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我老的老头

出版时间:2008年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黄永玉 著,丁聪 插图  页数:283  
Tag标签:无  

前言

  为什么老头儿号啕大哭?  我读了徐庆全先生著作《周扬与冯雪峰》.很受感动,一个多星期心情跟文章奔腾澎湃,不安之至。  文章点醒了我,冯雪峰先生1903年生,周扬先生1908年生,入党时间冯、周两位都在1927年4月12日大革命以后。冯二十四岁,周十九岁。  两位年轻人干着那么重要的大事,领导庞大的进步文学队伍,又在重要的时刻打下了不解之恨结。以后的几十年一直紧紧咬住不放,直到文化大革命两人同时都遭毒手,这才“历尽劫波兄弟在”,取得了互相的谅解。  太迟了!几十年时光耽误,大量优秀文艺队伍人员的牺牲,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弄怕、弄俗、也弄傻了人们的头脑,人们生活在比天灾还恐惧的人祸之中。自己同志,怎么弄成这种局面呢?

内容概要

黄永玉先生用风趣且另类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他相识的那些“比他老的老头”:钱钟书、沈从文、李可染、张乐平、林风眠、张伯驹、许麟庐、 廖冰兄、郑可、陆志痒、余所亚、黄苗子……通过这些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们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在与这些艺术大师的相遇、相识、相知中,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

黄永玉,湖南凤凰县人,1924年7月9日出生。受过小学至初中二年的教育。16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民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美术学院教授。写过诗、杂文、小说、剧本。出版过画册、诗集、杂文集、木刻画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开过个人画展。

书籍目录

为什么老头儿号啕大哭?(增订珍版代序)北向之痛 我少年、青年、中年、暮年心中的张乐平 大雅宝胡同甲二安魂祭 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 离梦踯躅 这些忧郁的碎屑 往事和散宜生诗集给这个党员打分 忆雕塑家郑可 米修士,你在哪里呀! 不用眼泪哭 余所亚这次真的死了 白头偕老之歌 云深不知处 天末怀先让屈辱中的潇洒我的世纪大姐暮鼓晨钟八十年

