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法国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关键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曾经生活在巴黎的灯红酒绿中,混迹都市,叱咤风云的中国女子,在体验了人生的种种以后,得出的生活真谛的心迹记录,该书为那些梦想去国外闯荡奋斗的人提供了一个与《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等完全不同的版本。著名作家为该书写了十分到位的序,可以成为阅此书的很好的导读。  不过,地方毕竟不是决定性的。无论身在城市还是身在乡村,一个人都可能领悟生活的真谛。也都可能毫无感受,就看你的心静不静。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  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关键一定知道她到底要什么,所以她的心很静。多年来,她安心地在欧洲山村里做一个普通人,细心地品尝每一个平凡日子的滋味,品出了许多美味。在法国南方的乡村,许多农家自酿葡萄酒,其味醇和而耐久,主人端出来款待过往客人,大商店里是买不到的。关键端给我们的正是她自酿的红酒。

书籍目录

序品味平凡生活周国平一、我看法国人早安,寒泊!穷罗朗,富罗朗小村故事巴尔戴医生戴帽子的女人火星,第一步骤玫瑰在南下的列车上永远的玛格丽特光着脚走路的老人手机响了乡村小学老友亚克盗草人的故事生命的碎片二、我看生活生活记忆秋感童趣留住生命中的阳光酷热中晃动的人影文雄,你在哪儿?我曾是北京街头的小女孩异乡寻美的她我的花园,还有我写了二十年的信炉火映红你的脸咖啡杯中的巴黎情节闲谈无过,胡扯有益飞跃人生的女人一个有趣的男孩儿话说BOBO和NONo从法国时尚的“中国热”谈巴黎华人三、我看生与死你在电话里说……四十是四十晴晴第八十四个圣诞节我是一条鱼心底的暗河——他和她的故事十岁威尼斯轻舟爷爷讲的故事死神,从我的生活中走开!跋 拥抱阳光 关键

章节摘录

  早安,寒泊!  自从离开巴黎,搬到寒泊(RAMBAUD)来住,我真的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每日清晨,鸡鸣鸟语将我唤醒,推开卧室的窗,朝霞托着远山,与蓝天白云一齐涌入眼帘--或是银白,或是浓绿,或是金黄,或是橘红……总之,我不得不用目光和肺叶,还加上自己全部身心来接收这一切,将自己融入其中,让大自然来填充和拥抱我。  寒泊是一个位于法国东南部阿尔卑斯山的小村,这里游客很少,风景如画,空气清新。  今早面包师与往日一样准时,驾着他那辆陈旧的绿色面包车来到小村的中心地点--卫国阵亡村民纪念碑前。那车的嗽叭总是十分刺耳,与小村的宁静气氛不太和谐,但它却足以告知全村:刚出炉的面包到啦!  我披上外套,拿着零钱出去。从车里探出的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但又有几分似曾相识。平日的面包师名叫斯戴夫,是一位高大强壮的帅小伙,长着直挺的鼻梁,厚厚的嘴唇,有一张如阳光一般灿烂的笑脸。而今天这位虽与他有一样的骨架的脸型,却年长一些,微胖一些,脸上布满了胡须和哀伤,远不如斯戴夫看上去令人喜悦。我十分客气地与新面包师打招呼:“你好!请拿一只黑麦面包棍。”出于礼貌,我没敢问为什么斯戴夫没来。在法国生活了十多年,我了解法国人的习惯,不轻易打听别人的事,人家愿意告诉,就听着;人家不说,最好别问,这就叫尊重他人。与那灰着脸的新面包师告了别,我没说“明天见”,因为我希望次日重新看到我们的斯戴夫。  身居“世外桃源”的我却喜欢旅行。这次出门将近两个月,重回安静的小村,更加珍爱这里的生活。旅途的疲倦消失了,大城市带给我的浮躁感淡化了,我找回了平日那清静淡泊的心境。我想,无论我走多远,见多少人和事,小村的宁静是永恒的。生活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在这里等待着我,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找到自己,这里是我的家。  次曰正逢星期天。与往常一样,村民们纷纷朝小教堂方向走去。我不是教徒,不参加礼拜弥撒。我一边听着广播里的新闻,一边静静地吃早餐。看着窗外的行人,觉得今日气氛有些异样:他们身着黑衣,有人还怀抱着白色的菊花。我想,今日一定是为纪念某位死者的追思弥撒。村里老人不少,每年总有几次葬礼。不知又是谁家的老人走了,有如此多人送行,那亡灵也该安息了。我一般不参加宗教仪式,但会给家属写一张致哀的卡片。

