常批评他的无知已经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于是引导他接受文学教育,纠正他的低俗品位和麻木不仁。她的做法不无道理——他高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了医学院,接着又成为像奴隶一般工作的普通医师,再下来就是占据了全部精力的神经外科的培训,其间还穿插着担当人父的责任——一晃十五年过去,他几乎没碰过任何医学书之外的书籍。另外一方面原因则在于是他自认为所目睹过的死亡、恐惧、勇气和苦难已足以充实多部文学作品。尽管如此,他还是遵照了女儿的吩咐接受了她列出的书单,尤其是自从她移居巴黎市郊去开始一段充满未知数的女性生活之后,这已经成为了他和女儿保持联络的一种方式。今晚将是她六个月以来第一次回家——这是导致他欣快症发作的又一诱因。  他已经落后于黛茜布置的任务了。他一边用一只脚趾不时地控制水龙头以添加热水,一边迷离迷糊地阅读着达尔文如何在仓促之间创作了《物种起源》,以及对再版时修改过的结尾篇章的概述。与此同时,身边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着。不苟言笑的布里克斯先生又一次在联合国发表演讲——人们普遍感觉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战争的理由。当他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读进去的时候,就关掉了收音机,又回到书本上重新再来。有时这本传记会让他陷入一种舒适的怀旧情绪,缅怀当初碧草如茵、车水马龙的浪漫英伦;但其他时候这本书则令他沮丧。达尔文用区区几百页的文字就概括了生命的全程——犹如自制的罐装酸辣酱。尤其当他想到一个生命的存在,及其梦想、亲人和朋友,所有这个人奉为至宝的东西和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可能在一瞬之间轻而易举地灰飞烟灭时,他就会陷入忧郁。接下来,当他躺在床上考虑晚餐可以吃什么的时候,这些思绪又被忘得一干二净了。一定是下班回来的罗莎琳给他盖上了被子,她甚至可能还给了睡梦中的他一个吻。四十八岁的年纪,却在周五的晚上九点半就已经熟睡了——这正是现代高级白领生活的写照。他工作努力,周遭的人也是如此,但这一周他格外辛苦,因为医院的员工中爆发了流感——他的手术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  凭借周密的安排再加上分身有术,他得以在一间手术室里实施大型手术,同时督导另外一间手术室里的一名高级实习医师,还兼在第三间手术室进行一些小型手术。他的医疗中心目前有两名神经外科的实习医师——一个是莎丽·麦顿,她的医术日臻完善而且堪当重任,另外一名是处在培训期第二年的来自圭亚那的罗德尼·布朗,很有天赋,也非常努力,但对自己仍然缺乏信心。贝罗安手下的高级麻醉师名叫杰伊·施特劳斯,也在指导他自己的实习医师吉塔·席亚。这三天来,贝罗安一直让罗德尼跟在自己身边帮忙,一同穿梭于三个手术室之间——他的脚步声在打磨过的走廊里有力地回响,伴随着手术室的旋转门所发出的或低或高的噪音,合成了一首管弦乐团的协奏曲。星期五的手术日程和往常一样。在莎丽为病人缝合的时候,贝罗安则走到隔壁为一位老祛除三叉神经疼和痉挛。这种小手术至今仍能带给他愉悦——他喜欢其中的迅速和精准。他将戴着手套的食指滑进老人的嘴里,试探一下疼痛的部位,然后仅仅瞄了一眼影像强化仪,就拿起一根长长的探针,从口腔外部刺向三叉神经集中的部位。杰伊从隔壁过来观摩吉塔如何使老人恢复片刻的清醒。探针尖端的电刺激设备抵着老人的脸颊,让她感到一阵刺麻,在她迷迷糊糊地确认地方是正确的以后——贝罗安一开始就找对了地方——她又再次进入麻醉状态,同时神经接受着射频热凝治疗仪的烘烤。这个手术的难度在于既要让患者保持轻微的触觉,同时又为她祛除疼痛一所有的一切都在十五分钟内完成;三年的痛楚,所有尖锐的、刺骨的疼痛,都彻底结束了。  他轻轻地钳住中脑主动脉上的动脉瘤——他是医学艺术的大师——并在丘脑的肿瘤上做了一个活组织切片检查,丘脑部位是不可能动手术的。病人是一个二十八岁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已经出现了急性失忆的症状,当贝罗安从颅内深处抽出探针时,他一眼就判断出那里的组织已经发生变异,化疗和放射治疗不太可能有明显的疗效。实验室的口头报告证实了他的诊断。当天下午,他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知了患者年迈的双亲。  接下来是一个开颅手术,患者是一位患有脑膜瘤的五十三岁的小学校长。肿瘤正处于运动中枢神经区,贝罗安透过探针借助脑膜分离器对它采取了彻底的治疗措施,将它从大脑里清除干净。接着,由莎丽进行缝合,贝罗安则到另外一间手术室给一位四十四岁的肥胖患者实施多层腰椎切除手术,他是海德公园的一名园丁。贝罗安切开足有四英尺厚的皮下脂肪才看到病人的椎骨,每当他用力下压去切除椎骨的时候,患者都会在手术床上不合作地扭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麦克尤恩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才华——无论在艺术上.道德上还是在思想上,他都更胜一筹。  ——《泰晤士报》路斯·斯卡尔  扣人心弦,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经典,这无疑是麦克尤恩的巅峰之作。  ——《旁观者》安妮塔·布克纳  《星期六》终于让麦克尤恩得以大展才华。  ——《星期日电讯报》卡罗琳·摩尔  麦克尤恩在《星期六》中再展风采——自信,杰出,野心勃勃。  ——《每日电讯报))路易斯·琼斯  麦克尤恩天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无比精确的文笔,现在更增添了张力和厚重的文风。整个故事没有一丝牵强的感觉。作者成熟的技巧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部情节紧张又发人深省的小说。  ——《观察家报》蒂姆·亚当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星期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3条)

 
 