章节摘录

  锺书先生活了八十八岁。  他生于一九一O年,大我十四岁。  我荣幸地和他一起在一九四七年的上海挨一本只办了一期、名叫《同路人》杂志的骂。骂得很凶,很要命,说我们两个人在文化上做的事对人民有害,迟早是末路一条……  锺书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底子厚,他有恃无恐;我不行,我出道才几年,受不了这种惊吓,觉得在上海混生活很不容易了,不应该受到这种蛮横的待遇。害我难过了起码半年。  既然是一起挨骂,倒去找了好几本钱先生的书来读,在同辈朋友中间开始引用钱先生的隽语作为谈助。  那种动荡的年代,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  五十年代在北京和钱先生、季康夫人有了交往,也曾提起过那本《同路人》杂志,钱先生说:“……老实说,我真希望今天他们福体安泰……”  有一晚下大雪,我跟从文表叔、钱先生在一个什么馆子吃过饭,再到民族饭店去看一位外地前来开会的朋友。那位朋友住在双人房,不久同房的人回来了,是位当红的学者。他穿着水獭皮领子黑呢大衣,原也是沈、钱的熟人,一边寒暄一边拍抖大衣上的雪屑:  “……就在刚才,周扬同志请吃饭……哎呀!太破费了,叫了那么多菜,就我们三个人,周扬同志坐中间,我坐周扬同志左边,红线女坐周扬同志右边……真叫人担心啦!周扬同志这几天患感冒了,这么大的雪还要抱病请我吃饭,真叫人担心啦……”  探访朋友的时空让这位幸福的学者覆盖了。钱先生嫣然地征求我们的意见:“我看,我们告辞了吧!”  受访的朋友挽留不住,在房门口握了手。  下楼梯的时候,钱先生问我:  “记不记得《金瓶梅》里头的谢希大、应伯爵?……”  “文革”后,听说那位学者也是个“好人”,几十年的世界,连做好人都开始微妙起来。  五十年代末,有一回在全聚德吃烤鸭。那时候聚在一起吃一次东西是有点负疚的行为。钱先生知道我是靠星期天郊区打猎来维持全家营养的。他从来没有这么野性地生活过,有兴趣问我这样那样,提一些担心的外行问题。他说他虽然不可能跟我去尝试一次这样的壮游,倒是能给我开一张有关打猎的书目。于是顺手在一张长长的点菜单正反面写了近四五十部书。这张东西“文革”之前是在书里夹着的,后来连书都没有了。  他还说到明朝的一本笔记上记载的汉人向蒙古人买兽皮的材料,原先订的契约是一口大锅子直径面积的兽皮若干钱,后来汉人买主狡辩成满满一大锅子立体容量的兽皮若干钱了。他说:“兄弟民族一贯是比我们汉族老大哥守信用的。”  “四人帮”覆亡之后,钱先生和季康夫人从干面胡同宿舍搬到西郊三里河的住处,我有幸也搬到那里,正所谓“夫子宫墙”之内。打电话给他这么说,他哈哈大笑:“缘分!缘分!又绑在一起了!”  房子是好的,名气难听。“资本主义复辟楼”。后简称为“复辟楼”,这是因为那时大家的居住条件不好,而一圈高高的红围墙圈着可望而不可即的十八幢漂亮的楼房,恰好冲着来往于西郊必经之路上,大家见了有气。那时时兴这样一种情绪:“够不着,骂得着。”后来缓和点了,改称“部长楼”,也颇令人难堪。  院子大,路也好,每个门口都可以泊车。有不少绿阴。早上,一对对的陌生和面熟的老夫妇绕着院子散步,互问早安。钱先生和季康夫人都能见得到;还有金山夫妇,俞平伯夫妇……天气好,能走得动的都出来了,要都叫得出名字的话,可算是一个盛景。  二十多年来,相距二百米的路我只去探访过钱家一两次。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者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  钱先生一家四口四副眼镜,星期天四人各占一个角落埋头看书,这样的家我头一次见识。  家里四壁比较空,只挂着一幅很普通的清朝人的画,可能画家与钱家有值得纪念的事。钱先生仿佛讲过,我忘记了。  书架和书也不多,起码没有我多,问钱先生:你的书放在哪里?他说:图书馆有,可以去借。(!!!)  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一番好意也是人之常情,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走去开门,来人说了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先生只露出一些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  那人当然不高兴,说钱锺书不近人情。  事实上,钱家夫妇是真在忙着写东西,有他们的工作计划,你是个富贵闲人,你一来,打断了思路,那真是伤天害理到家。人应该谅解和理会的。  “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忽然大发慈悲通知学部要钱先生去参加国宴。办公室派人去通知钱先生。钱先生说:“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  “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钱先生没有出门。钱先生和季康夫人光临舍下那是无边地欢迎的,因为起码确信我没有打扰他们。于是就喝茶,就聊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比我老的老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1条)

 
 

