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页数:316  
Tag标签:无  

前言

  一  我的一个学生,向我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有一天,他从家里的一个旧箱子里翻出来几张老照片。照片拍的是同一个人,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服饰打扮在今天看来也显得大胆而前卫。他连忙拉过父亲询问,父亲说:“这是你的祖母。”  这让我的学生大吃一惊。看父亲和母亲,平时是那么谨慎、朴素、节俭,只要走出家门几步就立即融人灰黯的人流中再也无法找到。居然,他们的前辈是那样一副模样!  我的学生愣了片刻便相信了,因为照片上美女的眉眼神色,与父亲非常相似。  于是,一场艰难的问答开始了。凡是父亲最含糊其词的地方,恰恰是我学生最大的兴趣点。  这使我的学生产生一种有关自己生命来历的好奇,不久,他就带着那几张照片来到了老家的小镇。  认识祖母的老人还有一些,奇怪的是,本来以为最知情的老太太们都说不出太多的东西,而那些老大爷却目光炯炯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扑朔迷离地说出一些零碎的细节。  几天下来,我的学生锁定了三位老大爷,重点探问。结果,他越来越迷惑:自己的祖父有可能在这三人中间,也有可能不是。他离开小镇时有点慌张,甚至不敢看任何一个路边的老年男人。他还犹豫,要不要把这几天的经历告诉父亲。  我看着这个学生只说了一句话:“你只需知道,自己有美丽的基因。”  二  我们生活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家里,甚至已经成了家长,却未必知道这个家的来历。  小家庭这样,大家庭也是这样。  我自己年轻时也曾经突然发现了小家庭的来历,然后产生巨大的疑问,进而去探询大家庭的秘密。  那时我二十岁,家庭突然被一场政治灾难席卷,我天天帮父亲抄写他的“坦白材料”。掌权的极“左”派根据一个人含糊其词的“揭发”,断言我父亲有“政治历史问题”,却又不知道要他“坦白”什么,每天问的问题完全不着边际,因此这个材料永远也写不完。  我在抄写中充分了解了自家的历史,包括各种细节,经常边抄边为长辈们紧张、悲哀、高兴、羞愧。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世间子女是不可能知道长辈那么多事情的。  我怕父亲的回忆不准,又不断地向祖母、母亲、舅舅核实,他们的叙述使相关的资讯又增加了很多倍。我终于明白,这是一个辛劳、怯懦、善良的佛教徒家庭,从屋檐到墙脚,找不到一丝一毫有可能损及他人的印痕。  这一明白,反而造成了我更大的不明白。这样一个家庭,为什么遭此祸孽?原来以为是那几个掌权者居心不良,但他们很快下台了,单位的负责人换了几任,为什么祸孽还在延续?更奇怪的是,周围的同事、朋友都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荒唐的冤案,已经造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的无法生存,为什么都不肯稍稍帮助一下?这种帮助,当时对他们来说毫无风险。  我在冷漠表情的包围中,懂得了鲁迅当年解剖“国民性”的理由。而且我已经知道,“国民性”也就是一个国家民众的集体潜意识,是一种深层文化。  我被这种深层文化刺痛了,但是,当时社会上又恰恰是在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我又一次陷入了困惑:这是一种劣质文化在批判一种过时的优质文化,还是两者都是劣质文化?  不管哪一种答案,都让我非常悲观。既然中华文化是如此不明不白,那么,做一个中国人也就要一直不明不白下去了。  因此我觉得还是少沾文化的边,一心只想终身从事体力劳动。我在农场时的劳动劲头,很多老同事直到今天说起来还印象深刻。  三  后来,掌权的极“左”派上层因内讧而受挫,一场由政府中开明派领导人发起的文化抢救行动,把我也抢救了。我泥迹斑斑地被裹卷到了恢复教学、编写教材、编撰词典的繁忙中,并开始知道文化是什么。再后来,当极“左”派又把这场文化抢救运动称之为“右倾翻案风”要进行反击的时候,我就潜藏到浙江的一座山上,开始了对中华经典的系统研读。由此一发不可收,直到后来独自去寻觅祖先留在书本之外的文化身影,再去探访与祖先同龄的老者们的远方故宅,走得很远很远。  终于,我触摸到了中华大家庭的很多秘密。  这当然不能由自己独享,我决定把自己阅读和旅行的感受写成文章,告诉同胞,因为他们都为中华文化承担过悲欢荣辱。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很难,因为世界上华人读者的数量太大、支脉太多。为此我不得不暂时远离早就形成的学术癖好,用最感性的“宏伟叙事”来与广大读者对话,建构一种双向交流的大文学。  我的这个试验,受到了海内外华人读者的欢迎。  受欢迎的热烈程度让我惊讶,我询问白先勇先生是怎么回事。他说,你碰到了中华文化的基因,那是一种文化DNA,融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大家读你的书,也就是读自己。  四  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  我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我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但是,我与妻子不得不苦笑着交换了一下眼色,因为推出来的大多也是盗版本,想必购自中国大陆。其中还有不少,是盗版者为我编的各种“文集”。  因此我觉得不应该再麻烦这些盗版者了,决心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更何况,重访文化遗迹时所产生的新感觉需要补充,很多当时漏编、漏写的篇目需要加入,不少自己已经不满意的文章需要删削。  为此,我花费不少时间等待以前出版的那些书的合约到期,然后不再续签,让全国各地正版书市场上我的专柜“空架”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以前的文章进行大幅度的改写,又增补了不少关及中华文化基本经络的文章。  这样就构成了一套面貌崭新的“文化苦旅全书”。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关自己的路程。  眼下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我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我锻铸了它,它也锻铸了我。书里边的文章,除了一篇之外,都没有在以前出版的书里出现过。  从此,我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

内容概要

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    作者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作者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但是,作者与妻子不得不苦笑着交换了一下眼色,因为推出来的大多也是盗版本,想必购自中国大陆。  其中还有不少,是盗版者为作者编的各种“文集”。  因此作者觉得不应该再麻烦这些盗版者了,决心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更何况,重访文化遗迹时所产生的新感觉需要补充,很多当时漏编、漏写的篇目需要加入,不少自己已经不满意的文章需要删削。  为此,作者花费不少时间等待以前出版的那些书的合约到期,然后不再续签,让全国各地正版书市场上作者的专柜“空架”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对以前的文章进行大幅度的改写,又增补了不少关及中华文化基本经络的文章。  这样就构成了一套面貌崭新的“文化苦旅全书”。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关自己的路程。  眼下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作者锻铸了它,它也锻铸作者。书里边的文章,除了一篇之外,都没有在以前出版的书里出现过。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中国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多次担任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影响巨大。