  •   又一本麦克尤恩的小说。如题,全书只写了星期六一天的时间。结构类似《达洛卫夫人》。情节很简单,但中间穿插了许多回忆、判断甚至冥想,包括亲情、爱情、政治、医学、体育等等,几乎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心理描写尤其细腻。和他的成名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相比,这一部显然写作技巧更加纯熟。这部作品要慢慢的读、细细的读,甚至不能漏掉一个词一个字。如果漏掉了,你会发现自然流畅的情节会断开,甚至是感觉漏掉了重要的一段,在他的长句里,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我有点喜欢麦克尤恩了。
  •   用了很长的时间,慢慢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对麦克尤恩有了新的认识。我对麦克尤恩的第一认识是《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那是一本才华横溢的短篇小说集,他的处女作。从《最》可以看出,一个满溢天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细腻精到的控制力,还有一个深刻作家应具备的不令人讨厌的好奇。我称那是一本英国范儿的《伤逝》。
  •   第一眼就被标题吸引了,每周都有星期六,可是在这个日子,我们再干什么,想什么呢?!我喜欢叙述之中,夹带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非常喜欢。
  •   喜欢麦克尤恩
  •   麦克尤恩 这四个字 就是保证!
  •   麦克尤恩的水平当然是一贯地毋庸置疑,翻译的水平竟也是出人意料地出色,很久没看到这么行云流水的译文了,这个译者值得关注~
  •   生活其实很乏味的,漫长的人生本来就是吃喝拉撒睡,为了这些而工作,仅此而已。生命需要精彩,没有人给你,就自己来点。一个人的一天能些成一本书又何妨?只是让我们知道,生活和生存其实都是不容易的,过好每一天吧
    很喜欢这本书中的一些细节和心理描写,能让人就这样跟着作者,面对一切
  •   作者风格的成熟作。故事一气呵成,虽然剧情有点老套,但文字带给人的感觉却非常好。
  •   不亏是麦克有恩的作品,把一个人的一天以及心理描写的如此细腻
  •   一天的故事融入到一个书里。
  •   一本书写了一天的经过。太强大啦。
    情结环环相扣,让人手不释卷啊
  •   不知道如何下眼
    听余华说不错
    没时间沉下去
  •   看了前面的部分,感觉不错
  •   慢慢看 每次看都是不一样的感受
  •   送朋友的他说好
  •   书很不错,纸质很好,是正版的
  •   书籍质量不错.
  •   一直喜欢他的书,这次的书质量也不错的
  •   很好的书 非常特别 值得一看
  •   看过麦克尤恩的其他作品,想多读几本他的书,语言表达很喜欢.
  •   这本书是帮同学买的,他说很喜欢麦克尤恩,所以很期待收到的那一刻
  •   很有麦克尤恩的风格~
  •   还是喜欢他的短篇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   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天发生的事情。推荐
  •   麦氏出版于2005年的小说,他的文字总是有一种优雅又不拘的味道,深获我心。
  •   看着很有感觉。全书将近三百页。只写了一天的事。
    当然还有功力了。
  •   他很会讲故事,读来很吸引人,喜欢
  •   对于学编剧的人来说,该故事挺好的。
  •   值得看,经典
  •   惊叹作者的驾驭力,很顺。
  •   帮朋友买的
    是麦克的铁粉
  •   孤独 寂静 内心世界 都描写的很细腻 好书!
  •   书店已经找不到了
  •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精彩。唯一的不足是,翻译有点生涩。
  •   終於我用速讀法把它讀完了!

    本來這個發生在星期六的故事在情節上是還可以的,
    但作者為了要把一天寫成一本書,
    那就迫於無奈要東拉西扯了...

    對不起, 書看完了我只餘下標題所寫的感覺,
    並沒甚麼發人深省的體會.

    本來白開水也挺解渴的,
    但在裏面加塩加醋之後,
    東西便會變得難喝.

    看來我還是倒半杯紅酒呷兩口消消悶氣好了...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问题,我觉得文字有点干涩,不够水润。文章的情节很一般,能让人看的下去就是了。
  •   不知道是文章本就如此,还是翻译有出入,看过这么多书,这本太艰涩难看了
  •     这个星期六终于画上了句号。
      ——《星期六》
       西奥的爸爸——贝罗安是本书的男主,之所以这么复杂的说,完全是因为,我一开始忘记了男主的名字了,但是我却记住了书里这个有个性的蓝调音乐家儿子,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西奥年轻又帅气。
       故事说的贝罗安的星期六一天,从中年迈向老年的男子失眠而起的凌晨开始,他看见了一架飞机失事,然后他脑补过大,又不忍心吵醒深爱的妻子,一个人下楼遇见了深夜死宅儿子,然后两人就着飞机失事的话题一路歪楼,然后儿子去睡觉了,男主去做爱了。接下来,妻子上班,贝罗安去打网球,路上遇到了一个神经有问题的狂暴青年和他的小伙伴,在打斗中贝罗安用专业知识吓退了狂暴青年,后来在打网球的时候贝罗安又开了大脑补术,之后贝罗安又去买菜准备招待他的女儿和岳父,继续脑补,迎接了女儿和岳父之后,之前吓退的狂暴小青年找上了门来,企图对他的女儿不轨……所以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叫男主之前仗着职业优势吓唬别人,结果小青年最后被一首诗征服,摔的鼻梁断裂!同时全家人发现女儿怀有身孕,岳父与女儿也冰释前嫌,最后男主去医院救治小青年,回来的路上脑补了一路情侣。
       小说是这样结尾了,“终于,他在朦朦胧胧中睡着了——这个星期六终于画上了句号”。
       我的心里也是这么咆哮的!尼玛啊,终于完结。对于一个专注于剧情流的人来说,一个专注于脑补和话唠的男主真是很虐!尽管也有惊叹麦克尤恩话唠水平之高,这么零碎的长篇大论安插的一点也不突兀而且条理清晰,毕竟距我看完这本书已经有两个星期左右了,我竟然还可以复述出故事大概,话唠水平可见一斑。
       但是,恕我愚钝什么深意也没领会到,而且,真的是一直在焦急这想要翻完这本书
      
  •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很多天。不难怪,情节不太紧张,整本书是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对周遭社会、自身家庭、个人心理的全面解剖,并且浓缩在一个星期六里完成。随意看,差不多了就放下咀嚼一会儿,半个月才读完。
      
      (形式上像是美剧《24小时》还是丹布朗那堆书呢忽然想起来。)
      
      我有时看一些涉猎专业领域的小说时就觉得,素材、知识、人脉很重要啊,即使自己本身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不来那些个术语,也能通过一年半载的密集准备,结识专业领域的专家,用耳闻目睹身受让自己全副武装起来。在使用完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作家一定要从广袤的现实里吸取养分,在不同的载体上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过呢,书里面脑科手术专有名词还好没有太多,在我差不多走神的时候就停止了使用。如果是一个医学生来看这本东西,不知是倍感亲切还是觉得错误百出?
      
      (想起东野圭吾的搞笑侦探系列,主角遭遇逮捕是因为看得下去含动不动十几页宇宙理论的侦探小说……)
      (最近也是看他一本《使命与心的极限》大讲特讲脑科医生做手术的,和这本《星期六》在这一点上一起让我迅速接受好多脑手术名词……)
      
      这本书讨论了很多问题:伊拉克战争的合理性、家庭成员的复杂关系、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人对年龄的对抗和无奈、医生与病人的信任关系、文学对人的重要性、中年性爱(呃)……我对’弱势群体‘这块尤为感触。麦克尤恩笔下的那个巴克斯特,还有那个贝罗安的妈妈,让我想起了公司附近的一条人行天桥。这座天桥连接公司大楼和对面的吃中饭逛街的一间小mall,我每天都会经过。有位一把年纪的干瘦老奶奶,总是把自己脸涂得像电视里老北京那种耍杂的大头娃一样,唇红脸白的,搬个小板凳坐在那儿唱歌讨钱。化妆品质量肯定不怎么好,脸上皱纹盖不住,反而现出些沟壑。播背景乐的喇叭、唱歌的麦克风都发出十块钱左右的声音。唱得更是走音兼走节奏。脸上永远带着一股似笑非笑的茫然。在天桥上走过去吃饭,又从天桥上走回来上班,每天中午见到她,我不多也不算少的同情心总是被一来一回拷打两次。我读《星期六》的这半个月,会觉得她也成了像贝罗安妈妈一样是个迟早会消失的角色。
      