  •   老早就想看他的这本书。黄永玉先生湖南凤凰县人,16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民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美术学院教授。写过诗、杂文、小说、剧本。出版过画册、诗集、杂文集、木刻画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开过个人画展。我曾在峨眉山的博物馆里看到过他的字画。加上有次看了中央10台“人物”栏目里对他的介绍,觉得这是位非常可爱可敬好玩的老头。 看他的这本书,有种听故事的感觉。黄永玉先生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书中回忆了钱钟书、沈从文、张乐平、李可染、林风眠、寥冰兄等等长辈。语言通俗简练,生动痛快,往事如电影般展现开来,好几处叫人笑出了声。 书中的第一篇是悼念钱钟书先生的。他说自己有幸在“四人帮”覆亡之后,和钱先生一家为邻,在“夫子宫墙”之内,但二十多年来,相距二百米的路,他只去探访过一两次。不是不想去啊,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有时南方家乡送的春茶或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就罢了。 读书至此,心生感慨。钱先生一家是真正的学者之家,而黄老头是个懂得尊重别人时间和情感的人。他说: “钱先生一家四口四副眼睛,星期天四人各占一个角落埋头看书,这样的家他头一次见识。” 嗨,这样的家是多么叫人羡慕的一家啊,这样的星期天该多么宁静,多么安心。(对了,我一直以为钱先生的家是一家三口的,黄先生这里怎么说是四口呢?疑惑中……) 黄永玉说自己有次要写个“凤凰涅磐”的文字根据,查遍了《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等书,都没有。有请教钱先生才在知道在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第3本找到。言语间无不流露着对钱先生的崇敬怀念之情。 在《我少年青年中年暮年心中的张乐平》中,我知道了黄老先生的“美术事业”是从漫画开始的。他少年时期通过看《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等杂志知道了张乐平、叶浅予等先生:“每一幅作品都带来一个惊讶和欢欣……他想得那么精确传神,用笔舒畅灵活且总是一气呵成。看完这四幅又等待下一幅,焦急的心情,如周末守侯星期天,茫然心情是十天半月后的等待……这种等待,这种焦虑,在我今天的国画写意任务刻画和笔墨上随处可见。……” 他说他那时晓得了世界上有个叫张乐平的人,更晓得了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不同。文中的回忆,语言极其通俗生动,仿佛看到了电影画面一般: 有一天,我的同班吉龙生的爹跟正街上蒸碗儿糕的激师傅,论到这个问题。 “你晓不晓得张乐平画的三毛?” “卵三毛!”他说。 “你晓不晓得三毛是一个人凭空画出来的人物?” “晓得有卵用?又不当饭!” “猪也吃饭,狗也吃饭……” “鬼崽子!你不滚,老子擂你!”他追出来。 我觉得这种人是无可救药了…… 自从我每天画漫画以来就觉得自己开始高级。 哈,读来不禁叫人扑哧一笑。而当读到后来张乐平先生带他去街上喝酒的情景我就哈哈大笑起来了。张乐平喜欢喝酒,吃牛肚洗嚼慢咽。黄永玉不会喝酒,只想两筷子扫光小碟子。但张还是喜欢拉上黄陪他喝酒,那是因为 一、 黄不喝酒 二、 虽然有时筷子节拍失调,但是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弟。 三、 黄是个耐心聆听的陪酒人。 …… 多么亲切多么珍贵的记忆啊。还有很多很多篇的文章,很多很多的记忆和叙述,没有怨恨,没有情仇,只有豁达、执着和坚忍,甚至记到文革间许多荒谬的事儿读来也时时叫人破涕为笑. 《云深不知处》里记到“猫头鹰”事件就是这样: 听说北京美术界出了大事,搞出来一批黑画,其中一张为北京饭店画的猫头鹰很恶毒,攻击社会主义。我根本不知大祸临头,还轻松地说:“嘿!画个猫头鹰算什么呢?我也常画的嘛!”没想到那说的就是我。 我仿佛看到了黄先生滑稽的不可思议的神情,笑了。 全书记的都是黄永玉先生同时期的美术界前辈的生活琐事,时而调侃,时而淡然,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黄永玉这个好玩的真性情的老人对生活的绵长深沉的情感。 唉!都错过了 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 故事一串串,像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 已经痛苦得提不起来 我读书时常囫囵吞枣,但好看的书我不会,因为不愿错过。对了,封面的题签就是黄永玉先生的字迹,我很喜欢。