书籍目录

总序猜测黄帝天灾神话问卜殷墟古道西风黑色的光亮稷下诗人是什么历史的母本丛林边的那一家千古绝响重山间的田园从何处走向大唐西天梵音长安的闪电唐诗几男子乱麻背后的蕴藏哪里来的陌生人总是那么郁闷到寒舍坐一会儿

章节摘录

  猜测黄帝  一  那天夜里,风雨实在太大,大到惊心动魄。  是台风吗?好像时间还早了一点。但在半山小屋遇到那么大的风雨,又是在夜间,心理感觉比什么级别的台风都要恐怖。  我知道这山上没有人住。白天偶尔有一些山民上来,但说是山民,却都住在山脚下。因此,在这狂风暴雨的涡旋中,我彻底孤单。蔓延无际的林木这时候全都变成了黑海怒涛,它们不再是自己,而是天地间所有暴力的体现者和响应者,都在尽着性子奔涌咆哮,翻卷肆虐。  没有灯火的哆嗦,没有野禽的呻吟,没有缓释的迹象,没有黎明的印痕。一切都没有了,甚至怀疑,朗朗丽日下的风轻云淡,也许只是一个奢侈的梦影?  这个时候最容易想起的,是千万年前的先民。他们在草泽荒滩上艰难迈步的时候,感受最深的也一定是狂风暴雨的深夜。因为,这是生存的悬崖,也是毁灭的断壁,不能不全神贯注,怵目惊心。对于平日的寻常气象、山水风景,他们也有可能淡淡地嘹上两眼,却还分不出太多的心情。  此刻我又顺着这个思路想开去了。一下子跳过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来到了史前。狂风暴雨删去了历史,让我回到了只有自然力与人对峙的洪荒时代。很多画面交叠闪现,我似乎在画面里,又似乎不在。有几个人有点脸熟,仔细一看又不对……  ——这时,我已经渐渐睡着了。  等我醒来时听到了鸟声,我知道,风雨已经过去,窗外山光明媚。  我躺在床上盘算着,昨天已经没吃的了,今天必须下山,买一点干粮。  我经过多次试用,选中了山下小店卖的一种“压缩饼干”作为惯常干粮。这种东西一片片很厚,吃的时候要同时喝很多水,非常耐饥,也非常便宜。其实这是一种战备物资,贮存时间长了,本应销毁,但这时“文革”尚在进行,民生凋敝,衣食匮乏,也就拿出来供应民间。民间对这种东西并无好感,因为口味干枯,难于下咽。然而,这对我这个几天才下一次山的困顿书生而言,却是一种不必烹煮又不馊不烂的果腹之食。  既然不馊不烂,为什么不多买一点存着,何苦定期下山一次次购买呢?只要真正熬过苦日子的朋友就能理解其间的原因。口袋里极少的一点钱,随时要准备应付生病之类的突发事件,怎么能一下子用完?因此,小钱多存一天,就多一天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代价就是饥饿感。两感抗衡,终于顶不住了,就下山。  每当我又一次出现在小店门前,瘦瘦的年老店主人连问也不问就会立即转身去取货。  他对我的表隋十分冷淡,似乎一直在怀疑我是不是一个逃犯。按照当时的说法,叫做“逃避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敌人”。但他显然没有举报,按照他的年龄,他自己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历史问题”。何况这是蒋介石的家乡,远远近近的亲族关系一排列,很少有哪家与那批已经去了台湾的国民党人员完全无关。既然每一家都有问题,彼此间的是非口舌、警惕防范,自然也就会少一点。  这,大概也是我的老师盛钟健先生想方设法让我潜藏到奉化半山的原因之一吧。  我说过,我在山上不小心碰上了蒋介石的一个隐秘藏书楼。原来叫“中正图书馆”,一九四九年之后当然废弃了,却没有毁坏,摘下了牌子,关闭了门窗,由一位年迈的老大爷看守着。老大爷在与我进行过一次有关古籍版本的谈话后,如遇知音,允许我可以任意阅读藏书楼里所有的书。我认真浏览了一遍,已经把阅读重点放在《四部备要》、《万有文库》和《东方杂志》上。  由于一夜的风雨,今天的山路上全是落叶断枝。空气特别清新,山泉格外充沛。我上山后放好买来的干粮,又提着一个小小的铁皮桶到溪边打了一桶山泉水回来,便静静地坐着,等待老大爷上山,打开藏书楼的大门。  二  后来回忆三十年前这一段潜迹半山的岁月,心里觉得非常奇怪。我上山,正好蒋介石刚刚在台湾去世;我下山,是因为昕到了毛泽东在北京去世的消息。中国二十世纪两位强硬对手的生命较量终于走到了最后,一个时代即将结束。而恰恰在这个时刻,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带进了其中一位的家乡藏书楼,长久关闭的老门为我悄然打开,里边是一屋子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  平心而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毛泽东比蒋介石熟悉得多。在报纸上看到照片,他接见外宾的书房里堆满了中国古籍,而且似乎只是中国古籍。他已经感受到生命终点的临近,正急忙从两千多年前的诸子百家中选取两家,一褒一贬,作为精神文化遗嘱。他的褒贬,我不同意,但是作为一个看上去什么也不在乎的现代革命者,到最后还那么在乎两千多年前的精神价值系统,却让我吃惊。  蒋介石在这个问题上比较简单,他只把儒家传统当作需要守护的文化,又特别钦慕王阳明。看管藏书楼的老大爷告诉我,蒋介石曾嘱咐他的儿子蒋经国要经常到这里来读书。蒋经国忙,匆匆来过两次,没时间钻研。  军事政治的恩怨是非姑且不予评说,但世界上确实找不到另外一个民族,一代代统治者都那么在乎历史渊源,那么在乎血缘根脉,那么在乎华夏文明。  与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国总是互相远征、互毁文明的情形不同,历代中国人内战再激烈,也只是为了争夺对华夏文明的正统继承权,因此无论胜败都不会自毁文明。即便是周边地区的游牧群落入主中原,也迟早会成为华夏文明中的一员。  这么一想,我潜迹半山的生活立即变得纯净。当时山下的形势还十分险恶,我全家的灾难仍然没有解除。但我的心态变了,好像层层叠叠的山坡山树山岚一齐拽着我蹬开了山下的浑浊喧嚣,使我飘然升腾。一些看似空泛不实的大课题浮现在眼前,而且越来越让我感受到它们的重要性。  例如:什么是华夏文明?什么是炎黄子孙?  答案在五千年之前。  但奇怪的是,在此后的五千年间,这些问题仍然被一代代地反复提出,而且似乎很难找到答案。  一切军事政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只不过军事政治行动总是极其繁忙又惊心动魄,构成了一个很难离得开的过程。很多人在过程中迷失了,直到最后仍拔身不出,还深深地拖累了大地。只留下一些依稀的人文余痕,却也早已支离破碎。你看眼前,一个老军人的遗产居然是一屋古籍,他的对手也是同样。这样的情景这样的时刻让我强烈感受了,我只有震惊没有感叹,胸中却纤尘全无,火气顿消。因此,面对这些诸如“华夏文明”、“炎黄子孙”这样的大课题,也只剩下了学术理性,而不再羼杂世俗激情。  我当时想,什么时候世道靖和,我会下山,去瞻仰一些历史遗址。因为正是那些地方,决定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此刻在山上,只能边读古籍边遥想,让心灵开始跌跌绊绊地旅行。  有时也会分神,例如下山时看到街边阅报栏上张贴的报纸,发现山下的“文革”好像又掀起了什么运动高潮,又印出了蛮横的标语口号和批判文章。