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海娜 页数:26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是在往生的路上,还是在回归的边缘。恍惚之中,她一直在寻找。 她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神圣之约。这个约若隐若现伴其一生。 赴约之因如此迷离。或仅仅为臆想中的一个眼神。或仅仅是,水波与微风间一次不期而遇的感动。如此无缘无故。几乎无关宏旨。却改写人一生历史。 赴约之旅如此艰辛。带着时空的错误上路,一路所见是伤者和病者。一路所遇是隔膜的眼睛和语言。还有被一堵堵铁丝围墙锁住的低沉的哀鸣。 如灵之约没有结局。只有故事带着土地和时间的气息日夜生长。且背景褪去,只留下清冽的双眸。在隧道那头。千古凝视。 而那道伤,终于永恒。 那颗魂,终于往生净土。
作者简介
海娜,生于1965年12月,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系(现为浙江大学),浙江舟山人,现定居广州。1986年起陆续发表散文,1995年起从事新闻传播工作至今。《往生》是她酝酿12年之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书籍目录
自序一道阴郁之光门一种祭品距离暗一种病第N种人格因无限果飘忽一种真理漩涡红往生后记
章节摘录
一道阴郁之光 1 女人对于时间的记忆是紊乱的。很难分清其中的距离。 对于一些事她永远觉得发生在昨天。而对于另些事她始终 觉得发生在很遥远的过去。即使它此刻正在发生。 那天凌晨,月如离开银城走向玉城时,就是这样一种遥远而模糊的记忆。因为那种离开,在她已期待多年。是她脑海里一次次复印的景象。 当生活没了故事,一切的表情成为一种雕塑后,她已无法容忍醒来时依然躺在那张床上。依然面对那扇窗。那些人。那种风景。 当生活没了故事,在她看来,死亡就已经濒临。而不明不白走向死岂是她所甘心。所以必须离开。 但在前进的路上她又感到一片茫然。心虚虚的,无端恐惧着。不知何以恐惧。不知恐惧什么。可以说这些年来,她一直在被自己的恐惧追赶着跑。每一天都感到末日来临般的威胁。绝望到了极点。莫名地需要一些行动来抑制自己。 而这些行动将是什么,又会形成什么,她并没有能力去预计。她莫名地选择,只是为了莫名的形成和莫名的抵抗。此刻,她知道,自己已从那个家出来,在向着一个方向,不管愿与不愿,都必须面对的一个方向。 她常常这样把自己逼入没有退路的死胡同,迫使自己失去选择、犹豫和逃遁的机会。只能面对。当只能面对时,当站在悬崖边上时,她似乎看到了生命里渴望的一种约,像鲜血一样对她狞笑,对她说:怎么样,还敢吗,还敢继续吗? 于是她又奋不顾身地向前。她一直恐惧的实际上是某个莫名的声音,来自她身体深处。它以无以抵挡的诱惑牵引着她走。 她一边向前,一边惊异于自己的举动。这些举动似乎带着普罗米修斯式的悲壮情结。可以如她所愿成就点什么。感动些什么。而实际上她并无任何把握。她甚至不知左脚出去之后,右脚会是在哪里。但她不及思想,或并不想让那些思想来到,就已迈出了左脚。 她常常这样。明明在担忧一些事的将要发生,却忍不住又去挑衅那些事发生。就像她十八岁时,还没开始一场恋爱,就设想一出悲剧已经升起。还没开始人生,就设想以后如何去完成死亡。 2 火车站。人类永远的出没口。有无数涌动的阴谋。有许多不安定因素的集结。摇摆不停的灯光晃动着人的神经。无数的眼睛在掠过一个个不确定的目标。闪烁着朦胧的希望和欲望。所有的目光都捉摸不定。带着痴呆和迷茫。脸上都写着岁月的风霜。颜色是铁灰色或土灰色。 这是她无法驱除的一种印象:中国火车站永远是一种恐怖片的背景。或史前人类战争的景象。从那些浩浩荡荡编织袋组合的人流中,似乎可以听到即将爆发的厮杀声和尖叫声。