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3月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考琳·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 页数:469 字数:400000 译者:李尧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私生子苏格兰人亚历山大不堪忍受家族的欺凌,十五岁离家出走,几经周折到美国淘金,凭着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大发其财。之后,远涉重洋来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在那找到世所罕见、品位极高的金矿。为开发这座金山,和中国人孙楚共同合作。孙楚与旅店老板娘茹贝曾有一段恋情,生下儿子李。李聪明绝顶,被亚历山大视为义子,送到英国接受最好的教育。为报复使他自幼备受折磨的德拉蒙德家族,亚历山大娶十六岁的“堂妹”伊丽莎白为妻,希望她为自己生儿育女,接续香火。但伊丽莎白和亚历山大婚后感情冷淡,生了两个女儿之后,即因身体原因不再生育,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亚历山大希望与他相爱一生的情妇茹贝的儿子李能娶他的女儿为妻继承家业,学成回国的李却与大他六岁的伊丽莎白相爱。陷入重重矛盾的亚历山大回天无力,最终伴随一声大无畏的爆炸,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他深爱的人们铺平幸福之路。
作者简介
考琳·麦卡洛(1937-):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1977年,她调动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创作出版了呕心沥血之作《荆棘鸟》。该书已经出版,便引起轰动,不但拍成电影广为流传而且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成为当代世界最畅销的小说之一。除享誉世纪的《荆棘鸟》外,还创作另外十二部长篇小说,一部传记。最新出版的《呼唤》是作家于《荆棘鸟》之后首次回到最擅长的家世爱情传奇小说领域,被西方文坛誉为“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现与其丈夫居住在澳大利亚南太平洋的诺福克岛。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第一部 一八七二年到一八八五年 一 命运的改变 二 “亚历山大大帝”的足迹 三 找到了矿脉和新娘 四 家事和出人意料的同盟 五 为人之母 六 “启示录” 七 新的痛苦 八 信第二部 一八八八年到一八九三年 一 两个含苞待放的姑娘 二 争端 三 灾难 四 生与死 五 男人的世界 六 安娜的多莉第三部 一八九七年到一九○○年 一 浪子回归 二 启蒙 三 石破天惊 四 女医生 五 亚历山大再上战马
章节摘录
“你堂兄亚历山大写来一封信,要娶个老婆。”詹姆斯·德拉蒙德从一张信纸上抬起头说道。 伊丽莎白听见唤她到前面的客厅见父亲,就如同当头挨了一棒。这样郑重其事地召唤就意味着父亲要狠狠地教训她一顿,然后依照“罪过”大小,接受“适当”的惩罚。哦,她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今天早晨熬粥的时候搁多了盐;也知道因此而接受什么处罚——从现在起到年底,她喝的粥里不能放盐。父亲花钱精打细算,绝对不会为哪怕一小撮盐浪费钱财。 因此,伊丽莎白听到这个令人惊异的消息之后,倒背双手,站在那张破烂的翼状靠背椅前面,大张着嘴,半晌合不拢。 “他想娶琼。真蠢!他以为时光停在那儿原地不动呢!”詹姆斯气愤地挥了挥手里的信,然后目光从信纸移到最小的女儿身上。阳光从窗口倾泻进来,洒在伊丽莎白身上,他自己坐在一片阴影之中。“你和别的女人一个样 ,不缺胳膊少腿,所以,你去吧。” “我?” “你聋了吗?姑娘。是的,你。除了你,这屋里还有谁昵?” “可是,父亲!如果他想娶琼,就不会要我。” “从他写信的那个地方的情况看,任何一位品行端正、有教养的年轻女人都行。” “他写信的那个地方在哪儿?”她问,知道父亲不会让她看信。 “新南威尔士。”詹姆斯嘟哝着说,他心满意足时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看起来,你堂兄亚历山大干得不错。在金矿发了点小财。”他说,额头现出几条皱纹。“或者,”他又变了口气,“至少有足够的钱娶个老婆。” 她最初的惊讶烟消云散,代之以沮丧。“他在那儿娶个老婆不是更简单吗?父亲。” “在新南威尔士?