我会痛苦地闭上眼睛,想念还在被关押的父亲和已经含冤而死的叔叔。回到山上后好几天,仍然回不过神来。这时就会有一场狂风暴雨在夜间袭来,把这一切狠狠地洗刷一遍,让我再回到古代。  我在早晨会轻轻地自语:黄帝,对,还是从五千年的黄帝开始,哪怕是猜测。  三  猜测黄帝,就是猜测我们遥远的自己。  其实,很早就有人在猜测了。  从藏书楼书架上取下写于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淮南子》,其中有一段说——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可见早在《淮南子》之前,人们不管说什么事都喜欢扯上炎帝、黄帝了,好像不这么扯就没有办法使那些事重要起来。这么扯来扯去,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就编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当然也越来越不可信。结果,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代,便出现了“愈古则材料愈多”的怪现象。  大家先是为了需要而猜测,很快把猜测当作了传说,渐渐又把传说当作了史实,越积越多。其中很多内容,听起来奇奇怪怪、荒诞不经,因此司马迁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  这种情形直到今天我们还很容易体会。看看身边,越是模糊的事情总是“故事”越多,越是过去的事情总是“细节”越全,越是虚假的事情总是“证据”越硬,情形可能有点类似。  司马迁根据自己的鉴别标准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筛选,显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职守。但是,他的《史记》还是从黄帝开始的。他确认,不管怎么说,黄帝是中国历史的起点。  这事过了整整两千年之后,被怀疑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批近代历史学家,根据欧洲的实证主义史学观,认为中国历史应该从传说中彻底解脱出来。他们把可信的历史上限,划到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认为在这之前的历史是后人伪造的,甚至断言司马迁也参加了伪造。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东周以上无史”。按照这种主张,中国历史的起点是公元前九世纪,离现在不到三千年。而黄帝的时代,虽然还无法作准确的年代推定,但估摸着也总有四五千年了吧。这一来,中国的历史被这股疑古思潮缩短了一小半。  疑古思潮体现了近代科学思维,显然具有不小的进步意义。至少,可以嘲弄一下中国民间历来喜欢把故事当作历史的浅薄顽癖。但是,这毕竟是近代科学思维的初级形态,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无法处置那些属于“集体无意识”的文化人类学课题,无法解读神话传说中所沉淀的群体密码,无法阐释混沌时代所蕴藏的神秘真实。这个问题,我在以后还会专门说一说。  其实十九世纪的西方考古学已经开始证明,很多远古传说极有可能掩埋着让人们大吃一惊的史实。例如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HeinrichSchliemann)从一八七○年开始对于特洛伊遗址的挖掘,一八七四年对于迈锡尼遗址的挖掘,以及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ArthurEvans)一九○○年对于米诺索斯王宫遗址的挖掘,都证明了荷马史诗和其他远古传说并非虚构。  就在伊文斯在希腊克里特岛上发掘米诺索斯王宫的同时,中国发现了甲骨文,有力地证明商代存在的真实性。那就把疑古的学者们所定的中国历史的上限公元前九世纪,一下子推前到了公元前十四世纪。有些疑古学者步步为营,说“那么,公元前十四世纪之前是伪造的”。其实,甲骨文中的不少材料还可以从商代推到夏代。  半山藏书楼的古代典籍和现代书刊被我反复地翻来翻去,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秘密。  那就是,在疑古思潮产生的更早一点时间,学术文化界还出现过“华夏文明外来说”。先是一些西方学者根据他们对人类文明渊源的强烈好奇,依据某些相似的细节,大胆地拉线搭桥,判断华夏文明来自于埃及、印度、土耳其、东南亚、巴比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巴比伦,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在地。  那地方,确实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很多古代文明都从那里找到了渊源,有的学者已经断言那是“人类文明唯一的起点”。那么,华夏文明为什么不是呢?  连中国一些很著名的学者,也被这种思潮裹卷,而且又从中国古籍中提供一些“证据”。例如蒋观云、刘师培、黄节、丁谦等等都是。当时的一份《国粹学报》,就发表过好几篇这样的文章。让我惊讶的是,大学问家章太炎也在他的《序种姓篇》中赞成了外来说。  设想都非常开放,理由都有点勉强,往往是从一些古代中外名词在读音上的某些相近,来作出大胆的推断。例如章太炎认为中国的“葛天”,很可能是“加尔特亚”的转音;黄节认为中国的“盘古”,很可能是“巴克”的转音;刘师培认为中国的“泰帝”,很可能是“迦克底”的转音。在这件事情上做得比较过分的是丁谦,他断言华夏文明早期创造的一切,巴比伦文明都已经有了,包括天文、历法、数学、井田制、服饰、器用都来自那里。连文字也是,因为据说八卦图像与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有点相似。有的学者甚至凭着想象把巴比伦文明传人华夏大地的路线图都画出来了。  更有趣的是,不同的幻想之间还发生争论,就像两个睡在同一个屋子里的人用梦话争吵了起来。例如丁谦认为,把巴比伦文明传人中国的带头人是盘古,而章鸿钊则认为是黄帝。理由之一是,庄子说过黄帝登昆仑之上,而昆仑山正好是巴比伦文明传人中国的必经中介。  不应该责怪这些学者“数典忘祖”。他们突然受到世界宏观思维的激励,试图突破千年传统观念探索华夏文明的异域源头,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他们中有的人,还是杰出的爱国人士。但是毫无疑问,他们的论述暴露了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典型弊病,那就是严重缺乏实证材料,却又好作断语。即便有一点“实证”,也是从文本到文本的跳跃式比照,颇多牵强附会。若要排除这种牵强附会,必须有一种“证伪”机制,即按照几个基本程序证明伪之为伪,然后方知真之为真。这些断言华夏文明来自巴比伦的学者,在自己的思维中从来就缺少这种逆向的证伪习惯,因此听到风就是雨了,而且是倾盆大雨。  但是,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实物证据,不断地证明着这片土地上文明发生的独立根脉。我还朦胧记得,好像是地质学家翁文灏吧,发表文章阐述远古大洪水所沉积的黄土与大量旧石器时代文物的关系,证明黄河流域也有过旧石器时代,与西方的旧石器时代平行共存。他的文章我也是在半山藏书楼看到的,但那篇文章的标题,现在记不起来了。  有过了疑古、外来这两大思潮,又有了不少考古成果,我们就可以重新检视史料记载,对黄帝时代作出比较平稳的猜测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余秋雨“文化散文” 升级上市  郑媛	北京青年报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升级版”。自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所有的版本不再印行。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其中两册是有关中国的,两册是有关世界的,两册是有关自己的。余秋雨的散文著作长期位于全球华文排行榜前列,同时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读者广泛接受,此次的《文化苦旅全书》经过他的大幅度修改,几十篇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首批推出的是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摩挲大地》。