      总是有很多像是一个人活着的老人家。那些还有工作能力的会去打工;有朋友圈子又不愁钱的,就在天桥隔壁的食阁里一群人喝咖啡安坐一下午(以致于食阁都会投诉老uncle们光喝咖啡不买饭,让吃饭的白领没地方坐)。像这样应该已经被社会的大流放弃了的人们,他们到底怎么在活,没有人关心。人们只是路过。偶尔会有人放下一点点钱。不小心掉落在生活的缝隙里的人被失败藏得好好的。
      
      麦克尤恩一定是想控诉一下社会的。作家都会自省,会同情穷苦人,会关心战争是否发生,会质问这套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到底有多少不合理的地方。我觉得他写的这本书挺迎合有人文关怀之心的中产阶级的。所有问题面面俱到地讨论一番,让身在其中的人体会出嘲讽的意味。像看《锵锵三人行》似的,老人家把这个时代几个主要的矛盾叨叨了一本书的长度。
      
      批判归批判,没有幽默是不行的。还是有几个笑出声来的地方。标题就是其中一句。:)
  •      麦克尤恩这部登峰造极之作,带来的阅读上的折磨让我不得不放弃。故事讲述了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在星期六一天的生活景象,用回忆、想象等意识流的手法来填充小说内容。非常喜欢小说开头的叙事,但伴随而来的大量的想象、自省让我失去了对主线的兴趣,产生了一种“与我何干”的想法,只能放弃。
      
       有足够耐心的,喜爱文学的可挑战此书。它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从伊拉克战争、家庭教育、社会底层问题到体育运动、古典诗歌、蓝调音乐。甚至由此延伸到更远也更抽象的生死观、老年态度、爱与义务等。
  •     正如他在《黑犬》序章里自我批评的那样,《星期六》也成为了他模仿普鲁斯特的成果。书讲述了一个无聊的故事,表达着无关痛痒的态度,絮絮叨叨的描绘一个又一个百无聊赖的情怀,助长着软弱和乏味的种子。
      让人无接受的是作者对当时时局的迎合,整个故事中都不停的穿插着反对反战情绪的桥段,作者还挑选了一个故事让读者更加相信打击萨达姆政权是正确的事情,而这一条线索的最高潮被安排在了女儿黛西作为反战者与主人公贝罗安这位主战者父亲的争执中,女儿的各种反战言论被父亲各个击破,她言辞中透出的稚嫩和天真也让她的观点站不住脚。何况主战的对手是那么的形象高大全真善美,还是一位盼着久别女儿归来的父亲,道德上还得天独厚。
      这种无聊的安排很难将这本小说归类于优秀的那一类。类似的装孙子桥段也曾出现在《挪威的森林》大学造反的段落里,而村上春树还把自己描绘的更加硬朗一些。因为这本《星期六》,我觉得麦克尤恩和村上春树水平奇虎相当,不偏不倚,这两年火估计也就是占了高加索人种的优势吧。
      
      
  •     有人说我常常误解一本好书。
      所以这本书我是特地读了两遍,现在怀疑‖这确实伊恩不可多得的无趣作品。‖
      
      故而……极力推荐,求洗脑。
      
      
      P:伊恩最擅长的是极端主义,慌乱和不安,也许《星期六》对于“恐怖伊恩”来说太过温馨了?也许是我还没到四十,很难通感那种老夫老妻之间精妙的无力感?
  •     向来喜欢那些光怪陆离,出人意料的故事,以此标准来看,伊老的这份作品实在不算好,但这却丝毫不妨碍我大快朵颐。读完后的酣畅淋漓之感可以匹及吸食毒品后的飘飘升仙之境。
      青年人的世界真的太困难,学不会中年人的成熟世故和老年人的出离于世,更没资格像少年那样任性固执。空怀一身理想无处施展,现实生活的挫折令人倍感孤独。可是伊老却告诉我们一切都没关系,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担忧、不满和恐惧。你当前的困惑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也正在困惑着另一个人。所以你可以活的不再那么小心翼翼,真诚表达自我比任何趋炎逢迎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陆陆续续的读了不少伊老的书,从初期那个将自己困于柜中的那个大孩子到现在以德报怨的神经科医生,这些人物越来越丰满,能力越来越大。我们也可以看到伊老本人更加平和炙热的处事态度,这盘棋伊老步的实在妙,开局另辟蹊径,中局稳扎稳打,期待看到他给我们怎样一个结局。
      伊老的作品确实优秀,不愧人民作家之称,他用最美好的感情去写作,他令我们深刻去反思我们的生活和意识,他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     最初還沒翻開這本書
      最初以為跟王文華的《寶貝只剩下我和你》大約一般,沒有想到是在一天內展開一個又一個故事的種種因果
      記得當時遇到的一位也愛恐怖伊恩的讀者,說:如果伊恩能讓你猜到,那麼他就不是伊恩了
      我不知道伊恩腦袋里究竟有多少瘋狂細膩的想法
      如果你問我外國作家最愛誰,我只會回答你三個人,伊恩麥克尤恩,雷蒙德卡佛,卡爾維諾
      讀每一本伊恩的書,可想而知伊恩用了多少的內心描寫,我不知道這麼寫細微知鋳的東西他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因為愛上了伊恩,我開始變得愛思考一些細微的地方,比如人心,比如事物真是的意識形態,而我也曾親口聽到別人說我可怕,那種能夠把人心看的太透的可怕,當然,這跟伊恩的恐怖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關於伊恩,我沒有什麽要多說的了,褒貶不一,有人愛他的陰暗,有人討厭他的陰暗
      至於這本書,我想我從沒想過,我的星期六是怎樣的,我是找個安靜靜謐的地方嚼一杯咖啡看一本書,還是因為一些事忙上忙下
      但。你若看過此書。你一定知道星期六才不是這本書的主題。這只是我的題外話而已。
      其實我們很多人的人生一如主角一樣,我能讀出主角在某些地方有些恐懼自己的內心。因為摸不清。所以害怕。所以恐懼。同時又一片空白。於是矛盾。
      而這樣的人,是普通渺小的,同時又巨大得與眾不同
  •     在我们的高中里,语文老师每次讲评作文会把那些高分文章分为两类:学的会的和学不会的。学的会的那些是因为他们结构严谨、材料用的贴切、立意有深度很稳。可以给同学们借鉴学习的。学不会的那种呢,则各有各的风格,总而言之,就是有优点但不适合推广的。麦克尤恩的小说就属于可以让人学习的。不过还是得说一句,跟许多已经被称为名家的人一样,不是轻易能学也不是完全能学的。有那么一阵,我有点厌烦他的小说了,无论是《在切瑟尔海滩上》、《爱无可忍》还是《水泥花园》都给人那种可读可不读的感觉,没有什么太深的感触,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技巧。追译文出的系列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必要的了。直到《星期六》,我再一次感受到这个家伙写小说的高水平。在书的封底,所有的评论都无一例外的赞扬麦克尤恩的写作技巧和小说艺术。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本教科书,虽然文无定法,但让我们想想,在碰到一些实际问题是不是可以向他去取经:如何流畅处理一个人物众多的场景?如何营造一种极度紧张的气氛?如何不拖沓地描写一场球赛?如何不过度又不太保守地抚摸人物的内心?这些问题的一种不错的答案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
      在分析小说上,我觉得我没什么太大的本事,本身在学校里做语文阅读就时好时坏了,我不敢说应试教育中的题目完全没有意义。所以不敢选取任意一个片段进行分析评论。不过我还是得给一些跟我一样想好好练习练习写东西的朋友一点经验。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有那么几个片断是非常值得学习的:1.开篇扫描贝罗安一周以来所做的神经外科手术和最后他给巴克斯特的手术的描写。2.贝罗安和施特劳斯的壁球赛。3.游行和事故。4.从每个家庭成员陆陆续续回家到全书高潮,巴克斯特闯入家中,中对每个人物的充分调动。
      而在整本书的角度。有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麦克尤恩从贝罗安的清晨便开始布线,用了很多个意识流和回忆托出一个又一个人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给了作者和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我们常说东西写不长,我想很有可能就是一开始的矛盾就没埋好,导致到了后面无力延伸。这是否跟我们阅读里常做到的打铺垫有关系呢?除了布矛盾,贝罗安从每个所见所闻都不是白写的,都是对后文有深刻影响而反复提到的。这让小说的整体性更强了。
      我觉得虽然很多人都说自己在写东西的时候不怎么想到这些东西,但他们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流出来了,事实上他们仍然是在不经意间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的。这跟他们写作的经验是分不开的。我以前看到过一个文章,讲的就是麦克尤恩和石黑一雄在作家训练班里是如何学习的:学一只鹰的视角俯瞰一个城镇,用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叙述跟着妈妈去购物的经过。凡此等等,造就了他们写作的驾轻就熟。别人说麦克尤恩写作登峰造极。小说艺术的典范之作。不是瞎说的,而且,说是对努力的表扬也未尝不可。
      