他说,那儿的女人不是妓女就是前流放犯,要么就是从英国去的势利小人。不,他不会找那儿的女人。上次回家,他对珍妮。一见钟情,当时就向她求婚,结果被我断然拒绝。是啊,我怎么能把珍妮嫁给闷热拥挤的格拉斯哥一位游手好闲的锅炉学徒工呢?何况她那时刚满十六岁,就是你现在这个年纪,姑娘。所以,我敢肯定,你在他那儿能派上用场。 他喜欢年轻姑娘。他想娶一个苏格兰妻子,品行无可挑剔,和他有同样的血统,可以信任。至少,他是这样说的。”詹姆斯·德拉蒙德站起身,从女儿身边走过,径直走进厨房。“给我泡点茶。” 伊丽莎白把茶叶放到温热的茶壶里,再倒满开水,这时候,詹姆斯已经拿出一瓶威士忌酒。父亲是个长老——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的长老——所以不怎么喝酒,更算不上酒鬼。如果他往茶杯里倒一点儿威士忌,一定是听到了什么极好的消息,比如生了个孙子。那么,为什么这个消息让他欣喜万分呢?身边没有一个可以照顾自己的女儿,他该怎么办? 那封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伊丽莎白一边用小勺搅动壶里的茶一边想,也许威士忌酒能帮她找到答案。实际上,父亲喝点儿酒话就多,因此很可能暴露秘密。 “亚历山大堂兄还说什么了吗?”等到父亲第一杯酒下肚,第二杯刚刚倒满,她便大着胆子问。 “没说什么。和德拉蒙德家族别的成员一样,他也话少。”他哼了哼鼻子。“德拉蒙德,没错儿!他已经不再姓这个姓了,真让人难以置信。他到美国之后就改成金罗斯。所以,你不会是亚历山大·德拉蒙德太太,而是亚历山大·金罗斯太太。” 伊丽莎白压根儿就没想和这种对自己命运的独断专行做一番抗争。当时没有,后来也没有。尽管已经过去足够长的时间,完全可以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想到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违抗父命,她就吓得要命。事实上,除了默里牧师的责骂,她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可怕的事情。不是伊丽莎白·德拉蒙德缺乏勇气或者魄力。远非如此。母亲早已去世,她是这个家最小的孩子,从记事起就一直受两个老人暴君般的统治。 这两个人就是父亲和他的牧师。 “金罗斯是我们这个镇子和县的名称,不是一个家族的姓。”她说。 “恐怕他改成这个姓自有他的道理。”詹姆斯呷着第二杯酒,以少有的宽容说。 “是不是他犯了什么罪?父亲。” “我想不是。如果他真的犯了什么罪,现在就不会这么张狂。亚历山大总是固执己见,自以为了不起。你伯父邓肯想了许多办法也管束不了他。” 詹姆斯长长地、心满意足地舒了一口气。“阿拉斯泰尔和玛丽可以搬过来和我一起住。等我人土之后,他们可以得到相当大的一笔钱。” “相当大一笔钱?” “是的。你未来的丈夫汇来一笔钱,支付你到新南威尔士的费用。一千英镑。” 她倒吸一口凉气。“一千英镑?” “没错儿,我已经说过了。不过,别高兴得过了头。你可以从这笔钱里拿二十英镑买嫁妆,五英镑买结婚用的首饰。他说,你可以坐头等舱,再带一个女仆。我可不同意。这简直太奢侈了。我明天要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爱丁堡。和格拉斯哥的报社写信,请他们登个广告。”浓密的沙色睫毛低垂,说明他正在绞尽脑汁想事儿。“最理想的是找一对体面的已婚夫妇,属于苏格兰教会,打算移居新南威尔士。如果他们愿意带你一起去,我给他们五十英镑。”他抬起眼皮,一双明亮的蓝眼睛亮光闪闪。“他们求之不得呢! 剩下的九百二十五英镑就进我的腰包了。相当大的一笔钱。” “可是,阿拉斯泰尔和玛丽愿意搬过来和你一起住吗?父亲。” “如果他们不愿意,我可以把这一大笔钱留给罗比和贝拉,或者安格斯和奥菲莉娅。”詹姆斯·德拉蒙德得意洋洋地说。
编辑推荐
《荆棘鸟》作者的最新力作,一部动人心魄的家世小说与爱情传奇。 “这是一个发生在色彩瑰丽的时代和地方的充满色彩的故事。” ——《书评周刊》 引人入胜,充满情趣,色彩瑰丽,比《荆棘鸟》更美的巨作。 ——《出版周刊》 该书一如考琳·麦卡洛以往的创作,以人物刻画细腻、叙述生动感人见长。书中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麦卡洛将你带进那个无比艰难的岁月,感染你,鼓舞你,使你快乐,并且有所希望。 ——《纽约时报》 本小说在西方文坛被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在这部书里,考琳·麦卡洛无情地鞭笞了一百多年前愚昧、落后以及宗教教条编织而成的人性之恶,热情地讴歌了被践踏的文明、被蹂躏的人性所迸发的光彩。《书评》指出:“这是一个发生在色彩瑰丽的时代和地方的充满色彩的人物充满色彩的故事。”其准确地勾勒出《呼唤》一书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