编辑推荐

  余秋雨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文化苦旅全书: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文化苦旅全书:寻觅中华》一书,系统的表述了余秋雨先生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除了一篇文章之外,其他所有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以误读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寻觅中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3条)

 
 

  •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著作长期位于全球华文排行榜前列,同时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读者广泛接受,其作品具有第一流的美文,第一流的深度。令人气愤的是,因为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深受读者喜爱,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盗版的余秋雨先生著作。许多读者因此而**受骗,余秋雨先生更是不胜其扰。有鉴于此,余秋雨先生“觉得不应该再麻烦这些盗版者了”,于是“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在整理的过程中,又增补了许多作者重访文化遗迹时产生的新感觉,加入当时漏编、漏写的篇目,并对自己已经不满意的文章进行了删削。这样就构成了一套面貌崭新的“文化苦旅全书”。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关自己的路程。眼下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书里边的文章,除了一篇之外,都没有在以前出版的书里出现过。从此,余秋雨先生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所有的版本不再印行。
  •   眼下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作者锻铸了它,它也锻铸作者。余先生总有独特的见解、视角,总是令我耳目一新,一直很喜欢。书的质量也很好。很精美。
  •   结识秋雨先生的文章从高一时那本盗版的《文化苦旅》开始,依旧记得那是昏黑的傍晚,从街边书摊上,花14块钱买的内蒙古出版社的硬皮版(后来被成为余氏盗版中的经典版)一路上,秋雨先生的文章伴我走过青年,直到前年读过他的自传体长篇《借我一生》,读到先生母亲用毛笔在小秋雨的大斗笠上写下“秋雨读书”的时候,不禁默然催泪。或许是成熟的原因,在《借我一生》的文章中,我不仅仅喜欢那依旧华丽顺畅的文字,更觉得先生的为人煞是聪明,学者,作家,校长几个角色操纵自由。今天读到这本《寻觅中华》,除了《遥远的绝响》来自,《山居笔记》其余的文字是曾相识,仔细回想,很多出现在先生给凤凰卫视做节目《秋雨时分》中出现过。难怪读来有很强的博客和口语化色彩。通篇看来,其从文字到立意,到篇幅中作者的笔力来看,最好的其实还是那篇《遥远的绝响》。恰恰山居笔记的阶段也是我们最崇拜先生的时期。恕我直言,时下社会,讨论先生的确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以先生的功力,应该静下心再做一番大学问,梳理中华文化固是一个好课题,但一旦着力不足,就容易大而不当。这本书作为中华文化科普给高中生阅读是最好的读物,从文辞修养,历史知识到艺术鉴赏力的培养都是好范本。但是先生明显没有像写《山居笔记》那样下了那么大的功夫,对那几个文化命题有深入的准备和感悟,有那份宁静来构思文章。读来觉得稍显失望。怎么看都像是高层次的中华文化史电视解说稿。先生是位好作家,坐下来静静心,为我们芸芸众生多奉献几篇好文章是实在的。谢谢
  •   午后,和朋友徜徉于安静的书店。不大的空间里,却蕴藏着浩如烟海的文明。惬意的闻着书香,期待着下一秒的心动。一本墨色的书,带着固有的古朴和厚重吸引了我的目光,静默的等待着我的开启。余秋雨的《寻觅中华》。
    那扇锈迹斑斑的青铜大门,是否早已期待我们许久,它背后的世界安静的辉煌着,只待我们推开大门的那一刻,温和而又调皮的看着我们的双眼中透出因应接不暇而越发膨胀的饥渴。我一直知道中国的文化史是深厚而夺目的,但始终是一种混沌的认知,余秋雨不急不慢的说着故事,轻轻搔挠着文化史中的一个个兴奋点,在我们面前推开了那扇厚重的大门,撩开了那层朦胧的面纱。
    一种大文化,是一个庞大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它始终渗透于千家炊烟、万家灯火。相对而言,那些位高权重的政治人物是不太重要的,因为他们不存在社会的典型意义。但是,政治领袖对于文化的态度,却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先从反面效果来说,元朝的草莽皇帝,深知自己缺乏什么,但却讳疾忌医,用强势的抵抗来掩盖内心的底气不足,用扭曲的变革来阻碍文化的自由发展。因为缺乏,所以嫉恨;因为害怕,所以打压,这种心理也代表了一种中国人骨子里的劣根性。古人如此,今人亦逃不开。名震中外的“文化大革命”,从根本上大概也源于这种劣根性吧,只是这次革命相比元朝对文化的钳制,更多了毁灭性的后果,无异于一次文化截流。
    有了这样的反例,我对于拓跋宏的崇敬又增了几分浓度。唐朝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巅峰时期,它在对待文化方面的气度和包容,毫不夸张的说是举世闻名的。唐朝文化之所以达到这样一个辉煌的顶峰,除了中华民族自远古以来的代代传承外,在政权更迭的空隙里,还有一位异族帝王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做出了完美的衔接和递进。他就是拓跋宏。走向大唐,需要一股浩荡之气,在历史的当时,纷争散乱的宫廷和文苑已无法产生这种强大的浩荡之气,唯有寄希望于旷野。旷野之力如果能快速地自我开化,那么就可能成为支撑整个文明的脊梁。拓跋宏以一种超脱的视野,看到了文明进步的方向,他携着嵌入生命的旷野之力,用他年轻的臂膀和决绝的执着,撑起了中华文明的脊梁。同样是对于文化的匮乏,他却战胜了人性的劣根,以包容和推动文化进程之心扑入了中原文明的浩瀚,更为难得的是,他的身躯不止顶起了文明的脊梁,还同时抵挡着同族人的一次次诋毁和攻击,内心还承受着背族叛国的自我拷问,直到伤痕累累。拓跋宏纠结痛苦但却始终坚定的一生,深刻的融入了中华文化史。他不是坐标,但却散发着任何一个坐标都无法掩盖的荣光。盛唐之盛,盛在精神;大唐之大,大在心态。在唐朝的源头,埋着一个早逝的拓跋宏,也珍藏着这个朝代的精神和心态之源。
    在文化名人的长长名单里,成就斐然的太多,人格魅力耀目的太多,是谁在熙熙攘攘之中带给了你最朴实的感动?是谁在历史渲染之外向你展示了他广阔的生命格局?又是谁淡然的超脱了家族、民族和国家的桎梏带给你专属于文化的震撼?