  •   我几乎从来不买精装书,这本也是个例外,因为早就把它放在了暂存架却一直没看到降价的信息,实在是按捺不住,终于付款买下。到手才知道是精装,就那个价格来说原来还是我赚了……
    这个老头儿挺可爱,看看首页的黄永玉自画像就知道,一个圆脸大耳缺颗牙的大头,上面顶着几株稀疏的头发,眼睛笑得眯成了缝,其实,看过黄老头照片的人都知道,老人家实在是太谦了些,明明就挺帅一老头嘛,《大画水浒》里那张照片,王志文还是得到老头那么点儿颜色的。自画像下面乐呵呵地写着“狗不厌家贫,女不嫌爷丑”,也倒是,尽管书里的这些比黄老还要老的老头们被“爷”不分青红皂白痛打几顿,最后搞得凄惨落魄,生不如死,却还是在嚎啕大哭过后继续留在“爷”的身边。有什么办法,尽管也想过离家出走,毕竟最后还是要回这个生你养你的地方。有恨有怨,却还是爱啊……
    老头儿的本业是木刻画其次是画画再就是写作,不过惭愧地很,我对黄老极为简单的了解也是缘于他的写作(不过老先生说了,他最喜欢的还是写文章,因为木刻太累,呵呵),感觉老头的画好看是在看了《大画水浒》之后,看老头的《大画水浒》是在读了老头的《比我老的老头》之后。黄老头啊,你说你咋就能把你们这些老头——比如钱钟书比如张乐平比如李可染比如张伯驹等等被你写到的这19位老头(其实里面还包括一个老太太)再加上你自己,有几个没在那个年月受苦?进牛棚、搞生产、挨批斗一个都拉不下,可是你咋就能把受的那些苦写的让我总是笑呢?难道你就是要我理解一直纳闷的“笑中有泪”究竟是咋个意思?
    这本书里的18位老头加上一个老太太,都是中国文艺界响当当的人物,正因为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才有了响的名气,也正因为此,不肯随波逐流见风就倒,于是乎,在疯狂的岁月里当然首当其冲……再难,还是挺过来了,未曾违背自己的良心,总比那些见风使舵的所谓“大家”更有骨气,也更称得起“艺术家”这三个字!黄老头儿也很是为此有点儿骄傲的,他书里书外都是瞧不上那些人,其实谁又真的瞧得上?不是常说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墙头草”本就不是文人的气节!
    这19位朋友性格各异,读来甚是有趣。令我印象最深的却非这19人里的一位,而是被顺便提及的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齐白石。有人说白石老人小气,黄先生批说:“提二斤苹果去看齐老,目的是索要白石老人一幅画,老人不肯,便说小气,你说到底是谁小气?”批得好啊。不过黄老头也写了白石老人的一桩趣事,读来只觉可爱,不觉小气:白石老人待客有两只碟子,一只上面是发了霉的月饼,另一只上面是长了毛的花生。无论谁去,无论去几次,都是这两碟招待,本就是老人的一种客气,偏偏不知是谁,还真的拿月饼咬了一口,而其后再端出来的就是月牙形月饼了。
    实在是一本舒服的书,不仅指其内容,还有其纸张、印刷、排版,几乎无可挑剔。我喜欢在读每一个老头儿的故事之前先看看小丁给他们的画像(其中也有几幅黄老画的),寥寥几笔,一个个性老头儿就栩栩如生地在你面前了,结合黄老的回忆文字,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这本书,你买精装不浪费,因为实在是好,好书你就忍不住多翻那么几遍,精装的硬皮才经得起你这么折腾
  •   黄永玉说:哎!都错过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故事——一串串像挂在树梢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已经痛苦地提不起来了。他写钱钟书:江青点名要他去开会,可钱先生说,哈,我很忙的!他写张乐平:做了一大锅汤给逃难的人解暑,结果倾盆大雨,汤没人喝,他逼朋友喝了半锅,倒了版锅。他写李可染:他们一起去看齐白石,李可染说,齐白石招待你的瓜子和月饼,不要吃,都是放着很久了的,坏了的啦。他写林风眠:身上都是鞭痕,还是画家的样子。他写沈从文,老得快离世了,看见自己写的牌,什么也不说了,就是眼泪哗啦哗啦地流淌。他写廖冰兄,以为自己是作曲家,写来写去的都是那么几个音符。他写陆志庠,被日本人当做间谍抓起来还在哇啦哇啦地喊。那些老头和他一样,都是性情中人。哎,有一天我老了,老得只剩回忆了,我还能想起多少比我老的老头老太呢!
  •   对黄永玉这本《比》感兴趣,是因为看过一哥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点到这个有趣的老头。还因为前一段时间对钱锺书感兴趣,而《比》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北向之痛——悼念钱锺书先生》。