编辑推荐

  关键的经历颇为特别。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她到巴黎闯荡。一个中国姑娘,置身于世界艺术之都的浪漫,心情当然很兴奋。那些年里,我两次去巴黎,看见她忙于找房子,开画廊,一副扎根巴黎搞事业的劲头。何尝想到,若干年后.她却一头钻进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麓,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镇定居下来了。按照常理,一个中国人到法国,就好像从乡村来到都市,图的就是都市的繁华,关键一开始想必也是如此。可是,结果却是在法国的偏远乡村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日子比在中国还冷清得多.并且义无反顾,心满意足。这不是很特别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隐居法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本人喜欢收购《隐居法国》,二手没关系。 有意者请留言,谢谢。
  •     作者的文笔很就像她自己所说,是一杯清茶,需要慢慢品味。虽然平淡,但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作为一个同样是学法语的学生,读完作者的作品,对法国的了解有了另一种看法。一直梦想着去巴黎,希望有一天可以像作者一样,在巴黎完成自己一直的梦想。关于作者说到巴黎的咖啡厅,其实,在我接触了那么多法国人之后,我发现他们虽然很懒散,但是有一点,我是很欣赏的,就是他们懂得享受生活。在慵懒的午后,选择一间安静的咖啡厅,静静地享受自己的时光。生活在大城市,很多时候,我看到的是为了生活忙碌工作而忘了真正去体会生活的人。现在中国很喜欢把那些追求自由的,喜欢文化艺术的人成为文艺青年。但是,在我看来,外国人把这看成生活。当然,在大环境下,中国的人要过上这样的生活,也许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很佩服作者,能够在抛弃一切的繁华生活,在一个小村落隐居。也许有一天,当我也累了的时候,我就带上自己所有的家当,去世界各地流浪~可惜,有时候,生活中有太多的牵挂,让我们都无法离开。
      总之,作者那恬静的文字,让我的心觉得很温暖。
  •     这本书将我带入了一个如同梦境的花园,在那里我作为旁观者看到作者在自家的花园浇花养草,与邻居相聊甚欢等等场景,一切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粉尘,作者的桃源般的生活让我这个二十来岁对生活满怀憧憬的人羡慕,隐居可以理解为心的“隐居”吧,让自己的心灵宁静一会。
  •      周国平 序
       希腊哲人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句话也可理解为:一个人最好的生活就是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如果不适合,不管这种生活在旁人眼里多么值得羡慕,都不算好。因此,那个呼唤她的声音其实是她自己的天性在呼喊,而她也就听从了它的指引。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有了也许增色,没有也无损本质,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复是生活。什么东西不可缺,谁说都不算数,生养人类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权威。自然规定了生命离不开阳光和土地,规定了人类必须耕耘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乡村生活的优点在于,这个真理是直接呈现的,是一个每天都能感知到的事实。一个人长久受这个真理浸染,化做了自己的血肉,世间任何浮华就都不能再诱惑他了。
      
       正文部分:
       他对我说:“我明白你在为我担心,其实我不糊涂,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我告诉你两个秘密:在我七十五岁那年,我决定独自出海,在风暴中航行了三天三夜,然后回到马赛,把那只我心爱的帆船卖了。因为我明白自己已不再是强壮的水手,我已不能保障自身和同行人的安全了,我的航海生涯该结束了。在我八十岁那年的冬天,我独自上了滑雪道的最高点,面对我热爱的伯朗峰,深深地呼吸着那冰凉纯净的空气,向银装素裹的群山告别,然后我一口气滑到山下,脱掉滑雪板和鞋,直接送到寄售商店,那店老板是我的朋友,我把全套滑雪工具送给他,他高兴之余惊讶地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滑雪曾是我一生酷爱的运动,它带给我无穷的快乐,但任何事都不是永恒的,我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我还有很多事要做。从那时起,我决定把剩下的时光用来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写作,这是我最后的运动。
       奋斗的过程远比目标本身更重要,奋斗带给它无穷的满足和力量。充满希望的活着,健康地活着,在运动中活着,这才是生命的真实价值,而这种精神力量应该是无休止的!
      