    墨翟行色匆匆,奔波远途,没有马车,没有随从,他不躲风、不避雨,只为阻止远处的那场战争和杀戮。墨子的思想:兼爱、非攻。兼爱就爱的彻底,爱天下苍生黎民百姓;非攻就彻底摒弃战争。他始终低俯着身躯,站在最底层的民众当中,倾听他们的诉说,宣扬他们的声音。文化不是盛世的点缀,而应该是黑夜的光明。墨翟的思想虽然因过于理想而难于实行,但是他却为天下提出了一种纯粹的爱的理想。这种理想就像天际的光照,虽不可触及,却让人明亮。他疾步奔走在暗夜里的身影,给了我们最朴实的感动。
    大多数人对曹操的印象,除了京剧戏台上那个画着白脸的奸佞叛臣,还有三国演义里那个精于心计多疑成性的乱世霸主。而他另外一个形象却常常被忽视,那便是胸怀壮志、登高望海、高声朗吟的诗人。在众多版本的中国文化史中,曹操都是编者无法摘除、无法闪避的章节。“诗文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历史研究材料,有时候比历史记载更真实。历史记载由于是故意写历史,目的性很强,有时候反而容易造假,或有意或无意”。不去看有关他的史料记载是否真实全面,也且勿论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单是看他留下的一些诗文,便可窥见他作为文人的特殊气质。余秋雨甚至把他的才华置于曹植之上,在文学层面与诸葛亮的对垒中,更是完胜无疑。他胜在哪里?胜在融于天地间的生命格局。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的铿锵有力。曹操不是纯粹的文人,他是政治领袖,亦是军事权威,相比于纯文人的嗫嚅吟唱,他更多的是在心机较量的权争中抒怀壮志之豪情,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感叹天地之磅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他孑然傲立的背影,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也长久的留在了中国文化史册里。
    耶律楚材,对我而言曾经只是一个略有耳闻的名字,难得能记住这名字也多半托了复姓的福。细细研读有关
  •   何为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有多多少少墨客骚人在苦苦寻觅,尽管已经有了无数个精彩纷呈的答案,但是人们似乎仍然不满足。今天,大学者余秋雨走来了,一本《寻觅中华》,以其优美的文笔,博学多才的论证,雄辩而大气的笔调,以及敢于颠覆前人的磅礴气势,睥睨纵横于千年中华文化王国,寻根中华文化。细细读来,令人酣畅淋漓,掩卷深思。余秋雨的文化寻觅有着历史纵深的跨度和厚度,是从五千年前的黄帝开始寻根,一直叙述到当今的文化现象,一本《寻觅中华》就是一部中华文化史。“猜测黄帝”一章,揭开了寻根中华文化的序幕,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华儿女,自然对黄帝和炎帝十分的敬重,至今每年在黄帝陵还举行着盛大的祭典活动,吸引着无数海内外华夏儿女。黄帝和炎帝分别创造了农耕文明,余秋雨说,出生在黄河流域的黄帝“是华夏民族实现第一次文明腾跃的首领”。“问卜殷墟”一章,则对十九世纪末甲骨文的惊天发现,叙述了王懿荣、刘鹗、王国维这样一代又一代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执着追求,使一直像神话般缥缈的夏、商、周三代从传说走向“信使”,甲骨文所记录的天文、冶炼、医学、农业技术等代表华夏文明水平的辉煌成果在当时已经处于世界文明的前列。“古道西风”“黑色的光亮”“稷下”等章节,突出评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墨子,以及造成学术思想繁荣的稷下学宫,余秋雨问“人类的历史那么长,怎么会让这么多开山立派的精神巨人,这么多无法超越的经典高峰,涌现于一时?为什么后来几千年的文化创造,不管多么伟大,都只是步了那些年月的后尘?”这一问真是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但是令人有点遗憾的是,在这里余秋雨有意“躲避”了庄子,也许是我对庄子的格外偏爱,我觉得,庄子思想汪洋恣肆,博大精深,无论如何在中国文化史上该有他的一席之地。也许余秋雨觉得,老庄一家,老子作为道家的开山鼻祖更应该写吧。在“西天梵音”一章,当然写的是佛教传入中国这样的大事,这“无论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还是对亚洲文明,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叙述了佛教怎么会传入中国的这一问题之后,对于佛教究竟有哪一些特殊魅力吸引了广大中国人呢?余秋雨在儒、道、法、佛对待人生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儒学关注如何治国平天下,道教关注如何修炼成仙,法家关注如何摆弄权谋游戏,唯有佛教永远聚焦于人间的生、老、病、死,探究着摆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余秋雨寻根中华文化的另一特色是把着力点放到写人物上来。诚如他在“历史的母本”一章中写司马迁时所说,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而司马迁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让余秋雨感动的人物,所以余秋雨在写《寻觅中华》时很难不被司马迁所感动。在漫长的五千年中华文化史上,各类优秀人物如群星灿烂,数不胜数,如要一一列举,又岂是区区二三十万字所能囊括的。余秋雨恰到好处地选取了最为重量级的顶尖人物,表述了每一时期的文化精粹。例如,写魏晋文化,就着重写了阮籍和嵇康两个人物。其实,像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后汉书》编撰者范晔等在当时也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但都被忽略了。阮籍和嵇康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列入“狂狷”类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完全不按礼法和常规办事,引起世人颇多非议。阮籍最终被人陷害至死,最为潇洒的是,阮籍居然在行刑前还要求弹一曲《广陵散》,真是风雅得可以,这大概就是被鲁迅称作的“魏晋风度”吧。唐代文化写李白、杜甫和王维,白居易没能挤入前三名,只能是捎带提及;宋代文化写王安石、朱熹、陆游;元代文化写成吉思汗;明代文化写王阳明等等。余秋雨就是这样,在每个朝代选取一二典型人物写下来。我想,所谓中华文化,不就是通过各个时期、各种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来的吗?离开了人,便什么都没有了。在余秋雨寻根中华文化,始终有着他的精彩诠释和独特见解。他认为司马迁是伟大的散文家,因为“散文什么都可以写,但最高境界一定与历史有关”。在评述诸葛亮与曹操时,余秋雨认为,“在文学地位上,曹操不仅高于诸葛亮,而且高出太多太多,曹操的那几首诗足以使他成为历史上第一流的文学家,但诸葛亮不是”。对于“除了失败感就是屈辱感”的宋朝,余秋雨认为,不能全怪宋朝的无能,在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农耕文明确实很难打得过游牧文明。宋朝光靠着孙子兵法、抗战激情,确实很难从根本上取胜。对于毛泽东在晚年,“正急忙从两千多年前的诸子百家中选取两家,一褒一贬,作为精神文化遗嘱”,余秋雨直白地说:“他的褒贬,我不同意。”对于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他深刻指出:“中华文化的悠久生命力,并不是靠官方的喂养和宠爱,也不是靠边文坛的商榷和争执,而是靠广大华人的崇敬和守护,才维持下来的。”这些精彩的评述,在《寻觅中华》一书中俯拾皆是。