    黄老先生有颗童心,童言童语,真诚、欢快,记录的往事也不讳小节。从中看出那些老人鲜明而真实的个性和生活。印象最深的就是钱锺书、沈从文、黄苗子和郁风夫妇这四位。前两位是太过有名,后两位尤其是郁风太过有趣。

    当然,还看到了些许江青。
  •   一直比较喜欢质朴的语言 对用华丽辞藻堆砌的东西实在反感
    这本书 刚拿到 就翻开看了
    语言很是质朴 有种不带假的真实感 且有用语言呈现的文雅 幽默
    便是讥讽 都如流水般 淡淡地 让你会心一笑
    最感兴趣的 便是那个年代 那个文人受创的年代 一批“老头”的坚持 冯雪峰先生、周扬先生、钱钟书先生......这一个一个 在黄永玉笔下 不再是享誉中外的名人 而只是普通、有点可爱、有点执着的老人。
    书 无论是外形还是纸质 都很值得收藏
  •   我在学校,看到身边好多同学已不怎么看书。是的,我总觉得书和人是存在缘分的,缘到时,就会相逢。而之前,说太多,也是徒费口舌。
    《比我老的老头》这本书,写的非常棒,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从另一个角度写的钱锺书先生,沈从文先生等等一些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故事。
    黄永玉先生真的是个非常好玩的人。我喜欢听这些人的故事,不会干巴巴。
  •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而且此前也看过一两本有关黄永玉先生的书,他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头,文笔幽默,辛辣和他的画一样.这本书中他用非常平时而生动的语言记述了他和那些老朋友,那些在中国现代和当代艺术史\文化史上有**贡献的文化巨匠.这些文化巨匠的青年和中年时代,他们真实的人生和生活,他们与大画家黄永玉半个多世纪的友谊.
  •   《比我老的老头》真是一本好书。好书就是翻开了不想离开的书。黄永玉的语言很好读,轻松幽默,但有些地方也很沉重。如说到文革时期的事情,他们大雅宝胡同的事情,那些有才华的人的处境,举了个草原宰羊的例子说明当时的状况,让人心酸得想落泪。书中说的都是一些大家的故事,很值得一看。
  •   运速很快,3天就拿到书了,精装版,配得上老头的品味。听黄永玉的絮絮叨叨,感受大师们的患难与共。。
  •   喜欢黄永玉独特的风格,他眼中的老头值得一读。
  •   很久之前就期待这本书了,喜欢黄永玉这个可爱的小老头。最初知道他的是,美术老师手中的《从塞纳河到翡翠冷》。很喜欢里面的插画,那个爱画画的老头。不管他是在写自己的故事还是他人的,总是可以感触里面的人情味。还有那个岁月里的人儿,很多未知人物的一些琐事..
  •   黄永玉这个老头是个不一般的老头,画好、字好、人好书也好,当今画家中能写出一手好文章的。黄老算一个。
  •   可爱的黄永玉老爷爷,和一群传奇的老头,一段值得回味的人生,哈哈。
  •   不记得在哪本杂志上看到该书的节选了,节选的正好是书的第一章,说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有两个细节吸引了我,一是钱家四口人、四副眼镜,周末每人捧一本书在角落埋头看书。二是黄永玉先生向钱钟书先生讨教“凤凰涅槃”的典故,钱先生脱口而出:“去翻翻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第三本。”黄永玉先生的文字像他的版画一样,寥寥几个生活片段,勾勒出鲜活的钱钟书先生。对钱钟书先生的景仰是从《围城》开始,杨绛先生在前言中写道,钱先生写完一段就读给她听,她听了总是了然一笑,知道这些文字是在说哪些人哪些事,夫妇俩的默契跃然纸上。现在看到黄永玉先生笔下的钱家,还是那样书香人家,宁静而又温馨,真让人向往。现在的我也已成家,可惜周末两人都很少静下心来阅读,总是我看碟、绣花,他游戏、做饭。看来只能在黄永玉先生的文章里继续向往了。
  •   黄永玉,一个有趣的老头,独特的眼光里的人物形象。
  •   黄永玉是个朴实的老头,更是如实写了一群朴实老头的精彩人生.
  •   看过黄永玉的许多书,他就够老了,还有一群比他更老的老头,哈,有趣。
  •   读上世纪黄永玉与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的故事,恍如隔世。作者那份的看透世间的一切“放下”的心情,能感染到读书的人。尤其是写他表哥沈从文的那篇,让我从另一个视角认识了沈从文——我最喜欢的作家。
  •   太喜欢黄永玉这老头了。
  •   翻了翻,感觉很好,黄永玉不属学院派,话语幽默,文字生动,山野清风——很有意思的老头。
  •   黄永玉也是个很老的老头了,但这本书记录的是他作为年轻人时就接触到的文坛上那些很有名的人物,当然比他还要老上一些。因为是亲历者,所以读起来很舒服。
  •   黄永玉,一个书画也好,文字也好的,有童心却也有思想的好玩老头
  •   很喜欢精装版的硬硬的外壳封面 里面的印刷 和纸质也很棒