       玫瑰二十岁时就生了一个女儿,但很快就与孩子的父亲分手,自己把女儿养大。作为单身母亲,她既无学历,又无家产,只能靠体力劳动来养活自己和孩子。二十多年来,她每日凌晨四点起身,五点到她工作的超级市场上班。她的工作是将一箱箱的奶制品摆放在货架上,在超市开门营业之前,一切都要准备就绪。到了中午玫瑰就下班了。午饭后,她从两点到六点在人家做小时工。因为她在超市的收入不高,而她要让自己的生活舒适而丰富。这样两份工作加起来,使玫瑰有足够的钱支付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贷款买了房子,开着漂亮的车,每年还有钱旅游。
       当看到自己把别人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我有说不出的快乐!我的工作就是锻炼身体,不需要去健身房,照样能保持体形苗条。我从不失眠,每晚九点躺下就睡!
       我就会感叹:历经风霜的她竟能让青春常驻,就是因为她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她那一件件漂亮的时装都是她亲手缝制的,难怪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如此出众!
       我根本就不该自我牺牲。其实我并不求回报,因为我觉得养儿育女是我们女人的本份,是我把孩子带到这世界上来的,我就应该为她付出,何况她给了我那么多当母亲的快乐。她不欠我什么,只要好好地生活就是对我的报答!
       法国男人不管多老都不改绅士本色,为年轻女人服务更是心甘情愿。
      
       我的婆婆,玛格丽特,退休后的住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一座美丽的小城--艾克斯,每年夏季,玛格丽特就到自己的山间别墅去休息。那别墅原先是一座古老的农庄,名叫“梦他归”。
       丽特对我说:每当她回到“梦他归”,独自面对山林,面对大自然,面对我的土地,独处的宁静让我觉得自己很富有,象一个女皇!
       她遇到了一个英俊的亚裔青年,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当记者,同时又是作曲家,那就是我的公公。他们二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结了婚。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十八年,有过许多美好的日子,生了一儿一女。但是,不知是文化差异,还是性格差异使二人之间的感情渐渐产生裂痕,不愉快的争执越来越多。他们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而夫妻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二人决定分居。玛格丽特搬回南方,我的公公搬到法国西部的布列塔尼海滨,两人靠书信交流,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彼此关怀着,却不干涉对方的生活。玛格丽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有条有理,她终于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了,那就是读书和远足。
       她让我更深刻地懂得了人生的含义,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其实就是两个字:简单,也就是说,要捕捉简单的快乐,吃简单而香的饭,穿简单而美的衣服,出门带简单的行囊,用简单而真诚的方式与人交流。
       人们都说她死得很优美,没有任何痛苦,这是她一生修来的福气。
      
       寒泊村有收养外藉孤儿的传统。这个村里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有红润的面颊,还有闪闪发光的眼神和开朗的笑容。我们隔壁,名叫朵丽丝,是个有趣的小姑娘不久,她的妈妈又怀上了孩子,天性敏感的朵丽丝从此变得性格封闭,再不愿开口说话,整天吃着右手的大姆指,左手不停地卷着自己后脑勺上的一缕头发。有时我看到她倦缩着身子,偎依在她妈妈身边,那姿势是胎儿在母体中的样子。但她对色彩和形状有着超出常人的敏感,图画方面十分出色。
      
      
      
      
      
  •     我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很详细地描写了法国村落、法国人,法国人的生活习惯。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法国。      这本书的插画很美,都是和法国的生活气息息息相关。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有空的人可以去读读。Thanks.
  •     是本散文随笔集。特别温暖的一本书。才只看完前三篇,每篇都让我热泪盈眶。不适合公共场合读,否则还得费力掩饰湿润的双眼。关键的生活和三毛的有相似之处,都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所以才能写出如此温暖人心感人至深的真诚的文字。
  •     推介这本书,不需要太多理由,简单,平静,就足够了。
      
      法国乡村的生活,温馨,平静,简单。
      
      无论把自己放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你都可以很诗意的生活,再阳光的陪伴下和孩子嬉闹,和狗散步,和爱人感受爱情。
      