  •   它是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正如余秋雨老先生所言:“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文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是我们寻觅中华的方方面面·······
  •   看完了行者无疆,觉得自己对欧洲文化有了粗浅的知道。突然间觉得自己最看不清的其实是我们自己,于是又买了这本寻觅中华。想清醒的认识自己思维方式的形成,这本书从远古时代开始讲述了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从中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我们表述个各种文化思想,作者客观的评述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这些评述也启迪我们当下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我来说,使我深感自己的无知。余秋雨先生这套文化苦旅的书不仅值得收藏,更值得细细的品味。
    书的质量和印刷都不错,这套书我全买了,还在拜读中!
  •   本书虽然是个集子,即使里面很多的内容以前都已经看过。但是看到余秋雨先生亲自操刀重新选编,再加入新鲜的内容。让人觉得原来之前的文章之间还有这么一种深入的联系,原来这些文章说的,就是余秋雨先生在寻觅精神的家园,精神的中华。
  •   我一直以来喜欢余秋雨的书,他的散文集也是本本必读的,山居笔记已经让我喜欢到想起必读的地步,后来终于发现了这本书。寻觅中华,作者寻觅的是,中华文明,是几千年来的文化,这是一种深度,更是一种高度。读完了,让我真心的高兴,从心里莫名的兴奋。这就是找到了文化上的共鸣。
  •   老实说,书刚收到几个小时,翻阅了几篇,都没有看完,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此书的评价。余秋雨的散文,特别是关于文化的散文耐看。文章有深度,使读到文章的人无不深受影响,而且获得文化方面的知识。这次同时买了中国近期的热门作者莫言的散文,两厢对照,余秋雨谈感悟,莫言谈经历,一个写虚,一个写实,都有吸引读者作深入阅读的欲望。在印装上,本书23万字20印张,38元。《莫言演讲新篇》34万字23印张,35元。只是本书是软精装。
  •   作为文化人,喜欢文化带来的乐趣!寻觅中华,为秋雨老师的近年新作,这次买来 继续学习。书的装订不错,只是价格有点高!内容不必我多言,每一位真正喜爱文化的人都不会放过的!总体很值得推荐!
  •   余老师很喜欢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记事的方式来书写历史。本书我也看到了这个特点,每个朝代出现过的对中华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都被一一的描述,这些人物的品格及他们的作品。看完这本书后,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试图告诉你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可以产生那样的文化,背景是什么,而我们现在为什么又没有好的作品。看来这本书很有收获,值得推荐。
  •   从高中至今快20年了依然喜欢余秋雨,此书更系统也更形象地描绘了中华文学史上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非常认同作者的感情倾向,是非分明、爱憎分明,他的文章就证明了一切,让所有的诬蔑者自惭形秽吧!
  •   余秋雨老师是我最敬重的作者之一,所以只要是他的书,我都有看。这个系列的书是余老师重新编定的,和以前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没有看过本书的人,请不要错过。
  •   我一直喜欢余老师的书,最近买的三本才开始看,当然不可能有更多的感慨,主要是想跟着老师和脚步去寻觅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
  •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拜读了余老师的《千年一叹》,从此喜欢上了他的书,这本《寻觅中华》期待了很久,这次从网上订到了,很喜欢!
  •   余先生说有的书基本都读过,我觉得读余先生的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能给我提示一个新的思维视角。这本书我想很多的朋友推荐过,觉得正在上学的学生最好能读一读,对了解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很有帮助。
  •   据说是为了打击盗版,所有的书都不在重印,所以又重新编辑了!还是喜欢以前的风格,这个感觉厚重了点。
  •   刚读了几页便爱不释手,这是一本很值得读的书。余先生在历史的印记中为我们梳理着文化的脉络。让我们随着一个个历史人物,在文化的氛围之中去记忆,去体会,从而被感动。此书知识性强,可读性强,由浅至深,既解读了历史文化,又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例如,作者用散文般的优美语言为读者解读了屈原的《离骚》,读来真的是一番享受。书未读完,不好过多评论,但随着阅读的继续,兴趣的盎然,我以为这是一本值得买,值得读,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
  •   躺在床上,一边通过作者引经据典细细品味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一边跟随笔者天马行空地幻想,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突然觉得上学的时候历史书不应该那么正统,像这样会更加让人记忆深刻,也更加让人乐于回味。。。。。。
  •   追看了余秋雨先生的书有好久了。几乎每本必读,每次都有新收获。这次的寻觅让我对孔子、老子等诸子的学问产生了兴趣。不知道算不算先生写书所想追求的效果之一。
  •   寻觅中华,搜齐余先生的这套书尤其是作家版的,装帧很精美,虽然运输途中有挤压折痕,勉强能够理解吧。
  •   余秋雨的书真不错!读他的书仿佛走进了历史,有种与历史人物共存的感觉,文字虽然简单,但却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并且将历史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喜欢历史的同学一定要读余秋雨的书啊
  •   以散文的手法从灾难时期一步步寻觅中国文化史
  •   拿到《寻觅中华》那一刻,我就被它的封面深深地打动了。而它里面的内容,更是让我对中国的久远历史、文化敬慕!