  •     I was wrong about Ian McEwan, but on the other hand, I'm always right to stick to him.
      
      Saturday, has a brilliant twist towards the end, you just have to endure the long-wordy foreplay.
      
      but trust me, it's worth it!!!
  •     用了很长的时间,慢慢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对麦克尤恩有了新的认识。我对麦克尤恩的第一认识是《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那是一本才华横溢的短篇小说集,他的处女作。从《最》可以看出,一个满溢天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细腻精到的控制力,还有一个深刻作家应具备的不令人讨厌的好奇。我称那是一本英国范儿的《伤逝》。
      
      然后去找麦克尤恩其他的小说,先看了《阿姆斯特丹》,又看了《在切瑟尔海滩上》。坦白讲我有一点点失望,充满灵性的陶罐没有了,变成一个闪着釉质光泽有着固定形态的陶瓷。当然,作为一个成熟作家,他有着极其突出的风格,他仍然是迷恋微观细节和宏观戏剧性的。但是隐隐的,我感受不到《立体几何》《家庭制造》《化妆》等等那些新鲜的奇怪了。
      
      看完《在切瑟尔海滩上》,我一度认为可以少看一些麦克尤恩了。我基本了解了他的套路,把一个戏剧性情节发展成慢镜头,然后叠化进层层记忆。这当然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写法。是对读图时代的一种妥协。一种奸诈的逃避方法。
      
      直到有人向我推荐《星期六》,说这才是麦克尤恩的代表作。封面设计一般,极容易混淆一些成功学或者心理安慰剂之类文字的封面。我将信将疑的开始读。很轻易的就读进去了。结构还是那个结构,总体上说是一个强烈冲突的戏剧情节,一家人遭受打劫,故事铺垫前史就是一次交通事故刮蹭。由此生发开去,完成一部完整的小说。
      
      这一次,我觉得他把这种结构推向了一个极致,给我一种无以复加的震撼感。我重新审视这种结构,它的优点就是它非常适合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剧情的核是块吸铁石,把这个时代繁杂的甲乙丙丁统统吸附在核上。无谓的战争;以及由战争引发的争论;民主与独裁;表态与沉默;诗歌与诗歌的继承;爵士乐的发展;父辈与子辈;与更上一辈之间的亲情与隔膜;面对朋友与面对陌生人;事业成绩与个人兴趣;童年记忆与成人性格;疾病与治疗医患;中产阶级的生活态度;疲惫的精神和好强的秉性等等等等,我感受到麦克尤恩野性勃勃又自信满满。他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小宇宙。一台小型戏剧(“小戏剧”是网友介词说的。)
      
      《星期六》让我重新认识了麦克尤恩,我想不出更好的描述我们当下生活的方式。他给我们提供了范本,而不仅仅是模具。
      
      
  •     虽然当年《赎罪》火的沸沸扬扬,我看的第一本McEwan的书却是Enduring Love. 当时看完把我impressed不行,马上想找来他其他的书看。看了阿姆斯特丹,觉得真好,从此开始崇拜这位大哥。
      
      谁知好景不长,有一次去渡假,找到了一本他的早期作品叫The comfort from the strangers. 看完之后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说不出是好是坏,就跟没看过似的。而满怀着憧憬看《星期六》简直是当头棒喝!
      
      不得不承认,McEwan的描写真的是无懈可击,可是他文字那个啰嗦程度简直要把我逼疯。看他的这本书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著名的日本卡通《灌篮高手》,情节紧张时常常一个比分就要分好几集来播,烦死我了!
      
      据说《赎罪》真的是他的巅峰之作,回伦敦后就去看,Enduring Love很推荐,《星期六》耐性好的可以挑战看看。
  •     暂且把评论中呼声很高的“中产阶级”搁在一边,特别想说说故事中关于主人公以旁观者经历一场新闻事件的共鸣。
      虽然远在东方瓷器国,尚无一丝机会能感同深受说中群起反战的游行的磅礴气势,也无力想象自由的民主到底如何环绕自己四周,但不得不为书中情节的一段对话动容:咱们的主人公,当发现自己旁观参与的坠机事件,居然没有阴谋、没有暴力,居然就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新闻,他愤怒觉得被欺骗。
      P149:
      “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易受欺骗的傻瓜,自愿而又盲目地追随着当局施舍给公众的任何一点点新闻素材、观点和推论。他是个趋炎附势的顺民,眼看着“恶龙”(圣经中的猛兽)逐渐变得强大无比,便躲在它的机翼下祈求庇护。那架俄国飞机正好闯入他的失眠中来,而他则乐得让这一事件和新闻媒体左右他的情绪。那纯是一种假象,误以为自己也是当事人之一。每当关注新闻动态,每周日下午躺在沙发上读更多空穴来风的评论专栏,更时常研读唱片累赘的实时追踪,聆听他人对事态的预测,众说分至以至于语言还来得及实现或者落空就被忘在了脑后。他幼稚地认为凭借这样的热衷,自己就等于在参与这场事件。”
      这个场景真是似曾相识,每当网络引爆XX看点,我也一摸一样的群起激愤,奋力地留言、刷新评论、殷切的跟进最新动态,时时刻刻绷紧神经只为得到事件的进步处理,结果呢?本以为是事件的参与者,官方一句模糊的尚在调查,或者给一个莫名其妙的结论,本新闻事件就此谢幕。而更多激发讨论的事件,却在争论中如模板般沉沦。如果我不愿当一个易受欺骗的傻瓜。该怎么办?
      书中贝罗安和儿子西奥的对话或许有借鉴意义。
      p28
      “上个月,西奥总结出了一句至理名言:眼界越远,失望越多。当问到为什么这么说,他回答:每当我们关注那些天下大事,例如政治局势、温室效应、贫困人口等问题,情况看起来糟糕透顶,毫无进展,前途一片灰暗。但如果我只看眼前,只关心自己的境遇,我就会想起刚刚邂逅的女孩,即将和蔡司一起表演的音乐,下个月的滑雪假期,这么一想生活还真不赖。所以,从今往后,我的座右铭就是做一只井底之蛙。”
      