    作为一个高中生,其实大部分提到的名家我都不晓得 ,不过还是充满尊敬的心情,尤其是对钱钟书先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然后 觉得黄永玉是个很有意思 又厉害的人。
  •   去过凤凰古城,知道有个黄永玉,于是买了这本书,看后,让人捧腹大笑,这本书太有意思了,每个文人艺术家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人觉得那么可爱,值得一看!
  •   内容也风趣幽默,但我是冲着弘一法师买的,但这本书里没提到,我记得很久以前在《读者》上看到过,黄永玉大师小时候和弘一法师的故事,就是摘自这一本书。但找不到
  •   黄永玉,沈从文的表弟,一个画家,年纪越大越好玩,看他的书你会觉得他的有些想法和思想很独到,而且很幽默调皮,赞一个!
  •   平实的文字,没有黄永玉平时的戏谑,老一辈文学艺术家的形象和情怀跃然纸上。喜欢!
  •   对黄永玉老爷子感了兴趣,又对那些老的艺术家感兴趣,所以看到这本书就赶紧入货。
    黄老爷子的文笔跟他的画一样有趣(尽管我不懂画,但我觉得他的画实在是有趣的很)。生动、活泼、幽默,还正直,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黄老爷子其实很“狡猾”。哈哈!
  •   很喜欢黄永玉,很精神的一位老人
    这本书中,可以很近的感受到那段岁月中,大家们的喜怒哀乐,不是遥远的神灵,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和我们一样,有烦恼,有快乐,不同的是,他们就像流淌的小溪一样,静静地慢慢地体验着生活,面对着不幸与污蔑,以一种水滴石穿的精神活着。
  •   黄永玉真不愧为“鬼才”,一个画家,文字也如此出色,洒脱、率真,又带有一些匪气,湘西人的真性情!这本书值得一看!
  •   黄永玉先生是个可爱可敬的老人,用真挚的情感续写人与人之间不朽的传奇。
  •     唉!都错过了
      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
      故事一串串
      像挂在树梢尖上的
      冬天凋零的干果
      已经痛苦的提不起来了。
       -黄永玉
  •   书不分好与坏,只分有趣与否,这是作者的观点,也是我的观点。如果书看不下去,再好也没有用。喜欢黄永玉的诙谐简达的描述,没有花哨,却爱追着看下去。以前我是不太爱看这类回忆体的书的,作者的语言魅力改变了我的观点,不是书的内容如何,而是如何表达让人心悦诚服
  •   黄永玉先生不止画画的好,驾驭文字能力也很强,一个真正的作家就应该像他这样用简单的语言打动读者的心,让读者了解那个时代人的经历。
    尤其是描述郁风女士的那一章节 读来就感觉郁风女士就是身边某一个特立独行又真性情天真的姑娘
    感谢黄永玉先生给我们呈现出这么多美好的感觉
  •   黄永玉的散文,文风和作品内涵,都是我喜欢的。姜还是老的辣。文中对一些人或事的评价值,值得好好细读,别有一番意味。
  •   黄永玉一代大师
  •   这是我买的黄永玉的第一本书,非常好!以回忆录的手法,写了不少文革旧事旧人。风格诙谐庄重,清新质朴
  •   看了白岩松的《幸福了吗?》,上边有说到这本书,也看过黄永玉的《从塞纳河到翡冷翠》,所以这本,还没看,很期待。
  •   看过《黄永玉自述》,迫不及待的又买了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就不想再看别人的。超级棒的一本书,时时让你领略阅读的快乐!
  •   黄永玉写的散文极有韵味!
  •   以前在书城看到有本旧的
    当时已经非常非常想买
    正好朋友买了
    借过来看
    真是借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借来的书特别好看
    可惜最后还是得还给人家
    这本书是黄永玉回忆录
    里边的小故事
    内容都很有趣
    当时的生活即使是很困难,也过得很快乐
    有时看着看着还会笑出来。
  •   黄永玉的书,真是值得一读
  •   翻开书的第一页,就是一张夸张搞笑的黄永玉的自画像。内容不错,值得期待
  •   黄永玉在书中介绍了一群大师,非常好。
  •   喜欢黄永玉先生的书,朴素,真挚!
  •   黄永玉的书,带有回忆录的风格,挺好,民国时期的人物在我们心中都是很牛的那种。
  •   很有趣很受益处,看了对范曾关于黄永玉的评价很是困惑。但只书中的率真和黄老对工作的认真和珍惜时就令人记忆深刻。很好的书
  •   这是一群可爱又可敬的老头儿,经历了太多变迁,反而更加淡定,读起来笑中带泪。湘西人黄永玉,才华横溢,依然五分推荐这本书。
  •   喜欢黄永玉写的书
  •   黄永玉的散文是那么生动有趣
  •   黄永玉!值得玩味
  •   很喜欢黄永玉的风格,不拿腔作调,有韧性接地气。
  •   群星般闪亮的名字辉映了中国20世纪中后叶至21世纪的文化天空
  •   书刚拿到,还没看,质量看上去不错,要是有黄永玉自己的画配上就更好了。
  •   黄永玉的书一直很不错
  •   中午收到了书,觉得这样的包装对得起黄永玉的地位了,内容还没开始看,很喜欢~~~