  •   我们都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之因生在此山中”之名句,看了余秋雨先生此书的总序,就会使你有了读下去的一种饥渴愿望。书的开头是那样的新颖,使人产生了一种好奇之心,非要了解事情的原委,其结果是读者最终走向认真思考关于我们中华文明到底是什么的一个问题。
  •   这本书是送给朋友,结果他说有点读不下去,可能是他不喜欢历史吧 我是一个喜爱历史的人,喜爱之余,愿意去各地走走,亲身感受着那里所留下的历史烙印和文化沉淀。余秋雨先生是一个带着自己的心带着自己的魂去走遍古迹,感受历史的人,因此他的文字,特合我意。而且,我的孤陋寡闻是远远不能和他的博学多识相比的,于是在他的文字中,我汲取了很多养分,异常的欣喜。那种从文字中缓缓流出的历史、文化让我觉得心灵的土地都变得异常丰润。尤其是,在一个春雨阑珊的夜晚,泡着一杯绿茶,在温暖的台灯前,读着他的书,实乃享受矣~~
  •   “寻觅中华”
    不错的书
  •   从大学时代开始跟余的书,盗版的正版的自己也分不清。不错的一本,印刷很精美,内容还是一样精彩。
  •   精简流畅的笔墨把中华文化从原始的炎帝、黄帝时期一直梳理到清末。之后又用一个章节浅显地沟勒了一下现代包括文革时期的中华全貌。给不学历史的人一个中华文明史的总纲。生动而不枯燥。我喜欢!
  •   余老师这本书中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新发表的(有一篇是以前发表过的),还是原来的那个风格,我很喜欢。余老师是一个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文章显得有棱有角,尽管常常因此受到批评或者说是恶语相向,但是我就是喜欢这种风格。另一本书“摩挲大地”我也看完了。除了一些新发表的文章,原来发表过的文章也都修改过了,不过我更喜欢没有修改前的文章(的风格)!呵呵!也许就是先生说的“粗砺”吧!这年头好好写文章的人不多,骂人的人不少,在这浮躁的世界中,在一片蛙鸣的夜晚,静静地捧读余先生的书真是一种享受!这套的装帧设计有点问题,容易在运输中损坏,不过我在当当网上买的这两本书拿到手倒是好好的。
  •   我和女儿都喜欢余秋雨的书,盗版也买过,盗版之所以太多的原因只能说是余秋雨太有魅力!余秋雨笔下的某些故事对于我父母辈的人来说是太熟悉了!一直是她(他)们所钟爱的。而我喜欢余秋雨是因为喜欢历史,女儿喜欢余秋雨是他把历史故事说得很生动,说得让她佩服!以至于她在看余秋雨后作文进步让我们惊奇。感谢这个时代还有余秋雨!
  •   一开头的那个寻找自己家庭历史的故事就让我感动,年前爷爷去世的时候,很多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过的家族的人都聚到了一起。我好奇地问父母、老辈子的人,才知道了好多爷爷那辈子的事,什么当过县长,修县志,家族的婚姻,孩子的过继,文革期间的拆散等等,好多好多。余秋雨说的对啊,“未必知道这个家的来历”。整个中国也是啊,我们现在的人也未必知道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来历。从小时候考题中开始读余秋雨,读到现在。随着自己的成长,史书,百家诸子也读了不少,历史上的人和事业了解了许多,这时候,再来听听余秋雨,突然发觉自己还是好多都不知道,因为无知,也产生了不少有偏见的想法。但我高兴得是,一部书看完,不像小时候只有崇敬,现在也可以在一些事情上和余秋雨探讨探讨,也能感觉到,哦,原来他还还没看过这些,此类。
  •   大眼说:自余秋雨以后,装文化就不留行了~~这话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还是喜欢这种会心一笑的舒服阅读感觉余秋雨的文章读来让人感觉很舒服,把文化写的很美,没了枯燥~这很好
  •   余先生的文章很好,称之为大历史散文,作者对古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
  •   中华的文化史,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骄傲的。感谢余先生,为我们展示了过往的一幅幅画卷和那些故事。
  •   这也是讲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代的文化,虽说是文化苦旅的延伸,但比文化苦旅更加的详细,更加的丰富。喜欢历史,喜欢寻觅的读者,不妨可以看看
  •   想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苦于一直没有货呀 一直都是缺货 所以就买了本寻逆中华
  •   说起余秋雨了解的有些晚了,真正看他的第一本书是行者无疆,后来又买了千年一叹。说实在的这两本书看起来,没有过多的感觉。随手翻翻就束之高阁。后来逐渐接触了余秋雨早期的作品,发现余秋雨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要远远超过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平心而论,值得推荐一下。
  •   本人是不太喜欢看历史书的,但是却又想了解一些大的事件或者说跟文化有关的事情,从余老师的这本书中可以让你感受到很多,而这本书的内容也几乎没有和其它余老师的书中的文章重复的,所以值得收藏哦!是本让我不想放下的书
  •   书真是很好的,印刷很好,字很清楚,内容更是没的说,感受了从黄帝到近代的中华文化史,很感动
  •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书。从读过《文化苦旅》开始,就再没忽视过。那样灵动的文笔,那样深邃的眼光,那样独到的视角,还有那样似乎能透射人心的牵引力……情不自禁地着迷。~
  •   给我寄出的本书,塑料袋破损,书外包装污损。包括同时购买的《摩挲大地》一书,感觉装订简陋、粗糙,有盗版书嫌疑。

    商品评分只是为本书内容打分,与包装质量无关
  •   质量挺好,内容也好,寻觅中华。
  •   我用了1个星期看完本书,感觉中国的历史让作者串了一条线,随着他的这条线,了解了中国文化人的可喜可悲,让人感动、让人悲怒,同时感受到作为中国文化人特有的历史责任感和无奈。很好,值得推荐。
  •   看了秋雨先生对中华文化脉络的梳理后,心潮澎湃。这种自古至今,自上而下,娓娓道来的叙述,甚至让我明白了,“我”何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
  •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余秋雨迷,他之前的既不散文无一遗漏,全数看过。这是新的文化系列,把握和描写了中国人的内在灵魂——即中国的文化。在这个充斥了金钱气息的社会氛围里,很少会有人像余先生这样将中国文化历史进行如此深入的研究,不单单从时间和空间上给我们以想像的对比空间,还以精彩的语言让每位读者受到心灵的震撼与洗礼!我们是应该静下心来用我们的灵魂思考了!