      做一只井底之蛙!说的真好,不再关心汇率上涨和战斗机到底在没在试飞,也难得去愤怒哪门子的贪官玷污了纳税人多少多少银子,买不起房子就租房子,租不起房子就回老家。至少老麦说的对,不管中产阶级还是啥产阶级,生活永远比下有余。至少还有爱人亲人和健康。
      
      ok!从明天起,关心萝卜和白菜,大衣和小鞋,做一只井底之蛙。至于其他的天下大事,统统见鬼去!
      
  •     长期以来,文学评论界和大众读者之间的审美分裂已经铸就了两座坚不可破的敌对堡垒,前者依然坚持遵循精英主义和小众主义的美学原则,并保持着对政治与的警惕与抨击;而后者在消费时代继续我行我素,根据时尚与阶层所打造的心理口味来选择市场上各类畅销读物。两座堡垒按照各自的意识形态运行,当然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小的摩擦,由此衍生出两套截然不同的话语评估体系。能够同时受到两者青睐的作家寥寥无几。然而,“真正的天才不会受制于他所在的时代与阶层”,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证明了这点。在英国,他是极少数既被各种文学奖项频频光顾,又受到大众读者与商业市场青睐追捧(注意这里的大众主要指英国中产阶级)的作家之一。别的不说,光是四次入围布克奖,一次折桂的经历就令人眩目。此外他还获得莎士比亚奖、费米娜奖,惠特布莱德奖等数不清的奖项,由《赎罪》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的殊荣,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曾被拍成电影……与这些光环相反的是他在文坛里的低调处事,他生性羞涩,甚至有点沉默寡言。六十年代他曾追随过风靡一时的各种先锋实验艺术,可很快就以自己的风格开始写作生涯;他的小说没有后现代主义的叙事革命,亦没有古典主义繁复华丽的铺张风格;当先锋实验艺术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打破大众的审美意识形态,一次次冲击着观众的眼球时,他却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巢臼,敏锐地捕捉布尔乔亚们外表光鲜下的道德焦虑。那么,一个出色描绘了当今英国中产阶层众生相,揭示其日常生活背后的黑暗内核,人称恐怖伊恩的小说家,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他的魅力?
      一个文学爱好者可能会在这些作品中发现狄更斯式的讽刺效果,福楼拜式的写实主义,福克纳对心理深刻有力的剖析以及乔伊斯的意识流,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理查逊与奥斯汀;而一个普通读者可能对其中中产阶层日常生活精确细致的描述,记录片似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及道德禁忌主题更感兴趣。有些人赞叹作者纯熟的技巧手法和语言功底,有些人折服于他在探索人性阴暗面道路上所达到的哲学深度,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擅长写生活讽刺小品的保守派。不管这些毁誉参半如何,麦克尤恩始终忠实于他自己。从《水泥花园》到《赎罪》,再到最近出版的《在海滩上》,他所关注的,他所剖析的,他所鞭笞的,正是现在牢牢掌握这个国家机器却又危机四伏的战后一代中产阶级。
      许多当代作家都从不同角度对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进行了犀利批判。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英国文坛祖母多丽丝·莱辛,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印裔作家奈保尔,或是从女性主义视角,或是从文化边缘人身份出发解析旧日帝国内部,以及帝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明冲击及其困顿。但以摄像机般的纪实语言展现布尔乔亚们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黑洞,以外科医生的精确细密来解剖其崩溃的过程,这种客观、冷峻、简洁利落的风格只属于麦克尤恩。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写作手法已经遭到大多数作家的抛弃,面对大批机械复制时代所造就的图像泛滥,十九世纪所追求的那种真实已经不能应对快速发展的多维世界了,电影的崛起相应地取代了文学的纪实性功能。然而现实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幽灵却始终回荡在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中,意识流不正是为了能够真实反映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吗?超现实主义恰恰是现实世界在象征秩序中的镜像投射。传统总是以某种超越时间的静滞模式为文学评估提供了参考体系,而麦克尤恩正是传统坚定不移的继承者与创新者。在他的小说里没有所谓的后现代叙事结构,亦没有游戏性的语言实验,我们看到的是对长镜头以及叙述视点切换的巧妙运用,是摄影机般对事物客观精确的记录,是细腻深刻的心理写实。他的文字兼具电影那种空间运动性以及尼德兰室内画的静谧性。更奇妙的是,他擅长将场景整体的梦幻感与细节处理上的真实性完美结合在一起。例如《时间中的孩子》第三章中的主人公斯蒂芬穿过长长的森林,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和乡间酒吧去和分居的妻子重逢,那一段读来非常出色。跟随斯蒂芬的脚步,三个层次分明又相互紧密关联的空间同时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所见所闻的自然界,此时此刻的心理界以及不断变换的行动界。同样是客观冷静的场景描写,我们跟随主人公的视角望去居然有了美丽的诗意,这段文字让我想起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常见的那种灰白底色,远处充满梦幻的布景与近处细节的写实处理相得益彰。《阿姆斯特丹》里的克莱夫独自一人在湖区的山景中攀岩也有同样出彩的叙述。麦克尤恩堪称精湛的笔法再一次让我深深理解了文学,真正的文学拥有一种魔力能够调动各种感官的所有能量,超越了电影或绘画那种视觉逼真感所造成的终极缺失,最终带我们攀越到精神高峰。
      麦克尤恩的叙事结构也有着它自己固有的模式。由于作家本人对古典音乐,尤其是巴赫的嗜好,他在章节布局上采用了对调格式,像一支短小精炼的二重奏。麦克尤恩的小说没有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名著中常见的那种庞大叙事,往往篇幅不长(《阿姆斯特丹》更符合中长篇,《星期六》是他目前所有作品中篇幅最长的,但也是他对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一次模仿与致敬 )人物不多,线索也比较简单,一般两条线索并行不悖交替发展,其中间与一些小插曲,几个回转之后便达到高潮,收尾干净利落。试以《阿姆斯特丹》为例,第一场以莫莉的葬礼为起点。女主人公莫莉在开篇即已死去,但她生前的音颦笑貌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情人的记忆中并贯穿全书,成为一条隐形线索(这类以虚写实的手法让我想起了达芙妮•杜姆里艾的《蝴蝶梦》)。开篇也交代了莫莉的两位情人作曲家克莱夫与报社主编弗农是多年的好友;从第二章开始,便分别以克莱夫与弗农各自的行动轨迹为平行线索,截取生活与工作的几个片段,用短短五章的篇幅从容不迫地勾勒出两人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随着两人危机感的加剧,一种语言节奏上的加速度也渐行渐快,直到崩溃的临界点,弗农被迫辞职,而克莱夫的创作也宣告失败,至此小说进入了精彩的高潮阶段。弗农与克莱夫的相互谋杀就像当初他们预约的助乐死一样,充满了黑色讽刺效果。
      作为传统文学的拥趸,麦克尤恩一贯采用第三人称的限知叙述视点,除了《水泥花园》中的霍兰德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之外,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采用第三人称,在拉开自身与叙事之间距离的同时,也为读者与书中人物设置了同一性的视点陷阱,从而使得摄影机的语言获得了偷窥癖的色情意味(在希区柯克的电影语言中有同样的效果)。麦克尤恩要描写的是英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但他不像巴尔扎克那样立于全景全知的上帝视点,而是强迫读者跟随人物的目光与活动,逐一展现花园、厨房、起居室,那些房间里的秘密,那些窗口里的隐私,从而最大限度地激起读者作为偷窥者的快感。最精彩的就是《赎罪》女孩布里奥尼偷偷看到商人马歇尔奸污姐姐塞西莉亚那一幕,当我们随着布里奥尼的目光聚焦于强奸场面时,不动声色的描述本身和偷窥造成的色情幻想形成极大的反差。不得不佩服麦克尤恩的杀手锏语言,带有金属器械的锋利:那些文字像泛着寒光的冰冷的刀刃,不经意之间划破表面的皮肤,让我们看到赤裸裸的真相。手术刀导致恐惧,而恐惧中夹杂着受虐的快感。
      当然,除了在形式层面的非凡功力外,麦克尤恩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主题探索所达到的深度。他非常关注人在道德戒律和意识形态束缚下挣扎于阴暗底层的欲望,以及欲望(尤其是性欲)对人性的腐蚀。一个阶层的衰退以道德秩序的崩溃为先兆,而道德的崩溃又从家庭内部开始,于是在一栋栋舒适光鲜的住宅里掩藏的隐私,人们目光所不能及的角落,这正是麦克尤恩要讲的故事。《水泥花园》涉及青春期叛逆与乱伦主题,《赎罪》表达了这个阶层的等级焦虑,以及所带来的罪孽感,《星期六》呈现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内部道德秩序的崩溃,《阿姆斯特丹》描写了两个成功人士的中年危机,《在海滩上》讲述了一对来自不同阶层的年轻人,在新婚之夜无法跨越其背景的差异真正结合,最终离婚的感伤回忆。尽管这些故事的结局往往残酷,甚至悲惨,但他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真实,无可逃避。为此我们要感谢麦克尤恩,因为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作家,能够轻易地重新唤起我们对自身“此在”的思考,以及我们对“当下”空间的认知。
      