      在什么地方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在一个满是欲望的社会放下你充满欲望的心,重拾安静的美好?
  •     刚开始对书中描写的人物和故事很感兴趣--她去了让人羡慕的法国,但是又到了一个山村去定居。“为了寻找生活的宁静;对平凡生活无限的热情”。这种生活很让人想往。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来读这本书。
      书中都是有关她的生活、她的情感,以及她周围人的生活。从中国女子的眼睛领略了国外生活的一角。中国人在法国的小资生活。刚开始故事描写的人物和情景的确吸引阅读的热情。读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感觉书中所写内容很多是重复的。毕竟作者的生活阅历要她提炼出那么的多内容是件困难的事情。她回归到山村的生活,没有值得特别赞扬的东西,这是拥有了一定财富后很多人都会去做的。文字没有深深打动人的力量。
  •     读这本书的时候,姥姥刚刚去世.读到这本小书的最后一篇--<死神,从我的生活中走开>的时候, 泪如雨下.
      文章中有一幅照片,下面有一行字,说,从此你成了孤儿了.感同身受地为我的母亲而落泪.当时虽然在工厂,但是还是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痛哭不已.
      身在外地,如关键所说,家里人不可能等着你回去.于是,在某一天我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家里来电话说姥姥已去.当时,异乎寻常的平静.购完物, 回到寝室, 给家里打电话, 说不用我回去了, 来来回回的也赶不上什么仪式.
      现在想来, 人的生命真的是脆弱的, 姥姥被胃癌折磨, 八十多岁的人,做了胃切除的手术, 但是手术后一直没有康复, 原本健硕的老人, 一下子瘦成了真真正正的皮包骨. 暑假见姥姥第一眼, 实在忍不住眼泪, 原本那样硬朗的老太太怎么一下子就躺在床上, 只在喉咙里发出声音了.
      喜欢这本书, 喜欢这本书里面浓浓的感情和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
  •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处于一个非常郁闷的时期,被小人折磨;然而这本书让我的心安静下来,作者描写的小乡村的生活景象,很阳光,也很真实,让人觉得生活虽然有诸多的不如意,但是总还会有简单的快乐。也看过刘墉的书,那在挖掘生活,刻意的展示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一面——这是一种廉价而不真实的感动;而本书的作者是看似很随意的记录生活,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活本质的爱。
  •      当温饱以解决时。
       那么此书变能触动你。
       宁静的小村生活,首先是环境的认同,当人卸下诸多伪装,还原成人时,一切简单,自然。
       上帝说,只要心中有爱。
      
       一本好书,平实,朴素,知性,简单。
  •      我推荐这本书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多么有趣,而是因为我实在喜欢作者描写的法国小村、法国人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但这本书并非一本有趣的书,喜欢戏说的朋友要失望了。
       图书的插图不错,多为法国日常生活中一些细微的片段,充满平实淡然的生活气息。与行文配合得非常协调。
      
       令人轻松愉悦的一本书。
  •   关键的经历颇为特别。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她到巴黎闯荡。一个中国姑娘,置身于世界艺术之都的浪漫,心情当然很兴奋。那些年里,我两次去巴黎,看见她忙于找房子,开画廊,一付扎根巴黎搞事业的劲头。何尝想到,若干年后,她一头钻进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麓,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镇定居下来了。按照常理,一个中国人到法国,就好像从乡村来到都市,图的就是都市的繁华,关键一开始想必也是如此。可是,结果却是在法国的偏远乡村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日子比在中国还冷清得多,并且义无返顾,心满意足。这不是很特别吗?
      不过,对于关键自己来说,这又是自然而然的。在巴黎的十年里,她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唤她,越来越清晰,告诉她都市不是她的家,叮嘱她去寻找真正的家。希腊哲人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句话也可理解为:一个人最好的生活就是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如果不适合,不管这种生活在旁人眼里多么值得羡慕,都不算好。因此,那个呼唤她的声音其实是她自己的天性在呼喊,而她也就听从了它的指引。
      读了关键在乡居中写的这些文字,我相信,她不但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而且回归了生活的本质。当然,生活的形相是千姿百态的,混迹都市、追逐功名、叱咤风云也都是生活,不一定要隐居山林。但是,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有了也许增色,没有也无损本质,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复是生活。什么东西不可缺,谁说都不算数,生养人类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权威。自然规定了生命离不开阳光和土地,规定了人类必须耕耘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乡村生活的优点在于,这个真理是直接呈现的,是一个每天都能感知到的事实。一个人长久受这个真理浸染,化做了自己的血肉,世间任何浮华就都不能再诱惑他了。
      不过,地方毕竟不是决定性的。无论身在城市还是身在乡村,一个人都可能领悟生活的真谛,也都可能毫无感受,就看你的心静不静。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关键一定知道她到底要什么,所以她的心很静。多年来,她安心地在欧洲山村里做一个普通人,细心地品尝每一个平凡日子的滋味,品出了许多美味。在法国南方的乡村,许多农家自酿葡萄酒,其味醇和而耐久,主人端出来款待过往客人,大商店里是买不到的。关键端给我们的正是她自酿的红酒.
    这是周国平为关键的这本书作的序.我只想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   充满悲与喜,苦与乐的才是接近完整的生活,对刘墉的看法跟你惊人的一致!
  •   呵呵 "知性"这个词儿真操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