而在一切到来之前,是战前的死寂。 这是都市凌晨一幅没有血色的浮雕。 对着无数土灰色的脸和铁灰色的表情,她想到了秦始皇的兵马俑。一种无以言状的集体殉葬的悲哀取代了一直在她内心深处持续着的孤独和恐惧。在肌肉间穿梭着,隐隐深入着。 为避开乱哄哄的晃动,她支付了十元钱,选择了一种秩序——进入候车厅的贵宾室休息。贵宾室有一杯劣质绿茶。有两个电视机放着录像,内容是司空见惯的情色加暴力。人们喝着铝质茶壶泡出的绿茶,睁着空洞的眼睛对着那些煽情的屏幕——这是目前公众在无聊的时间里必须接受的一道公共风景。 上车时间终于来到,一切已不可拒绝地来临。惶惑已没有退路,接受是一种必须。人们终于逃不过一个不可避免的特定时刻,接受一种特定的结果——一旦你作出选择,迈出了第一步,就进入了一个模式。就会有一个连锁反应等着你。现在,月如就要被一个编号211的火车送往一个确定的地方。她将被确立于某处。将会得到一种结果。 3 拎起行李前行。过了检票处,后面的人流突然加速,如大海中涌来的一波波浪潮。所向披靡。直奔月台。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充满了冷峻的活力。不知为何,只有孤身一人,在行走之间,在已经启动尚未抵达的旅程中,在谁也不知道谁是谁的空间,在瞬间对视又瞬间回避的目光中,她会莫名欢喜。会无所顾忌。感到无限自由。似乎世界在她眼里无限生动地飞扬起来。她的眼睛闪出了非常的亮光。内心发出了在深山老林中会水晕一样波漾开去的“喔嗬嗬嗬”的呼啸。 她恍惚觉得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内心所需的东西。但那是什么呢,她不能确切肯定。很多事物,不断重复出现,不断重复刺激神经,但究竟是什么,恍惚觉悟到了,但又立即模糊不清,那是什么呢? 记得有人说过,文革期间,他惟一高兴的是在火车上。因为在那个空间,不用查身份,没人知道你是谁!没人知道你是谁!你和别人一样,仅仅是旅客!——仅此一点,他爱上了那列火车。仅此一点i他一直寄身于旅途。像游鱼一样穿过这世界,却决不在这世界的任何一地停留。 为何此时此刻记起了这些,难道她也是在回避一种被标识的身份,一种被牢固确定终身无法摆脱的标签?在寻找一种没有标识的时空里的命运的自由?还是莫名的行进本身就是在实现她渴望的对标识的背叛和游离?她说不清。 4 但人在旅途,至少表明你在过程中。在行动中。在不断变化的速度中。无数不确定因素将迅速围抱你。这些因素将重新组合无数新的不可预计的因素,将你带入一种莫名状态。接受种种可能遭遇的结果。那些结果的组合将使原本的人生路线发生裂变。而你终于逃离了那个本来无可改变的命运。 而没有任何可变结果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提前进入了坟墓。因为结果的结束意味着人生的结束。在活着的时间里,一定会有无数个结果,无论好坏,多少,你必在结果的列队中。你产生那些结果,又离开那些结果,你一直在期盼并走向另一个结果。 所以当结果消失的时候,她总是想做些什么。反抗些什么。而做不成,反抗不成,只能使这些欲望更加炽烈。只能使反抗行为更加激烈。所以在表面无平静如水的背后,往往深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阴郁的骚动。她就是这样一个内心充满阴郁骚动的危险的女人。 比如,在一席高朋满座的酒宴中,一群儒雅的用餐者正在享用佳酿和美食,赞美和音乐。此时,她噌地站起来,把酒杯朝餐桌中心掷过去——那将会怎样,众人将如何处置她,这顿饭如何进行下去。一切都会乱套——这种臆想的结果完全诱惑了她。她就想做那个突然发作的人。对严谨沉闷的秩序进行一次出其不意地袭击。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想到这些,她突然又忐忑起来。