      2009年10月
  •     虽然是英国现代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但直到看过《Atonement》这部电影之后我才听说过伊恩•麦克尤恩。电影不论是内容、风格还是故事,都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所以我自然很想看看原著是什么样子。
      
      恰好当时我还在喜欢看电影就看原著阶段(现在已经成了先看书再看电影,或者根本不看书阶段),又在上海无事可做,所以很快就下载了《Atonement》的书,放在手机在路上看。
      
      这么看书,当然看不仔细,再加上看过电影,对剧情已经比较熟悉,因此我只是有一搭无一搭的把书看完,所以自然觉得书不如电影好。但为了不让环境让我错过一名好作家(特别是当时我正在恢复习惯性读书这一好习惯),于是我又买了《On Chesil Beach》。
      
      相比之下,看实体书的我要用心得多,再加上书又不厚、并要赶紧送人,很快也将此书看完。书的故事很好,也很感人,加上麦克尤恩优美的文笔和舒缓的节奏,很快就让人沉浸其中。但是,看完书后,我却有隐隐的空洞感,和《Atonement》看完相近,于是决定不再看他的书。
      
      最近正好有朋友又要看麦克尤恩的书,我于是替她带了本《Saturday》回来,看完之后,又是相似的空虚感。之所以会不断如此,我觉得和麦克尤恩本人的文风有关。
      
      麦克尤恩的文笔甚好,但很难说到了亨利•詹姆斯那种让人惊艳的地步。实际上,即使是詹姆斯本人,也是到了后期方能那般炉火纯青,以至于文笔的优美能够掩盖其人物刻画、情节等方面的不足。现在的麦克尤恩的水平就仿佛詹姆斯早期的《The American》:文笔虽然足够流畅,但如果将其作为唯一的特点来看却稍显不足。
      
      而且,麦克尤恩与詹姆斯还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太过工匠气。也许是因为他们花了太多的时间修饰自己的文辞,以至于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时觉得难以找出“生”的气息。这就像日本庭院,如果修饰太过,那么美则美矣,却没有一丝天然气息。如此一来,观赏者只能赞叹于工匠本人的技巧,但这样的结果对于工匠来说,似乎就有了喧宾夺主之嫌。
      
      在《Saturday》中,这种倾向尤其明显。此书一读起来,就觉得作者是有了立意之后开始撰稿。也就是说,麦克尤恩一开始就像写一个英国中产家庭在9-11之后的生活,并且决意一切时间皆需在24小时之内发生。
      
      由于事先有了这许多圈圈,于是麦克尤恩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得不去迎合它,而不是让人物和故事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人物单调而不自然,故事戏剧而不生活,看起来别扭得很。而这别扭的感觉也适用于作品的对话,比如那段关于伊拉克的辩论就僵硬得很。
      
      而这也是麦克尤恩的问题之一。他的作品通常都没有什么野望,似乎不希望读者通过阅读作品得到知识、生化或净化,而是只要作者能够在阅读他作品的几个小时中得到愉悦和沉浸也就满足了。如此一来,看麦克尤恩和看一部情节剧或娱乐片从本质上就没有区别,而这也使得其工匠气更浓:由于得不到更多的什么养分,读者最后只能得到“他文笔好帅”这一印象。
      
      但很多时候,麦克尤恩又不甘心于工匠。然而,他又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提供,所以有时候他的企图拔高让人觉得很做作,如关于伊拉克的对话。除了那段对白之外,在《Saturday》中,主人公虽然有很多想法,也都没有深度。
      
      而即使有深度,读者可能也会对其排斥,因为此书到处充斥居高临下的感觉,格调让人不甚舒服。亚马逊一个书评戏称:故事人物的设置是,“男主人公是英国最好的大夫之一,女主人公是英国最好的律师之一,母亲是英国最好的游泳者之一,岳父是英国最好的诗人之一,女儿是英国未来最好的诗人之一,儿子是英国未来最好的音乐人之一”。虽然不否认这种家庭是存在的,但读起来感觉依然和生活极其遥远,因此他们不论发生什么,读者都颇有点“关我鸟事”的心态。
      