  •   这本书高端大气上档次,性价比高,推荐买正版的余秋雨的书,支持正版!
  •   该书以时间为线索对中华文化做了节点式的阐述,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概况有很大的帮助。我大约4年前读过此书,一直向朋友们推荐,这次是给一个学妹买的。
  •   余秋雨老师一精美的语言 文学家的底蕴 对历史研究的执着 对中华文化的眷恋 给读者展开了一张脉络清晰 文笔优美浩荡历史画面
  •   无论何时读余秋雨的文章,都能被它那语言营造出的意境深深感染,十多年的时间,这种感觉始终未变!
  •   千年一叹读后买了这本,一样的文字魅力,一样的好~适合在浮躁的时候读来平静内心,在中华文化仿古之旅中遨游~书包装很好,版面设计很简洁。没什么污损,快递也很快,态度很好。
  •   书里的好多文章我已经读过多遍了,很有收获。
  •   这回的书是将早期的作品做成合集,再次阅读仍然回感到中华文化的力量
  •   站在很高的历史的角度,撇开政治的因素,娓娓细述中国的文化史,文字浅显,而内容不乏深度。是一本好书,能让读者对中国哲学发展,文化的发展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   很喜欢读余秋雨的散文,这一套文化苦旅全书准备好好读一读,了解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
  •   余秋雨先生能不辞辛苦,去亲身体验生活,并写出这么好的文章,真让人感动!
  •   印制精美,文字优美大气,思想深刻,是余秋雨文章中的精品,值得购买和收藏
  •   书以前看过了,感觉很好,就买一本收藏了,质量很好
  •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说是其的一大特色,可以用来增长中华文化知识,还可以学习其中的文采斐然,我打算给弟弟看看,积累积累语言,对写作有益。
  •   书没有一套的买齐。看完一本才买下一本。文化苦旅还是值得一看的。年纪更小的时候没看。现在来看,又觉得书浅了一些。不过还好,开卷有益~
  •   这本书粗略的谈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真的学到了不少知识,而且余秋雨在这本书里文风有不少变化,偏向于通俗易懂。我更喜欢他的这本作品,而且包装高档精致,看起来非常舒心。
  •   发货速度很快,书也未损坏。内容还未看,不过作者是我喜欢的。
  •   其实一直喜欢作者的文笔和口才,所以他的书,我基本上都有
  •   了解历史,了解中华文化,感悟人生.
  •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融合。
  •   余秋雨一直是我欣赏喜爱的作家,有骨气有内涵的中国文人,他的书我一本不漏,
  •   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是我非常喜欢的。我每一次拜读时都会全神贯注,爱不释手。他对一个问题认识度的准确判断,让人折服。而对景物,事物的描绘与描述又是那样的流畅与利落。华丽的文采,颇深的造诣,独到的见解,全部融入在他的字里行间,使人忍不住要读第二遍...第三遍......
  •   自认为对中国历史还比较了解的我,读了此书之后,发现了另外一个视角来领略巍巍中华历史.推荐!
  •   在网上看的推荐,买来一读,很好,中华文化可能在这里只是只言片语的记录,但让我好奇、让我喜欢。
  •   余秋雨对中华几千年的感悟,评价,有个人的见解。
  •   曾买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觉得改版得也不错,再购了一本!
  •   需要认真,安静,细细阅读和品味的一本好书!再次显示了作者的**才华!
  •   余秋雨先生好博学啊!把中华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   还是余秋雨,还是那种淡淡的,但有不失雄浑的感觉,读余秋雨的书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和感动
  •   超值正版!值得推荐。 还要到当当来买书。
  •   确实不错的一本书,带你走进历史,感受中华文化,中华历史。
  •   其实文章大部分已经看过,但作为收藏还是买了一套,不错!!!
  •   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叹 山居笔记,余秋雨的每一本书都是那么好看,让人受益匪浅!
  •   余秋雨的书,我很喜欢。这本书是一次文化盛宴,读过之后心有百感,无法用言语形容。PS:喜欢这本书的封面
  •   之前看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很好,很喜欢他得文字,这本书很早以前就想看了,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买了可以慢慢品读了真好,很期待
  •   喜悦。转念间,思索。社会体制的一样似乎正是这种文化流失的最大原因。倘若把余老放到明国时期,恐怕并不比那时的文人差。再思索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文人,唐朝时候的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时期的诗人文豪,他们不正是由于国家,社会的动荡才留下那些一篇篇,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篇章吗?我们何以对于当代的文人那么苛刻,我们不应该用一种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吗?
       无容置疑,余老仍然为当代文人中的佼佼者。百余年后,历史沉淀,或许余老的名字会被冲刷掉,但是他已经影响了我们一代人。我想,这已经够了。
      
  •   余先生的书我几乎每本都看 每次看过都有新的感悟 对人生 对文化 对生命。。。
  •   崇拜余秋雨,什么叫大家,看看余秋雨就知道了。这本书沿着中华文明的脉络
  •   内容我就不过多评价了,相信大家也会喜欢。对于书的质量,我有必要说一下,我所收到的版本是软精装,质量很好。我很喜欢这样的软精装。满意,满分。
  •   看了这么久的小说,让我看寻觅的时候也刹不住车似的飞快,但是这一篇篇的随感,更该慢慢慢慢地品味。
  •   很好看,里面讲述了中华文化中千古积淀的一些知识,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   很不错的书,值得一读,特别是那些没有文化却总爱指指点点的人更应该好好读读。
  •   是文化苦旅一系列的书,期待了好久,爱不释手。
  •   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朋友值得一看
  •   很好的一本书,中华文化的进程。喜欢
  •   文笔不错,对历史拿捏的程度表明了作者的高水平,挺对我教学有用的。
  •   很早就被余秋雨的散文所感染,也读了不少,这本书的文章好多没有看。
  •   正版书很好,整本书字体印刷清晰,字体大小和排版都比较适合阅读。
  •   能在国外"行者无疆",一定能在国内有所寻觅!
  •   很好的一本书,没读过的朋友赶紧的买吧,质量不错,绝对正版,内容就更不用说了呀,我是在一家咖啡店读完后才来当当买的,因为好书总是会常读常新哦
  •   一直很喜欢看余秋雨的书,文笔好,写得有深度。
  •   一口气买了余秋雨很多本书,正版,印刷质量很好,纸张很好,价格很优惠。
  •   延续了作者一贯的风格,深刻有内涵
  •   正所谓军人要靠武器寻找中华的自尊与自豪,那么,文人就该在这本书当中寻找这种感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