觉得自己分明是人群里一颗变异的种子。一个危险的细胞。一个货真价实的恐怖分子。一个异想天开的狂徒。一颗沉默只为等待爆发的定时炸弹。一旦被发现,立即会被隔离。而隔离是一种近乎于死亡的状态。形同行尸走肉。 因为此,她时时有做贼心虚之感。时时感到某只眼睛在某处冷漠地审视着她。似乎发现了她的阴谋。而那只眼睛的所在——那张无情的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 那是谁。她不甚清楚。但感觉得到。它无处不在。像探照灯一样监视着。它显然比她本身更具意志和威慑力,它在某处控制着她。她不禁审慎地控制着脸上的表情。并迅速使那些阴郁的骚动在萌动过程中即走向死亡。 5 可她依然欣喜这样的行走,混迹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心尽管茫然,还是感到莫名的安全。 因为人流看似紊乱,却各自有着自己的方向。没人会把一种目光固定在你身上。你可以感觉人流互相产生的温暖。人流形成的威慑力。人流中奇怪的神秘的传递。相互得到力量和保护而不需身份和语言。 她在人流中,没有被抛弃。这一点是重要的。许多人都非常看重这一点。自以为是的她也不能免俗。尊重一种早已存在的共同价值,共同秩序,你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如若特立独行,则风必摧之。 她在人流中。但她并不融合在那里。她依然在傲慢地抛弃。不屑地抛弃。至于究竟抛弃了什么,离开了什么,要去到哪里,她并不清楚。她只是感到了抛弃的痛快。就像火车不断向前,眼前的景色不断被替换一样。从河流到田野到山岗到村落到某个小站昏暗的灯光到灯红酒绿都市的心脏到荒无人烟的大漠孤烟。一直在抛弃,一直在迎接。 她喜欢在貌似融合中彻底背离,像美丽的化学反应,再也不会重复原来的单一。感到呼吸流畅的韵律。你们都在,你们又都不在。多么好的自由和安全。在温文尔雅的脚步里随心所欲。 6 像泡沫一样起伏的车厢的秩序渐渐安定,才发现送行的人一个个站在车窗外。 送行的和被送行的都在煞有介事地表达。为了上下车这一简单的形式,可以产生很多目光与目光无奈地相对。嘴唇与嘴唇言不由衷地说话。各自的心却在一个不同的世界盘算,预测着不可预测的命运。 到处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到处都是沉闷的令人窒息的空气。所有的人都已习惯这种空气。并在继续制造这类废气。好在没人为她送行。尽管她也渴望有一双眼睛在远处凝视。朝着她要去的方向。可以永恒,但不接近。可它们并不存在。 当生活没了故事后,并不需要自作多情。直到目前,她没见过这样的目光。但在她心里,一直有这样一道目光存在。在远远的隧道一头驻留。忧伤、深邃、平和。燃烧着一种深深的寂寞。像一道历史的伤在那里晾着。 送行的人渐渐从玻璃中模糊。消失。火车像游鱼一样向空气的另一端游去。她终究被载离了那个并不存在但一直在期待的目光——她并不知道,即将在某地发生的一切变故,一切灾难,都将源于对这道目光的期许,都将源于这道目光的突然莅临。 7 此刻,她已如一条被搁浅的鱼。在缘木而行。背道而驰。离大海越来越远,她身体里某种不安也越来越深。不明白自己究竟要去向哪里。要追寻什么。是什么要她如此背叛着离开。从兵岛到银城到玉城。 她只是感到窒息。当生活不再有故事的时候,她感到窒息。她需要的是不断变化的梦幻一样的东西。需要在持续不断的行动中给这一欲望以养料。尽管不知是谁在某一天把这样一种欲望埋于她内心深处,且随日月生长,让她不能自拔。但她知道,它一直要这样占据下去。 难道人终究要被一种东西占据么。自从有了思想后,你就不能摆脱一种被占据的渴望吗。你就不能让它们空着吗。只有这样才能把你的人生镇住吗。那又是怎样一种被占据呢。难道每个人都被这样一种不可遏制的被占据的渴望侵袭着吗。那么何以很多人都拥有如此相似的人生,而她时时觉得在空中飘呢。 