      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小说家来说,麦克尤恩文笔不俗但不出色,情节尚可一读但不能记忆深刻,人物刻意而且符号化。这些特色使得他所有的作品在读的过程中不会有不愉悦感,甚至还可沉浸其中,但看完了之后得到的却只是空虚和落寞。
      
  •      这本书里丝毫找不到一点“恐怖伊恩”的影子。满篇几乎洒满阳光,将伦敦塑造成一个恬静的小城,讲述的也只是一个小家庭的琐碎一天。
       依旧不乏细腻的描写,精确的描述,读上去不费任何力气。情节如剧情片一样流畅,意义依然直指社会现实。
       只能说这本书在伊恩的书目里实在太特别了。就像一群尖锐的年轻人中突然多了个慈祥的老者。伊恩带给我们的永远是最犀利的抨击,只不过岁月让他多了一份宁静。
  •     一个四十九岁中年男人的疲惫感与无力感。源自于生活的脱离控制。意外、衰老、死亡、儿女在精神意义上的离开、恐怖主义的威胁、世界其他角落发生的战争......
      
      唯一令他感觉放松和安全的位置反而在于紧张、危险但他得以掌控手术刀的手术台。
      
      安全感来自于能够控制。
      
      面对无法控制,他最终选择坦然接受。
      
      我们,恐怕也只能一样。
      
      生活,对于星期六来说,就是今天。
  •      麦克尤恩的规模总是不大。像《赎罪》那样,把主人公丢进大时代,难免让作者自己都感到吃惊和吃力。麦克尤恩擅长经营小格局。他对事物过分的敏感令他有能力也更有兴趣在一个极小的圆点上纵深下去。《水泥花园》是关于封闭的空间与扭曲的人性。《在切瑟尔海滩》讲述性心理与人格的遗憾关系。《星期六》则展示一个名叫亨利.贝罗安的神经科外科医生如何度过他的一个休息日。
      
       贝罗安当然是中产阶级。有美满的家庭和自豪的职业、可观的资产和良好的教养。这样,他可以不受干扰地,自由和充分地体验他所置身的英国城市生活。观察和体验的主题从日常生活到上层建筑包罗万象。从伊拉克战争、家庭教育、社会底层问题到体育运动、古典诗歌、蓝调音乐。甚至由此延伸到更远也更抽象的生死观、老年态度、爱与义务。但是不枯燥。在议论这些话题时,麦克尤恩表现了一个严肃作者应有的谨慎、宽容和风度。他那样钟情于细节,所有的细节都以一丝不苟的方式对待,决不松懈。他的方式是,如果凝视一只壶,也要让读者准确无误地得到它的温感。这是麦克尤恩的长项,这些凝聚着耐心与热情的小事物,构成了真实的日常生活图景。作者的认真,常常在读者感到略为烦琐的时候,更关注到它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麦克尤恩把他的所有小说都处理成小戏剧。通常一件小事会演变成一场事故,由此影响或改变人的一生。这种小戏剧的结构加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作者的职业精神。贝罗安的领域是颅腔手术,作者就化身为高级外科医生,将手术的娴熟和游刃有余贯彻在了他的文本驾驭中。在这本书里,麦克尤恩不仅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外科医生——他的职业、生活和完美的人格——我们将很难看到哪一个作者在这样小的切点上展开一整个当代世界(或许我们会想到乔伊斯,但那是一种宏大叙述,有别于麦克尤恩的小结构),包括政治、家庭,以及救赎与自救的心灵问题。最后,作者试图给予了回答。无论你是否对这种回答感到疑虑,相信你都会对主人公和作者的庄重姿态肃然起敬。
      
      ——————————————————————————————————
      (贝罗安是外科医生,并不了解文学,对小说也无甚兴趣。P54页,他奇怪地想,文学作品真是莫名其妙,一本小说里居然有一个灵异之士透过酒吧的窗户,看到他的父母从窗前走过,正在讨论有可能要把怀上几个星期的他流产掉。这是文学家编造出来的“令人厌烦的瞎话”。——这一情节出自麦克尤恩自己的作品《时间里的孩子》,是谦虚的作者揶揄自己的一个小花招。)
      