  •   黄永玉是画坛活化石,看了长知识。
  •   黄永玉的文字好有趣啊,边看边笑。
  •   喜欢黄永玉,他笔下的大家们也是妙趣横生。
  •   喜欢黄永玉,一篇篇的好文章。
  •   喜欢黄永玉
  •   佩服黄永玉老师的才能和为人处世之道。
  •   娓娓道来,很好的一本书!喜欢黄永玉的文字!
  •   从侧面了解一个有意思的黄永玉!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黄永玉的画和文字
  •   买回来后在最短的时间看完了,写的自然,很好读,很有趣味,是一本了解研究他们那个时代的中国美术状态和那些老头的生平事迹的索引,准备把黄先生的作品全部读了
  •   语言非常风趣,很有情趣的一群老头,中国的文学艺术泰斗们。
  •   这亦是2009年读过的印象比较深刻一本好书。读的时候不自觉地被这个老头儿字里行间所流淌出来的情绪所感染,一直处于一种感动的、温情的、兴奋的情绪中。。现在翻开书,在打开的第一页里看到偶当时贴的蜡笔小新的贴画,看着不觉莞尔,怎么觉得这个可爱的老头和小新有些像呢?呵呵。。这个老头儿用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那段时光,以及在他生命带给他那么多欢乐和温暖的挚友们的点滴,还有他们之间珍贵的情谊,文笔非常地感性、真挚,又不乏幽默、畅快,直抒胸臆,令人动容,也令人羡慕那些闪亮的日子,和缅怀那些闪亮的人。值得一读,非常推荐!~
  •   买回来的时候,弟弟先看了,他说不好看;可是我通篇看来,却是本难得的好书,且不论他的文笔功力,只觉得书中所述的那些“名人”的“历史”,实在让人讶异!今年的红色电视剧尤其多,可是从来没有讲那样的“名人”们在物质生活上所受的困苦,我作为85后,从来不知道文化大革命时期,连名人也都是这样过的!书中有讲到陆志痒穿的“蚊帐布”军服,“像个光屁股式的怪人”!是记得以前有人讲过,抗战时有穿这种透明的蚊帐服,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是真的!战争真的可以疯狂到这样的地步!
  •   听说大师的名字,是很久以前了,誉满中外的画家,一画值千金。对大师感兴趣是在看了《艺术人生》中,他和郭晓明的对话。及至看了这本书,开始喜欢这个老头,不只为他的文笔与画风,更为他的对人生和事业的执着,对人情的练达,对人性光辉的景仰与追求。如果你闲云野鹤,这本书可以怡情,如果你入世很深,它可你让警世,如果你迷惘,它可以让你顿悟。
  •    《比我老的老头》的价值在于,老头提供了一种鲜活又边缘的“知识分子个人史”,没有权力中心的挣扎和扭结、揣度和血泪,也没有刻意地臧否褒贬、个人利益的混杂。老头的历史叙述颇具文体意识,岁月激昂也好沉痛也罢不过是随意点染的记忆碎屑、最深沉的痛楚也蕴含于了不经意的沉郁之中。      书之所以好看,因为充满了诗性的灵性和绵长深沉的情感,在调侃与叙述中,也有着似有似无的锋芒;在于老头的叙述有着极好的空间感和历史感、深广的社会内容,一切或许触摸不到的、一切或许无力超脱的、一切或许难以摆脱的。      当然,阅读出滋味或许还有些其它的小小要求,那就是最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近现代历程有一定的了解,最好熟悉中国现当代的政治历史背景,譬如这个序言的结尾:       散会了,几个人涌向坐轮椅的郭老握手,郭老兀兀然;夏公那边却是人头汹涌……    周扬先生一个人向东大门蹒跚走去,停在台阶边上。    一个孑然的小黑影子……    天安门广场暮色苍茫……      不同的人读起来,会完全地不一样,虽然历史早已不同程度地沉积在你我的身上。
  •   文中介绍了许多比作者年长的老人,如沈从文,张乐平等,从这书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不少名人的故事。
  •   一群可爱的老头,略带伤感的故事,大家风范跃然纸上,值得细细研读。
  •   本以为这是一部幽默的回忆录,没想到书中记录引人深思。不论是与张伯驹先生的偶遇,还是与沈从文先生的情谊,俱是从细微处着笔,却让人或是唏嘘或是景仰。
    而这些老头儿们的一言一行一事,无不反映了一个我们所不熟悉的风云年代。
  •   很早就知道这个快乐的小老头和他的这本书,在当当上看到后尽管折扣不多,仍旧狠狠心买了。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做对了。
    书的包装很精致,拿到手里就觉得很舒服。急切地打开看,一边看,一边笑,一边获得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这是一部难得的让人在笑声中痛快阅读的书,也是一位老人集结了众多大家的生活智慧的书,一部让人看时开心看过深思的好书。
    另:我妈妈也很喜欢看,所以这是本没有年龄隔阂的好书。
  •   睿智风趣的小老头,活明白了的小老头,喜欢!!
  •   真不愧是大家,这书我是点灯熬夜一口气读完的。不仅对于书里描写的那些老头有了一种很感动的认识,对于作者更是钦佩仰慕。笔法很有个性,有作者的明显的个人风格。感情真挚,非常值得一读。
  •   我一向喜欢作家出版社的书,这本更不例外。