她究竟在期待什么样的被占据呢。如果得到了,又将如何? 渐渐安静下来。像一汪凛冽的冬天的池水。凝视远方。听见一首歌在独自吟唱。由很多玻璃珠子组成。在夜里很明亮地闪烁着。探出头去。看见一些眼泪在流。在夜的窗外。就觉得很感动。不知为何感动。不知感动什么。很多人睡着了,听不到这样一首歌在独自吟唱。她为他们感到遗憾。她对着天空自言自语:这是一种奇特的语言,仅仅属于一种人。不属于另种人。谢谢你让我属于听得见的那一种。 8 玉城到了——这是211次列车的一个始终如一的终极目的地。她马上意识到自己已被鱼遗弃。这里的一切将与之发生莫名的关系。 去江南大学文学院报了名。办了一切入学该办的手续。然后,从东门转到西门,又从西门转到北门,独自绕着古色古香的校园转悠。在每一片青灰色的墙砖、暗红色的木门前伫立。轻轻呼吸每一种微弱气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其实通过自学她早已获得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但因中学辍学,对学园一直有一种残疾情结。记得十四年前,她的同桌同学来到她家,请求她父亲继续让她读书,她的学费由那个同学来承担。但父亲断然拒绝。为此她痛哭了几天几夜。 那是她人生第一次惨痛的绝望。知道此后的日子将像母亲一样,将像无数的渔家女儿一样,早早地出嫁,成为渔妇,然后生养一大帮儿女,然后过着日复一日永无变更的生活,然后在一块永不背弃的土地上终老一生。直至在山上的一堆坟茔里接受供养。 但十四年后,她站在江南大学的校园里。她将在这里度过一年。心里明白,许多情节其实仅仅是在宗教般的想象中完美的——所谓校园。书生。清贫。洁白。高贵。优雅。像小说里的那条蓝色多瑙河,可以在世人一生的记忆里闪耀。她仅仅是不愿错过那臆想中的唯美而已。 做梦的年代没有让梦做完,它总会顽强地盘踞于某处。而了却本身已带了浓重的悲情色彩。且一切是在物是人非后的某一天!所以在走进校园的一刹那,她的眼眶就湿润了。 她马上感到,玉城与她是一种契约。那深入的悲伤,蕴含着她生命里无法祛除的颜色。 9 第一学期,光阴平静如水。一介书生,埋头于学业。在课室和图书馆度过。周围清一色的明净。简单。身体和思想有独立的光。她觉得,此刻,正在接近期待的某种目标。但第二学期,蛰伏的骚动开始起伏。渐渐形成轩然大波——她做了一个极度奢华的美梦。且美梦之后,在教室里传奇般地遇见了梦中人。遇见了在火车出发前曾经期待的那道目光。 于是,此后的一切变故均被她一再神化。她把自己从这个世界中隔离出去。进入了极度迷离的恍惚状态。并把自己看成了奇迹的惟一。 那个梦就是桃园——中国人心底里极度敏感的一种暗示性意境! 那片桃园很美。很大。气势磅礴。暖洋洋一片。桃园里开满了妖冶的桃花。把桃园上空的天色染成了红粉佳人的香腮。 在桃花与天际之间是一条殷红的葡萄酒一样的河流。 沿着一条曲径信步走去。前有一座古桥。上面的字迹和雕刻已模糊不清。漆着古桥的是斑驳的苔藓和历年的封尘。像有一个很深的故事埋在红粉里,使人想起曾经在类似的园里出现过的陆游与唐婉式的悲剧。 继续前行,就是那条长长的葡萄酒一样的小河。河边站着一个人,穿着灰色上衣,背对着她。望着远处。那是黛玉葬花的情景——黛玉独自筑香坟葬花,宝玉悄然立于其后落泪。如此人、情、景。觉得此地有个情圣或情痴式的人物也未知。而桃园中的那个人似乎透出了这样一种气质。 ……
编辑推荐
历十年有余断断续续的反省,经一年半载反反复复的修葺,《往生》终于能与读者诸友见面了。这是一场畸形的爱恋悲剧的心灵反省。是一次寻找自我、完成自我的一个艰辛过程。《往生》呈现的是生命的门被打开后的发现。探索的是心灵深处病和伤的渊源。及如何抛却那些病和伤,回归生命净土的蹊径。愿生依然灿烂。死也不失完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