  •      伊恩•麦克尤恩一直是英国布克奖和出版社看好的作家,在网上可以搜到很多对其的描绘,如“极少数又让评论家叫好又超级畅销的作家”以及“最受人嫉妒的英国作家”,显然麦克尤恩近几年来已成为英伦文学的旗帜性人物,就连以其小说《赎罪》改编的电影也受到万众追捧,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殊荣。在这些光环的笼罩下,麦克尤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作家将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在此笔者从其05年创作的小说《星期六》中略窥几点,当做对这位“超级作家”叙事角度的看法。
       1
       《星期六》讲述了神经外科专家贝罗安在星期六一天里的生活景象,这有点像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两者皆是着墨于“一天”的叙述,且都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来填充小说内容。只是在叙事主角上,麦克尤恩选择的并非《尤利西斯》里的小市民,而是中产阶级,而正是这个选择决定了《星期六》将在叙事上陷入中产阶级的窠臼。
       作家出版社的译本将小说目录译的朗朗上口,不过撇开中译本的润色,从目录上也可看出麦克尤恩对小说情节的精致安排,就像《赎罪》的文风一样,虽描绘时代不同,但从《星期六》优雅细致的布局上依就能嗅到维多利亚时期的“古风”。
       小说伊始,贝罗安从睡梦中惊醒,当看到一架似有问题的飞机划过天际后,他展开了一系列联想,像所有在911事件后惊惶不安的西方中产们一样,他的冥思主要包括了对自身和家人安全的忧虑,最终贝罗安在和妻子做爱中平静下来,而这也是他逃避现实的最佳选择,因为“性创造出生理学上的异度空间,就像梦境与现实的分离”。
       也难怪,贝罗安这类中产们被钢筋建筑与高档轿车“包裹”惯了,类似恐怖袭击这种事,他只会将其理解成单纯的暴力,根本不会考虑恐怖分子为什么袭击他们,其实中产者很明白,正是西方精英社会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歧视和不平等竞争导致了恐怖袭击的发生。
       2
       然后是第二部分“劫后余生”,在这里,贝罗安遇到了患有亨廷顿舞蹈症的巴克斯特,本来他可以妥善处理与其发生车祸的善后事宜,只要说话客气,对这个街头混混尊重点,贝罗安完全不会被打。但在这种场合,他却偏显露出中产阶级的好强心,借自己的学识与地位傲慢的对待巴克斯特,结果必然是生下“后患”。
       到了第三部分“天伦之乐”里,麦克尤恩继续剥开贝罗安这个中产者的生活,直到此时,读者才算看到一个立体的贝罗安:他虽是个好医生,有个好老婆,但家庭成员关系却在变迁中显得微妙和尴尬。贝罗安这边,他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送进养老院看起来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却是对为子责任推脱的懦弱表现。另一边,贝罗安的女儿和岳父为一首诗打起了冷战,老诗人对孙女写的新派诗歌不屑一顾,而孙女自恃其才,我行我素,最终造成祖孙间的情感裂痕。
       尽管贝罗安一家不是尽善尽美,但至少没被疾病、离异、穷困等“大问题”所烦扰。他们的困扰只是属于中产阶级这个社会精英群体里的一部分,麦克尤恩作为“功成名就”的中产者,叙述自然也就只能拘泥在这个阶层内部了。
       3
       叙述完贝罗安的惶恐和家庭生活后,麦克尤恩转过笔锋,开始描写平民巴克斯特,这个人物将把小说推入高潮。其实,第四部分“劫数难逃”里的“劫数”早在第二章就埋下了伏笔,或许有读者从那时就已断定麦克尤恩会以巴克斯特引出一段戏剧性冲突。显然,他是个再好不过的人选。
       在评述这一部分前,让我们先回忆下麦克尤恩过往小说里的平民形象,拿2003年的《赎罪》来说,里面仆人的儿子罗比被诬陷入狱,最终葬身战场。虽作者给了罗比道义上的支持(对其好学勤恳和感情炽诚的正面描述),但却最终使他成为悲剧主角,这种安排一方面是为整部小说的戏剧性考虑,另一方面则体现出麦克尤恩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对“平民”阶级的成见,即平民不是冤民(含冤而死的罗比)便是暴民(巴克斯特)。
       第四章副标题虽是“团圆中的突然袭击”,但巴克斯特成为“暴民”攻击贝罗安一家绝非偶然事件,而是其对精英社会长久不满淤积下来的爆发,贝罗安假惺惺的关心巴克斯特久治不愈的顽症也许能使其在第二章里逃脱险境,但却难逃自身阶级对巴克斯特们所欠下的道义债(垄断医疗资源和话语权)。
      读者读到这里不禁会产生疑问:难道巴克斯特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法获得心里安慰?不过,还没等读者会过来,麦克尤恩就急匆匆地将极端行事的巴克斯特交给了警察(这期间对贝罗安和儿子机智禽“贼”的描写简直乏味要命),并且还让其从楼梯上摔下,造成脑内骨损伤。
       与狼狈受伤的巴克斯特形成对比的是贝罗安一家的胜利,而他们在与巴克斯特周旋的一些部分尤其值得寻味,第一个是贝罗安岳父约翰的鼻梁被巴克斯特打伤后,麦克尤恩将这位老诗人塑造成英勇的人物(好像猛烈的撞击毫无疼痛,一切如常);第二个则是贝罗安女儿唐茜在凶煞的巴克斯特面前勇敢的脱掉衣服,并“若无其事,身临其境”朗诵诗歌的场景,从这两个部分的描写,可明显感到麦克尤恩是在有意将贝罗安一家塑造成遇事泰然、矜持稳重的人物,这正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也就是社会精英人士的形象,而平民巴克斯特则在成为暴民后手抖得更加厉害,仿佛还未到贝罗安家,便已在内心对自己的行为认罪并忏悔(这显然是麦克尤恩所期望的)。
       毫无疑问,《星期六》是麦克尤恩为中产阶级们撰写的心灵告白,里面饱含着他们的忧虑和对自身形象的“大放赞辞”。在小说最后一章“雨过天晴”里,麦克尤恩又在贝罗安身上挖掘到中产们所具备的另一个优良品质—不计前嫌,胸怀怜悯(不排除贝罗安在道义上的恻隐),但麦氏也很清楚,他们绝不会长时间的去自省,于是便给了与之(惯于逃避,寻求安逸的)形象很搭配的一个结尾:贝罗安感受着妻子身上丝滑的睡衣,体香以及迷人的曲线熟睡。
       这个慵懒的贝罗安与之前其率领一家人勇敢擒获暴民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或许,麦克尤恩觉得他们已完成了一项大任务,该好好休息了,就像打完伊拉克渴求和平安宁的美国中产们。
  •   真的苛责起来真的应该给两星 太拿自己的笔法当回事了 与其热衷于批判 要么干脆写阿姆斯特丹那样政治相关的小说 要么就干脆写杂文去算了
  •   赞同。也不是说无趣。就是风格与之前的差远鸟。
  •   看完这个打算读读这本书了,目前为止也还是觉得《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好看,别的好像稍逊色。
  •   以前读过好几本他的小说,这本小说的情节发展在我预期之内,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人的本质是脆弱的。我会再读一遍的。
  •   在《Saturday》中,这种倾向尤其明显。此书一读起来,就觉得作者是有了立意之后开始撰稿。也就是说,麦克尤恩一开始就像写一个英国中产家庭在9-11之后的生活,并且决意一切时间皆需在24小时之内发生。
      
      由于事先有了这许多圈圈,于是麦克尤恩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得不去迎合它,而不是让人物和故事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人物单调而不自然,故事戏剧而不生活,看起来别扭得很。而这别扭的感觉也适用于作品的对话,比如那段关于伊拉克的辩论就僵硬得很。
      
    就是这种感觉!!
  •   其实看得挺困难的,太多的跳跃思维的自省,作为地铁读本还是有点。。。就像《在且瑟尔海滩上》开始看得实在痛苦,可是最后情节突然急转快速,几十年的人生几句就可以总结,爱情消逝,于生活妥协,总是让人无限感伤啊---看着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怯怯的愿望,总觉得无限惨伤。呵呵,不过,再次对麦克尤恩表示极度的佩服和敬仰,语言大家啊!
  •   处理成小戏剧……说得太对了!
  •   不觉得这个翻译得有点不给力吗
  •   翻译确实没有译文出版的感觉给力啊
  •   我觉得翻译挺棒的,译文新出的几本我没读过。就我读过的麦克尤恩而言,这一本已经很好,当然《赎罪》《切瑟而》是高质量的,《水泥花园》只能说过得去,而译林版的《时间里的孩子》和《阿姆斯特丹》简直是一堆烂泥。
    嗯,如此说来,还是译文好。《赎》和《切》恰好都是译文的。呵
  •   主要文字很不简洁,不想麦克的风格了
  •   刚开始读,觉得翻译得很流畅。关于神经外科手术细节的描写,包括手术刀推进的方向、肿瘤的名称、脑部的构造、病患的神态以金枪鱼黄瓜三明治的简餐(天啊,我对这个食物抱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挺佩服伊恩对于细节的专注甚至执着。读起来像嚼一个橄榄,有几千斤重的样子(忍不住用黛玉体);但回味却细细的,极致而绵远悠长。伊恩是一个好好作家,虽然我不喜欢乔伊斯,但是仍乐于将二者相提并论。
  •   《赎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你确定?
  •   或许本小说也是和麦式的经典布局差不多,也是部悲剧吧,虽然结尾是大团圆的拥抱,如释负重的安然睡去,但是内心源于恐怖组织的忧虑却永远存在。或许,是想表达西方中产阶级心中的呐喊?
  •   细腻的文笔~
  •   LZ对这本书的理解非常细腻深刻啊。
  •   LZ对伊恩也带有某种固定的偏见,不过这并不影响伊恩是一个好作家,而且《星期六》非常棒!
  •   ……最佳外语片,没听说过英语电影得这个奖的,有点逗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