    对于睿智、幽默、深邃、大家风范的前辈,我没奢望(也没有胆量)做精准的点评。黄先生不需要任何点评!看他的书,有种感觉: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

    书中的一位位大家、智者,曾经离我们那么遥远的名家,在黄先生笔下生动了、平易近人了,活灵活现地向我们走来,那么亲切。

    我极喜“张乐平”、“大雅宝胡同”、“不用眼泪哭”,反复读了好几遍。笑中带泪,感慨~~

    我记得黄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我是晚上八九点钟的月亮,静静俯瞰着这个世界。”呃,这成了我的追求了,对亲人、对朋友、甚至对擦肩而过的陌路,作一轮晚上八九点钟的月亮,在他们人生如日中天时,静静回避;而在他们人生的暗夜,默默照亮前行的路。
  •   都是些很有故事的老头,都是些值得敬佩的老头,感动
  •   黄老头写其他的老头,看似幽默,实则非常伤感,真情流露,有对亲人和师友的爱,还有对社会万象的揭露,看似平淡的文字,实则深富内涵,老人画得好,文字也震撼,建议读,多读,体会那份真挚的情感。
  •   很喜欢这个老头说话直来直去丝毫不矫饰有趣的人鬼才啊喜欢赞-
  •   黄老头的散文很有自己的特点,率性坦直,文笔朴质。另,该集子兼具史料价值,许多文化前辈的人生逸事得以记载,今后亦必流传,功莫大焉!
  •   决定买这本书是冲着黄老,比黄老还老的老头?我们严重高不可攀的智者,在黄老眼中是怎么样的.....
  •   这样一个老头,他自嘲、自恋、诙谐、幽默,实乃鬼才!
  •   老头写书很有意思,全是大家往事
  •   喜欢黄老头~ 人生经历丰富,就算是尝尽了苦头仍然如此达观,懂得简单的快乐~
    笔下的那些人物写的很鲜活。。
    书的质量也不错。
  •   好老头写好书!诙谐幽默、轻松活泼的语句让我不停地哈哈。买不着老头的画,买本老头的书也很好!
  •   黄老头还真有意思,值得推荐给朋友们读读!
  •   那些老头,每个都是值得纪念的老头。
  •   这本书曾经看过连载,一直想买,黄老头是个活得通透的老活宝,读他的书总是让人不禁莞尔!
  •   因写了一群可爱的老头,就买了。
  •   艺术家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受到了如此的催残,艺术遭到了灭顶之灾,中国文化经脉遭到了严重扭断,书中的主人翁们悲凉的生活,身心创伤,使人心情沉重,作者文风间练,笔峰锐利,语句辛辣,故事真实,很有老时文章的韵味。
  •   可爱的书可爱的内容可爱的老头,喜欢!
  •   买的第一本关于黄老先生的书,有意思的老头。
  •   y一次以外看到老头,一下子就喜欢了,书的纸张还好 就是缝线没封好 很多页都掉了
  •   喜欢这个老头,也非常喜欢这本书。书的质量不错,从**上买了一本,后来买不到了,没想到当当还便宜。真是很高兴!感谢当当!也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的快乐。极力向大家推荐!
  •   有很多老头,年轻人都已经错过了,看了这本书,我们就感觉到和他们一一的碰面了,这就算未错过吧,都已留在了心底的深处。因为那些人都是民族的良心和脊梁啊。
  •   黄老头实乃一妙人。
  •   幽默风趣,穿插在那一段特别岁月的苦难中,让人笑中有泪.
    眼泪中含了很多的感触,虽然未曾经经历那段岁月,然而长者的文字让我似乎有了真实感受.对于重压力社会中浮躁的我们这一辈的80后有非常多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不管是为人,还是做事..有些东西因为年代我们未必能经历,所以未必能有如此深刻的感悟,但很幸运我们有智慧的长者为我讲述历史,讲述那些值得深思的故事..从中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真实的生活,学着想长者那样智慧而又自由的生活..成为真正想成为的自己.并且让自己快乐!!
  •   很好 很有意思 这个老头确实有意思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